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生命的辉煌
吴虎邵长城
一位年仅22岁英雄战士殷红的热血。当它涌出体外扑向大地时,便形成了一种令历史难以忘却的壮举……这一壮举,令穷凶极恶的歹徒胆颤心惊,让善良的人们仰慕崇敬;这一壮举,谱出了新时代激越的赞歌,树起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丰碑,铸就了英雄灿烂辉煌的人生。
他的名字叫徐洪刚。
徐洪刚舍生忘死,勇斗歹徒的英雄壮举,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正义的丰碑。英雄,无论何时在人民的心目中都是高尚的、伟大的。
今年2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亲切接见了徐洪刚,高度赞扬徐洪刚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江主席说,徐洪刚的事迹体现了我们共产党的传统,老红军的传统,军爱民、民拥军的传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向陪同会见的党政军领导同志说,要很好地宣传徐洪刚的英雄事迹,弘扬正气,保持社会的团结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人民群众为何被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战士感动,敬仰他,崇拜他呢?
让我们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去寻觅英雄22年来走过的那条平凡而又辉煌的人生之路。
时代哺育
乌蒙山,哺育徐洪刚长大成人的土地。
滔滔的白水江在徐洪刚家门前漩了个弯,便绕着乌蒙山逶迤而去。乌蒙,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59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曾经过这里,毛主席曾写下了“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著名诗句。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在这里深深扎下了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慷慨就义的“工运先锋”刘平楷烈士,从奴隶成为我军著名将领的罗炳辉将军,勇斗歹徒而光荣献身的民兵干部孔凡松……乌蒙人民把这些英雄编成故事、歌谣,当作传家宝代代相传。因为这是乌蒙人民的骄傲啊!
孩提时代的小洪刚,常常听起父老乡亲讲述这些叱咤风云的传奇故事。英烈们的光辉形象,在小洪刚幼小的心田里牢牢地扎下了根,成了他崇拜和模仿的偶像。
倘若说人生是一曲交响乐的话,那么无疑,这最初的启蒙给徐洪刚定下了基调。
1978年,7岁的小洪刚背着小书包跨进了学校,凭着他对人生最浅显的理解,小洪刚懂得了做人就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在学校里,小洪刚学习勤奋刻苦,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向先进看齐,小学二年级时加入了少先队。
白水江将会记住这个日子:1984年7月18日。这天下午,上初一的徐洪刚和同学们正在江里游泳。上小学的李明不慎滑入深水区,拚命挣扎。在大伙一片惊恐的喊叫声中,已经上岸的徐洪刚毫不犹豫地返身跃入水中,当他带着李明往岸边游来时,一股激流打着漩又将他们冲了回去,幸亏他水性好,使出浑身解数,在岸边伙伴们的帮助下,才和李明一起脱离了险境。
9年后一个细雨霏霏的秋日,此时,徐洪刚在完成了那辉煌壮举之后,躺在四川省筠连县医院里养伤。忽然,病床前的桌子上,收音机里传出一个亲切感人的声音:“洪刚哥,我是你救过的弟弟李明呀,原谅我不能去看望你,在这里,我把《好人一生平安》这首歌献给你,祝你早日康复,重返部队。”“有过多少往事,仿佛还在眼前……”深情、柔和的旋律在病房回荡着。
罗炳辉将军的一个本家和徐洪刚同村,徐洪刚爱到他家串门。罗炳辉的孙女在县政府当了领导后,经常和在县人武部工作的丈夫到村里看望这户本家。小徐总是缠着他夫妇讲一些罗将军鲜为人知的故事。从革命前辈、从曾经当过兵的父亲、伯伯、叔叔身上,从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中,徐洪刚懂得了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的道理。
啊,乌蒙山!啊,白水江!感谢你们用博大的胸怀哺育了19岁的英雄儿男,感谢你们赋予了英雄辉煌人生最初的启蒙。
军营锤炼
1990年12月,徐洪刚带着家乡父老的嘱托和期望,从金沙江畔来到了黄河岸边的某红军团。
这是一支享有“铁军”之称的红军团队,参加过1927年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我军支部建在连上最早就是在这个团实行的:第三次反围剿中活捉敌师长张辉瓒;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智取遵义城;抗日战争中首战平型关;解放战争中从兴安岭打到海南岛……
多么值得骄傲的辉煌历史啊!
置身于浓厚的传统氛围之中的徐洪刚,听的第一堂课是传统课,学的第一首歌是红军团团歌,听的第一个故事是团领导拿着“红菜盘”讲述长征中毛主席到该团和官兵同餐的故事。光荣传统的春风雨露,滋润着年轻战士的心田……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徐洪刚很快成长为一名雷锋式的战士,成了全团有名的“学雷锋标兵”,他把做好事、助人为乐当成陶冶自己思想情操的必修课。在家里,他曾学过按摩针灸,只要听说哪位战友训练受伤或因训练劳累而过度疲乏,他总是不顾劳累,细心为战友推拿按摩,全连官兵几乎人人都接受过他的按摩治疗。战友生病,他背着上卫生队去诊治;喂猪、帮厨、打水扫地、为战友洗衣,他总是首当其冲。担任班长后,他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模范行为带动和影响战友。新兵刚入伍,衣服换洗不过来,他总是把自己的衣服、鞋子送给他们穿,全班战士人人都穿过他的衣服、鞋子。星期天、节假日,有好看的电视节目,他总是抢着上哨,“命令”战友休息。战友住院,他送去水果、罐头;战士家中有困难,他以战士的名义把钱汇去,还附上一封感人至深的书信。
热爱人民,尊老爱幼,更是徐洪刚一贯的处世之道。1992年8月的一天,徐洪刚去师部送完信乘公共汽车返回,途中,由于汽车颠簸,车上的人左撞右碰,支撑不住,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便坐在了车门口的踏板上。女乘务员俏丽的面孔突然拉长了,大声训斥道:“没长眼睛,坐在这里碍事。”
说着伸手去拽老人。老人哪经得起这般推搡,晕倒在车上,额头碰出了血。徐洪刚看到这情景,立即扶起老人,掏出手绢把血迹拭去,动员乘客给老人让座。待老人清醒后,徐洪刚严厉地批评了乘务员的蛮横行为。乘务员不得不当面向老人道歉,并掏出5元钱给老人作医疗费……
面对荣誉
有人说,当英雄难,当活着的英雄更难;也有人说,生死关好闯,名利关难过。
同许许多多英雄人物一样,当徐洪刚在四川筠连县境内勇斗歹徒,从血泊中走出来后,面对的是鲜花与掌声,赞美与颂扬。从川西、滇北到豫西,到处有听不完的祝词,写不完的签名,做不完的事迹报告……刚刚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交了一份合格答卷的徐洪刚,能否在名利面前经受得住考验呢?
徐洪刚从昏迷中醒来时,眼前的一切都变了,锦旗挂满墙,鲜花摆满床,报纸、广播、电视屏幕上,天天有他的事迹报道,当地领导和络绎不绝探望他的人们,把世间最美好的赞语献给了他。
面对这一切,徐洪刚既深受感动、鼓舞,又感到惶恐、沉重:他觉得作为一个革命战士,为人民服务是理所当然的,而自己只做了这么一件事,却受到了人民那么多厚爱,这荣誉真是太大了。他对探望他的人民群众说:“请你们不要把我当英雄看待,我只不过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当筠连县县委书记李仲常、县长陈文彬告诉徐洪刚准备授予他“人民卫士”光荣称号,同时致电部队为他请功时,徐洪刚再三请求两位领导:“请不要这样,我只不过救了一名群众,可许许多多的人民为了抢救我,却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我欠人民的太多了。”
在徐洪刚住院期间,先后有5000多人自发到医院看望他,给他送去了许多慰问品,为他捐款1.4万余元,他把慰问品和捐款赠给了当地敬老院和幼儿园,并在彝良县设立了“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以倡导更多的人见义勇为、扶正祛邪。
英雄的光环并没有遮住徐洪刚普通一兵的本色。去年11月中旬,徐洪刚在师里作报告期间,师机关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特意安排他住有暖气的首长客房,他却说:“住这样的好房间我不习惯,还是让我‘轻松’一点吧。”便跑到没有暖气的房间去住。作完报告时,他谢绝了专车送他,坚持乘火车归队。在火车上他见一位抱孩子的大嫂没有座位,自己主动让了出来。在他当天的日记中,记有这么一句话——满足于一时一事的“壮举”,不是真正合格的战士。我要一辈子为人民多做好事。
徐洪刚对成天在外面作报告,天天处在鲜花、掌声、赞语的包围中,觉得不自在,就一再请求回连队。他说:“连队是我的家,在那里生活感到充实、踏实。”军、师领导十分理解英雄的心情,帮他谢绝了一些邀请。尽量减少各种应酬活动。
徐洪刚回到团队后,团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需要恢复,准备让他住在招待所休养几个月,他坚决不同意。回到连队后,连队又为他安排了一个单人房间,并派一名战士陪护,他说啥也不肯,坚持住到班里,和其他战士一样生活。
到地方作报告,有时免不了遇到“美酒敬英雄”之类的情况,他总是婉言谢绝,“战士不能喝白酒,这是部队的规定,不论啥时候,我都不能越轨。”
自古有多少英雄豪杰不曾败在竞技场上,却跌倒在名利场中,淹没在鲜花、美酒之中。而盛名之下的徐洪刚,能够如此深刻地正视自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勇”。正是这种“勇”,促使徐洪刚不断地完善自己。
徐洪刚文化底子比较薄,他出名后,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了,他给自己列了一个计划表,有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军事知识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他已经通读过三遍,还记了15万多字的学习笔记。不断的学习,使徐洪刚能够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
在我们谈到徐洪刚的时候,还有一个身影浮现在眼前,那就是徐洪刚的母亲。得知儿子住院的消息后,老人当即乘车赶往筠连县看望儿子。车到筠连县城时,已是晚上。徐洪刚的事迹早已在当地家喻户晓,只要老人说出儿子的名字,肯定会受到隆重的接待。然而,她没有那样做,她不想惊动任何人,就那么在候车室里度过了漫长的一夜。在医院里,看到儿子伤势好转,老人用中华民族最传统、最虔诚的跪拜,向全力抢救儿子生命的县领导和医护人员表达感激之情:“谢谢,谢谢……”地、县领导再三问老人家里有什么困难,对组织有什么要求,她每次都摇头谢绝。
英雄身后站着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啊!
母亲和英雄的儿子同样伟大、高尚!
梁启超先生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说得多么好啊!从徐洪刚身上,我们正看到了这种希望。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长海蛟龙
邝之
小型客机掠过一碧万顷的黄海上空。从机上俯瞰下去,锦缎似的海面上珍珠般的撒落着一座座小岛。这便是郭沫若先生曾以“汪洋万顷青于靛,小屿珊瑚列画屏”的诗句赞美过的辽宁省大连市的长海县。长海县美则美矣,但由于地处黄海深处,是海防边境县,岛屿分散,交通不便,地域闭塞,经济上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谁料,改革开放大潮一起,县委、县政府励精图治,忽地腾起了一条巨龙来。这条龙就是大连华龙企业集团公司。正是这条龙,把我们吸引到了县府所在地——大长山岛。
这条龙,起初其实只是一条“虫”。
这话得从1985年华龙集团的前身——长海县建筑工程公司说起。别看现在的华龙集团设有建筑开发、海上生产、交通运输、修造船、旅游、商贸及农业生产等7个产业80余个企业的大型经济实体,十年前不过百余名职工的小小施工队。由于当时建筑队活累且待遇低,但凡有点门路的人,就没有在队里干长远的。队里的人员鱼龙混杂,他们自己号称“一百零八将”,外边的人则管他们叫“二劳改”。建筑队1981年改公司,5年就换了6任经理。有人断言,就算是宋江再世也难当好这“一百零八将”的“寨主”。就是这一年,一介瓦工,经职工民主选举,历史地被推上了“寨主”的位置。这瓦工姓刘名仁训,时年44岁,乃是队里的一名班长出身。
刘仁训起初也没想当这个经理,作为公司的元老,对眼下公司的状况可谓知根知底儿,他生就一副不安分的犟脾气,然而,迎接他的可不是鲜花与笑脸,而是13名行政人员一下子走了7个;建筑工程往年3月就该开工,可如今都到了5月,别说工程没有一项,公司里甚至连一盘钢筋、一方木料都没有;他接到手里的是一只捧不得又扔不下的刺猬。
就在这个时候,县里招标建筑一幢5000平方米的校舍,这是一项标准要求高,而且必须当年竣工验收的工程,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刘仁训以每平方米160元的最低报价,夺下了这项工程。消息传出,公司内外一片嘘声:刘仁训饥不择食了!别说报价低得无利可图,就凭公司那108位“虾兵蟹将”,不把工程搞砸了才怪呢。刘仁训对此充耳不闻,一边大刀阔斧地对公司进行治理整顿,一边往工地调兵遣将,挥师布阵。而他自己则白天晚上都泡在工地里,与工人一道昼夜奋战。结果,半年下来,工程漂漂亮亮地交了工,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标准。
建筑公司由此而一炮打响,县里的宾馆、影剧院、住宅小区等标准档次较高的建筑,大都在刘仁训率领的这支队伍的手里拔地而起。
次年,正当一项项建筑工程干得红红火火,人们已经开始对刘仁训这个瓦工刮目相看的时候,这个不安分的人又闹出了一场新的风波。当时,还不时兴企业搞跨行业的经营活动,他就开始盖冷库,搞水产品加工。紧锣密鼓干了62天,一座库容为470吨冷库匆匆落成。后来,虽然几经周折,但终于一举成功,他们的冷藏加工当年就挣了30多万。
1987年秋。长海县建筑公司已经从一个小小的施工队发展成下属12个单位的中型企业,比刘仁训出任经理前的1984年年利的4倍还多。企业正蒸蒸日上,却又突然传出刘仁训失踪了的消息。这事自然又在小岛上引起种种猜疑和纷纭的议论。
刘仁训并没有失踪。此刻,正站在大连的一座小山上,俯瞰着这座雄踞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海滨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纵横交错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群尽收眼底。他还从来没有这么认真端详过这座与长海县近在咫尺的都市,禁不住思绪万千。他从小在岛上长大,因为家里穷,交不起每月8元钱的伙食费兼学杂费,初中二年没有念完就辍学了,过早地挑起了生活重担。也许是穷怕了,他学什么都特专心,木匠、铁匠、瓦匠……他样样精通。然而若不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光,恐怕迄今他也富裕不起来。因此,当建筑公司出现了转机之后,他却居安思危,又动开了脑筋。他深知作为一个建筑企业,如果总是在县城里转悠,在岛上活动是不会有大作为的。正在他苦思良策之际,县委有关领导找他,鼓励他创办明星企业,求更大发展,走出海岛。于是,他抓住机遇,带领队伍进城!这便是他突然从岛上失踪的缘由。
刘仁训依然站在小山上,萧萧秋风不时扯动着他单薄的衣衫。他本是个典型的北方汉子,生得身材魁伟、虎背熊腰,这时却显得有几分憔悴:腰背佝偻,胡子拉茬的脸上,浓眉紧锁,看上去清癯且疲惫。半个多月前,他只身悄然来到大连。他之所以不事声张,是因为知道此行的成功率太低。公司发展要具备三个最起码的条件:雄厚的资金、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班子和过硬的施工队伍。目前他们还一条也不具备。俗话说:无米难为炊。然而两手攥空拳的刘仁训却偏要“巧为无米之炊”!半个月下来,磨破了嘴唇跑断了腿,仍然不见一线曙光,搁一般人早打退堂鼓了,他硬是不肯败下阵来。总结这半个月的挫折,他又理出一条新思路:没钱,不妨与资金雄厚的大公司合作;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不过硬,可以找过硬的合作伙伴。只要能打进大连,哪怕是少挣甚至不挣钱也值!不趟出一条路子,他是死也不回长海县了。
1992年8月,当人们站在大连中山公园的刘屯小山下,仰视着那座金碧辉煌的旅游宫……那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娱乐设施于一身的华宫时,人们惊诧地瞪大了眼睛:难道这座殿堂楼阁廊俱全的大型仿古娱乐宫真的是刘仁训和长海县建筑公司开发建设的吗?是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是,又有谁知道为了迎来这辉煌的一天,刘仁训耗干了多少心血掉了几多肉?
五年多来,刘仁训是一边经营县里的工程一边在大连闯天下的。也多亏副手们的支持,他把2/3的精力投到了这块新辟的阵地。提起他的这段经历,原公司司机周协堂总是禁不住热泪盈眶。他告诉我们,刘仁训初到大连那阵儿,公司仅有一辆旧“凌河”载重车,天天都得拉料跑码头装船。除了夜晚,刘仁训就甭想用车。联系业务、跑关系全凭他的两条腿,顶多跟亲戚借架自行车代步。就这样他却跑遍了多半个大连。后来,公司买辆客货两用车,他便在车上备下方便面和碗筷,图的是节省时间。一次,为了争取一项工程,他曾一宿跑了11户人家,简直就跟疯了似的。为了早一天把一份经营执照办下来,他居然能在一位领导家的门前守候了20多个晨昏。也是这期间他母亲病故,临危都没能见上他一面,老人家至死都不肯瞑目。而他自己呢?糖尿病4个加号,到医院挂个吊瓶,拔了针头就往工地跑。他图个啥?图钱?不错,他的确说过他穷怕了,为了摆脱贫困,他曾拚死拚活出过大力。可是也不对,头一年当经理,按承包合同兑现给他7万元,他却分文未取。他图的是给长海县建筑公司、给岛里的父老乡亲奔个锦绣前程!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9年。刘仁训率领长海县建筑公司不仅稳稳地在大连扎下了根,而且大搞多种经营,向横向发展。水到渠成,1992年6月,一个以建筑开发为龙头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大连华龙企业集团公司诞生了。因为刘仁训已经悟出,经营单一的企业很难经受市场风浪的冲击,只有综合发展的企业集团方能做到“西方不亮东方亮”,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刘仁训走出的第三步棋。
公司发展了,刘仁训不忘记为长海岛办实事。他资助教育,修桥补路;赞助社会公益活动。如今的华龙,辽阔的海域上,有他们的数千台海珍品养殖浮阀,有乘风破浪的捕捞、运输船队;有现代化的海珍品育苗室,有水产品加工厂……真正成为海陆两栖、立体发展的大型企业了。
华龙成为海岛的骄傲。
回首华龙的路,刘仁训心中有慰藉,也有辛酸。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里,他规划着公司的明天。
明天更美好。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长江行吟
李进才
夜眺葛洲坝
坝锁长龙雾迷蒙,线如蛛网塔似林。
吞尽三江气如虎,激流涌出“满天星”。
过昭君故里
夜天如漆到香溪,山城悬壁险且奇。
最奇一支搬运队,窈窕女子扛又提。
入龙门峡
天桥飞架险龙门,峡壁如削气势雄。
大宁河水滔滔涌,侧山高楼悬半空。
游三峡
山川本富哲理情,高低走向自然生。
几疑山阻全无路,船到崖边又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