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有感于“书店不倒”
胡锡进
像欧洲的许多大城市一样,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也有那么一条步行街:一个书报亭在路当间那么一把,得,谁也别开车,办事、购物大家都走着去。由于步行街是贝尔格莱德商业中心的中心,这儿的中国人送了它一个挺亲切的名字——“王府井”。
风来,雨去,“王府井”总是人头攒动。但去的次数多了,又发现,“王府井”不仅是贝市的购物中心,而且还称得上是文化中心。塞尔维亚科学院就在街中段,斜对面是贝尔格莱德大学的语言学院,街尽头则是贝市图书馆。尤其让读书人喜欢的是,1000来米的这么一条街上,竟能数出11家书店。一位从中国来的教授对着这些书店发了通感慨:贝尔格莱德人爱看书。
南斯拉夫如今困难重重,“王府井”整条街上生意都不好做,书店当然也不例外。在11家书店中,已有两家难耐儒门之苦,把一部分书架子变成了锅碗瓢勺架子和衣裳架子,搞起“多种经营”;另有3家在儿童书柜上同时摆了些小玩具,算是小打小闹;而其他五六家则仍保持“节操”,只卖正经书和画。给人总的印象是,这条街上的书市遭了风吹雨打,但没有垮,探其究竟,原因略有二三:
其一,贝尔格莱德基础教育搞得不错,多年来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购书队伍,虽然让“制裁”割瘦了,但许多人仍肯咬着牙掏“闲钱”。比如经典小说很贵,在一家书店里,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标价21马克,但仍能慢慢地卖。营业员说,许多经典小说是南斯拉夫中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必读书,家长也喜欢拿这样的书给孩子作生日礼物。这家店主则感叹道,他现在更发愁的不是书怎么卖,而是因前南分裂和受制裁,书店能搞到的书种大大减少了。
其二,人们的工资今不如昔,但书店店员的工资相对不比其他商店的平均工资低。5月份店员的工资为120马克左右,比一些时装店还强,在步行街的各个商店中属于中等。
其三,书店营业员大多是图书馆技术学校毕业生,情绪稳定,多数人表示只想卖书,反对书店搞不伦不类的“多种经营”,并认为在书店工作比在时装店工作“高雅”。书店虽都是开架售书,但营业员不是在那里“防盗”,而是热情待客。如顾客需要,他们还会耐心介绍书的内容,帮助选书,倒真有点像图书馆馆员。
总之,贝尔格莱德人在困难之中仍保持着对书的一份钟情,大部分书店惨淡经营而终于不倒,其意义是深远的。就一个国家而言,战乱及经济衰退毕竟是暂时的,而民众能保持较高的文化素养,正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白求恩故居感怀
邹德浩
白求恩大夫逝世55年以来,中国人民和加拿大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对他进行悼念。加拿大政府于1972年宣布白求恩为“历史性人物”,1973年购买了他的故居,并组织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进行考察研究,收集了大量失散的文物。经过修葺,这幢两层砖木结构的小楼恢复了1890年的原貌。
1976年8月30日,与白求恩故居相距只有20米远的白求恩纪念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中国政府向纪念馆赠送了有关白求恩在华活动的实物、模型、文字资料和图片。
纪念馆馆长海伦·沃特斯对笔者说,目前,白求恩故居和纪念馆由加拿大环境部公园管理局负责管理,正式工作人员有4人。为了恢复故居的本来面貌,格雷文赫斯特城的居民都把搜寻原来室内家具和物品一事视为神圣而光荣的任务。在他们的大力协助下,故居内那架1810年生产的脚踏风琴,古色古香的老式写字桌、书架、高背椅,市场上早已绝迹的煤油灯、取暖炉,以及精致的手工绣品、瓷器、圣诞节贺卡等,都被找了回来并按1890年时的样子陈设。参观者在这里不仅能看到白求恩大夫的生平事迹,还能领略到上个世纪北美居民的生活风情。
1890年3月3日,诺尔曼·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格雷文赫斯特城,这是个位于多伦多市以北150公里的小城,当地居民多从事木材加工业。白求恩从小就是一个性格顽强、好奇、自立并富有主见的孩子,6岁时,就曾从家乡漫游到多伦多去探索大城市的奥秘。
白求恩的祖父是19世纪下半叶名扬北美的著名外科医生。白求恩从懂事起就羡慕挂牌行医的祖父,但由于父亲无力负担几个孩子上大学的费用,白求恩便以勤工助学的方式读完了中学和大学,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中断了在多伦多大学的生物学学业,应征入伍,参加了加拿大皇家陆军医疗队。战后,他曾一度留在英国从事医学研究工作。1928年初,他迁居蒙特利尔,在皇家维多利亚医院担任加拿大胸外科开拓者爱德华医生的第一助手达5年之久,并曾两次当选为美洲胸外科学会的执行委员和加拿大皇家医学会的顾问。白求恩除擅长手术以外,还发明了许多新的手术器械,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专业技术高明、有献身精神的外科大夫。
1936年夏天,法西斯势力在西班牙抬头。内战爆发后,白求恩志愿赴西班牙服务。在那里,他发明的流动血库被誉为当时军医界最伟大的创举。
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白求恩表示,“西班牙和中国都是反侵略战争中的一部分,我要到中国去,因为那里的需要最迫切。”1938年1月8日,这位反法西斯的老战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后赴延安,并要求到最前线去抢救伤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白求恩创造出69小时内为115名伤员动手术的纪录。白求恩医生把自己的衣服、粮食、甚至自己的鲜血献给伤员的事迹在抗日根据地到处流传。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八路军指战员。
不幸的是,经过数千公里的转战之后,白求恩在一次手术时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牺牲在河北省唐县,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国人民永远怀念加拿大人民的好儿子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政府和人民也为他感到自豪。前不久,加拿大总督纳蒂辛在访华前夕对笔者说,白求恩在加拿大同样受到广泛的尊重。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在接见来访的中国副总理邹家华时也说,白求恩大夫被中国人民视为英雄,这是加中友好的象征。
在格雷文赫斯特这个只有9000多人口的小城,居民们都为有白求恩这样的英雄而感到骄傲,正如沃特斯馆长所说,白求恩的家庭不仅给后人带来有教育意义的回忆,白求恩的事迹更是对以往历史的纪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启示。作为一个医生,他以正义感和爱心挽救了许多生命,作为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以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把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正如一幅挽联所题:“精神长留国际,功德永垂中华。”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开罗卖水人
刘元培
在开罗的大街小巷,不时可听到卖甘草水人的铜镲敲打声,这声音与小贩们的吆喝声、汽车的喇叭声交响成一片,成为一首独特的乐曲。夏日,气温高达35摄氏度以上,人们喝上一杯甘草水,既解渴又凉爽。虽然甘草水裨益很多,颇受欢迎,但大小商店均不出售,只有流动的卖水人走街串巷,招徕顾客。
卖水人身着普通的T恤衫、红色或其他深色运动裤,腰束一块红布,头戴白沿帽,右手拿着两个铜镲,身前挎着一个铝制大水壶(见图李孟摄)。壶盖旁用铁丝支起七八个圆环,上面插着玻璃水杯。杯边还插上几朵鲜花,传出阵阵浓郁的芳香。水壶内放的是甘草水或其他土制饮料,水和壶足足有25公斤重。
这些卖水人大多来自埃及南方。他们到开罗后,先找一个临时住所或工房栖身,然后跟别人学做甘草水等土制饮料,到街上叫卖。
地中海地区盛产甘草。阿拉伯人擅长用土法将甘草制成饮料。制作过程简单:每天晚上先将甘草用湿纱布包上,然后往纱布上撒上少许碳酸盐,再加水浸润。第二天一早,把甘草从纱布中取出,放在大容器内,加凉开水浸泡,过一段时间便可饮用。
据说,甘草水对人体有益,有泻火解毒的功能,还能治咳嗽、咽痛等小病小灾,所以喝甘草水的人越来越多。
甘草水价格便宜,一大杯甘草水25古鲁什(100古鲁什为1埃镑,3.37埃镑等于1美元),一小杯为10古鲁什。有的小孩掏出5个古鲁什买甘草水喝,卖水人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就给他半杯。卖水人的顾客中有很多是老主顾,在固定地点,老主顾一个接一个上来取水喝,有的付钱,有的赊帐,有的干脆不给钱白喝。
卖水人身背沉重的水壶,每天行走数十公里,回到家里筋疲力尽,双脚发胀,小腿发肿,这时只有迅速把脚泡在盐水里,才能消肿解乏,第二天才可继续出门。辛劳一天,每人约挣7至10埃镑。他们用部分钱购买甘草等原料,剩余部分用于个人和家庭消费。
卖甘草水有季节性,一般来说,夏天和伊斯兰的斋月是人们饮用甘草水的季节。在斋月里,开斋后的第一餐(穆斯林称它为“开斋饭”),把斋的人都愿意喝点甘草水,润润一天没有进食的肠胃。10月以后的开罗,气候逐渐凉爽,喝甘草水的人有所减少。一些卖水人水壶里装的已不是甘草水,而是草莓水。这种土制饮料,顾客也很爱喝。冬天来临,很多卖水人就要改行,或做短工,或到建筑工地和商店临时帮忙。
开罗真正的卖水人是在市区侯赛因清真寺内外,他们卖的是水,而不是土制饮料。他们身背盛水的皮囊,穿梭在人群中。从那熟练准确的倒水动作,可以看出他们从事这行业已有很长时间。
旧时,埃及人吃水不易,如果水源较远,就用驴驮运水,如水源不远,人们就用皮囊装水背回家。这样就产生了卖水和送水的行业。但自从家家户户铺上自来水管道后,卖水这行业就几乎消失了。只有在开罗侯赛因清真寺周围、农村和上埃及南部地区还可见到个别卖水人。
在侯赛因清真寺附近卖水的一般是老人,他们自幼就送水、卖水。这是他们的祖传行业,除了卖水以外,他们不会干别的活。他们说,到清真寺这里来卖水,得点收入给家人糊口,但不强迫喝水人付钱,喝了水不给钱也没关系。有时他们卖完水一算,没有收到几镑钱,就算自己做点好事吧。(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美国人看重“信用史”
朱华钧
美国人在经济行为中都有个人的“信用史”。因而,各地都设有一些专门记录个人“信用史”的公司,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
人们在与银行、信用卡公司等打交道时,虽然自己是“上帝”,可也得小心谨慎,严格遵守银行的规章,不懈地争取建立良好的“信用史”,以便在必要时,特别是需用更多的款项时,有所依靠。
个人拥有良好的“信用史”,立足社会就自如得多。如美国人拟租房,房东在与承租人签合同之前,总要向“信用史”公司或承租人的前房东咨询。美国一些人喜欢超前消费,如手头钱不足却要买新车;在租房不如买房的共识下,很多人要靠银行贷款买房;有的人则通过银行借款做生意,如此等等。有好“信用史”的人就容易得心应手,因为银行等总是希望有信用的顾客多用他们的卡,多花钱或多借钱。
个人“信用史”的建立,一般都是从零开始。因为如果你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没有足够的银行存款,没有信用好的人担保,就申请不到信用卡,也就谈不上建立“信用史”。在美国,工资一般是直接发放到个人在银行的帐户内。所以,任何人有了固定收入,立户拿到信用卡,就在个人收支方面与银行打起交道,只要每月用钱没有超过银行许可透支的款额,并能按期向本人的帐户内存款,就建立起“信用史”。起初,银行一般只允许个人的信用卡透支几百美元,因为怕你滥用,无法归还。随着个人收支的增多,特别是每月能按时存款,“信用史”就随之“增值”,并打下坚实的基础。银行也逐年加大信用卡可透支的款额,并提供更多的优惠服务。长此坚持下去,个人就能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史”,直至银行可以同意给予大宗的借款。
细细想来,美国人在经济行为方面建立好的“信用史”,也像在职业上争取有个“好履历”一样。这种方式在促使人们严于律己、遵纪守法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因为人们为了获得理想的职业和创造美好的生活,就不会去做因小失大、毁损个人信用和声誉的事。美国社会秩序的维护,除了主要靠严格的法治手段之外,无疑也得力于这些举措。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英国的皇冠
为了吸引旅游者以增加国家收入,英国在著名的伦敦塔内开辟了珍宝馆,陈列属于国家的各种奇珍异宝,其中主要是历代和现在王室人员的饰物。
位于泰晤士河北岸的伦敦塔已有九百年历史,是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设立珍宝馆之后,每天约有两万名参观者。珍宝馆开幕时,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前往参观。
馆内最引人注意的是安置在防弹玻璃罩内的几顶皇冠。参观者感兴趣的除了皇冠上那些光彩夺目的宝石之外,还有皇冠的重量。有人免不了要询问,女王怎么能承受得了那样重的帽子,因为皇冠上所镶宝石的总重量即有三磅。
伊丽莎白女王在解答这个问题时说,每年她主持议会开幕仪式时,为了保持头部端庄平稳,确实要有点像杂技演员似的平衡技巧。有人向女王建议:改用十九世纪时维多利亚女王所戴的那顶较小且较轻的皇冠。但伊丽莎白女王不想破坏王室规矩,仍愿尽力在正式典礼上戴她那顶笨重的皇冠。她还回忆起在加冕典礼时,她曾寸步慢移,登上台阶就座,真有点像维多利亚时代高头饰贵妇人试骑自行车时的姿态。(封)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环保奇招
当今的日本,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环保活动也异常活跃。不久前在长野县松本市举办了一次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新奇之处在于它设置了一个废物再生利用馆,因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博览会的展期长达72天,游客超过160万人次。会场每天产生的垃圾多达6吨,其中有两吨被运到废物再生利用馆进行处理加工。会场设有巡回垃圾收集车,在游客的配合下,分门别类地收集垃圾。其中,可燃烧的垃圾用于会场配备的汽轮机发电,供博览会各展馆的照明及制冷设备用,或作为儿童微型轨道车的动力燃料使用。会场的废水经处理后注入玻璃鱼缸供养鱼使用。餐馆的残羹剩饭经发酵处理后用作动物的饲料。各种饮料容器垃圾经处理后,或制成花盆用于陈列花卉,或制成地板砖用于铺设会场的路面。玻璃垃圾则制成漂亮的工艺品供游客欣赏。上述垃圾的处理及再生过程,都是在游客面前进行的,有些游客还亲自动手参与。此举不仅减少了会场的垃圾,保持了会场的清洁,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国民的环保意识,使游客在参观博览会的同时,又受到了生动的环境保护和废物再生利用的教育。(王英斌)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水鸟的天堂(奥地利中部鸟类保护区) 孔祥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