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混罕
杨梅
在缅甸,我的义务向导兼翻译虽只陪同我3天,但我们至今仍然书来信往,亲热得如同胞姐妹一般。她叫混罕,虽然只比我大3个月,却像大姐姐一样地关怀照顾我,趿着用脚指夹着的拖鞋,长统裙一晃一晃地从早到晚带着我,从那由大缅树和凤尾竹丛叠成的一片又一片绿荫中穿来穿去。
那天我们去缅寺参观大佛塔,我跟着她上坡下坎地走了许多路,不仅累,口更渴得快要冒烟了。缅甸北部处处山林茂密,常常有清澈的泉水从我们脚下淌过,过往的许多缅甸男女都任意捧起来,一个个喝得津津有味。一直替我挎着包,早累得大汗淋淋的混罕不时地悄悄咽着唾液。怕我喝了冷水生病,眼望着一道道清泉流过,她陪着我坚持一口也没有喝。
听说我来自中国,缅寺里的老佛爷90岁了,还亲自熬煮苦茶款待。缅甸人喝茶不像我们要喝几杯几碗。老佛爷把一大把茶叶揉碎后放在大沙罐里掺上一大碗水熬煮,直至罐中茶水只剩下一小口,黑黄黑黄的像熬透了的中药,这时才慢慢地滗出来喝。据说,这种药汁一样苦的茶汁喝下去,回味甘甜,马上会感到里里外外清凉舒爽。就是一天到晚不再喝水,也不会口渴了。
老佛爷用牛眼睛盅给我浅浅的滗了一小杯,浓郁的茶香随着那升腾的热气满屋飘溢,望着那黄里见黑却琥珀样晶亮透明的茶汁,只觉得喉管底部阵阵发痒。谁知我刚伸手要去接,就被混罕抢先接过,有些抱歉地望望我,一口饮干了。
老佛爷满意地点着头,端起竹筒往沙罐里掺了一些水,继续放在火上熬煮。混罕对我解释:“这是我们缅甸人向客敬茶的规矩。我尝过后没问题,等会你就放心地喝吧。”
据说为了我这中国客人的绝对安全,几天来每次吃饭和用水果前,尽管明知道不会有毒,混罕总是先尝了以后才放心地让我吃。
缅甸是个佛教国家,大小佛寺处处可见。在那万绿丛中,常有银白色佛塔的塔尖穿过层层翠绿直插云天。喝了茶,混罕要带我去爬寺前那高高的白塔。她说只要爬上塔顶,摸摸那驮着塔尖的白象,佛祖就会保佑我消灾祛病,四季平安。谁知老佛爷瞪了她一眼,摆摆手,叽里咕噜地不知说了些啥。
我问:“老佛爷怎么生气了?”
混罕为难地笑笑:“不……是这样的,我们这里的佛塔,通常不许……不许女的爬……”
“哦……”我惊愕地皱起了眉头,望着她很不服气的架势,有些不悦却又无可奈何地劝慰道:“算了,不许爬,我就不爬了。”
“不。你虽然是女的,但是个姑娘,更何况你来自中国……”混罕红润的脸颊变得更红了:“我再求求他。我就不信今天你爬了,这高高的佛塔会塌。”
混罕用嚅丝丝的缅语对老佛爷劝说了半天,微闭着两眼的老佛爷似乎动了心,慢慢睁开眼,双手在胸前合掌,呐呐地望着我不知讲些啥。
我问:“老佛爷怎么说?”
“老佛爷破例让你爬佛塔了。”混罕很激动,珍珠样晶莹的泪珠在眼眶里闪烁。她虽然没到过中国,可带缅味的中国普通话却讲得极好:“他说,你不是一般的女人,你来自中国;你去爬佛塔,佛祖应该不至于怪罪……”
阳光照映下的佛塔银光闪射,在重重翠绿的烘托下,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和神秘。一行白鹭从绿色深处飞出,悠悠然环着佛塔飞翔。老佛爷端起竹筒,倒水让我净身。我当然尊重缅甸人的习俗,望着塔顶那驮着塔尖的白象,我慢慢脱去了脚上的鞋……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马提翁大厦新主人
张祝基
巴黎第七区瓦莱纳街中段的57号,是法国总理府马提翁大厦。去年3月29日晚,密特朗总统在国民议会选举揭晓后,授命爱德华·巴拉迪尔组织新政府。马提翁大厦易主,巴拉迪尔坐上了总理的交椅。事实上29年前,巴拉迪尔就是这里的“房客”之一,当时他是乔治·蓬皮杜总理的社会事务顾问。
1929年5月2日,巴拉迪尔出生于今土耳其的伊密尔纳,其父是奥斯曼银行经理。他5岁时随双亲回归法国马赛。巴拉迪尔在埃克斯—昂—普洛旺斯大学攻下法学学士学位后,进入巴黎政治学院,后又考入专门培养高级官员的国立行政大学,1957年以第五名的优秀成绩毕业。考试委员会对他的评语是:学问好,综合概括能力强。毕业后,他在国家行政法院当助理办案员,1964年进入蓬皮杜总理办公室当顾问。1968年5月,50万人在巴黎街头游行示威,并与治安部队发生激烈冲突。是巴拉迪尔陪同蓬皮杜总理度过了两个不眠之夜,通过对话才化解了危机。
作为国务顾问,巴拉迪尔不但有很强的行政能力,而且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政策思想。他协助蓬皮杜建立起职工股东制,并以法令规定企业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利润以为期5年的储备金形式分配给职工,使职工在财政上参与企业经营。1974年蓬皮杜去世后,巴拉迪尔离开政界投身实业,先后供职于勃朗峰隧道公司、法国电力总公司。在这12年间他继续推行职工股东制。到1989年法国共有200万职工实现了对企业资本的参与,所得的利润分配和股息分红达工资总量的3.2%。巴拉迪尔主张自由经济,不过他并不忽视国家的作用。在推行企业私有化运动中,他规定必须将一定比例的股票出售给本单位职工。为了免受股票市场的波动,企业应该有一个稳定的股东集团。
1983年10月,巴拉迪尔在《世界报》上撰文,第一个提出了在不修改宪法和选举法,即不限制总统和议会现有权力的条件下,实行左右翼同台共治的理论。继1986—1988年的第一次“共处”以后,去年3月,法国又出现了第二次左右翼同台共治。巴拉迪尔同密特朗的“共处”比较平和。他上台伊始就宣布,国家正经历经济社会危机,他不想再增添什么政治危机。密特朗评价说:“他为人严谨,经常提出一些使我感兴趣的思想,他具有国家领导人的水平。”
巴拉迪尔不苟言笑,说话时选词造句特别讲究。另外,他总是身着合体的英国牛津三件套西装,气度潇洒。长期以来,他给人的印象是严肃、冷漠甚至高傲,是个“老法国绅士”。1986年他出任财政经济部长。在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只对分管预算、外贸、商业等方面的副手作了简单介绍便宣布散会,满腹问题的记者们反应强烈。事后他的新闻专员劝他要无拘无束地接触记者,但他却说:“我到这个地方来是为了工作,而不是为了讲话。”话虽这样说,他后来还是改变了作法。几个月以后,他第一次在电视二台上答记者问,略显局促。不过,他对一些问题答得坦率,效果不错。后来他逐渐习惯于同记者打交道。每星期四上午9点他都准时举行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他也习惯了利用新闻媒介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1992年,巴拉迪尔在其著作《改革词典》中写道:“多年以来我就为我国社会需要变革这个思想进行辩护……多年以来我就说需要由我们举起变革的火炬。”入主马提翁大厦后,他便着手实施一系列变革。为了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政府于2月24日公布了“青年就业安置合同”法令,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前不久地方议会选举首轮投票,右翼仍然取得绝对胜利。巴拉迪尔上台后,连续10个月民意支持率接近70%,这在第五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1995年法国将举行总统大选,有的舆论认为,如果他能在振兴法国经济、控制失业方面有相当建树,他的政治前程也许不仅局限在马提翁大厦。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地平线”渗入非洲
顾玉清
通讯卫星消除了边界,使得法国的TV2、TV3以及非洲台TV5相继覆盖了非洲法语区。接着,法国私人有线电视“地平线”也正在悄然进入非洲大陆。
“地平线”先在北非突尼斯登陆,获得成功后便以“巡航速度”向非洲内地挺进。今年1月17日,该台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正式开播。尽管正逢50年不遇的非洲法郎贬值,但“地平线”播出之前,就有3000个客户预付了订金。预计到今年底用户可达1万至1.2万。目前,“地平线”在突尼斯、塞内加尔和科特迪瓦三国的订户已超过3.3万户,年内可望达到5.9万户。
“地平线”电视台是一家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密码电视台。要收视该台节目,普通天线即可,但须租用一个解码器,租用价格甚高。此外,线路租金每月2.2万非洲法郎(600非洲法郎约合1美元),因此利润可观。目前该台正拟向加蓬、喀麦隆、马里、布基纳法索和贝宁等国发展。
凭借语言的沟通,法国电视“入侵”非洲法语区,可以说轻而易举。密码电视播出的节目将影片、连续剧、体育比赛、专题辩论和歌舞小品等混于一台,商业气氛很浓。高品位的东西不能说没有,但总要掺杂一些色情、凶杀、强刺激和超级性感等镜头。然而,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和思想观念的不同,最不发达大陆的非洲人涉足这些“现代化”东西的心态是矛盾的。他们既好奇,又担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因此,孩子们的父母有时不得不关起门来看电视。对此有人认为,法国有线电视渗入非洲获取的是利润,留下的将是一些新社会问题。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西点印象
赵菲莎
我们驱车从耶鲁大学出发,很快就进入纽约州,跨过哈得孙河大桥后,就驶向举世闻名的西点军校。一路上,到西点的标志十分醒目。临近西点时,汽车爬上一个山顶。从这里向下俯瞰,哈得孙河宛如一条浅灰色的带子,静静地流淌着。西岸陆地掩映于万千绿丛中。由于这块陆地陡然向河中突进,形成一个半岛,远远望去,好似西岸突入河中的一点,故名西点。
我们抵达西点军校时已是正午。这儿没有高大的围墙,也看不见庄严宏伟的大门。路边的青灰石小屋像是一个岗亭,外面站着两名身穿“迷彩服”的卫兵。车到这里要减速。不知怎的,我赶忙准备好各种证件,还有些担心,像我这样的外国留学生是否可以进入西点。出乎意料,两名卫兵笑容可掬,彬彬有礼,并不要求出示证件。当车驶过岗亭后,他们还回头招手,以示友好。
进入西点后才知道,人们平时可以自由进出这所军校,到了周末,还可以随意参观、拍照和录像。学校设有专门的旅游中心,在这里可以了解西点的概貌:从教学课程的安排到作息时间表,从西点的历史到毕业于西点的著名将领。中心还免费提供西点地图,指点游览路线。西点的所有建筑都由青灰色大砖石修成,显得庄重、威严。校园内到处是修剪整齐的草坪。主楼前开阔的操场上,有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以及人们所熟悉的巴顿将军的塑像。巴顿将军毕业于西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任盟军在欧洲和北非战场的最高司令。另一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塑像也立于此处,他也是从西点毕业的,并担任过西点军校校长。
西点的学员是来自全美各州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每人必须由一名参议员和一名众议员推荐,并自愿献身于军队和国家事业。学员入学后就是正式军人,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大学理工课程及军事常识。教员大多来自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他们只要愿为军队服务,即可被聘为访问教授,因而西点教员的质量是全美一流的。
给人印象较深的是西点军校的学习环境比较简朴。学生宿舍里备有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一个床头柜和一个小书柜。床下一律是三双鞋,其中一双是西点特制的皮鞋。与其他大学显著不同的是,每个学生床头都有一台电子计算机。不过,西点的校舍以及办公室都没有空调和地毯,这在美国是罕见的。
学生们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后要跑一千米,再爬一座很大的山。冬天要从山顶滑雪而下,夏天必须从山顶跑下来。就这样,从全美各地选拔来的优秀学生,在西点接受着严格的专业训练,并过着准军事化的生活。当这些处于可塑性极强的年龄段的优秀青年,经过西点军校严格的训练,再到基层部队服务五年后,他们往往都成长为标准的美国军人。无怪乎,这里被称为美国“将军的摇篮”。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科隆狂欢节
黄晴刘华新
德国中部和南部都有过狂欢节的传统,其规模和名气以科隆为最。
科隆建城已2000年,现人口近百万,居全德第四,位莱茵河畔,处波恩和杜塞尔多夫之间。科隆人对狂欢节情有独钟,称其为一年的“第五季节”。
狂欢节原本宗教节日。复活节前40天为斋期,教徒在此期间的每个星期五不得食肉,故斋期之前人们有几天可以纵情宴饮,这几天被称为狂欢节。狂欢节一词最早的含义是“与肉告别”,故中文也有译作“谢肉节”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节日逐渐演化为欧洲民间节日。一般地区节庆时间仅几天,但科隆的狂欢节则从新年一直持续到斋期第一天——“圣灰星期三”(今年是2月16日)之前,长达数周,成为德国最大的民间节日。
1823年,由一位普鲁士将军相助,科隆首次成立了“节庆委员会”,召集艺术家筹备“狂欢星期一”游行,科隆始有了沿至今日的狂欢节形式。
每年11月11日11时11分整,人们先向奥斯特曼喷泉献花,纪念这位科隆出生的著名民歌作家;市政厅外市长讲话,狂欢节拉开帷幕。各种聚会演出开始举行,狂欢节歌手一展歌喉,狂欢节演说家也登台述说滑稽掌故。
新年之夜,科隆市各公共厅堂灯火辉煌,人潮滚动。午夜时分,狂欢公演首次出台。以普鲁士军队为原型的“滑稽军团”全副行头走上街道,伴以轻歌曼舞的“军中女贩”,随后是摆弄木枪的“红星队”和挥舞刀剑的“蓝星队”。
从新年至圣灰星期三,共有500多次聚会和化装舞会。同时,各社会团体还自发组织多项节庆活动。而在这千余场聚会中,尤以新年后若干周日举行的“男人聚会”最富神秘色彩,男人们凑在一起,玩起传统的“斯卡特”牌,自酌自乐。女性是禁入的,因为按最先的习俗,狂欢节是男性节日,妇女只在化装舞会时才有缘参加。
科隆狂欢节有3个明星人物,即“狂欢节王子”、“科隆圣女”和“科隆农人”。王子前身为1832年推出的“狂欢节英雄”,象征欢乐;“科隆圣女”原为古罗马狂欢节的“威尼斯公主”(科隆曾是古罗马辖地),1883年首次登台,象征纯洁;“科隆农人”则于1888年推出,象征这一古老城市的勇武精神。
自1936年起,科隆市在市政厅开始宣布“狂欢节王子”的仪式,市长将象征市权的钥匙交给狂欢节王子,王子率圣女和农人巡视各狂欢节社团。科隆的年轻人均以当王子为荣,他们唱道:“唉,何时何日,我才能当上狂欢节王子……”
圣灰星期三前的最后一个周四为“妇女狂欢日”,狂欢节三明星在老市场首次公开亮相。这一天,全城歌声回荡,妇女姑娘是歌唱的定调者:“……三天狂欢日,爱我当此时……”
其后的星期日,由学校和郊区组织的狂欢节游行开始进行,嘻笑怒骂,有声有色,体现了科隆人的诙谐与机智。
“狂欢星期一”是整个狂欢节活动的最高潮。是日,全城有上百万人拥上街头,需从附近各地调来警察以维持秩序。游行队伍由30辆彩车、100多巨型塑像、20辆满载糖果和花束的货车、62支管乐队和鼓乐队、32辆拖拉机、300匹马和3000步行者组成。游行队伍浩荡而行,向两侧抛撒糖弹果雨,观众雀跃欢呼,“阿拉夫”(科隆狂欢节专用欢呼语)和“卡麦拉”(糖果)的声浪此起彼伏。这一天游行耗资约100万马克,抛撒糖果40吨以上。笔者也在旅游局二楼窗口幸运地接到数块巧克力。
星期二的郊外游行连带终场舞会,使陶醉的人们再次忘却尘世的烦恼,乐此不疲。直至在该市古老的“居策尼希大厅”,狂欢节王子向市长交还权力,才算“繁华事散逐香尘”。但“曲终声尽意不尽”,人们神疲而兴未阑,纷纷相约明年再见。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东方雅典”马杜赖
柏青
马杜赖市是印度南部著名的宗教圣地,位于泰米拉纳杜邦南部的韦拉伊河畔,距马德拉斯市443公里。它是一座有灿烂文化传统的历史名城。早在纪元初,这里就建立起泰米尔文学社团。从12世纪后它一直是邦迪耶王朝的京都,到了近现代该市又建立了马杜赖大学及其所属的13所艺术学院。可以说,两千年来马杜赖一直是印度达罗毗荼文化和艺术的中心。
马杜赖作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是以它宏伟的寺庙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雕刻艺术而著称于世的,因此它有“东方雅典”之美称,是西方旅游者向往的胜地。
市内的米娜克希女神庙,是印度教寺庙中最著名、最壮丽的一个。其布局之庄严、建筑之雄伟、雕刻之精美,堪称世界之最。相传,米娜克希原来只是当地一个国王的女儿,她出于宗教的虔诚,爱上了湿婆大神,后来与湿婆结了婚,成为当地人民最崇拜的一位女神。这座神庙就是为了纪念她而建立的。此庙分为两部分,一半是米娜克希庙,一半是湿婆庙,故又称“双神庙”。庙长258米,宽222米,庙四周有9座高大的塔门,每座塔门上面都雕刻着数不清的神像,其中最高的一座达46米。庙外有许多神龛、亭阁、骑楼、一座珠宝屋和一处大水池。
庙内最有名的是“千柱殿”。说是千柱,其实是997根石柱,每根石柱一个人都搂抱不过来。石柱的上上下下都刻有各式各样的神像和异兽,有的雕刻着舞蹈女神,有的雕刻着小象与小狮子……个个图案新颖、构思奇特、工艺精湛。殿堂大厅中矗立着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三大神的塑像。殿堂深处还有一个内厅,厅中设有高大的神龛,使整个内厅充满着神秘的宗教气氛。
米娜克希女神庙可谓是印度南部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的杰出代表作。每天从四面八方来此庙朝圣的香客和海外观光者络绎不绝。印度教徒认为,到米娜克希神庙顶礼膜拜就如同到恒河沐浴一样神圣。
除米娜克希庙之外,马杜赖还有几座著名的庙宇。城西的科达尔·阿拉加神庙,也有许多精美的雕刻珍品。庙中的主神像雕有坐、立、卧三种姿态,亦是世界塑像艺术中极为罕见的珍品。在城外8公里处还有一座“蒂鲁帕曼昆德拉”石雕庙,其最深的神殿全部是从坚石中雕凿出来的,工程之巨大,建造之艰难,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