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2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关于农用土地的几个问题
——在全国政协八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1994年7月1日)
各位副主席、各位常委、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农业问题。研究农业,不能不涉及土地这个根本问题,涉及农用土地的保护、利用和开发问题。许多同志会前会上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少意见,我也想过很久,但研究不深,谈一点看法,以期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一)
马克思说:“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空间,是一切物质生产的首要条件。离开土地就无所谓农业。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辛勤耕作,繁衍生息,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土地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我们国家以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被赞叹为人类历史的一大奇迹。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人口多、耕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国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多,人均占有国土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数的三分之一。而在我国国土总面积中,不能或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石山与高寒荒漠又占去相当大一部分。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耕地14.3亿亩,人均不到1.3亩,仅为世界人均数的四分之一。在历史上我国人均耕地远远高于现在,如汉代人均9.6亩,唐代、明代人均12.6亩。在全世界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人均耕地仅高于日本和孟加拉国,居第24位,相当于美国的九分之一,泰国的四分之一,印度、巴基斯坦的二分之一。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据统计,现有宜农荒地5亿亩,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只有1.7亿亩。说我国地大物博并不假,但从人均占有量来看,说我国土地资源相对贫乏也是事实。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不能离开人多地少这个基本国情,特别是研究以土地为先决条件的农业,更要时刻牢记这个基本国情。
(二)
目前,我国人口仍在日益膨胀,耕地却在急剧减少,这一严峻形势令人十分担忧。据统计,从1957年到1986年间,全国累计减少耕地6.1亿亩,净减少2.3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790万亩。1986年《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后,耕地锐减的趋势一度得到控制,但近两年来,又重新回升,仅1993年全国耕地就减少937万亩,相当于一个青海省的耕地面积。根据国家计生委的数字,现在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600万,相当于每年增加三个半青海省的人口。如果这种耕地锐减、人口剧增的势头得不到遏制,50年以后我国人均耕地将降到0.6亩,100年后还能留给我们子孙后代多少耕地?!
我国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人为占用是一个重要原因。据粗略统计,1992年各项建设、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设立开发区等占用耕地高达1000多万亩。一般说来,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由于建设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占用耕地难以避免。但如此大幅度的占用,在任何国家都不能容许,在我们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尤其无法承受,更何况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乱占滥用。1987年曾搞过一次全国性非农用地清查,查出违法占地案件1000多万件,违法占地达816万亩。1993年全国清理开发区,查出在新设立的2804个各级各类开发区中,有百分之七十八属于滥设,涉及土地面积高达1143万亩。
我国农地面临的另一个深刻危机,是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现在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30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面积已达17.6万平方公里,每年都有大量耕地、草地被吞蚀。若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00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将扩大到180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将增加到20万平方公里。熟悉历史的人们不会忘记,我国唐代繁荣一时的丝绸之路,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昔日的西部绿洲变成了今天的一片荒漠。殷鉴不远,我们应该汲取这种沉痛的教训,绝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
土地资源状况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土地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我们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爱护土地特别是耕地的教育,增强全民的土地忧患意识。要牢固树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观念,严格依法管理土地。要实行领导干部目标任期责任制,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合理利用土地的关系,坚决刹住乱占滥用耕地之风,扭转耕地锐减的势头。
(三)
解决我国耕地不足问题,必须面向全部国土,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把农用土地搞得多一些,把土地的利用方式搞得合理一些,把土地的质量搞得高一些。
要加快农地后备资源的综合开发。我国除宜农荒地5亿亩外,还有牧草地39亿亩,林地29.4亿亩,内陆水域5.39亿亩,海涂3000万亩,其中有一部分尚待开发,已开发部分的产出率同发达国家相比也还有很大差距。要利用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把一切可以利用的农地都尽可能地合理利用起来。要走“大农业”的路子,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要注意眼前利益、中期效果和长远发展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举,力求避免重复历史上那种盲目开垦草原、围湖造地、毁林造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错误做法。
要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调整土地的利用方式。近年来有些地方利用低山丘陵发展果木、茶叶、木本油料等经济作物,既充分利用了荒山荒坡的土地资源,又把条件较好的土地腾出来用作耕地;有些地方先以速生树种实现荒山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然后逐步用经济林木更替,提高土地产出率;有些地方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农民住宅和乡镇企业用地进行规划、调整。这些做法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推广。
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质量。在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到70%以上,通过农田水利建设、改良种子、增加肥力、适当提高复种指数以及其他整治、改造措施,努力把低产田改造为中产田,把中产田改造为高产田,使高产田更上一层楼,就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产品产量。在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合理安排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多层次、多产业,经营上高效益,生态上良性循环,技术上规范化的立体农业生产体系,也是提高土地产出率的有效途径。提高林地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和生长量,扩大优质草地面积以增加畜产品产量,同样也有巨大的潜力。
(四)
开发大西北是一篇大文章。我国西北地区具有地广人稀的显著特点,除内蒙古西部之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有29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1%,耕地后备资源占全国的32.3%,而人口只占全国的7%。大西北光热资源充足,地下矿藏丰富,边境线长达3000多公里,欧亚大陆桥横贯东西,具有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多方面优势。开发大西北,不仅对当前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解决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强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下个世纪增强我国发展的后劲、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研究中国的农业用地,研究中国的未来发展,不能不研究中国大西北的开发。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大西北的许多地方确实很难改造成为农地,但确也有许多地方具有开发成为农地的广阔前景。有些地方开发的关键在于水。只要有了水,就能发展农业,只要水资源充足,粮食单产、总产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解决大西北缺水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重大步骤。一是尽量把水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和大规模植树造林。二是提倡合理、节约用水,采用先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三是加快水利建设,把尽可能多的水留在西北、用在西北,特别是对于西北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利项目,应加快研究、论证,早日决策、实施。四是研究从区外调水。有些专家提出从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调水的方案,并已研究多年,还有从雅鲁藏布江调水过昆仑山入新疆的方案,调黑龙江水南下入内蒙古和华北的方案。这些方案如果可行,对改造开发大西北及其他缺水地区具有重大意义。
开发大西北这篇文章,必须全国人民共同来做,必须世世代代长期坚持来做。地方要发挥主动性,中央也要予以支持和引导,提高西北地区的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地方和农民种粮、种树、种草的积极性。只要我们的政策符合实际,地方和农民有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大西北的耕地和绿化面积就可以不断扩大。只要绿化达到一定程度,大西北的生态环境就可以得到改善。一旦大西北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大的改善,将会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子孙后代,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五)
我国地形的特点是西高东低,造成大量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失。水资源的分布是南多北少,导致南方经常洪涝成灾,北方普遍干旱缺水。特别是由于降雨量的季节性、区域性严重失衡,旱涝灾害常常是异地同时发生或同地异时发生。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旱灾1600多次,大水灾1300多次。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使水土大量流失,土地严重盐碱沙化,农田遭受大面积的破坏,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战胜自然灾害,谋求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表现了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力量,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和可歌可泣的业绩。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等伟大号召,治理江河,兴修水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多了,我们拥有更加强大的经济实力、前人无法想象的科学技术和世界上最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应该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有新的更大的作为。比如,我们能不能通过各种工程,使不同高程上的水流经更多的缺水地区;能不能通过各种工程,实现水资源的跨流域调剂,把尽可能多的水从东、南调到西、北;能不能通过各种工程,大幅度地提高内陆蓄水能力、调控水平和利用程度,变“水害”为“水利”;能不能通过各种工程,大规模地围海造地、改造滩涂,增加陆地和耕地面积;能不能通过各种工程,遏制沙化,使尽可能多的沙漠变成绿洲,扩大农地面积;能不能通过各种工程,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实行小流域系统治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水土流失状况;能不能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把用水量大的项目尽可能安排到水源充足的地方,如此等等。当然,把这些设想变成现实,绝不是容易的事,一定会碰到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我深信,只要我们有这种雄心壮志和长远的战略构想;只要我们尊重科学,进行充分的论证,制定周密的规划;只要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锲而不舍,世世代代奋斗不息,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整治国土、安排河山、战胜灾害、改善环境等方面创造出无愧于先辈的伟大业绩,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一定会展现出新的面貌。
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团结起来,扎实工作,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作用,为解决好农业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1版(要闻)
专栏:

  政协八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闭幕
李瑞环发表重要讲话
本报北京七月一日讯记者袁建达、李德金报道:全国政协八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今天在这里闭幕。李瑞环主席在会上作了题为《关于农用土地的几个问题》的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合理利用土地的关系,坚决刹住乱占滥用耕地之风,扭转耕地锐减的势头。(讲话摘要另发)
今天的会议由副主席叶选平主持。韩培信常委、徐四民常委和吉林省政协副主席胡厚钧分别在会上就农业和农村工作问题发了言。
经政协第十六次主席会议决定:把委员们在发言和讨论中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整理成综合材料上报中共中央;将杨汝岱、钱正英副主席的发言上报中共中央及分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将常委们和列席会议同志的发言和已经准备了的发言材料编成册送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
今天的会议还通过了同意王兆国副主席辞去兼任的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主任职务,任命万国权副主席兼任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主任;同意经叔平辞去所兼任的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职务,任命胡德平为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兼)。
叶选平在会议结束时说,五天来,大家听了陈俊生国务委员关于农业工作的报告,围绕农业问题这个主题热烈讨论、踊跃发言,为我国农村建设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畅所欲言,履行了参政议政职能。这次常委会,提供了农业、农村及农民等方面丰富的信息,有利于我们就这些问题进一步实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全国政协副主席吴学谦、杨汝岱、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洪学智、邓兆祥、赵朴初、钱伟长、胡绳、钱正英、丁光训、孙孚凌、马万祺、朱光亚,秘书长朱训出席了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首都举行“七一”文艺晚会
江泽民乔石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等观看演出
本报北京7月1日讯新华社记者张宿堂、本报记者陈维伟报道: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3周年纪念日。中南海怀仁堂的“七一”之夜,欢歌曲曲,掌声阵阵。江泽民、乔石、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等领导人与首都各界群众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73周年。
由中央歌舞团和全体获奖歌手表演的热情奔放的歌舞《大红绸子飘起来》,拉开了这场庆“七一”第六届(通业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奖歌手汇报演出的序幕。在热烈的掌声中,获奖的青年歌手先后登台一展歌喉。《唱支山歌给党听》、《最美的赞歌献给党》、《党啊!亲爱的妈妈》、《翻身道情》等歌曲,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深情。“亲不过那个共产党,好不过咱们老百姓……人民养育了共产党,党在人心生了根”,朴实无华的歌词,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激荡在台上台下所有人的心中。
著名艺术家朱逢博、郭颂、马玉涛、吴雁泽、王昆、李双江、郭兰英等,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登台献艺,演唱了《请茶歌》、《众手浇开幸福花》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向党的生日献礼。
演出结束时,江泽民等领导同志和全体演员、全场观众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昂的歌声在怀仁堂久久回荡,晚会气氛达到高潮。
演出结束后,江泽民等领导同志登上舞台,向艺术家和获奖歌手表示祝贺,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观看今晚演出的还有:丁关根、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迟浩田、杨汝岱、洪学智、邓兆祥、王首道、李德生、张劲夫、段君毅、马文瑞以及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代表。
(附图片)
江泽民、乔石、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出席“七一”文艺晚会。新华社记者王新庆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同北京军区中高级干部座谈强调
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
刘华清张震等参加座谈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记者罗玉文、易俭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今天在和北京军区中高级干部座谈时强调,认真抓好中高级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高级干部的素质,培养一大批适应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合格指挥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中央军委委员迟浩田、张万年、于永波、傅全有参加了座谈会。
上午9时,江泽民来到北京军区机关,和正在参加集训的中高级干部亲切会面,同大家合影留念。
江泽民在听取参加集训的几位同志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我们党已经走过了73年的光辉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关键是要把我们党自身建设好。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能否永葆老红军的本色,关键也在于军队中各级党组织的建设。对军队来说,党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干部队伍建设。我们把干部队伍抓好了,就能带好部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他强调,人才为政事之本,也是建军治军之本。中高级干部是军队的中坚,率领着千军万马,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这些同志的素质如何,能力和作用怎样,直接关系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和指示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小平同志有过许多指示,大家应当认真领会,不折不扣地照着去做。提高中高级干部的素质,内容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三条。一是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质,二是要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三是要有很好的作风。
江泽民指出,提高中高级干部的素质,首先要加强学习。最根本的是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用以武装头脑,指导行动,不断提高政治水平、理论素养和领导能力。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根据新的情况,研究新的战法和克敌制胜的对策,提高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同时注重在实际工作中的磨练,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
江泽民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从严治军的方针,强化纪律观念,带好部队,加强部队全面建设。他说,纪律是军队的命脉。严明纪律,应当从干部严起。中高级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求部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带好部队,关键在于提高干部的带兵能力,要把尊干爱兵等老红军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江泽民要求领导干部要改进作风,下功夫抓好工作落实。他说,能否抓好落实,从根本上说是个党性问题,工作指导思想问题。我们做工作是为了搞好部队建设,提高战斗力,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办实事、讲实话、求实效。要把向上负责和向下负责一致起来,把讲的和做的统一起来。各级领导机关都要多在抓落实上动脑筋、下功夫,不要搞那些花架子、虚套子、劳民伤财的东西。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领导同志要深入实际,了解真情,倾听干部战士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扎扎实实地帮助部队特别是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领导同志的工作作风好,就能够树立威信,凝聚军心,增进团结,促进工作。
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来柱、政治委员谷善庆主持了今天的座谈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主席与扎菲总统会谈
双方对中马两国关系顺利发展表示满意
本报北京7月1日讯记者吴绮敏报道: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与马达加斯加总统扎菲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江泽民主席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支持非统组织为维护非洲的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所做的努力。
江泽民主席对扎菲总统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建交20多年来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表示满意。江泽民说,中马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有着相同的遭遇,现在面临着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共同任务,因此加强两国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马方一道将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他表示相信,扎菲总统这次访华必将有力地推动中马友好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扎菲总统表示很高兴有机会应邀来到伟大、友好的中国访问。他说,马中两国友好关系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元朝,并且一直延续至今。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相似,对维护世界和平负有共同的责任,因此两国关系有着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扎菲说,尽管马达加斯加政府多次变更,但马中关系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中国对马达加斯加的帮助有利于马达加斯加发展经济,马政府和人民十分珍视这种来自友好国家的援助。他说,我们现在新生的第三共和国,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的双边关系,希望在农业、畜牧业和基础建设等领域加强同中国的合作。相信通过这次访问,马中两国之间的合作一定会在新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江泽民说,马达加斯加人民在扎菲总统的领导下建立了第三共和国,翻开了马达加斯加历史上新的一页,我们对此表示祝贺。
江泽民说,贵国正在致力于经济的恢复,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但马达加斯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相信马政府和人民在扎菲总统的领导下,一定能克服困难、振兴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愿意在马达加斯加恢复与发展经济的进程中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对同马方探讨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新途径、新领域持积极态度。
扎菲总统向江泽民主席介绍了非洲形势。他说,非洲大陆发生的冲突很令人担忧,最近在突尼斯举行的非统首脑会议认为,必须寻找和平解决非洲问题的办法,恢复非洲大陆的和平。非洲不需要战争,应当致力于发展经济。扎菲说,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江泽民说,近年来非洲形势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非洲当前既面临挑战,也存在着历史机遇。国际形势的剧变尽管给非洲带来了新的困难与问题,却激发了非洲人民的新觉醒。维护政治稳定、谋求经济发展,已越来越成为非洲国家的共识。最近在突尼斯举行的第30届非统首脑会议,是非统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本届首脑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反映了非洲国家的人民维护非洲政治稳定和加速经济发展的共同愿望。江主席表示相信,非洲国家和人民通过联合自强,一定能克服暂时困难,妥善解决自身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一如既往,坚定支持非统组织为维护非洲的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所做的努力。
江泽民主席还向客人介绍了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情况和经济形势,两国领导人还就共同关心的其他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
会谈结束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田曾佩和马达加斯加外长西拉签署了两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江泽民主席和扎菲总统出席了签字仪式。
扎菲总统一行于今日上午抵达北京。下午会谈开始之前,江泽民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主持仪式,欢迎马达加斯加总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国务委员陈俊生、民革中央副主席胡敏以及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等参加了欢迎仪式。晚上,江泽民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为马达加斯加客人举行欢迎宴会。
(附图片)
7月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同马达加斯加总统阿尔贝·扎菲亲切握手。新华社记者李生南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奥总理设宴欢迎李鹏总理
共祝中奥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
本报维也纳6月30日电记者张启华报道:奥地利总理弗拉尼茨基和夫人今晚举行盛大宴会,欢迎来访的中国总理李鹏和夫人朱琳。
弗拉尼茨基在祝酒辞中说,奥中两国关系的有力发展表明,相距遥远、传统各异的国家完全有可能为着共同的前途而相互合作。而只有通过面向未来的合作,才能相互学习,增加基本共识,这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政治和社会进步的前提。(讲话摘要见第六版)
李鹏总理在致答辞时说,中奥两国虽然地理上分处亚欧大陆,但两国人民之间有着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
李鹏表示相信,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将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也将为中奥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他强调,中国愿意同奥地利政府加强磋商,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共同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讲话摘要见第六版)
奥地利国民议会议长菲舍尔、联邦议会议长格斯特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等出席了宴会。
(附图片)
7月1日,李鹏总理、李岚清副总理在奥地利联邦商会主席马德塔纳(右二)陪同下,同中奥企业界人士见面。新华社记者刘宇摄(传真照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歌剧《党的女儿》演出百场
本报北京7月1日讯记者颜世贵报道:曾荣获第二届全国“文华大奖”剧目的六场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昨晚再次与观众见面,这也是该剧自公演以来第100场演出。总政歌舞团演出这场歌剧来庆祝党的73周年生日。
这出描写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光辉形象的大型歌剧,以扣人心弦的情节,使观众激动不已。观看过此剧的江泽民同志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歌剧《党的女儿》给我们上了一次生动的党课,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只要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就永远不可战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