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周末)
专栏:

  是情还是债?
社会“人情送礼风”剖析
刘克乾
人情大于债,头顶锅儿卖。”债可以暂时不还,而“人情”必须按时送去。不知从何时起,人们的情礼已演变为比人们身上的债务还重的负担,这种演变,不是进化,而是倒退。它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坏,不讲感情深厚,只论钱财多少,或者说感情是否深厚,是以钱财为条件的。这种演变,是在玷污人类的纯真感情,使人类的友谊蒙上了一层阴影。
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如今在中小城市,尤其在乡村,“人情”的名目在不断增多。一个人出生后,从过满月到过周岁或3岁,过10岁或12岁,然后婚嫁,以后又是花甲、古稀大寿,直到“百年归山”,都要有人来送“人情”。另外,还有盖新房、迁新居的“乔迁礼”,参军入伍或考上中专、大学的“庆贺礼”,开铺子、办店堂的“开业礼”,姑娘出嫁还有“压荷包礼”,年关时给亲朋家小孩的“压岁礼”,每年岳父母、舅父母、姑父母的“生日礼”,逢上清明、端午、七夕等民间传统节日,还有相互请吃的“酒席礼”等。可谓名目繁多,举不胜举。
“人情”的范围在不断扩大。“送人情”者,已扩展到“远亲”、“宗族亲”,还有“干亲”(即结拜的亲戚)、“朋友”、“乡亲”。在乡村某户“做事”,周围村庄中只要是一个姓的、沾亲带故的,以及与这户没有矛盾的乡邻等,都要去“送人情”。若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则“送人情”者更多。
价码升级水涨船高
“人情”的规格在不断升级。80年代初,在农村,乡亲送2元、3元或“三斤面条、一斤糖”即可,嫡亲送20元、30元或送个四件(三斤面条、一斤糖、一件布、一双鞋)便非常大方了。如今,乡亲最少得一张“大团结”,嫡亲得一张“伟人像”,方可拿得出手。嫡亲内,若遇到红白大喜事,不花上三五百元,面子上是不能过去的。如结婚,另外还有拜钱、茶钱,如做寿、乔迁,还需送匾,死人还要请乐队。条件较好的,遇到有过生日、结婚等喜事,还要到电视台、电台花钱点上一首歌。
有一个体户,去年靠做服装生意赚了5000多元,准备今年扩大规模大干一番,没想到,从去年农历十月初到今年正月底,前后共送了21家人情,共花去3000多元。望着剩下的不足2000元钱,他垂头丧气道:“像这样下去,我的生意咋做?”
与他相比,某村民则更惨了。他在一家不景气的乡镇企业上班,月工资150多元,有时几个月还拿不到手;老婆在家经营5亩责任田,一年下来,纯利不足1000元。单就他俩的收入,刚好供三个孩子上学和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可是,偏偏多了“人情”这个额外负担。每年中,不是外甥来请他们“吃喜酒”(结婚),就是侄子来请他们去“喝糖水”(添子),不是姨家搬迁新居,就是姑父要做70大寿,外加上零散人情,一年中,送礼款少则六七百元,多则一二千元。为了人情,他们已让正在念初二的大女儿辍学回家。
某村女出嫁到一座小镇上,因无职业,靠丈夫一人养活全家,因而家庭比较寒薄。她的娘家,有兄弟姐妹及堂兄弟姐妹共20多人。她刚出嫁头几年,同娘家人来往得非常亲热,后来,弟妹们一个个长大了,每年都有结婚、出嫁、添子女的。对这一个个“人情”,她那本就清苦的家实在无可奈何,不得不与堂兄弟姐妹们绝交了。现在,她仅与父母及弟妹们来往,与堂兄弟姐妹们视同路人。
还有位村民,靠承包村里的银杏树发了一笔财,可是这点钱财早已被“人情风”吹得无影无踪。想想自己两个女儿早已出嫁,家中一个老父才76岁,近几年家中不可能“做事”,当然也不能收礼,怎么办?不能眼睁睁地将大把的票子总往人家送啊!他同妻子想了又想,最后决定提前给老父做八十大寿。于是他四处发请帖。祝寿那天,他却简办筵席,以节约开支,多收人情钱,却又因此而得罪了亲朋。
花钱买冤叫苦不迭
送礼者都叫苦不迭,那么收礼者怎样,他们发了财吗?也不一定。一户农家,去年正月初八儿子结婚,冬月十八喜添孙子又做“满月”,一年中做了两件事,按说该发了吧。可是他逢人便摆脑袋,骂这种社会风气。原来,他儿子初八结婚,初六清早“自家人”都来帮厨了,初七中午待客11桌,初八中午待客16桌,初九早上“吃茶”待客10桌。从初六早餐到初九中餐,共计待客62桌,每桌按最低价100元计算,则开支6000多元,其中仅烟酒开支达1600多元,还宰了一头近200公斤重的肉猪。但是,他共收人情钱仅3600元,收拜钱、茶钱共计1100元。算起来还逆差1300多元。孙子做满月,收支刚好持平。做了两件事,他家不仅没有盈余,反而欠了一大笔要逐步偿还的人情债。
为了人情,送情者叫苦,受情者也叫苦,那么这“情礼”哪里去了呢?
进口了!
难怪大部分人称“送情”为“赶酒席”。可是面对那丰盛的菜肴,送礼者是吃在嘴里,苦在心中;操办者,脸上挂着笑容,心弦却绷得紧紧的。
风气日炽原因何在
既然双方都不情愿,双方都明知这是一种虚伪的“人情”,可是为什么送礼风、大操大办风却愈吹愈烈?这主要原因有:
一是“礼尚往来”,“一礼去一礼来”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你送了我的情,我一定要还情,还情时最好做到借牛还马,否则是不够义气,以致绝交,甚至成为冤家。
二是“讲阔气,比排场”。“某某的女儿出嫁,嫁妆多排场!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组合柜……”,“某某的老父去世,有十几班管弦乐队,好热闹!”每当操办者听到周围人这样议论、羡慕自己时,操办者的疲劳顿时全消,所借的债务也心甘情愿。送人情者,你送100元,我则送120元,相互攀比,谁也不甘示弱
三是没有正确的消费观。有不少人致富后,不去扩大生产,而用于吃、喝、玩、乐,认为有钱不花,不在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还能干什么?
由“人情”而引起的送礼风、大操大办风,不仅带来了人们比排场、拉关系等不正之风,侵蚀了人们的思想,使各种陈规陋俗大行其道,污染了社会空气,而且影响了家庭生活、夫妻关系、亲友关系、乡邻关系,乃至社会风尚;更为严重的是,它虚耗了农民靠正当劳动所得到的利益,并超过了现有的承受能力,阻碍了农民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情,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人类文明的反映,而靠物质靠礼金维持、建立的人情,肯定是虚伪的,也是脆弱的。
创造一个高尚、文明、真正友爱的社会,究竟靠什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大问题。


第8版(周末)
专栏:周末谈

  商城售书的启示
晓辛
报载,地处上海滩繁华闹市口的儿童用品百货商店——欣欣童城,于去年春辟专柜销售图书,一年来竟有了使人难以预料的结果:图书柜的销售额超过了玩具柜!
这条消息在当前各地新华书店一片“狼来了”的惊呼声中,无疑是有价值的。对此持怀疑的人会说,“欣欣童城码头好,顾客流量大。”言下之意没有可比性。对此持异议的人也许会说,“百货店卖图书,还要我们这些专业书店干啥?!”但是,所有有头脑的读者都不能对这条新闻熟视无睹——图书柜的销售额超过了玩具柜。一家专营儿童百货用品的大店,经营玩具本来是他们的强项。当初,设立图书专柜的时候。恐怕也未必会从盈利的角度考虑,想的更多的还是为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创造一个理想的购物环境,让祖国的下一代在商城里不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而且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至于图书销售额超过了玩具销售额怕是始料未及的,真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行”。对出版发行行业的同志来说,起码从中发现了这样一条重要的信息:在专卖玩具的商店里,买书的顾客一点都不比买玩具的少,甚至还要多!
诚然,我无意鼓吹百货商店都要开设图书专柜,也并非号召书店都去卖百货,只是想借此说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对过去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发行机制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关键看我们敢不敢去探索,敢不敢去实践。“闯过去,又是一个明亮的天!”


第8版(周末)
专栏:音像天地

  彭丽媛出新专辑
《白发亲娘》音带畅销
由北京英冠文化发展公司与中国唱片广州公司联合录制、方瑛策划的《彭丽媛专辑·白发亲娘》,是继《父老乡亲》之后又一畅销专辑。彩封就是一张彭丽媛新形象,微笑间带着亲切、温情,拉近了演员与听众的距离。专辑自开始销售至今已售出近20万盒,CD唱片已逾2000张。
这版专辑,从策划到最后完成,足足有一年多的时间。方瑛与彭丽媛两下广州、5进录音棚。多数曲目从编曲到演唱反复修改,精心制作。这也是南北联手的力作,有北京、广州许多著名音乐人的心血,不但民族味道足,还有一定的流行性。曲目选有《白发亲娘》、《我有一段情》、《梦江南》、《你不再是我的梦》、《二泉映月》等。(胡健)(附图片)


第8版(周末)
专栏:

  三联书店开“窗口”
深受读书人喜爱的三联书店有了自己的“窗口”——三联书店读者服务部于近日开业。没有仪式,不搞剪彩,一如这家热忱为知识分子服务的出版社一贯的做法,默默地为“爱书人”开辟了一个园地。开业当天的销售所得,还将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
毗邻美术馆的这个读者服务部将上架图书2000多种,除预定、预购、批发、邮购外,还为老弱病残读者送书上门。服务部专门经销以文史哲为主的社科类图书。(付和)


第8版(周末)
专栏:

  ’94中国风大型演唱会
’94中国风大型文艺活动是继’92中国风、’93中国风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文化交流活动。它将集中当今中国歌坛十大当红歌手以巡回演出方式向外界展示我国流行音乐现状,其规模和影响将远远超过前两届。演出团在启程前将有一系列筹备活动。演出地区暂定为香港、台湾、澳门、日本、韩国、新加坡,这是1994年流行歌坛一大盛事。
(峰)


第8版(周末)
专栏:经典唱片

  帕尔曼演奏的帕格尼尼
耿纯
帕尔曼是当今乐坛中最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他的琴声清丽优美,技巧炉火纯青。不论是意境深远的和声慢板,还是震撼人心的高速音连奏,均能达到充分揭示乐曲的内涵,在技巧上游刃有余的境界。这一点,在他演奏的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帕格尼尼是音乐史上最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据说他的演奏速度之快,是今人望尘莫及的。由于他本人独具的高超演奏功力,帕格尼尼的音乐作品也以色彩华丽、技巧难度大著称。
《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11年,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是三部曲式,第三乐章是回旋曲。
EMI公司出版的这张CD片,无论从音乐性还是从音响性两方面来看,都属于精品一级。帕尔曼凭借自己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对作品透彻的理解,使作品犹如行云流水一般顺滑流畅。协奏乐队天衣无缝般地有机配合,创造出一种疏密有致的浑然境界。
EMI公司在该片的录音制作上,也有上乘的表现:录音的场面很大,但又具有充分的能量感;层次细节和质感的表现也很不错。整张CD片,除了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之外,还录有萨拉萨蒂改编的《卡门幻想曲》,也属佳作之列。
比较有趣的是,EMI公司几乎是同时使用同一个版号推出了德国压片和日本压片两个版本。德国版的能量感稍强而日本版在音场宽度与音乐的细部表现上见长。由于日本版的社会占有量非常小,也就显得更珍贵一些。


第8版(周末)
专栏:

  《吴静山书画集》面世
著名书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静山先生的书画集日前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画集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山水、花鸟、人物、书法,有册页、斗方、长卷、横披、中堂立轴等,其中以山水画最为突出。吴先生少年聪颖,酷爱美术,师从潘天寿、陆俨少、沙孟海等,集诸家之长,又有所发挥,曾多次在国内和海外举行展览,得海内外之好评。(罗)


第8版(周末)
专栏:

  黑土摄魂
韩子善
20年前,16岁的黄成江中学毕业后来到了北大荒,在这里经受磨难,更在这里汲取营养。黑土地孕育着他心中的艺术新芽。20年后,他已拍摄了近千幅作品,中国摄影出版社从中择选39幅结集出版。
黄成江的作品最动人之处在于看似平淡却内涵深刻。正如他所言:“画外求景,画内求情。”他把内心的情感体验与外在视觉形态统一起来,他的作品都是用心唱给北国田野的一曲曲深情的颂歌。
黄成江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在形式展示与观念表达上,他的作品无疑是颇具现代风格的,然而又不乏传统意味,诸如崇尚空灵,注重神韵,这些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华,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三月》选自《黄成江摄影作品集》)


第8版(周末)
专栏:乐海泛舟

  陈其钢的音乐风格
周游
不善言辞的陈其钢完全是凭着自己独特的感觉和方式在音乐这个领域里成了一个令他周围的那些老外们都称羡不已的人物。
眼下他正在构思一部规模庞大的大提琴协奏曲,这首作品虽然还只有一些朦胧的轮廓,却早已引起了各方的注意。在1995年—1996年的音乐季中,这部协奏曲将由大提琴家马友友、指挥家迪图瓦和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共同首演。这个水平极高的“三位一体”也许已经代表了一种殊荣,说明了一切。
陈其钢的音乐讲求风格的塑造,尽管他当初到巴黎便出乎意料地被当代音乐泰斗梅西安纳为入室弟子并受到了这位大师的言传身教,但是在声音的感知和对于细微的色彩变化的捕捉上,他一直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方法。他不想步梅西安的那些大名鼎鼎的弟子的后尘,而只想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两年前在恩师辞世的时候,他曾感到惶惑,也曾思考良久:梅西安究竟带给他什么?除了做一名艺术家最根本的正直和敏感之外,还应当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最后他明白了,那是一种观察和感受我们身边的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能力。他庆幸在长期的异邦生活之后仍保留着东方人的思维特征,他能够在那个原本属于西方人的领域里占据了一席令人瞩目的位置,靠的也许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精神本质。
他试图创造自身的风格,不仅要独树一帜,不依附于任何前人,甚至不能重复自己。
在那首题为《水调歌头》的作品中,陈其钢用音乐的“画笔”描出了一幅极为独特的画卷:气息悠长的旋律线条,细腻的管弦乐色调的变化,摇曳不定的节奏律动,在这样的背景下,介乎朗诵、宣叙调和京剧道白之间的男中音吟咏出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词句,中国文化的韵味蕴含其中。
另一部名为《源》的大型管弦乐曲中,他充分发挥了管弦乐队的潜能,精妙的配器造成了类似于光和影的视觉效果,音乐的起伏跌宕之间迸发出动人的火花。
还有《易》,还有《孤独者的梦》,还有……
于是,陈其钢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获得了成功,他摘取了一个又一个大奖,并且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创作委约,这些成绩甚至使他那些金发碧眼的同行们大有望尘莫及的感觉。去年,他竟坦然地将法国政府颁发的“梅狄西斯庄园奖”信手拿下,这个奖项的前身原是名气颇大的“罗马奖”。陈其钢使这个大奖的获奖者名册上第一次有了中国人的位置。
年已不惑的陈其钢在音符构成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挥洒着,尽管他无意于轰轰烈烈的效果,但是他的作品的问世大都给人以震动和惊奇。


第8版(周末)
专栏:文化家庭

  风筝之家
胡文君
“莺飞草长三月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个晴朗的星期天上午,在春风习习的海边,有一家4口正准备放风筝。只见父亲执绳,两个女儿拿风筝,母亲在一旁指挥。不一会儿,一只蓝色大蝴蝶,便轻盈地飞上了天。好一幅融融春乐图。
当我应邀走进烟台市毓秀中街这户普通人家时,印象最深的便是摆在角落里的一架老式法国钢琴和满屋高挂的风筝。最大的龙风筝共12色,120节,100米长,4公斤重;最小的风筝是“八仙过海”,只有手掌大;还有大大小小、色彩斑斓的蝴蝶、燕子、鹰……数不胜数。
谈起风筝,男主人王竹山便滔滔不绝:“我从小就喜欢玩风筝,没有钱买,只好自己扎,还把线袜拆了当材料。等到成了家,我有时就拿出一部分钱来买绢和颜料,满足一下自己的爱好,夫人从没阻拦过。等到了1982年,为大女儿参加芝罘区首届风筝会扎了一只蝴蝶,没想到得了第一名,于是就有心想在风筝上做出点成绩。一下班,我便买书,查资料,四处拜师学艺。刚开始做一些小风筝,1984年,在潍坊风筝会上,我做的微型‘八仙’获得铜牌,回来后心里就更痒痒了,总觉得别人能做的,自己也能做,就鼓动夫人多多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当时两个女儿正在上学,我们俩月工资加起来才400多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爱人通情达理,总觉得我有这个爱好,又不是歪门邪道,风筝挂在家里也是个艺术品,便全力支持。到现在,做成的风筝大概有700多只。平时一有空,一家人围在桌前扎风筝,从刮竹条、烤型、剪绢,到糊制、绘画,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因此,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话题也多了。到临近比赛的几天,全家人常常忙到半夜。这只12色大龙风筝,从设计、准备材料到扎好,共花去了一年的业余时间,在去年全国第三届风筝比赛中,得了个铜牌”。
一到节假日,他们一家人便相携去放风筝,吃野餐,特别开心,把一切琐事都抛在脑后头去了。


第8版(周末)
专栏:荧屏一角

  荧屏响起大风歌
——电视剧《汉王刘邦》封镜
11集电视剧《汉王刘邦》日前在陕西汉中市政府组织下摄制完成。该剧再现了刘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平天下的不凡历史,以生动的笔墨和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塑造了平民出身的皇帝刘邦的艺术形象,既浓墨重彩表现了他的才略,不拘一格起用人才的胸襟,处变不惊的风度,同时也不掩饰一个封建君王的贪婪、狡诈和荒淫。和刘邦一起走上荧屏的还有项羽、韩信、萧何、张良等人,力图透过这些人物和由他们构成的历史场面,展示出民族历史的丰厚内涵。
规模很大的这部电视剧,大多在故事的发生地——汉中的张良庙、陈仓道、古汉台、拜将坛等地实地拍摄。剧中刘邦由李法曾扮演,由曾执导过《秦始皇》、《彭大将军》的刘浩学和徐龙联合导演。
(上图为剧中的汉王刘邦)(附图片)


第8版(周末)
专栏:服饰之旅

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先生日前偕一新疆时装艺术表演团来京。这是将王洛宾先生的音乐作品与新疆少数民族系列时装表演融会的大胆创新,也是一次将新疆少数民族服饰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时装艺术展示。
与王洛宾先生一同来京的还有服装设计师姜伟玲女士,整个歌会的服装设计均出自这位工笔画家之手。她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创作了色彩斑斓、式样奇异、富于变化的时装,无论是“爱德莱斯”的浪漫飘逸,“刀郎系列”的原始粗犷,还是“帕米尔风情系列”的视觉冲击波,“克孜尔石窟壁画系列”的古朴悠远,都显示了一种民族魅力。(贾中全)
(图为“克孜尔石窟壁画系列”中的一款)


第8版(周末)
专栏:天地一瞬

三月
黄成江(北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