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制度
本报评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下简称《外贸法》)从昨天开始施行了。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外贸法》的诞生,既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的需要。它的颁布和施行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3年进出口额达1958亿美元,比1978年增加了8.5倍。从世界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排名次序来看,我国已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至第11位。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离开外贸体制改革,我国对外贸易的大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在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就进一步明确了。现在,用法律形式把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成果固定下来,就成了不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外贸领域生产力所必需的法律基础。
还要看到,我国已同世界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联系,我国的对外贸易现已成为整个国际贸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已十分紧密。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这种联系,就需要加快经济立法的进程,迅速改变我国对外贸易领域法制建设落后于形势发展需要的局面。这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实现互接互补所必须满足的客观要求之一。《外贸法》的制定与实施无疑是这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举措。
《外贸法》作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制度的关键性步骤,勾画出了这个制度的基本轮廓。
随着外贸行为主体日益增多,外贸经营权也逐步放开。目前全国有外贸经营权的各类企业已达7000多家,加上9万多家已投产运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共计有10万余家企业在从事对外贸易活动。这就彻底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外贸行为主体单一、局面沉闷的状况。《外贸法》关于外贸经营权方面的规定,正是以法律形式确认这个崭新的局面,并为巩固和扩大外贸体制改革的这一成果创造了条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在此基础上与国际经济接轨,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接互补,就必须依照我国国情和国际贸易的一般准则来规范外贸行为。这也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它要求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行政审批为主要手段来管制外贸行为的作法,而代之以自由贸易为主,辅以必要的审批制度的管理体制。外贸体制改革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现在,除了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禁止或限制)的以外,一切包括在国际贸易范畴内的进出口都是自由的。对配额、许可证等限制手段也要按市场经济的原则来运用。这种管理体制对外贸行为的规范作用,显然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贸易一般规则的要求基本吻合的,它在《外贸法》中也取得了法律确认,从而为我国外贸主管部门和一切外贸企业提供了怎样管理和怎样从事外贸活动的准绳。
外贸行为主体的增多必然加剧它们之间的竞争,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很自然的现象。这种竞争应当是公平的、合理的。这就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它们的行为后果。为了做到这一点,用立法形式将有关措施加以认可,已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我国《外贸法》把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熔于一炉,使外贸行为后果的评价标准在法律形式上统一起来并加以确认,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合理性。
《外贸法》集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之大成,是我国外贸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各级外贸主管部门和一切外贸企业都要把学好、用好《外贸法》作为大事来抓。尤其是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更要带头做好这件事。外贸系统的全体干部职工都要做学习、贯彻、运用和遵守《外贸法》的模范,深刻领会并广为宣传《外贸法》的精神实质,全面熟悉和严格执行《外贸法》的各项规定,身体力行、持之以恒,把自己的全部工作都牢牢地建立在《外贸法》坚实而可靠的法律基础之上,用实际行动向国内外证明我国《外贸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外贸法》真正成为我们推动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有力武器。


第2版(经济)
专栏: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

  资本游戏与利润流失
——对部分三资企业效益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记者李亚非
利润到哪儿去了?
应当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巨大成绩。各地利用外资情况总体上是健康的。但是,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三资企业1992年亏损额达70亿元,是1990年的2倍,1990年至1992年累计共亏损162亿元。有些企业的累计亏损额超过了注册资本,已资不抵债。据了解,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虚报亏损是一个重要原因。广东一合资公司1986年成立以来,每年都报亏损,累计亏损92万元,但近年来却三次增资300万美元。
为什么亏损了还能再增资?原来,这种反常现象的背后,是一些外商诡秘的转移利润的“生意经”。
转移利润是国际间投资者为获取超额利润进行避税而较普遍采用的手段。来我国投资的外商中也不乏其例。他们有的对投资的设备抬高报价,以次充好,先期捞走部分利润或夸大投资和分红比例;有的控制进出口渠道,利用进口原材料高报价,出口产品压低价手段,将利润转移到本土公司;有的采用不合理的费用分摊和虚增成本,转移利润,增加亏损,逃避税收;还有的利用三资企业从获利年度起,所得税免二减三的规定,虚报亏损,故意推迟获利年度,以图避税;更有的在国际避税地设立“招牌公司”,将三资企业的利润转到招牌公司的帐面上,进行国际避税。种种手法,不一而足。
据有关专家测算,合资外方仅通过高价进口设备,低价出口产品两种手段,已从我国转移出数十亿美元的利润。
“协议金额”的奥秘
有一些外商投资的合同是签了不少,协议的金额相当可观,但实际投入差得很远。注册资本不到位,违约欠缴,形成了一种虚浮的泡沫现象。
据有关部门对1187户入资合同已到期的三资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其中违约欠缴注册资本的有668户,占56%;违约欠缴金额为9亿美元,占应缴资本的53%。北京一合资企业1991年11月批准成立,按合同外方应以10万美元现金投入,但至今外方分文未入,企业空有合资之名,而无合资之实。在资金未到位的企业中,房地产公司占很大比例。
不少外商在投资时,尽量压低注册资本,在认缴少量出资额后,以合资企业的名义向国内银行贷款,筹措资本金,并由中方作担保,承担全部贷款的风险责任。某省外商投资企业贷款总额1992年底已达17亿美元,占到位资本的46%。大量利用国内资金办三资企业,有悖于我国利用外资的宗旨。有些以设备作资本投入的外商,低价高报,虚增投入资本。据有关部门先后对一些外商报价的设备进行鉴定,发现83%的设备价格是虚报的,大大高于实际价值,有的竟高出好多倍。
没有外资的“假三资”企业
三资企业有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因此,也有人钻这个空子,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假三资”企业。
一种手法是,外方出手续而不出资,如内蒙古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实际上是国内人员打着外商招牌办的假独资企业。在华东,有的外商利用一本护照和几纸境外资产证明干无本买卖,即签一份合资合同,从中提取若干“手续费”。另一种手法是外方出手续,中方替外商出外汇。由在香港注册的企业或境内外派机构出手续,中方将外汇汇出国,由境外企业再投进来。还有一些外商先按规定从境外投入资金,取得验资证明,待合资企业执照到手后,中外双方按私下达成的协议,将外方股资以种种名义抽走,汇出境外。更恶劣的是,一些外商出具假验资报告和银行假收款证明。海口市去年就发现有8家外商独资企业的验资报告和银行收款证明是伪造的。
去虚浮求实效
面对外商投资中的种种问题,需要人们认真地去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近年来,不少地方把兴办多少合资企业同地方首长的政绩联系起来,规定当年必须增加多少合资项目,促成了三资企业发展的某些虚浮、泡沫现象。当前,我们应把目标放在提高引资质量和引资效益上,着力解决外资实际投入率低,注册资本不到位,三资企业开业率低,亏损面大,资本流失等关键问题。
要加强法制建设,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对三资企业的发展要制定科学的规划,减少盲目性。银行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贷款问题也应尽快做出规定,使外商投资工作真正做到是利用外资,而不是外商利用内资。
要认真抓好出资工作,坚决堵塞开办假合资的渠道。一般来说,三资企业注册一年以上,外商没有投入资金的,或无正当理由用人民币投资的,就应吊销营业执照。为防止进口设备低价高报,以次充好,对外商实物投资要进行价值评值鉴定。经贸、工商、海关、商检、银行、外汇、税务等部门对三资企业资本问题要采取综合防范手段,形成配套的管理系统和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
要积极开展反避税工作。国际资本跨国经营中的转移利润和避税问题是税务机关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急需制定反避税的法规,研究反避税的方法。对那些违反我国法律,利用种种不正当手段巧取豪夺,大发不义之财的外商决不姑息养奸。我们欢迎外商投资,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但决不允许外商为牟取暴利,违反我国法律,用种种不正当手段巧取豪夺。


第2版(经济)
专栏:

  丰收计划再增两千万元项目经费
本报北京7月1日讯记者周泓洋从农业部获悉:为加快“米袋子”和“菜篮子”建设,加速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财政部今年对农牧渔业“丰收计划”追加2000万元的项目经费,由原来的30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中行推出新业务
个人可买卖外汇
存单能抵押贷款
本报北京7月1日讯记者施明慎今天从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获悉,从即日起该行首家在北京地区正式推出个人外汇买卖及个人储蓄存单抵押人民币贷款业务。
据了解,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是将一种外币通过市场直接买卖成另一种外币的业务。北京中行建立了与国际金融市场联通的汇率报价系统,并能每日在分行营业大厅向客户公开报价。客户通过这一报价,分析汇率变化及走势,可以自己决定选择时机,将一种外币买卖成另一种外币。目前北京市居民个人外汇存款已达22亿多美元,其中仅在北京中行的个人外汇存款余额就达15.7亿美元。今后,凡是持有外币现钞或在北京中行开有外币现钞或外币现汇帐户的个人,均可直接到该行进行外汇买卖。目前,该行暂时开办的币种有美元、日元、德国马克、英镑、港元、法国法郎,买卖起点金额为5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
另据介绍,个人储蓄存单抵押人民币贷款属于个人消费贷款。凡持有个人身份证和北京中行及其所属分支机构开出的人民币、外币定期存单作为贷款的抵押物,便可提出贷款申请。此项业务存贷比例为10∶9,一年期贷款利率年息为10.98%。


第2版(经济)
专栏:

  薄利可多销便民则利己
北京三家商场面向大众效益好
本报讯7月1日出版的《市场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一篇报道,赞扬北京市三家中型商场坚持为普通消费者服务的方针,替工薪阶层着想,经济效益节节高。
权威部门的一项调查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的消费层次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绝大部分消费者属温饱和小康型,购物追求“物美价廉”、“货真价实”。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的三家知名的区级中型商场,深深感到,它们准确的市场定位,是竞争制胜的关键。
地处稠密居民区的地安门百货商场一贯的经营方针是“中档商品为主体,低档商品保民需,高档商品适当发展”。这里的商品计有17大类近2万个品种。许多中低档商品有品种全的优势,比如布匹有“买花布,先到地安门”之说,花色、品种之多居全市第一。
白广路百货商场要求职工“以为90%的工薪阶层服务为己任”,95%的商品属中低档,针头线脑分外齐全,很多商场都因利薄而不再经营的自行车零件,在这里却占有6个柜台,经营近500个品种。
关东店百货商场打出“万千大众是‘关百’的朋友”的旗帜,虽处于蓝岛、贵友、赛特及国贸等众多豪华商厦的包围之中,“关百”却依托自身的基本消费群,赢来生意兴隆。该店周围有47家千人以上的工厂,近40万居民。其中70%以上为普通工薪阶层,30%是离退休职工。因此,“关百”在经营中不求大而洋,力求小而全,在3700平方米的经营面积中,经销16000多种商品。
时下,老百姓形成一种共识:高档名店宜逛,普通商场宜买。原因就在价格上。
地安门、关东店及白广路三家百货商场想工薪阶层之所想,效益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地百”和“关百”1993年登上首都27家亿元商场的排行榜,白广路百货商场的销售额也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
《市场报》为这篇报道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文章指出,豪华商场利润率适当高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豪华商场切不可以“高档”为名,在进价原本不高的商品上大加其价。对商场适当改善购物条件,消费者是很赞成的,但不能以改善为由,一窝蜂地经营高价位商品。


第2版(经济)
专栏:

  海关实施汽车进口管理新规定
本报北京7月1日讯海关总署近日就贯彻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有关规定的实施办法发出通知,自7月5日起对进口汽车、摩托车的税收和管理实行《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的新规定。
为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国家制定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进口管理方面该文件规定:除外交、政府双边协议规定外,所有进口汽车、摩托车一律照章征税;指定大连港、天津新港、上海港、黄埔港等4个沿海港口和满洲里、深圳(皇岗)两个陆地口岸为整车进口口岸;停止审批以任何贸易方式经营翻新、拆解进口旧汽车和摩托车业务的项目;禁止以贸易方式和接受捐赠方式进口旧汽车和旧摩托车。
海关总署会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有关部门确定自7月5日起实施上述规定,同时也对过渡期的处理办法作了相应规定。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国政府与丹麦政府签署贷款协议
本报北京7月1日讯中国政府与丹麦王国政府今天在北京签署了贷款协议。中国投资银行与丹麦出口金融公司分别作为借款人和贷款人在协议上签字。此笔贷款金额3000万美元,期限10年,主要用于中国企业引进丹麦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李中南)


第2版(经济)
专栏:

  陈锦华就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宣传活动发表意见
把企业改革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据新华社电(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记者)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日前就“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大型系列调研宣传活动发表了意见,强调要把企业改革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陈锦华说,微观经济活动对宏观经济有很大影响。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效益不高,这同微观经济即企业的状况有密切关系。国家计委是管宏观经济的,但也要关注企业问题,要从宏观上来研究微观经济活动。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体制改革措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所要求的。这些改革措施,对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有深远影响。但仅有这些改革还不行,还必须进行企业改革。现在企业在机制上存在很多问题,不能真正走向市场,相当多的企业还不是市场的主体。这对企业活力和宏观经济关系很大。所以,明年要把企业改革作为重点,把它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陈锦华着重指出,中央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转换机制、走向市场是企业扭亏增盈的根本出路。要通过调查研究,从各个方面、用许多事例证明这个问题,提高企业走向市场的自觉性。
陈锦华还说,对企业问题的研究还要深入一步。企业要走向市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重要条件。同时,政府各部门要从宏观上为企业走向市场创造条件,排除障碍。陈锦华强调,国外的一些著名专家学者曾经讲过,企业发展靠两个轮子,一是技术进步,一是科学管理。但是从我国情况看,这两个轮子都要通过改革、转换机制才能顺利转动。改革、技术进步、管理三位一体,就能够把企业搞好,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要搞好企业,厂长、经理的素质是很重要的因素。现在不少乡镇企业有活力,一个重要原因是采用了先进的设备,使得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适应能力强。技术进步涉及走内涵还是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路子,这是宏观经济亟需研究的发展战略问题。


第2版(经济)
专栏:

江苏省盐城市郊区南洋岸镇今年春茧又获好收成。镇政府想方设法筹集近400万元的收茧资金,实行现金兑付。截至6月上旬,这个镇已收茧入库200吨。图为蚕农们将家中最好的茧子,送到收茧站出售。程晓萍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