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他山之石

  意大利大学教育一瞥
——访米兰国立大学校长曼泰加扎
本报记者史克栋
意大利宪法规定,意大利共和国公民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公立大学招生也不进行考试,凡有高中毕业文凭者,都可以注册入学。
教育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社会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现在又步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了当今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前不久,记者采访了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校长曼泰加扎教授。曼泰加扎教授是位药物学专家,一直在米兰国立大学工作,从事教育工作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并连续十年担任校长职务,在此期间曾先后三次访问过中国。
曼泰加扎校长向记者介绍说,目前意大利大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和解决毕业生率低两个问题。意大利全国共有大学六十四所,其中绝大部分是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只有七所。在教育质量上,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差距较大。据统计,全国国立大学学生毕业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六,而私立大学的毕业生率却高达百分之九十。米兰国立大学建于一九二三年,设有文科和理工科八个系,从一九八七年始增设了中文专业,现在在校学生有九点二万人,在意大利大学中排行老三。八十年代以前,学生毕业后,一般来说都不难找到工作。可是九十年代以来,整个西方世界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青年失业问题更为突出,因此,文凭在手,工作难求。
曼泰加扎教授介绍说,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学为能培养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而不断调整。特别在理工科方面,学校集中资金,不断更新教学设备,以适应教学和实验的需要。另外,开设一些新的专业,如近年来他们增设了信息、通信、新型材料等专业,并从一九九○年起增设了短期培训班课程,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各种社会需要的人才。
曼泰加扎校长认为国立大学最严重的问题是学生毕业率低。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完全是教学水平问题,因为国立大学的教学水平并不比私立大学的差,私立大学不少教师还是从国立大学聘用的。主要原因是私立大学有一套严格的入学考核制度,入学人数有名额限制,而国立大学则是只要有高中毕业文凭者就可入学,没有名额限制,因此良莠不齐。在意大利,大学有学年制,但能否毕业主要取决于是否通过所有考试。考试的课程因所学专业而异,一般要通过三十门左右课程的考试。有些专业的考试一年只有一次,如果考试不及格,就要等一年后才能补考,这样就造成不少人不能按时毕业,只得超期“服役”,当“编外”学生,等待考试通过后才能毕业。
曼泰加扎校长主张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他不赞成进行入学考试,而主张建立逐年考核筛选制度。他认为,入学考试是一种人为的考核行为,仅靠一次考试不能确定一个青年的未来。因此,这一次选择的权利要留给青年学生,但是一年后要进行考核以调动和督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其学习成绩不理想,就应劝其考虑改学其它,这样逐年淘汰,可避免现在的学生毕业率过低的现象。
(本报罗马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天南地北

  日本严重缺水
今年入夏以来,日本高温少雨,16日佐贺县气温高达39.6摄氏度,致使部分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短缺。
据报道,四国地区已处于3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被称为四国水源的高知县早明浦水库的贮水量不足20%。如再不降雨,到本月底将干涸。因此,高松市从15日起已实行一天5小时供水制。首都东京也在号召市民节约用水。东京都自来水公司表示,如果目前的状况再持续两三周,东京也不得不实施限量供水。
(本报东京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市场服务

  日贸易顺差大幅增长
据日本大藏省公布的六月份贸易统计速报,日本对外贸易顺差六月份继续大幅度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十四点八,达到一百一十三点四六亿美元。其中,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四十七点三四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三点四。
这份速报还表明,今年一至六月,日本对外贸易顺差累计达六百点零六亿美元,比去年上半年增长了百分之五点一。
其中,对美顺差为二百四十五点六三亿美元,增长了百分之十三点九。对欧洲顺差为一百一十七点四七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百分之二十点七。对亚洲顺差为二百九十七点三九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十四点八。
(本报东京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市场服务

  美石油进口上升
据美国石油学会14日报道,今年上半年,美国的原油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6%,平均日产降至665.3万桶,为36年来的最低水平。
同时期内,美国的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进口量上升了4.1%,平均日进口量达873.3万桶,这是近8年来上升幅度最大的一次。
今年上半年,美国的石油平均日需求量由去年同期的1690.4万桶增加到1760.9万桶。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市场服务

  澳毛出口前景看好
随着西方经济从衰退中逐渐复苏,澳大利亚羊毛出口业已摆脱困境。
澳大利亚羊毛出口商理事会7月初颁布的数字显示,上一财政年度(1993年7月1日至1994年6月30日)结束时,澳大利亚羊毛价格为每千克6.24澳元,比该年度开始时上升了40.5%。
澳大利亚1994—1995财政年度的羊毛拍卖季节将于7月25日拉开序幕,届时在悉尼和西澳州的弗里曼特尔将有7.19万包羊毛拍卖。
澳大利亚羊毛出口商认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将对羊毛的需求大幅增加。
因此,本年度澳毛的价格和出口前景将会继续看好。
(本报堪培拉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市场服务

  阿发明处理废电池新技术
废电池中含有的铅、锌、铬、水银等重金属物质会污染土地和水质,世界上还没有找到妥善解决的方法。仅美国一年就要消耗25亿节电池。阿根廷国家原子能委员会巴里洛切原子中心的科技人员发明了处理旧电池的新技术。他们将使用过的废电池先进行热处理,然后与碎玻璃混合在一起,压缩成体积为10立方厘米的小块掩埋起来。据介绍,这样可以在4000年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处理废电池用的玻璃可以从垃圾中获取,一般家庭的垃圾中有6%是玻璃。据认为,这项技术可以在工业中使用。(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彗木始相撞壮景难入眼
据新华社华盛顿7月16日电(记者徐勇)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的第一块碎片于格林尼治时间今天20时15分(北京时间17日凌晨4时15分)以每小时21万公里的速度落入木星大气层,在木星上空留下了直径约1930公里的火球。
最先捕捉到彗星碎片撞击木星奇观的是设在智利和西班牙的地面天文望远镜,但因为这次撞击发生在木星相对于地球的背面阴暗处,撞击的实况并未摄入镜头。最初获得的照片仅仅显示了撞击发生之后,在巨大冲击力作用下,从木星表面升腾而起的宽阔尘云。木星以约9小时50分为周期高速自转,很快使碎片溅落点暴露到了地面望远镜和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视野内。计算机根据这些仪器获得的数据拼合成的图像表明,撞击热量在相距地球7.7亿公里的木星上形成了巨大的火球,与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基本符合。科学家指出,第一块彗星碎片是21块碎片中最小的,因而撞击释放出的能量也是最小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木星发出强电磁波
据新华社东京7月16日电(记者张焕利)日本东北大学太阳系物理学教授大家宽的研究小组通过观测发现,彗星撞击木星前的一段时间内,木星发出了比平时强9倍的强电磁波。
大家宽教授的小组利用在宫城县的3座天线于14日下午7时至8时测到了发自木星的10亿千瓦的强电磁波,当时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距离木星350万公里。大家教授认为,这种强电磁波的出现不符合木星通常的电磁波周期,它是由于彗星接近木星造成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保外长说保中经合前景广阔
新华社索非亚7月16日电(记者郭春晓)保加利亚外交部长斯·达斯卡洛夫16日说,保加利亚和中国发展经济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
达斯卡洛夫是在结束访问中、韩两国返回索非亚时对本社记者说这番话的。
保外长说,1993年保中贸易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8亿美元。在保同许多国家贸易下降的情况下,保中贸易增长是十分令人鼓舞的。他说,中国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名列世界前茅。保加利亚经济在逐步走出危机,改革步伐加快。这些都为两国发展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强调,在这次访问中,保加利亚实业界人士同中国同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为两国进一步扩大经济联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7版(国际)
专栏:

阿英马岛石油谈判搁浅
14日至15日,阿根廷和英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关于合作勘探马岛石油的第三次谈判,没有取得进展。(本报专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国儿童片在马巡回义映
由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北京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等联合主办的中国优秀儿童影片巡回义映16日在吉隆坡举行开幕式。开幕式上,放映了曾多次在国际上获得最佳儿童故事片奖的《天堂回信》。


第7版(国际)
专栏:

非洲石油生产国协会第12次部长会议闭幕
非洲石油生产国协会第12次部长会议15日下午在阿尔及尔闭幕。会议通过一项公报呼吁各成员国在以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


第7版(国际)
专栏:

德公布1995年科研预算草案
德国研究和技术部15日公布了1995年科研预算的草案。预算总额为94.7亿马克,比今年增长2.7%。


第7版(国际)
专栏:

哥伦比亚拒绝美国在扫毒方面施压
哥政府15日晚发表声明说,如果美国参议院强行要求哥伦比亚作出扫毒承诺,它将放弃美国提供的任何形式的援助。(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天南地北

  科特迪瓦流行霍乱
几个星期来,霍乱开始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流行。到15日为止,三医疗中心已发现211个病例,其中15人死亡。另外,据说在阿比让一些大学校园里也发现霍乱流行,现已有不少大学生死亡。
霍乱是通过被病菌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本报阿比让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天南地北

  瑞典持续高温
进入7月份以来,瑞典全国出现持续高温天气,这是多年来少见的。
在首都斯德哥尔摩,最近一直是晴空万里,骄阳似火。13日的气温达到33.2摄氏度,是近11年来的最高纪录。
严重的干旱给农民带来了灾难。目前田野里牧草生长缓慢,有很多已经枯萎;粮食作物因高温可能早熟减产。瑞典农业历来靠天吃饭,缺少灌溉设备。
高温和干旱天气还引起一些森林火灾。在斯德哥尔摩以北约300公里的赫尔辛兰地区,最近发生的森林大火至今仍未扑灭。
(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

16日,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开始撞上木星,这是用哈勃望远镜拍下的撞击点。左为撞击点放大图。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