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卢旺达反政府军攻进首都
临时政府撤离基加利
据新华社金沙萨4月12日电据此间收到的消息,反政府的卢旺达爱国阵线的部队今晚抵达首都基加利市中心,卢旺达临时政府已撤至距首都西南40公里的吉塔拉马。
爱国阵线的电台广播说,其部队还攻占了卢旺达北部的政府军驻地尼亚加塔尔和加贝罗两城镇,并完全包围了另外3个城镇,政府军在战斗中伤亡惨重。广播还说,爱国阵线要求根据去年8月签署的阿鲁沙和平协议组成一个广泛的过渡联合政府。
另据报道,法国军队今天开始撤出卢旺达,它已从卢旺达帮助撤离了1200名外国侨民,其中约一半是法国人。
自卢旺达和布隆迪两国总统6日同机遇难后,以胡图族为主的总统卫队同驻扎在首都基加利的以图西族为主的爱国阵线人员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冲突。随后,以卢旺达北部为基地的爱国阵线武装9日向首都基加利进军,准备同去年8月交战双方签署和平协议后驻在首都的该组织的士兵会师。
卢旺达自1962年7月1日独立以来,政权一直由胡图族人控制。爱国阵线约有2万人的部队,大多数是图西族人。经过3年内战,卢旺达政府和爱国阵线于1993年8月在坦桑尼亚的阿鲁沙签署了和平协议,协议规定成立一个过渡政府,但由于双方存在严重分歧,协议没有得到执行。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黑
  叶利钦对北约袭击塞族阵地表示遗憾
塞族领导人称若再遭空袭将击落飞机
法要求美俄欧承担责任解决前南冲突
新华社马德里4月12日电(记者胡泰然)正在西班牙进行正式访问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日对北约空袭波黑塞族阵地表示遗憾,并警告说,这样做要对这一地区的和平计划可能遭到失败承担责任。
叶利钦是在同西班牙首相冈萨雷斯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番话的。
他认为,俄罗斯有“足够的手段和力量”对前南斯拉夫地区事态的发展施加影响,并让自己的意见受到世界的重视。
他还认为,在诸如对波黑地区使用武力的行动上,俄罗斯受到了歧视。
他质问说:“当俄罗斯不断受到歧视的时候,怎么能谈它(同北约)签署和平伙伴关系的协议呢?”
本报帕莱4月12日电波黑塞族武装总司令姆拉迪奇12日在戈拉日代前线说,他已同卡拉季奇共同发布命令,塞族将击落一切再向塞族阵地开火的飞机。
卡拉季奇12日巡视了戈拉日代地区的塞族阵地。卡拉季奇对塞族军人说,北约对塞族阵地的空袭“很难说是美国的错”,他认为,这是“联合国同北约的共同行动”,而北约是“被租用的”。
本报巴黎4月13日电记者郑园园报道:法国外长朱佩昨天在国民议会就前南斯拉夫局势发表讲话,要求欧洲联盟、美国、俄罗斯三方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承担责任解决前南斯拉夫冲突。
朱佩说,法国将向欧洲联盟的伙伴正式建议,让美国和俄罗斯参与主持前南问题国际会议,并担任会议主席。在过去两年内,该国际会议一直由欧洲联盟代表欧文和联合国代表斯托尔滕贝格共同主持。
美国与俄罗斯最近采取了一些单独外交行动,使欧洲国家感到不安。
朱佩说,今后有关前南问题的谈判,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表现出美、欧、俄之间的“伙伴关系”。
他说,联合国安理会应要求戈拉日代地区“立即停火”,并早日向该地区派遣维和部队,把各方武装力量隔离开来。他还重申了法国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前南冲突的立场。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罗斯与“和平伙伴关系”
古平
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在是否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上发出了不同声音。叶利钦总统6日宣布,俄罗斯将在近期内加入该计划,从而使俄内部的争论暂告一段落。据报道,俄罗斯可能于本月21日签署该计划框架协议。
“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是今年初北约首脑会议通过的。其主要内容是:北约暂不扩大,而是与东欧、独联体国家建立伙伴关系,使之“逐步向北约成员国过渡”。
俄罗斯对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表示欢迎,认为这将避免欧洲的又一次分裂,但又认为它并不完全符合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官方对是否加入这一计划歧见颇多。外交部和国防部认为,俄罗斯无法阻止北约同东欧国家发展关系,如果无视这一现实,俄将被排斥在欧洲新安全体系之外;而加入它则有助于协调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并从内部改造这个计划,使之符合俄罗斯的利益。但是,议会领导人等则反对匆忙加入北约机制,其理由是,这与俄大国地位不相符,还有可能使之丧失外交回旋余地和武器贸易权利,并且妨碍独联体内部的战略合作。议会国际事务委员会通过的决议说,只有北约给予它“特殊地位”,俄罗斯才能加入该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叶利钦总统在宣布俄将加入该计划的同时强调指出,俄罗斯与北约的伙伴关系要“符合俄在世界和欧洲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符合俄的军事实力和核地位”,“在规模和内容上有别于其它国家同北约的关系”。从俄领导人的言论看,它谋求在北约计划中享有的“特殊地位”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允许俄罗斯出席北约成员国会议,参与制定重大决策;承认俄在前苏联地区拥有“特殊责任”;在军队改造和防务结构等问题上考虑俄方的利益。另外,俄罗斯还希望将参加“和平伙伴关系”同它加入西方七国经济集团联系起来,以便以此争取更多经济援助。
俄罗斯关于“特殊关系”的要求给北约出了个难题。因为满足俄方这一要求等于承认了独联体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扰乱东欧国家加入该计划进程。波兰、捷克、乌克兰等国已纷纷警告北约,“迁就俄罗斯”有可能使整个“和平伙伴关系”告吹。
实际上,北约和俄罗斯对欧洲新格局各有打算。美国及其盟国试图填充东欧地区的“安全真空”,确立以北约为核心的欧洲安全新体系;俄罗斯则担心北约将东欧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威胁到俄罗斯的安全利益,所以想将东欧作为一个缓冲地带,由俄和西方共同保障其安全,通过欧安会和北大西洋合作理事会发展全欧伙伴关系。这实际上反映了双方战略性的分歧。因此即使在俄罗斯签署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之后,它与西方仍将围绕这一计划的实质继续进行艰苦的讨价还价。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关闭驻卢旺达使馆
据新华社巴黎4月12日电(记者徐振强)法国外交部今天宣布,因卢旺达局势继续恶化,法国已关闭其驻基加利的大使馆,法国大使马尔罗已离开卢旺达首都撤往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
法外交部发言人迪凯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法国支持有关各方旨在帮助结束卢旺达冲突、恢复谈判的努力。
他还说,自上星期六凌晨进驻基加利机场以来,500名法国军人已帮助1600人撤离卢旺达首都,这些人中除600名法国侨民以外,其余为欧美国家侨民和要求避难的卢旺达人。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机空袭塞阵地
 炸弹误落穆族区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4月12日电据波黑塞通社报道,一架美军F—18战斗机11日在空袭戈拉日代地区塞军阵地时,误将一颗重227公斤的炸弹投在穆族聚居的戈拉日代市中心,当场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美军战斗机11日下午在空袭距戈拉日代市中心两公里远的塞军阵地时,摧毁了两辆军用救护车并炸死两名医务人员。
另据报道,北约司令部和美国五角大楼对美军战斗机10日和11日轰炸波黑塞军阵地任务的执行情况很不满意。10日,两架飞机在戈拉日代上空同地面指挥系统失去联系,因而不能及时找到袭击目标。当燃料接近消耗完时,飞机只好匆忙投下炸弹返回基地。两架F—18战斗机11日执行任务时又遇到恶劣天气,不仅没能准确击中目标,甚至误把炸弹投在穆族聚居的戈拉日代市中心。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劳动党中央书记金容淳说
朝愿同美国协商解决问题
本报平壤4月13日电记者周必忠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最高人民会议统一政策委员会委员长金容淳今天表示,朝鲜今后愿意同美国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据报道,金容淳是在同一些国家前国家及政府领导人、政治家进行会谈时说这番话的。他说,如果美国企图最终站在实力政策的立场来解决问题,朝鲜将不得不按自己的方式走下去。
金容淳说,要解决朝鲜的统一问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首先应该使朝鲜半岛的和平得到保障,为此,要实现裁军,解决朝美间的问题。
一些国家前国家及政府领导人、政治家是应邀于昨天抵达平壤对朝鲜进行访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叶利钦结束访问西班牙
据新华社马德里4月13日电(记者胡泰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结束对西班牙的正式访问,离开巴塞罗那回国。
在叶利钦访问期间,西俄两国签订了加强双边经济贸易关系和其他方面合作的7项协议,其中友好合作条约规定两国最高领导人每年最少接触一次,外交大臣和外长会晤两次。
叶利钦在巴塞罗那参观了奥运会设施,并在旅馆会见了1990年曾为他做过疝气手术的外科医生。他在首都马德里曾经断然否认关于他健康不佳要到巴塞罗那看病的传闻。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巴以和谈趋势不应逆转
本报记者刘水明
对于中东地区来说,4月13日本该是个不寻常的日子。根据巴以达成的原则声明规定,以色列在这一天应完成从加沙和杰里科撤军,巴勒斯坦自治机构正式全面运作。然而,整整7个月过去了,撤军仅是“纸上谈兵”。巴以和平犹如严冬刚逝的初春,乍暖还寒。
在巴以3月31日签署希布伦安全安排协议后,巴以会谈重新启动。本月初,以方加紧撤军准备,巴方部分警察业已集结待命。有迹象表明,巴以双方很有可能在12日签署最后协议。为了及时报道以军撤离和巴警察进驻这一历史性场面,开罗许多外国记者迫不及待地申请了以色列签证,有的甚至捷足先登早已赶到加沙和杰里科。孰料,巴以会谈临近规定期限的最后时刻,在“以色列撤军时间”、“巴警察编制和进驻”问题上又“卡壳”了。第一轮会谈于6日无果而终,10日复会,巴方重申恪守13日这一期限的重要性,哪怕它不是结束撤军,只是撤军的开始也好。令人遗憾的是,12日会谈结束,巴以会谈还是没有达成最后协议。不过这轮会谈解决了巴警察问题,并在释放被关押巴人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此外,双方民事委员会在环保、石油开采、文物发掘等问题上取得共识;双方经济委员会在巴黎第七轮会谈上,也就工业、农业和能源问题达成一致。
从表面上看,巴以会谈似乎只剩下最后一道难题,即确定以色列撤军期限。可事情比人们想象的要艰难得多。据透露,以色列拒绝在经济关系、法律托管、城建规划和水资源分配4个问题解决以前宣布撤军日期。
在经济方面,双方对关税和货币等问题仍存有分歧,特别是以色列最近以“安全”为由关闭被占领土,解雇巴勒斯坦工人的举措,不仅意味着要取消巴以之间未来的经济合作,而且断了数十万巴勒斯坦人的生计。这将成为巴以之间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在法律方面,以色列坚持对巴自治法庭的判决有最终否决权,未来自治区的法律只对巴人起作用,非巴人则只受以色列法律管束。巴方认为以方的立场违背原则声明精神,不能接受。
在城建规划方面,未来巴自治政府要修建房屋或其他工程,而以方坚持不允许建造能俯瞰以色列兵营的建筑物。也就是说,以色列仍然对自治区内事务拥有发言权。
水源问题与以色列的生存和巴解的立足关系极大。约旦河西岸的水源已列入以色列的“战略资源”,并置于其严密的军事控制之下。以方要求巴方在水资源分配问题上作让步,以照顾犹太定居点的利益。这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除了上述分歧外,巴以还需要在通道安全、巴警和以军共同巡逻、难民回归、全部释放被关押巴人以及杰里科面积等问题上达成一致。
然而,巴以和谈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形势,实在来之不易,其势已不可逆转。巴以和平一波三折,是由中东矛盾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即使谈判桌上的分歧和问题全部解决了,谁也无法担保实施原则声明中不会发生意外。但人们仍期待巴以会谈能迅速攻克难关,取得成功。(本报开罗4月13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乌拉圭代总统会见迟浩田
据新华社蒙得维的亚4月12日电(记者梁荣科)乌拉圭代总统贡萨洛·阿吉雷12日下午在总统府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
迟浩田说,中乌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都坚持和平与发展,都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两国有共同的看法,有共同的利益,没有利害冲突。
阿吉雷说,迟浩田部长这次来访体现了中国愿意与乌拉圭进一步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他说:“由于我们两国人民都希望在和平、和谐、合作和互相支援的环境下求发展,因此我们感到很亲近。”


第6版(国际)
专栏:

  菲总统赞扬中国经济建设成就
据新华社马尼拉4月13日电菲律宾总统拉莫斯今天在这里赞扬中国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巨大进步,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将会有力地推动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拉莫斯是在总统府会见由艾知生率领的中国广播电视代表团时这样表示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加利要求德参加蓝盔部队
本报柏林4月13日电记者徐步青报道:昨天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开始对德国进行两天的访问,其主要目的是要求德国派出3000名联邦国防军人作为固定的联合国蓝盔部队。
加利分别与外长金克尔、联邦议院议长聚斯穆特等进行了会谈,今天还将就此问题与总理科尔继续会谈。
外长金克尔说,德国如向境外派兵,首先需要修改联邦宪法,至今反对党社民党对德国出兵境外表示反对,德国政府对加利秘书长的要求和希望还难以作出明确的回答,必须等待联邦宪法法院对此作出裁决,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德国对此感兴趣。


第6版(国际)
专栏:

  海湾六国参谋长讨论军事合作
据新华社科威特4月12日电迪拜消息:海湾合作委员会6个成员国的武装部队参谋长今天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举行会议,讨论实施集体防务和军事合作决议的进展情况。
本次会议是根据去年12月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海湾合作委员会第14次首脑会议成立的高级军事委员会的框架召开的。
海湾合作委员会第14次首脑会议决定加强它们的“半岛盾牌”联合海湾部队,从目前的8000人增到2.5万人,作为“依靠海湾人民自己保卫海湾安全和稳定”的一项重要步骤。


第6版(国际)
专栏:

  国际调解员小组抵南非
本报哈拉雷4月13日电记者申明河报道:据来自约翰内斯堡的消息,国际调解员小组成员之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今天上午会见了非国大主席曼德拉,双方就南非的形势举行了会谈。
会谈后双方认为,有关南非大选日期问题应由南非人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在调解日程之内。
国际调解员小组是12日抵达约翰内斯堡的,其成员还有英国前外交大臣卡林顿。该小组是应非国大和因卡塔自由党的要求前去调解的,以解决他们在新宪法问题上的分歧。
国际调解员小组今天开始与有关方面举行会谈。


第6版(国际)
专栏:图片新闻

巴以激进分子制造屠杀事件
巴以激进分子13日在以色列和被占领土又制造了两起恐怖事件。
据以色列电台报道,13日早晨,由阿富拉开往特拉维夫的一辆以色列公共汽车,在距特拉维夫以北约45公里处的赫德拉城进站停车时突然发生爆炸,6名犹太乘客被当场炸死,30多人受伤,其中部分死伤者是以色列士兵。图为汽车爆炸现场。
同日,在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一名犹太移民向一群上学的巴勒斯坦儿童开枪,有5名儿童被打伤。 本报记者 吴文斌 王传宝文
(本报电视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