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一副对联两个李準
丁传陶
3月5日,在郭老故居蔡石谷先生书法展的开幕式上,碰到了老作家李準和他的夫人董冰。我们相约,看过展览,一同到他家里随便谈谈。
走进他的“伏枥馆”,往墙上一看,不免有些奇怪。这里挂着一副古朴的篆书对联,上联是“子猷泛舟求安道”,下联是“微之鸣世亚乐天”,落款是“甲戌十月李準”。我想,今年岁在甲戌,是不错的,可是现在春节刚过,何来“十月”!况且看那装裱,相当陈旧,有个地方甚至已经残破,决不像李準同志近期所写;若是上一个“甲戌”,李準还只有六岁,他虽出身“砚田”世家,怕也难以写出这样成熟老练的篆字。我正在纳闷,李準走过来说:“这个李準不是我。他是清末将领,曾经驻守西沙,现在那里还有一个小岛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过去只知道他是一个武官,却不知道字还写得这么好。”我问这副对联的来历,他说“那就很有意思了。”
原来在这前一天,即3月4日,荣宝斋字画鉴定专家萨本介请他和演员张金玲到荣宝斋叙谈。饭后,他们来到文雅堂,萨本介指着一副对联笑道:“李準同志,这是您六十年前的墨宝,已经不多见了,应该将它买下。”李準一看,知道对联不是自己写的,可那落款,确实是自己的名字,而且笔迹也同自己的一样。他觉得奇怪,也觉得很有意思,不过一看标价,他不免有些犹豫。正在这时,萨本介让店员取下对联,风趣地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代文学家李準,收藏清代武将军李準的字,算得上书坛一段佳话。我买下来送您,为这段佳话添点花絮,总可以吧。”
后来,我查阅了这位清朝将军的一点材料。原来这位李準,字直绳,四川人。自幼随父去广东,先后做过总兵、水师提督兼巡防营统领。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名官吏,他效忠朝廷,曾参与镇压过农民起义,也反对过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武昌起义后,他避居香港,做了寓公。萨本介送给李準同志的这副对联,应该是他上一个甲戌,即1934年所写。
这副对联,一共提到了四个有名的人物。上联中的子猷,字徽之,是晋代大书法字王羲之之子,王献之之兄。一夕,雪后月明,他乘一小舟去访戴逵,至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他说:“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归,何必见戴?”戴逵,字安道。下联中的微之、乐天,即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和白居易。文学史上素有“元白”之称。但元稹后期却与权贵同流合污,作品也随之改变了原有的内容。白居易却能始终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作为清代武官的李準,能够十分熟悉这些文坛掌故,并将其信手拈来,连缀成对,一笔篆字又写得那样古朴雅致,确是难能可贵,值得称道。我想,当代文学家的李準同志,乐意收藏与他同名的这位将军的墨宝,原因就在于此吧。


第12版(副刊)
专栏:改革者风采

  系红头绳的迎春花
梁东成
虽然春节的气氛还没有完全散尽,可是漫山遍野的迎春花,已经站起来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了,那黄莹莹的花朵,像碎金似的,缀满翠绿的枝条,或铺展在山坡上,或垂挂在峭壁上,清新,雅素,给人以恬适的感觉,一看到它,就想起了你,想起和你一样千千万万个兄弟。
真的,在卫辉市太公泉乡的这片热土上,你和所有的农村兄弟一样,犹如满野流霞、婀娜多姿的报春花。倘若像东北老林里寻人参一样,悄悄选取一株,系上一根红头绳,仔细用慢镜头摄下他的摇摇曳曳,就有了一嘟噜一嘟噜的故事。
兄弟,你就是一株系红头绳的迎春花。
1978年12月,那个彪炳中国农业史册的日子,曾使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们空前地欢欣鼓舞,但你很快发觉那个日子对别人是招财进宝的总开关,而对你却是一种失落。因为在集体时,你是老杂项工,上水库,修渠道,没有农业技术这一技之长。人家都在先富起来,你看看报纸,听听广播,心里急得慌。1982年你把家底抖了个净,搜集了3000元,和你心上人商量出外闯荡闯荡。你心上人说,穷烧啥哩。你说,想学能,看行情,咱光守在太公泉旮旯里,鸡蛋壳里发面——一辈子也成不了事。你们二人出了太公泉,兜了大半个中国,瞅准了养老鳖这条致富经。150公斤老鳖放下池,一月两月不见鳖打浑,3月4月不见鳖出头,一直等到5月,才算发现有老鳖开始上岸产卵。歇晌时,兄弟们可以躺到柳荫下,享受东南西北风,向大自然索取一点凉意,你不能,你只能用被子蒙住头,只露两只眼看,阳光下,两只眼睛盯得酸痛酸痛。
这一年产了近500枚卵,你天天盼,夜夜等,过了一个多月,成活率才7%。你不气馁,模拟孵小鸡,搞人工孵化,但两个月过去,更惨,300卵里连一个活胎都没有。你心上人看你瘦脱了相,劝你收摊子,你不肯,心上人恼了,不理你,让你跟老鳖拜天地。你来了拗劲,天天钻到报纸堆里。一天,偶尔看到一则某大专院校和一家单位人工养殖甲鱼的报道,你千里迢迢赶了去。人家不传,你程门立雪,苦苦在那个大专院校生物系主任门口候了三天三夜,每天扫院子,擦地板,硬是感动了“上帝”,破例把“天书”降给了你,而这一手一下使你温室的出鳖率达到百分之百,闹了个“头彩”,心上人偷偷在旁乐了。
转眼是1994年的春天了,你成了这一带有名的“甲鱼能手”、“老鳖大王”,成了乡党委、政府年年表彰会上的常客,你家的温室、产品鳖池发展到几十个,年产值五六十万,每年捐给学校、福利院的就有好几万,还带起了100多个专业户。你说摊上好时候了,要不是逢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好政策,再好的种子你放在干土里也出不了芽儿。
说得多好啊!但回头看看你这十几年买下但从未用过的那沓电影票,瞧你心上人——现在是你妻子的喜泪,就能想起你是怎样一步一步跋涉过青春岁月,就能想起许许多多的甜故事、苦故事、酸故事、辣故事……
又是春天,春天是迎春花生长的季节,一簇簇,一丛丛,苦苦地恋着太公泉这片热土的迎春花,不因磨难而改初衷,不因风雨而舍昼夜,把太公泉装点得这般美丽,把太公泉的岁月装点得这样丰富……
(作者单位:河南卫辉市太公泉乡政府)


第12版(副刊)
专栏:

  阳光灿烂的前程
骆青
刚录完“天涯共此时”节目的程前,选了CCTV咖啡厅里光照最好的位置,舒展地坐了下来。灿烂的春日透过阔大的玻璃正射在他身上,方显出他脸上的几许疲惫。
一九九一年槐夏,有五年“屏龄”的广东台主持人飞到北京,以声情并茂的主题歌,温和、潇洒的形象,成为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现海外电视中心)“天涯共此时”的节目主持,和新栏目一起在广阔天地中成长;现在他接替资深主持赵忠祥,成为众人关注的“正大综艺”新主持人。当程前与上海姑娘袁鸣走向观众时,又有多少人了解,他们刚认识一天,头晚才商量这场亮相主持?近日里常是晚上看第二天“正大”要用的资料片,保持四天录八场的高速,因为前任曾七天录十三场。
程前说,二十岁出头,遍考艺术团体,屡试屡败……“现在回想,我今天的自信和承受力真是源自那些岁月。”
程前是穿着警服走进荧屏的:技术比赛总名列前茅的青工程前因父母工作调动来到广州,进入市公安局电视科。局里在广东电视台开设栏目“公安”,“程公安”做了主持人。数月后程前做了综艺节目主持人。两年后,在全国如意杯主持人评比中名列前五。一九八八年的最后一天,程前来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北京领奖,“那时刻,满眼是感慨的泪”。
窗外的太阳柔和了,程前焕发出荧屏上常见的风采。谈到家庭,原来程前出生二十天,上海的生父程之就把他过继给在北京工作的兄长;未满六岁,随父母下放农村,读书、进厂做钳工,一直同双亲相依为命在江西九江;他的古稀双亲退休前,一位是建设部的高级经济师,一位是北医附属医院的妇产医生。程前缓缓地说:“我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今天的信念、气质是他们的境界、才学、为人处世潜移默化来的……真不知道没有他们,我该怎么样。”而今,两位老人各躺在广州、北京的医院里,程前这就该去医院在母亲的手术方案上签字——“我没能在病床前多陪他们,希望我今天争气能给他们安慰。”
谈到主持人行业,“魅力是主持人的关键”,程前说,他想保持发展自己的风格,喜欢轻松、诙谐、配合默契的主持,相信一位好主持人会日臻完美,渐渐为更多的人接受,更会不断地把真善美奉献给观众,永不让关心者失望。一九九四年对程前来说,十分地重要。他想推掉影视片约,专心做主持人,也会努力录一张质量好的个人演唱专辑,把体验和感受演绎为一份礼物。
朋友见面,偶然碰到程前,没想到他侃侃地有这样的一番倾诉。看看他,经历和体验,没堆积在脸上、眼中,而是如他所愿,“细水长流”,流露在他的主持表现里。他最钟爱的歌是英语金曲“Sailing”。这脍炙人口的老歌唱道:我在扬帆航行,返回家园越过大海,越过汹涌波涛,驶近你,获得自由……它是否唱出了程前走过的道路和他心中的所藏?


第12版(副刊)
专栏:

大地卫士(中国画)宪文


第12版(副刊)
专栏:

木刻 张忆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