1994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苏南农村第三波
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袁养和
这是发生在两年前的故事:
外地一个参观团前往无锡参观。一行五六辆大客车过了长江,沿着40米宽的水泥面公路向南疾驶。在黄昏的暮霭里,一座灯火璀璨的城市赫然出现:密集的商店门前人流涌动,一座座工厂厂房巍然矗立,影剧院前霓虹灯流光溢彩。参观团以为无锡到了,当他们走下车来,才发现这里原来是无锡县的一个普通乡镇——堰桥。
在苏南农村,近10余年来先后崛起的像堰桥这样繁荣的小城镇,不下300个。
吴县的甪直镇是这些小城镇中发展最快的佼佼者。这个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镇,具有一切江南水乡集镇的特色:小桥,流水,老街,深巷,充满了诗情画意。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给这个古镇带来了一片艳阳天。东邻上海、西邻苏州经济发展的辐射,更加快了这里前进的步伐。镇政府在与老镇一河之隔的田野上,开辟了一个3平方公里的新镇区,到目前为止,前来投资的外资、中外合资企业已超过100家,在江苏省名列第一。与工业的迅猛发展相适应,这里已经修建了苏沪过境公路,新建了银行、邮电通讯大楼、外商服务中心、报(海)关中心,开通了程控电话。从1988年起,不过5年时间,就魔术般地冒出了一座新的现代化工业城镇。1993年新建的1000幢别墅式住宅,已全部被上海的、苏州的和本镇的企业主订购。加上今年正在建设的3000幢,连成了一大片环境清幽的住宅区,红瓦映着阳光,棋盘般道路两旁新栽的玉兰树和雪松树影婆娑,放眼望去,十分壮观。
不久前,我们驱车沿京杭大运河和宁沪铁路两侧采访,自常州,而无锡,而苏州,目睹“葡萄串”般的小城镇在苏南经济带成批崛起,给城乡经济带来一派生机,使人仿佛听到了90年代中国农村疾步前进的足音。
沿途村庄大片大片的民居群落,差不多是一色的粉壁青瓦的二层或三层楼房,这是苏南农民继茅屋、瓦房之后的“第三代”住宅,它们被镶嵌在碧畴无垠的田间,高低错落,明丽如画。宽阔的公路,纵横的电网,耸立的水塔,把小城镇和农村,工厂和民居,紧紧联系起来。一路上,每隔几百米就经过一个村庄,几公里一个集镇,几十公里一个县城。坐在车上抽烟,往往一支烟还没有抽完,汽车已经穿过了两三个集镇。
各地的乡镇企业,经过市场经济浪潮的千淘万漉,已绝非昔日“村村冒烟、遍地开花”那种简陋小厂,而是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现代化企业,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了。江阴市利港镇有一个村办企业双良制冷机公司,80年代中期在几间破房子里起家时,只有9700元资金。他们以百折不挠的意志,依靠专家的帮助,制出了可与国际先进产品媲美的溴化锂制冷设备。不到10年时间,厂房已发展到20万平方米,远看颇似一座城堡。他们生产的制冷机已占领了全国60%以上的市场。我国制冷专家尉迟斌赞扬说:“是江阴农民救活了溴化锂,在全国带动了一个新兴产业!”
统计资料表明,在苏南,凡是繁荣的小城镇,乡镇工业、第三产业和外向型经济都很兴旺。目前苏南乡镇工业3/4的产量,农村4/5的外贸出口额,都来自小城镇。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区430个乡镇,已有95%的乡镇的产值达到亿元以上;全国百强镇中,苏南就占了45个。乡镇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使苏南农村正在出现城镇向乡村延伸、乡村向城镇靠拢的新趋势。
我们沿途所见,苏南小城镇的发展,因各自的条件不同,其层次和形态也不相同:
一种是像“天堂明珠”华西村那样,在村办企业发展基础上建成的村镇。
华西村是苏南农村的一个老先进。村民们经过30多年努力,把七高八低的农田,改造成了亩产一千几百斤粮食的稳产高产田;兴办了冶金、机械、轻工、建筑行业的40多家工厂、企业,1993年每人平均创利税超过8万元。新建的120幢农民别墅式住宅,幢幢粉墙红瓦,茶色玻璃门窗,朱漆回廊相连,雨天出入不用打伞。全村户户存款都在万元以上;去年,50辆小轿车又进了农家。今天,华西已发展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工业、农业、商业、旅游、文化、教育都很发达的村镇。华西人以致富不忘乡亲们的博大胸怀,不久前又联合邻近经济尚不发达的四个村,组成集团,帮助他们兴办工厂,开发山林资源。同时,还帮助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培训了100多名乡镇干部。
再一种是像张家港市塘桥镇那样,改造老镇形成的新集镇。
塘桥镇一带是苏南著名的粮食产区,70年代以前,镇上只有一条300多米长的青石板小街,两旁房屋低矮,街面湫隘,过去两顶轿子迎面来往,轿夫只能擦肩而过。镇上的店铺只有一个茶馆,一家剃头店,一个粮站,几个杂货铺。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进入90年代,外商和外地厂家普遍看好在这里投资办厂的优越条件,这对塘桥的镇区建设和投资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塘桥镇政府先后两次对老镇进行改造。现在几十家工厂和十多家合资企业已在这里落户,两条30米宽的大马路贯穿全镇,数以百计的商店、饭馆和文化娱乐设施,齐刷刷地排列在大街两边。镇区面积比70年代时扩大了4倍,原先那条300米长的青石老街,早已相形见绌了。
共和国的同龄人、塘桥镇党委书记陆品连,谈起这里近几年的变化来神采飞扬。他说: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推着我们来建设小城镇。小城镇的建设,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反过来支援了小城镇建设。去年一位港商想在大陆建厂,去了几个地方,都没谈成;来塘桥一看,几天就“OK”签字了。
依托老县城建设新城镇,是苏南小城镇建设中的另一种类型。
昆山原是苏南地区的一个农业先进县,但到70年代,经济实力落后,成了苏州地区8个县市中的殿军。穷则思变,昆山人民从1985年起,利用老城的公共设施、管理机构、人才技术、厂房设备以及第三产业,自筹经费在老县城东边的一片农田上,创建了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8年过去了,今天登上开发区的高楼纵目远眺,这个1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已俨然形成一座新的现代化小城镇:新楼鳞次栉比,汽车往来如梭,280多家内贸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排列在棋盘似的大地上。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国以及香港、台湾在国际上有实力的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纷纷前来投资建厂办企业。1993年开发区工业产值已达到30.2亿元。
昆山开发区没有花国家一分钱而迅速兴起,并在1993年上缴国家1亿多元利税,这件新事受到世人瞩目。经过检查验收,国务院已于1992年8月批准这个开发区正式进入国家开发区序列。开发区负责人谈起他们艰苦的创业历程,兴奋地说:昆山开发区建设,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党中央改革、开放的大政策,邓小平同志1992年的南巡谈话;地利是,濒临上海、长江,能接受浦东开放开发的辐射;人和是,人心齐,大家都有一股艰苦创业的拚劲。
“现在,开发区成了一个大磁场,把外地许多工程师、大学生都吸引来了。就连在合资企业里打工的一些外国人,也要求在昆山拿‘绿卡’落户呢。”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宣炳龙说:“昆山老城玉山镇,方圆4平方公里,老辈人经营了2000年;现在这个新城镇,10平方公里,只用8年就初步建成了。改革开放,8年胜过2000年!”
苏南一大批小城镇的迅速崛起,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苏南地区的干部告诉我们:70年代后期以来发展起来的几万家乡镇企业,以及这些企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对于农村集镇的交通、通讯、供电等设施和环境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也迫切需要文化、教育、医疗、住宅等公共事业与之配套。这就越来越尖锐地暴露出,原来的小城镇已无法发挥它们作为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功能,无法发挥城乡结合的纽带作用、发展工业的载体作用、繁荣市场的流通作用、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有的甚至还成了制约农村经济继续前进的一条短腿。而上海浦东和长江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又使苏南农村遽然面对着一个空前有利的机遇:改造、建设小城镇,改善投资环境,迎接新的繁荣。这一切,呼唤着人们突破原来的城乡格局,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带动农村逐步向城市化前进。
事实正是这样。近几年,苏南各地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区所有的乡镇,都通了公路,通了自来水,绝大多数乡镇实现了电话程控化,有的县市的全部乡镇还安装了传真设备。尤为可喜的是,小城镇建设开始冲破单纯着眼于经济建设的思想藩篱,同文化、教育、科学结合起来了。建筑在无锡堰桥镇的吴文化公园,展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吴文化历史长卷;金坛市建造的华罗庚科技城,集学术交流、信息开发和科技贸易于一体,成了苏南乡镇企业重要的科学技术基地。全苏南地区90%以上的集镇兴办了文化中心、“农村大世界”,造了影剧院、卫生院、图书馆。特别令人高兴的是,许多集镇新建了一大批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其校舍和教学设备同大中城市相比毫不逊色。
80年代作为苏南小城镇建设第一个样板的碧溪镇,曾经创造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经验,在苏南农村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当时,数以千计入镇做工的农民,每天清早骑着自行车从四面八方涌向碧溪,傍晚下工,又随着滚滚的车潮返回乡村。今天,碧溪又前进了。随着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镇区比10年前扩大了4倍,常住镇上的人口比10年前增加了5倍,其中4000多人是在乡镇企业里做工的农民,1000多人是外地来打工的人,还有一些是从大城市返乡的退休人员。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希望在镇上买房子,在镇上就近上班,让孩子就近入学。去年,碧溪镇造了30幢两层楼别墅式住宅,只两天就卖完了。
在苏南,像碧溪这样的小城镇,大多已从昔日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头联着大中城市,一头联着农村,成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桥梁。苏南的实践表明,小城镇建设好了,不仅农民无须涌进大城市,还可以把一些大城市的人吸引到小城镇来。这实在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
曾经有人担心,苏南的小城镇建设是不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甚至像西方有些国家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那样剥夺农民,迫使他们进城流浪?苏南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苏南农村在走向城市化的过程中,不仅没有拉农业的后腿,反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插上了翅膀。苏南小城镇建设日见成效的这些年,农业也在同步发展。从80年代后期起,水稻亩产连年超千斤,小麦也连年超过500斤。全区每人平均只有7分多耕地,但口粮一直自给有余。90年代以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递增17%以上。
10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苏南乡镇企业,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积累,一只手支援小城镇的建设,另一只手支援和武装了农业。
苏南的干部们说,要农民致富,就得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小城镇的繁荣兴旺,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因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的课题,被急迫地提上了议事日程。这需要大量投入,乡镇企业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一些农民企业家说,乡镇企业是吃“农业母亲”的奶汁长大的;现在企业有了实力,应该“反哺”农业。苏州地区8年来依靠乡镇工业的积累,添置各种农业机械6万多台,平均每百亩拥有农机动力47马力,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历史上著名的米市、而今乡镇工业在全国遥遥领先的无锡县,10年来用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资金达5亿元之多。许多地方以其强大的财力,对农户从耕到收进行配套服务,收费优惠。在许多农村,只须年初订一份合同,服务站就承包了农户全年70%以上的农活,农户投入稻麦两熟的劳动,每亩只需七八个工就够了。
小城镇的迅速发展,正在改造着农业,也改造着农民。留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正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逐步成为精通农艺、善于经营的农业劳动者。一家一户养猪、养鸡、种菜之类的副业活计,越来越多地由副业生产基地包下来了。居住条件的改善,自来水、洗衣机、液化气燃料的普及,使大多数农户解除了繁重的家务劳动,普遍要求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在集镇兴办各种文化活动设施的同时,一些文化型的家庭如“书画之家”,“集邮之家”,“藏书之家”,“摄影之家”,“园艺之家”等等也纷纷出现了。农民用鲜花代替点心探亲访友、为老人祝寿,正成为新的时尚。
无锡县有一个东升村,最近1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远村近邻誉为“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村工业公司42岁的总经理虞培明告诉我们,幸福的生活如今像吸铁石一样凝聚着1200多村民的心。每逢村里的干部出远门,村上的一些老太太常常在家里焚香叩头,祝愿他们平安归来。一些老人在临终前,只提一个要求:让子女扶着、抬着,在村里走一圈,再好好看一看历经了几十年坎坷曲折,而今终于走上社会主义大道的家园。眷恋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而奋斗不息,这,就是今日的苏南农民。
苏南农村有一种说法:“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造田,是指为实现稳产高产进行的农田基本建设;造厂,是指在稳产高产农业基础上兴起的乡镇企业;造城,是指由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而推动小城镇的改造、建设。这三句话,生动地反映了苏南农村改革、建设的三次浪潮,概括了苏南干部、群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进程。这三“造”,是苏南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个伟大创举!干部们说,没有造田,就不会有后来的造厂;不造厂,田造不好,也无力造城。但是,只造厂、不造城,厂也难以发展。造城,作为苏南农村改革、建设的第三波,把“造田”、“造厂”提到了一个新水平,它必将推动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乡村城市化的进程,探索出一个中国式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的新格局。
苏南人民的创造令人鼓舞,人们从这里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希望。(附图片)
压题照片:江苏省无锡县东北塘镇 穆青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再显身手
“亚太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标志着我国商业卫星发射进入新阶段
本报西昌7月21日电记者李宏伟报道:今天18时31分,“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起飞,成功地把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的第一颗通信卫星“亚太一号”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19时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卫星轨道数据。随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胡世祥宣布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发射结果表明,卫星已进入近地点205.96公里、远地点42261.2公里、倾角为26.8度的同步转移轨道。今后一段时间,卫星将由美国休斯公司组织测控,定点于东经131度赤道上空后交亚太公司经营,为亚洲太平洋地区提供通信服务。
这是“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第9次升空,也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的第13次发射。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商业卫星发射开始了新阶段。在此之前,已圆满完成了首批14份商业发射服务合同,其中包括“亚洲一号”、“澳星”、“瑞星”在内的商业卫星发射升空。
据悉,从“亚太一号”开始,我国将履行一系列新的商业发射服务合同,其中“澳星B3”已经进入发射准备阶段,“亚太二号”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射。(附图片)
北京时间7月21日18时3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亚太一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新华社记者邹 毅摄(传真照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时说
中国重视农业问题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张益俊)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博士时说,中国重视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发展农业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一直是国家工作的重点。
江泽民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粮农组织则是联合国内最大的专门机构之一,双方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
他对自1973年恢复中国在粮农组织合法席位以来粮农组织和中国的合作表示满意,并希望这一组织能进一步关注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援助和政策咨询。
江泽民说,中国的经济改革是首先从农业开始的,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中国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中国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发展农业的经验。
迪乌夫总干事对此表示赞赏。他说,中国在制定农业政策和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他还说,粮农组织认为这些经验值得世界上其他国家借鉴。
迪乌夫应邀于20日抵京,这是他自今年1月出任粮农组织总干事以来首次访华。中国农业部长刘江等参加了今天的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召开扭亏增盈工作会议
邹家华要求把扭亏增盈作为大事切实抓好
本报北京七月二十一日讯新华社记者吴锦才、本报记者莫新元报道: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扭亏增盈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会上作重要讲话指出,抓好扭亏增盈工作,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搞好国有企业的指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环节,要把扭亏增盈工作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切实抓好。
在全面分析当前的全国经济形势之后,邹家华指出,做好扭亏增盈工作,首先必须正确分析当前国有企业的亏损情况。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多种原因,当前国有企业的亏损状况仍较为突出。中央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及各省、区、市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采取了一些得力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困和扭转亏损局面,第二季度的国有企业亏损状况比第一季度已有明显好转。邹家华说,对于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既不要夸大,又要认真对待;既不能把国有企业亏损说得似乎一团漆黑,也不能采取无所谓和国有企业亏损是难免的不正确的态度。国有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也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只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搞好国有企业的一系列指示,抓紧工作,国有企业的状况一定会越来越好。
邹家华认为,抓好扭亏增盈工作,必须正确分析企业亏损的成因。当前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内部经营管理不善,领导不力;二是企业债务包袱沉重,生产经营自有资金比重过低;三是设备老化,技术、工艺落后,消耗居高不下,产品无竞争力;四是企业的社会包袱重;五是企业增支减利因素增多;六是由于实施“两则”,把潜亏变成了明亏,也增加了亏损。
对下一步抓好扭亏增盈工作,邹家华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各级领导必须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维护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来认识扭亏增盈工作。有些地方和部门的同志对国有企业亏损问题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如有的认为抓和不抓一个样,抓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有的把希望寄托在国家给政策、给优惠待遇上;还有的把扭亏同发展对立起来,认为扭亏不如上新项目“来得快”等等。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同志不能因为国有企业遇到了困难,就动摇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事实上,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大批通过改革开放和机制转换办得很好的国有企业。所谓国有企业必然亏损、扭亏无望,是毫无根据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信心,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好国有企业解困和发展上,因厂制宜,一厂一策,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搞好扭亏增盈工作是大有希望的。第二,从内部找原因,从管理挖潜力,开拓扭亏增盈的新路子。企业要按照市场需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练内功,挖潜力;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开展“双增双节”活动;加强人员培训,对不得力的领导班子要进行必要的调整。第三,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转变职能,帮助亏损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要建立责任制,领导亲自抓,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下达的一九九四年扭亏增盈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要层层落实责任,大力宣传和交流扭亏增盈工作做得好的国有企业的典型经验。各级领导要切实转变作风,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为企业创造比较好的外部环境。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配套联动,齐抓共管,逐步解决。要下决心整顿亏损企业领导班子,打破常规,起用能人,加强培训,造就一批新型的企业带头人。
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国务院副秘书长何椿霖主持了会议。国家经贸委主任王忠禹在会议上就进一步抓好扭亏增盈工作作了报告。会议将举行三天。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国家贷款扶持粮棉大县
连续5年每年安排65亿元专项贷款
据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钞文、王言彬)高产大县却是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全国各粮棉主产区有关县、市在给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经济发展步伐缓慢,长期难圆富县、富民之梦。为使粮棉大县走出困境,国家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正式决定拿出巨额信贷资金进行重点经济扶持。
据国家计委农村经济司主管同志介绍,经国务院同意实施的、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提出的扶持粮棉大县发展经济的方案主要内容是:从今年起,连续5年,国家每年安排65亿元专项贷款,其中商品粮大县50亿元、优质棉大县15亿元,以提供商品粮棉的多少为序,在全国择优选择了650个商品粮棉大县和垦区,集中扶持当地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制定这一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粮棉主产区的资源和经济优势。在确保粮棉生产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促进粮棉大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增加产量与增值转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通过国家专项贷款的支持,使粮棉大县的粮棉生产稳定增长,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有较大提高,农民收入有较多增加,在粮棉主产区探索强县富民新路。
国家计委要求各地要找准推动商品粮棉大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和突破口,选择一批具有本地资源优势、起点较高、市场容量大、效益较好的项目进行扶持。国家专项扶持粮棉大县的建设项目主要是:发展名特优高(产)农林牧渔产品生产,建立名、特、优、高(产)农产品良种繁育、生产、加工、储运体系;加快粮食转化增值,发展畜禽、水产养殖业,建立必要的畜禽加工、饲料工业等设施;发展以粮油等农产品和棉花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建设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开展林产品加工和流通设施的建设;建设节水农业和小水电设施;在粮棉等主要农产品集散地和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体系。
国家重点扶持的粮棉大县专项贷款将由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贴息,贷款规模和资金的安排将与商品量和完成粮棉收购任务挂钩。国家计委要求各粮棉大县在使用专项贷款进行项目建设的同时,要确保粮棉稳定增产,完成国家商品粮棉的收购任务。平均三年不能完成粮棉收购任务的,不再作为扶持对象。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比赛

  锦州抗洪中的新闻记者
段心强
“大凌河上游连降暴雨,水位猛涨,全市投入抗洪斗争,各新闻单位选拔得力记者到第一线报道。”7月13日下午,辽宁锦州市委宣传部发出紧急通知。
辽宁锦州有线电视台新闻部编辑杨晔找到市委宣传部请战:“就让我去吧,保证以抗洪精神搞好抗洪报道。”迅速赶到抗洪最前线的记者还有锦州有线电视台的刘晶、《锦州日报》的朱大伟……
市委领导纷纷来到最危险的大凌河,记者们分头跟踪采访。深夜12点,杨晔、刘晶、朱大伟跟市委书记张鸣岐到险情最重的尤山子村。凌晨1点钟,在回凌海市的路上,洪流从大堤上呼啸而下,平地水深很快达到1米多,他们一行11人趟水往回走。小朱顶着急流,赶到前头,拍下张鸣岐最后一张照片。
女记者刘晶刚19岁,身材矮小,水漫过腰就有些害怕,杨晔一手扶着肩上的摄像机,一手拉着她在与洪水搏斗中前进。水到胸口时,刘晶心想:与其两个人都被淹死,不如牺牲自己,让杨晔逃生。她一边往外拽自己的手,一边恳求杨晔:“放开我,你自己快走吧。”杨晔抓住她的手不放,坚定地说:“不行!我们一起出来,一定要一起回去!你要鼓起勇气。”这时,一个大浪把人打散,杨晔因为身上背着一部沉重的摄像机,一头栽下去,再也没有起来。“杨晔……杨晔……杨晔!”回答的只有大风的怒吼,洪水的咆哮。一天后,人们在泥层里找到他的遗体。
不会游泳的刘晶,乱抓挠了一阵,喝了许多泥水,昏迷过去。洪水一直把她冲到树林里,一棵树挡了一下,她苏醒过来,抱住了树干……获救时,树杈、树皮已将她的胳膊、大腿扎了一个个血口子……
朱大伟失去控制,在洪水中随波逐流。他感到身上的照相机特别碍事,想扔掉,可一想到里面还有许多珍贵的镜头,没舍得扔。最后,他抱住一棵大树,保住了生命。从相机里取出的胶卷,刷去黄泥,冲洗出来。总编辑高深捧着两张珍贵的照片,流下热泪。这是记者用生命换来的照片啊,对一个记者,还有什么比这更宝贵的?!(附图片)
7月13日夜,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在以身殉职前,与市委干部冲在大凌河泛滥后的洪水第一线,他关注的是人民的安危。左三为张鸣岐同志。左一为市委干部张秀和同志。 朱大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