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迈向现代企业制度

  按所有者要求塑造自己
——北京一轻总公司综合配套改革系列报道(二)
本报记者莫新元
上篇报道《市场呼出新角色》主要介绍了北京一轻在成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之前的改革探索,说明它转换为“新角色”完全是改革深化的结果,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本篇则主要介绍在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之后,新的北京“一轻”与旧的北京“一轻”究竟有哪些不同。对上,它承担哪些责任,拥有哪些权利;对下,它如何以国有资产“老板”的身份影响下属企业,它们是如何由“婆媳”关系演变为“母子”关系的。——编者
                    
“政资分开,是政企分开的重要条件。北京一轻改革的普遍意义,就在于企业内部塑造了一个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它既能对国有资产负保值增值的责任,又能将国有资产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去经营。”
——国家体改委一位熟悉北京一轻改革的人士
1993年8月13日,北京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决定授予北京一轻总公司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权。之后,北京一轻总公司根据市政府的决定,在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具体指导下,经过3个月的紧张工作,完成了公司国有资产的清查、重估工作。是年12月7日登记,企业法人名称:北京一轻总公司;注册资本:12.88亿元;经营范围列于首项的是: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在北京市,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企业,这是第一家。
企业授权经营国有资产后,是经营者,还是所有者的代表?如果是前者,改革仍停留在原地;如果是后者,改革则取得了突破。一轻由“打工仔”变成了“老板”的代表。
将国有资产授权给企业经营,意味着什么?就此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一轻总公司董事长崔治安。
崔:对这个问题仍存在不同看法。有一种看法,即认为授给企业的只是经营权,国家仍是所有者,企业仍是经营者。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我们认为,授权经营,使我们成为授权范围内的那部分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我们是代表国家来行使所有权的,所以,我们是所有者。
记者:是经营者和是所有者有什么不同?
崔:如果按前一种看法,国家是所有者,我们是经营者,那么我们的改革等于是停在原地不动。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晰,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究竟由谁来代表,始终搞不清楚。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全国就是一个大工厂,下面所有的企业都是它的车间。而进入市场经济,这种状况就不适应了。企业要真正成为“四自”的竞争主体,才能进入市场,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如果企业是经营者,国家是所有者,势必从两个方面带来问题:一方面,国家这个所有者是“虚”的,谁都代表,谁都不代表,造成产权主体虚置或缺位,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如果所有者由政府部门来代表,又会造成政企不分,企业始终是政府部门的附庸。而且,政府部门是所有者,就很难进入生产要素市场,很难从事像产权交易这样的市场行为;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北京一轻的改革,不仅面临企业效益低下的问题,还面临着产业升级、布局调整、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靠单个企业的改革是不够的,需要塑造一个新型的国有资产的代表者,它既能代表国家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行使所有权,又能以企业的身份在市场中经营这部分国有资产。
记者:如果一经授权,就有了所有权,那么国家对国有资产所拥有的所有权不是被分割了吗?
崔:不是分割,而是划分了层次。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概念,这是我国企业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我们明晰产权关系指明了方向。国家拥有终极所有权,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这就是所有权在不同层次上的分离。不这样分离,政企分开就永远是一句空话。我们从自身改革的实践中认识到,在这两个层次之间,还可以分出一个出资者的所有权,由经国家授权的国有资产的代表者承担,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授权经营的实质就是政资分开,将这部分国有资产交给企业经营,企业再以出资者的身份去投资、经营这部分国有资产。因此,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划分层次,并没有改变国有资产归国家所有的性质,只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经济运行的各个层次分别确定其合理的存在方式以及任务和责任,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显然,这是属于制度建设的范畴。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后,我们制定了公司章程,章程这样写道:“本公司为国有资产的代表者,依法登记注册,是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本公司以资产拥有者的身份代表国家对政府授权内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有了这个新的身份,我们才握有了对原一轻系统的国有资产实行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的“钥匙”。
权不在大小,就怕职责不明。明确了产权关系,企业内部角色各就各位,更有利于各司其责,各得其所。一轻公司与下属企业的关系由“婆媳”关系变成了“母子”关系。
北京一轻系统有122个企事业单位。其中有以生产名牌产品显赫于世的企业,如生产星海牌钢琴的钢琴厂、生产红星牌二锅头的酿酒总厂以及一举扭转颓势、在市场上声名鹊起的手表厂等;有由十几个、几十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如玻璃集团公司、造纸集团公司、丽源公司等;还有85个中外合资的厂点和项目。一轻总公司确定了国有资产拥有者的身份以后,对这些企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是听听公司副总经理杨志德的介绍吧。
杨:总公司的改革思路明确之后,我们同企业的领导一起开了几次座谈会。今年年初,又召开了全系统的工作会议,正式将改革的方案提交会议讨论,结果得到了一致支持。
对一轻系统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变化是重新确定了身份——总公司是出资者,是“老板”的身份,运用出资者的权力影响下属企业的行为,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和权力,而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属企业的资产是由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对出资者的资产负保值增值责任。这样,总公司与企业的关系就由原来的行政隶属的“婆媳”关系,变成了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母子”关系。
记者:对于这种变化,企业领导会不会有“降格”的感觉?
杨: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角色不能错位,错位就会引起混乱。我们有些企业的领导人认为他就是所有者的代表,这是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清而造成的错觉。事实上,角色摆对了,责权利明确了,更有利于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过去政府部门一搞公司,就取消下面企业的法人地位。我们没有这样做。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在民事权利上享有平等的地位。子公司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在经营上享有《企业法》、《转机条例》以及北京市《转机条例》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各项权利。所以,许多企业认为我们不但没有收权,反而放了权。企业的同志开玩笑说,看来“母子”就是比“婆媳”亲。
记者:母公司怎么管资产呢?
杨:首先是实行了新的领导体制,即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其次是建章立制,制定了《公司章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办法》和《经营者奖惩办法》。对所属企业主要领导者,主要通过签订《国有资产经营责任书》和《目标责任合同书》,并根据其国有资产增长率、国有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各项指标的完成好坏,实行奖励或处罚。总之,从过去的只管企业,不管资产,转变为现在的管住资产,放开企业。
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实行分级授权,对一些较大的集团公司,根据其具体情况,授予它资产经营权,让它也取得出资者的身份,以利于在集团范围盘活资产。
“通过脱胎换骨的改造,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繁杂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一门心思地投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统筹规划资产再开发、资源优化配置、调整结构。”董事长崔治安兴奋地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不少位于市区、看不见发展前途的企业和职工主动地要求我们早一点‘优化配置’,好学火柴厂‘潇洒死一回’”。
(“新角色”登台了,它是怎样实际运作的?它的启动点在哪里?请看系列报道(三)——《“鸿运”架桥》。)


第2版(经济)
专栏:

  邹家华在一汽—大众十五万辆轿车工程决战誓师大会上说
一汽轿车工程建设后来居上
据新华社长春4月6日电(记者周放)我国目前最大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一汽—大众公司15万辆轿车工程建设进入最后决战阶段。一汽集团公司日前举行决战誓师动员大会,确保年底全面建成投产。正在吉林省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出席大会,并赞扬一汽轿车工程建设后来居上。
1991年动工建设的一汽—大众15万辆轿车工程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工程,也是目前国内机械行业最大的合资项目,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这项工程建筑面积为21.8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装备,一期工程年生产能力为15万辆,总投资为12.6亿元人民币,二期工程生产能力可达30万辆,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生产捷达和高尔夫轿车。国内外30多家设计和施工单位经过3年艰苦拚搏,一座包括四座大型厂房在内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到去年底已累计生产两万多辆捷达轿车投放市场。到今年底全面建成投产时国产化率可达40%。
邹家华指出,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一汽又是支柱产业中重要的骨干企业之一。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面前,一汽必须尽快壮大自己的实力,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尽快建成大型汽车工业集团。一汽现在已经具备了中、轻、轿全面发展的优势,当前最关键的一仗是迅速建成15万辆轿车基地。这个项目虽然起步较晚,困难也比较多,但是后来居上,一定要在两年内拿下这个大工程。


第2版(经济)
专栏:

  全国劳模、优秀企业家陈桂久,带领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十年探索开拓,创出了一套适合国情的施工企业管理方法,使企业绩冠群雄。请看——
建筑管理的新机制
本报记者王彦田
80年代中期,国际施工管理方式进入中国,顿起波澜,形成了“鲁布革冲击”。几年过去,国内施工企业从中所学有限,管理还是老办法。在一片“不好学”的低调中,有一家施工企业却在悄悄改革管理体制,尝试适合国情的新型施工管理机制,这就是化工部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
化三建的当家人陈桂久,驰骋建筑业已30年。他最深的感触是国内施工企业落后的管理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施工体制像军队,成建制,土建、安装、机械、电气、管道队伍配套齐全,施工现场上,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1986年,化三建接下了安徽铜陵磷铵工程,陈桂久开始尝试改变旧的成建制上队伍的施工办法。把施工现场的管理层和作业层的责、权、利分开,成立了项目经理部,作为工地的管理机构,工程队按不同专业分开,需要谁上,谁来干,干完就撤。原来几千人的队伍一起蹲点的局面不见了。36个月的施工任务,20个月完成。
一仗告捷。陈桂久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把公司的40个科室精简为18个综合科室,组建了9个项目经理部和35个专业工程队。项目经理部、工程队单独核算,向公司负责。五年过去,化三建的管理新机制在实践中理顺、完善,走向成熟。化三建在铜陵工程后,又中标了辽宁盘天化工程、北京乙烯配套工程,三项工程的建筑安装工作量都在七八亿元,施工现场的管理层人员却在不断减少,铜陵项目经理部200人、盘锦项目经理部83人、北京项目经理部61人。
3月22日,记者到位处北京房山区的化三建工地采访,项目经理贺建国介绍,该工程投资7个亿,工地现在有化三建的16个工程队的1500多工人在施工,到5、6月施工高峰时,将有3000多职工到现场。管理层61个人分设了施工部、经营部、安全质量部、设备材料部、生活部和经理办公室,其中生活部20人,要负责现场全部工人的吃、住;经理办公室10个人,集党、政、工、团、妇、宣传等近10个专业于一体,忙得团团转。
适应灵活机动的一线人员的调动,化三建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迎刃而解。过去人多活少,谁领队、谁管事,差别不大;现在活多人紧,公司的原则是,谁行聘谁干。过去施工现场,人多物杂,甚至拉家带口,混饭吃的不少,现在施工队精兵强将上一线,住地实行旅馆化管理,工人到现场只带换洗衣物。各施工队之间独立核算,业务存在竞争,优化劳动组合就成了自觉的改革,工人向“一工多能”发展。现在化三建的多数工人都会两项以上的工艺技术。
人力资源活起来了,企业的能力释放出来了。1986年,化三建8000职工,年建筑安装工作量7000万元,1988年,建安量升到1.5亿元,1993年达到3亿元,1994年的计划目标是4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化三建的水平接近人均4万元,而整个化建系统的平均水平为人均2.2万元。在近年的行业评比的人均利润、税金等15项指标中,化三建全部第一。同是兄弟企业,有的发不出工资,找不到活干,化三建却有8亿元的工程储备,等着他们干。
化三建由施工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陈桂久说:“发达国家的施工企业是经营管理型的,人少、效率高、效益高。我们是施工型的,赚的是劳务钱,人多、效率低、效益低。”这方面,化三建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赢得了为数不多的国家一级工程总承包的企业资格。“过去,我们现场用的本企业工人和外部协作工的比例是十比一,现在已达到二比一左右。”
化三建的管理方法正从实践上升到理论。陈桂久是高级工程师,在施工企业管理理论上也勤恳探索。1991年,他主编出版了《施工项目动态管理》一书;化三建的新型管理运行机制,获得了首届国家级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这是国内建筑企业管理理论的最高荣誉。


第2版(经济)
专栏:

  温家宝在河北农村调查研究时强调
抓好春耕生产力争农业丰收
据新华社石家庄4月7日电(河北日报记者康恩华、新华社记者周吉仲)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日前在河北农村调查研究春耕生产情况时指出,搞好春耕生产,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争取夏粮丰收,为全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温家宝强调,做好今年的农村工作,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搞好春耕生产。他说,夏粮丰收,全年主动,就可以为今年农业丰收打下好的基础。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统筹安排春耕生产工作,尤其要落实好粮棉播种面积、增产措施、种子调配、农资供应;二是要集中力量狠抓夏收作物的田间管理,普及推广关键性的增产措施,努力提高单产;三是要为春耕生产提供物资、技术和信息服务,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督管理;四是要做好防灾抗灾工作,立足于抗旱保春播,保夏收。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实际,真抓实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今年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做好。
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李炳良等随同调查研究。


第2版(经济)
专栏:

  李岚清同纺织行业代表座谈
促进纺织工业健康发展
一方面靠自身艰苦奋斗,一方面靠方方面面理解和支持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李光茹)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用了两天时间同部分地区的纺织厅局长和纺织企业代表座谈后,昨天在纺织工业座谈会上强调,要解决纺织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靠行业自身振奋精神,艰苦奋斗;一方面要靠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他希望各部门、各地区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纺织工业尽快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纺织工业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李岚清在讲话中对此给予充分肯定。无论现在和未来,纺织工业都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这不仅因为它满足了我国人民日益提高的穿衣需求,而且近年出口创汇一直居国内各产业之首,其出口优势在未来也不可能消失。因此,我国的纺织工业大有前途,大有可为。
然而,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纺织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李岚清说,今年以来,纺织行业出现了这样一些新问题:棉花资源供应紧张,价格失控,调拨任务只完成42%左右;棉纱棉布价格上涨幅度过大;企业停工停产面增加,经济效益下降的矛盾十分突出,出口形势严峻。
棉花供求状况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的正常生产秩序。鉴于此,李岚清指出,国家收购的棉花要牢牢掌握在国有主渠道手中,按国家调配计划和分等论级的价格进行调拨,首先严禁自己从中倒卖提价牟利,计委、物价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分等价格,登报公布,“明码标牌”,工商管理等执法部门要加强棉花市场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倒卖棉花,投机牟利的不法分子。
为保证棉花的正常收购秩序,李岚清强调,棉花调拨任务是国家委托各级棉麻公司代收调拨的,必须按计划调拨,对此要各级负责,并严格检查,对没有完成调拨任务的省、市、区要进行检查,省要检查到县;对未完成调拨任务的县要对棉花的去向作出交待;对利用国拨棉投机牟利和私自挪用的,要严肃查处。
李岚清说,目前要确保骨干出口企业纺用棉供应,同时要防止质量低、技术低、效益低的小棉纺企业占用计划调拨棉,以及棉贩子炒棉花,有效措施之一就是一方面在贷款上支持重点企业,另一方面对“三低”的小棉纺企业和棉贩子停止贷款,要釜底抽薪,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银行要认真贯彻,并尽快作出安排。
在谈到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时,李岚清提出,棉花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今后既不能完全采取像过去那种统购统销的模式,也不能放任不管,要探索一条新路子。可以尝试建立国有制内外贸结合、购储销结合的现货批发市场,掌握棉花购销、批发的主渠道,并起到调控市场、减少中间环节和保证供应的作用。在价格方面,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制定合理的保护价,鼓励和调动棉农的积极性,保证棉花的总量平衡。
如何帮助纺织行业摆脱困境,李岚清发表这样的看法:第一步,“抢救,稳住病情”;第二步,“治病”;第三步,“康复、进一步发展”。他说,当然,这三步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应“标本兼治”。
分析纺织行业现有问题的深层原因时,李岚清阐述道:在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过去那种原料靠产地低价调拨,生产靠上级部门下达任务,产品靠商业部门收购包销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由于这种体制而掩盖的问题也就明显暴露出来。当前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也是这方面的部分反映。纺织行业患的是“结构病”、“机制病”和“技术病”。因此,我们在采取措施帮助纺织行业解困的同时,也要狠抓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企业改组和技术改造工作。
李岚清认为,当前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困难,另一方面也是促使和有利于进行结构调整的机遇。首先必须狠抓压锭改造,特别要注意印染后处理的技术改造,使纱和布的生产转向大量和优质、高效生产的轨道,将印染后处理转向多品种、多花色、变化快、附加值高的生产轨道。在结构调整中,还要把一部分纱布厂,通过法人股份联营等方式逐步向产棉区转移,也就是要进行产业区域结构调整,这也是帮助缩小沿海和内地差距的一项措施。
在解释了纺织行业调整与改革的具体构想与措施后,李岚清谈到企业改组工作。他说,要参照北京一轻综合配套改革的经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企业进行改组、转换机制,人员的分流,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有条件的要发展以工业企业为龙头或以外贸企业为龙头,以股份为纽带的技、工、贸相结合的企业集团,发挥联合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谈及纺织品出口创汇时,李岚清说,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效益。按照效益、公正和公开原则,由外经贸部会同中国纺织总会共同研究制定纺织品出口配额招标办法,并发挥进出口商会的协调指导作用。他表示,各地有配额和出口许可证的企业可以允许进行“两纱两布”的来料加工。李岚清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抓紧制定纺织行业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应包括消费政策、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进出口政策、供销营运政策、利用外资政策、区域布局政策等,以及保证这些政策的措施。
据了解,国务院对纺织经济运行状况十分重视,去年12月曾听取中国纺织总会的汇报,以后又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下发了文件。目前各地正在积极贯彻落实文件中所规定的21条措施。纺织行业产业政策也正由国家计委牵头,会同有关部委在加紧制定当中。近日,中国纺织总会邀集部分省、市、区纺织管理部门代表和一些企业厂长,以及有关部委负责人共商纺织业发展良策,在北京举行了这个座谈会。


第2版(经济)
专栏:

  李岚清在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的会议上说
汽车工业要抓好进口工作
据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傅刚)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日前在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说,我国对于汽车这样的重要商品的进口,既允许多渠道,又要有主渠道,这样有利于宏观管理和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
李岚清说,我国的汽车工业,中型车的发展较为健康,重型车的问题也不大,问题最多的是轻型车,叫做散、乱、差、低。全国有125家轻型汽车厂,生产太分散,国产化水平低,经营太零乱,技术素质差,质量水平低,花了不少钱,但批量上不去,尚未形成经济生产规模。如果将这笔钱集中起来,可以兴建很大的、很好的汽车生产基地。
李岚清说,汽车工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有关部门已制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今后要利用这一政策促进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进口汽车作为对国产汽车的一种补充,要抓好技术引进方面的工作。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是国家进口汽车的主渠道,应当把服务工作搞好,经营方针是保本微利,不以盈利为目的,避免“官商”作风,树立公正、可靠的企业形象。


第2版(经济)
专栏:

  华夏证券中关村营业部开业
本报讯华夏证券北京中关村营业部近日开业。该营业部将开户保证金减少到5000元,目前已开通深圳、上海和北京两个法人股市场的证券交易系统。
(刘建华)


第2版(经济)
专栏:

  “利达时”皮鞋进入国际市场
本报讯广东汕头特区利达时国际鞋业有限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和档次,该公司生产的“利达时”牌高级皮鞋,质优款新,受到消费者青睐,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还销往日本、新加坡、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
(迎春)


第2版(经济)
专栏:

  高性能电子调速器投入批量生产
本报讯一种可使马达、风机、水泵、压缩机根据负荷变化实现自动调速、节能达30%—50%的高性能电子调速器,由成都佳灵电气制造公司研制成功并正式通过鉴定后开始批量生产。这种变频调速器是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被列为重点推广的32项新技术之一。(高柱)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建工集团首季开门红
本报讯北京建工集团(原市建工局)适应市场变化,发挥总公司“龙头”优势,确立企业合理经营规模,让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对接。今年一季度总产值达6.7亿多元,是去年同期的197%,创利润比去年同期增1500万元,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创出41年来最高水平。(荀永利)


第2版(经济)
专栏:

全长2020.49米的(北)京九(龙)铁路宋木林特大桥,是跨越陇海铁路、保证菏泽——商丘段于今年7月1日在京九全线首先形成运输能力的重点工程。参加建设的铁道部三局职工仅用168天就完成主体工程,并以日架梁最高达11孔的速度向南迅速铺架。王荷祥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