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昔日鲜为人知如今世界瞩目
塔里木油田开发促巴州发展
本报讯记者曾坤报道:塔里木油田的开发,使昔日鲜为人知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一举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令世界注目。
位于新疆东南部的巴州,面积48.3万平方公里,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塔里木盆地的1/2强在巴州境内。1989年4月初,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巴州首府库尔勒市成立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随之,一场由2万余石油职工参加的石油勘探开发大会战在此拉开了帷幕。会战5年来,已经探明了轮南、东河塘、桑塔木、吉拉克、解放渠东、塔中4号等6个整装油气田,新发现25个工业性含油气构造,落实了“八五”期间建设500万吨生产能力的储量资源。特别是塔中4号亿吨级整装油田的发现,展示了在塔中地区找到巨型油田群的广阔前景。目前,已有轮南、东河塘、桑塔木、解放渠东和塔中4号等5个油田形成了210万吨的年原油生产能力,5年累计生产原油293万吨,日产水平达到6000吨。
油田开发使巴州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据统计,油田开发5年来,油田指挥部向巴州直接投资10多亿元,而用于建立支油物质供应、交通运输、设备维修、机械加工、建材化工、设计施工、劳务等方面的间接投资,也达数十亿元。石油开发带动了巴州经济的高速发展。5年来,巴州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财政收入增长了1.5倍。自治州交通、城建、邮电、能源等基础设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新疆为数不多的公路、铁路、管道、航空、电讯齐备的地区之一。
“石油发展我发展,我与石油共兴旺”。自治州党委、政府提出的振兴巴州经济的指导思想,现已成为巴州36个民族近百万人口的自觉行动。全州建立和健全了生活服务、生产协作、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支油服务体系。随着一批石油、石油天然气化工重大项目的兴建,巴州在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1版(要闻)
专栏:

  拓展经营领域缩小东西差距
万向集团筹措资金投向西部
本报杭州4月4日电新华社记者吴小波、本报记者高海浩报道:在全国优秀企业家、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的案头,新近堆起了有关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各种资料,这位农民出身的著名企业家日前宣布,“民工潮”和不断拉大的东西部经济差距,促使他下决心实施要担风险的“西进计划”:为了帮助发展西部地区乡镇企业,拓展万向集团的经营领域,筹措资金投向西部。
鲁冠球领导的万向集团是由7个人的打铁铺迅速发展而来的,目前已成为拥有4000名职工、总资产达8亿元的国家级大型企业,并跻身全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500强。尽管万向集团已成为蜚声中外的著名企业,而对农民出身的鲁冠球来说,其关注的视点始终没有离开过共同富裕这个主题。这位颇有思辨色彩的企业家分析说,愈演愈烈的民工潮,东西部农村经济差距拉大,解决这一时代性难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的乡镇工业,这对东部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和企业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发展机会。
据介绍,万向集团的“西进计划”包括:从今年开始的几年内,投入1亿元资金,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一批开发项目和投资对象,以兼并、合资、收购等市场手段联合一批西部的骨干乡镇企业,开发新产业。
鲁冠球说,万向集团的“西进计划”完全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扶贫”,而是通过企业投资的市场行为,将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资金、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思想观念进行有机结合,在西部地区再造一个乃至若干个“万向集团”。
近日来,集团已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同时决定,在近期设立10万元重奖,公开征集万向集团开发西部地区的良计妙策,以吸引更多的学术界、经济界人士共同关心和研究西部经济发展。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主席同伊萨亚斯总统会谈
愿中厄共同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
本报北京4月4日讯记者吕岩松报道:今天下午,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同来访的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阿费沃基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厄双边关系及共同感兴趣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情况和看法。
江泽民主席对伊萨亚斯总统首次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相信总统阁下此次访问将会进一步加强两国的友谊与合作,并为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把两国关系推向新水平。
江泽民说,中厄自1993年5月建交以来,时间虽短,但两国关系发展很快。我们对两国关系顺利发展感到满意。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重视中厄关系和两国人民的友谊,愿和厄方共同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江泽民对厄立特里亚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不与台湾发生官方关系的原则立场表示赞赏。
伊萨亚斯对应邀访华表示感谢。他说,厄中两国相距遥远,但相互的友好关系又使两国非常接近。谨借此机会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承认厄独立和全民公决结果致以衷心的谢意。在争取独立的长期斗争中,厄政府和人民一直把中国视为可靠的伙伴。
在谈到两国经济关系时,江泽民说,中厄建交尚不到一年,两国互利合作已逐步开展,而且潜力很大。中国愿继续参加厄经济重建工作。他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向厄提供的政府援助有限,但这是友谊的表示。我们更重视与厄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经济合作。
伊萨亚斯对中国政府向厄提供的援助表示感谢。他说,厄经历了长期战争的破坏,亟需重建国家和民族振兴。中国的援助是真诚、充满善意的。厄将中国的援助看作是重振厄经济的重要因素。厄赞同中方关于积极开展民间经济合作的观点。今后厄将在各个领域重点开展同中国企业的合作。
在谈到国际问题时,江泽民说,国际政治新秩序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其核心是互不干涉内政,尊重各国人民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权利。世界上不存在能够适合所有国家的政治、经济统一模式。一国的具体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道路只能根据本国的国情建立。他强调,中国的经历表明,新生国家只有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中心工作,才能巩固政治独立,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伊萨亚斯表示赞同江泽民关于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他说,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应当受到尊重。他表示,厄立特里亚重视中国的经验,一直密切注视着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发展和变化使包括厄在内的整个非洲大陆都受到鼓舞。
会谈中,两国领导人还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内的情况。他们表示,双方在许多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在民主和人权等问题上有许多相同和类似的看法。会谈后,江泽民主席和伊萨亚斯总统出席了中国政府向厄立特里亚政府提供贷款协定和中厄两国政府文化协定的签字仪式。
会谈前,江泽民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主持仪式,热烈欢迎厄立特里亚总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外交部副部长田曾佩,陪同团团长、建设部副部长谭庆琏等出席了欢迎仪式。晚上,江泽民主席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款待伊萨亚斯总统及其一行,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等出席了宴会。
(附图片)
江泽民主席主持仪式欢迎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访华。首都少年儿童向伊萨亚斯总统献花。新华社记者李生南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会见新西兰议长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记者杨国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今天会见了以议长彼得·塔普塞尔为团长的新西兰议会代表团。
乔石在讲话中首先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中新两国自197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直稳步发展,两国议会间也保持着友好关系。他说,新西兰议会代表团的这次来访,必将为促进两国议会间的友好关系发挥重要作用。
乔石说,中新两国都是亚太地区国家,都十分关注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希望同新西兰加强合作,为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共同努力。他强调,亚太地区的稳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新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也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全国人大愿与新西兰议会一道,为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乔石在向塔普塞尔议长介绍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情况时说,中国改革开放15年取得了巨大成绩,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对于今后的发展,中国持客观冷静的态度,中国在经济上要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需几代人的努力。
塔普塞尔说,新西兰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新西兰过去将其交往的重点放在英国和欧洲,但目前,新西兰正将其贸易和经济合作重点转向亚太地区,特别是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国。
参加今天会见的有乔石委员长夫人郁文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
今天上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朱良与新西兰议会代表团进行了工作会谈。双方就广泛的、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塔普塞尔是新西兰第一位来自土著人——毛利人的议长,也是新西兰历史上第一位反对党人议长。他是4月3日到达北京的。田纪云副委员长去机场迎接。


第1版(要闻)
专栏:精神文明重在建设(4)

  阿不都尼亚孜找到了父母
本报记者祝谦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讲述的是广东、新疆两地新闻工作者帮助一个流浪儿寻找父母亲的曲折而动人的经历。
1993年11月上旬,广州市芳村区东塱(Lǎng)村来了一个奇特的流浪儿:恐惧的双眼,惶惑的神情,穿得破破烂烂。孩子大约六七岁,不懂广州话,连普通话也听不懂。人们猜测,这可能是一个少数民族儿童。
热心的东塱村民一边东家饭、西家衣地照料这个流浪儿,一边给广州日报寄去一封“救救孩子”的信函。
广州日报收到这封群众来信后,立即派记者黄萍儿和江小川赶赴东塱村。为了消除孩子对生人的陌生感,两位女记者带着小男孩逛街,还给他买了双新鞋。凭职业的敏感,她们判断这个小男孩是远在大西北的维吾尔族儿童。她们向报社领导汇报情况后,马上与新疆驻穗办事处取得了联系。办事处主任吐尔迪与妻子闻讯赶到东塱村。亲切的乡音,冲开了语言的障碍,孩子以流畅的维吾尔语会话。从交谈中得知,小男孩叫阿不都尼亚孜,半年前被一个大胡子带到广州。那人逼他偷东西,他不干,就打他,打他他也不干。时间一长,他就被抛弃了,开始了在广州郊区的流浪生涯。
黄萍儿和江小川把了解到的情况写了一篇报道《小阿不都尼亚孜,你的爸妈在哪里?》登在广州日报上。同时,广州日报又与新疆日报联系,希望在新疆日报刊登这篇报道,共同寻找孩子的父母。
12月3日,新疆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这篇报道。报道刊登了几天,仍无反响。这时报社一位维吾尔族干部说,叫阿不都尼亚孜名字的,南疆较多,何不把范围再缩小一点。报社领导采纳了这个建议,把关注点转向南疆。于是,这篇报道又以维、汉两种文字刊登在阿克苏地区的阿克苏报上。阿克苏报还委派编辑部主任黄斌具体负责寻找阿不都尼亚孜父母亲的事宜。黄斌逐县摸索,几经周折,12月22日,终于在乌什县奥特贝乡天山脚下的一个农舍,见到了小男孩的父亲吉力力·斯的克和母亲古尼莎罕·达吾提。
饱受失子之痛煎熬的吉力力听说儿子有了下落,还得到这么多好人的关照,不禁惊喜万分。
今年元月8日下午3时30分,广州白云机场。古尼莎罕·达吾提走下飞机舷梯,一眼便望见了朝思夜盼的身着崭新红绒衣的儿子。她激动得热泪盈眶,双手震颤。阿不都尼亚孜叫了一声“阿娜!”便一头扑向了母亲温暖的怀抱。
记者们蜂拥而上,摄下了这感人肺腑的瞬间。


第1版(要闻)
专栏:精神文明重在建设(4)

  “母亲”情泪动人读者爱心感人
深圳商报为杨思佳捐款近二万元
本报讯据深圳商报报道:3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一位朝鲜族养母的情和泪》和评论《人人都来献出一点爱》,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在深圳,一些读者给当地报纸去信,提倡人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给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一份温暖。
4月1日17时,深圳商报编辑部编前会上,总编辑高兴烈向与会干部通报:人民日报刊登了朝鲜族大娘白玉兰以博大的爱心养育患病少年杨思佳的动人事迹,读者黄萍、黄浚家致信商报,决定向白玉兰母子捐款1000元,同时建议结合“怎样做个深圳人”的大讨论,大家都“从我做起”,拿出实际行动。高兴烈说:“我们不仅要在报上开展大讨论,我们报社每一个工作人员也都要从我做起,献出一点爱心。”总编辑的话引起大家的共鸣,与会同志纷纷当场捐款。
捐款消息很快传遍商报编辑部,传到行政处、办公室、印刷厂和所属公司。各部门立即发动,大家纷纷解囊。当天,商报同仁的捐款已达1.98万元。
4月2日,这笔捐款汇往人民日报社,转给朝鲜族母亲白玉兰。


第1版(要闻)
专栏:

  财政部负责人指出
 抓好服务方便群众购买国库券
本报北京4月4日讯新华社记者丁坚铭、本报记者李建兴报道:1994年国库券已开始发行,记者日前就几天来国库券的发售情况采访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指出,今年的国库券发行工作开局不错,群众购买踊跃,发售进度较快,其基本特点有三:一是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各项准备工作扎实充分;二是各地财政、银行、邮政等有关部门把国库券发行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工作配合较好;三是宣传工作广泛细致,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据我们对一些地方国债发售网点的现场调查看,群众对今年国库券的优惠条件和服务工作是满意的。
这位负责人同时指出,由于国库券发行工作刚刚开始,群众购券比较集中,一些销售网点压力较大。他希望各地政府组织协调财政、银行和邮政部门进一步做好发售工作,切实保证群众方便地买到国库券。
他说:当前应抓紧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切实部署好推销网点,特别是在一些繁华地带和群众集中的地带,各有关经办网点均应满足群众对购买二年期国库券和三年期国库券的需要。二是进一步做好上门服务工作,广泛发动各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和事业单位,替本单位干部职工办理预约登记、代购代销国库券。三是各地经办国库券承销与推销的单位应做好调剂工作,及时补足国库券,优先满足群众个人的购买需要,特别是满足群众对“以旧换新”的要求。四是对于群众持有的由证券机构开具的国库券代保管凭证,如果持有人要求“以旧换新”,代保管凭证开具单位不得拒绝办理。
另据了解,在这几天的国库券发行过程中,各省市领导和财政、银行部门的主要领导,均深入发行网点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对于推动国库券发售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1版(要闻)
专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

  环环套住大市场
——记五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应治邦
本报记者钱志新
西安“五环集团”,是由原西北国棉五厂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拥有一万二千人的跨越世界九国和地区、涉足十一个行业的大型集团公司。它被评为中国一百家知名企业(百花奖)之一和中国最佳五百家工业企业之一,成为大西北升起的一颗璀璨夺目的企业明星。
公司总经理应治邦,这位五十九岁的全国劳模,个头不高,说起话来却高屋建瓴。他说,市场中有风险,风险中有机遇;机遇不易被抓住,而抓住的不一定是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下固有的思维定势,用市场经济的全新思维去做好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他侃侃而谈:“办事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说明风险与机遇并存,我们要争取干;办事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说明机遇大于风险,我们要坚决干;办事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说明毫无风险,人人都会去干,我们倒不一定去干。”
在这种“机遇观”指导下,近年来“五环集团”的一个个经营决策“环环”围绕着市场转动。“先走一步大路宽,市场竞争要超前”。这是应治邦套向市场的头一个“环环”。一九八五年,刚刚走上厂长岗位的应治邦,就把目光投向了国内外市场,毅然将百分之八十只能生产一种纯棉坯布的布机改造成能生产十二个宽幅系列的多品种织机,当年就新增产值四千八百万元,增创利润一千多万元;接着,他们在国内首次从国外引进生产装饰用布的宽幅布机和一批具有八十年代国际一流水平的喷气布机,形成了年产一亿平方米特宽幅装饰布生产能力,产品畅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跳出‘篱笆墙’,多角进市场”,这是套向市场的第二个“环环”。他们从市场调研中获知,全国拥有的纱锭,已超出全国纺织品市场需要纱锭的一倍。许多中小型纺织企业正蚕食着有限的棉纺品市场。应治邦一班人顶着“不务正业”的冷风,断然拍板:“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在国家政策法令许可的范围内,市场上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现在“五环集团”已由一个纯粹的棉纺织企业发展成为集纺织、高新科技、交通运输、旅游、房地产、金融证券六大产业于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公司。据统计,除了纺织产业以外的其它产业,每年的利润可达集团总利润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内陆企业不能只跑‘旱船’!”这是套向市场的第三个“环环”。应治邦说:“我们不仅要善于在国内赚国外的钱,而且要学会在国外赚国外的钱”。他们数年前就率先办起中外合资秦联棉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坯布直接出口权的中外合资企业;“五环集团”还在毛里求斯、斐济、斯里兰卡等国合资建厂,与外商合资生产的床上用品、毛巾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成为“抢手货”,跃居总销量的第三位。现在,“五环集团”正筹划与陕西省黄河水利委员会、连云港港务局联合,租用外国商船,搞海上运输……眼下,“五环集团”已办中外合资企业十个,正在洽谈兴办境内外合资、合作企业十六个,争取成为国内建立“三资”企业项目最多的棉纺集团之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专栏,自去年四月中旬开篇至今,共见报五十三篇。这些稿件介绍了一批有远见、有才能的厂长、经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种种努力和探索。今天,这个专栏圆满结束。今后我们将继续通过各种形式,介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出成绩的企业家。
——编者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疆石油局采油二厂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突击队作用,服务油田生产,三年来组织团员青年在油井附近回收落地原油8万多吨。图为回收原油时的情景。
刘志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