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永远与垦区相伴
忽培元
车过石河子,窗外不断闪过戈壁荒滩开垦过的广阔的田野。农工们开始在麦茬地里忙碌着整地。玉米、豆类等秋季作物正是碧绿一片的茂盛。繁富的棉桃与遍地的哈密瓜使旅人都感觉到了丰收的喜悦。有一群穿着花裙子,包着红纱巾的姑娘,欢欣地在那里收获蔓生的西红柿。他们把圆润火红的果实,由翡翠色的藤蔓中采摘下来,又一篮篮地把它们堆集在地旁的水渠边上。于是一渠清流便结出一串火红的“玛瑙”。
也就在这时,我发现在绿色田野的尽头,在天山脚下连绵的小荒丘上,有一片坟茔。那是兵团老战士的长眠之地。密密麻麻的小土堆,无比荒寂地坐落在那里,数也数不清。有碧绿色和火红颜色的吸引,没有人会注意到那一片荒凉的故墓。大约由于那里过于干旱了,连一棵树一株草也不生。可见他们生前,就为自己选好了这墓地,既不占一分耕地,又能日夜守望自己创造的这片绿洲。
当时,我在颠簸的列车上写下这样一段话:“那里长眠着一群老农垦。他们40年前追随王震将军来到这荒凉的地方,当时还只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生命正如一团烈火在燃烧……”写到此,心中不胜悲凉。“如今,他们倒下了,是把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洒向这一片土地之后。面对着一望无际的绿色原野和那座花园似的城市,又感到他们不是死去了,而仅仅是变换了一种生存的方式。背靠着巍峨天山的雪峰,面对着自己亲手创造的奇迹。”
列车早已驰过那一片坟茔。我的痴情的目光仍然盯着那早已模糊不清的远方。我激动不已,长久地沉浸在一种悲壮的情绪里。我突然意识到,那其间的每一座坟墓都包含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都是一首火热的抒情诗。
在新疆垦区,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坟茔。没有墓碑,没有花草树木,也没有围墙。然而当你面对着它,你却会肃然起敬。这是战士的墓地,它体现着战士的性格和风采。你感到没有任何一种墓地比这坟茔更美!高山守候,大风常驻,生亦农垦,死亦农垦,何其豪迈,何其逍遥。难怪王震将军要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天山南北。老将军也是老农垦。他1991年,即逝世前两年还曾进疆来到石河子。也许在那时,他已经为自己看好了那一片无与伦比的坟茔。如今,老将军的骨灰,已经回到了他的战士中间。将军与战士,共同守望着他们亲手创造的人间奇迹。老将军这种高尚的情操,本身又是一个世间少有的奇迹。连一座土墓也不要,连一丝痕迹也不留,可见他的胸襟有多宽广,他的境界有多崇高。其实他和他的战士们的业绩,已经把一座高耸入云的纪念碑,矗立到了亿万人心间。这是已经存在着的历史,无论经历多少时空更替,风云变幻,这座丰碑都矗立着,直到永远。


第8版(副刊)
专栏:

施蛰存的“明片”
余凤高
年前,施蛰存向朋友寄出了很多“明片”,表示新年的问候和祝贺。
作为一位名作家,施蛰存每天总会收到好多封国内外学者、友人和读者的来信,因此他复信也特别多。在写信的时候,施先生不时也喜欢用“明片”。这倒不是为了节约一两角钱,而是因为他对这种“明片”有一种特殊的爱好。这些“明片”都是他自己“选材”定制的,他在其中寄寓了自己一番深沉的情意。比如1988年的一张,是为纪念在“文革”中受迫害而自杀的女画家陈小翠的。上面精印了这位画家的作品《寒林图》,画上还有五言诗一首:“落叶荒村急,寒星破屋明;不眠因酒薄,开户觅秋声。”苍茫的景象与作家悲怀这位友人的心是一致的。我也曾收到施老印有他自己藏画的明片。这次他寄赠的是特意为女作家赵清阁印制的“明片”。
赵清阁30年代曾插班报考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随倪贻德教授学习过西洋画。解放前她就写了不少作品,如话剧《女杰》、《潇湘淑女》、《此恨绵绵》,电影剧本《几番风雨》、《蝶恋花》、《自由天地》等。从50年代至今,赵清阁笔耕不辍,编写了舞台剧和电影剧本《桃花扇》、《杜丽娘》、《贾宝玉与林黛玉》等。
施蛰存印的这张“贺画史八十寿”的明片,印了赵清阁的国画《泛雪访梅图》,用的是上等的纸张,印刷得非常精美,虽没有题诗,但画面雪山的背景下,悬崖上红梅怒放,一位文人正泛舟前往探访,由此可透视出女画家寂寞中的一丝雅兴。
施老今年已经89岁,由于体力大降,几乎不写文章了。他对自己,除了已出的《唐诗百话》和即出的《文艺百话》、《唐碑百选》外,只订一个“两年计划”整理存稿,编一本《人生百咏》,完成他的“三百”、“四百”方针。但对朋友,施老考虑得很多。为珍惜赵清阁的友谊,他不惜花了1000元港币,在香港印制了200张明片,寄赠给朋友们,施老说这是为赵清阁“作宣传”。我想,施老是为了抚慰这位女作家和女画家的孤寂的心吧。


第8版(副刊)
专栏:

感悟春天(外一章)
赵启民
雁阵凌空,律动成韵。
一种春天的声音自碧空长出,盖过浅浅的衰草,濡染冬闲的铧犁,春天的青笺遥遥铺向大地。
放眼春天,冬眠的心絮在暖风中苏醒,希望的种子在沃土里萌芽,盎然的青春在蓬勃中奋发。
谛听春天,冬日的沉吟化为春天里的呢喃,独寂怆然的情愫随朔风远遁,阳光且遍地流淌,阵阵温馨的气息相拥入怀,叩响激荡的心弦。
走向春天,走向田野,放松一缕缕情丝,随飞升的风筝潇洒飘扬,抚过绽芽枝桠的召唤与翘望,高高纵情在蓝天白云间,织成春的图腾。
春之翼——风筝
迎着风,你从解冻的指间展翅飞出,情丝从映着雪景的瞳仁中越抽越长,漫过冬日的风景线,掠过寒冷的羁绊,高翔在碧天里,飘逸的白云为你做美丽的屏风,你飘舞的语言写着春天的序言。
你俯视着人间,人间仰望着你,一个季节的宣言书便高高飘扬起来,那根牵着你的细线,使我们感到春天的脉搏就在手中抖动。


第8版(副刊)
专栏:

春雪飘飘
曹宇翔
远远近近只是这迷蒙的白啊
冬天打扫最后的库存
纷纷扬扬,商量着飘落
小小雪花顾盼生姿
簪满家园门楣,
又被春风摘下
节日硕大的“福”字多么照眼
富足,安生,炊烟缭绕
一座座村庄散落大地
墙角农具做着五谷飘香的梦
梦中打量古老节气
天地不朽,万物与谁为一
劳动颂歌深处,那是什么
在阵阵闪光呀?仿佛
命根,源泉和真理
远远近近只是这迷蒙的白啊
一切都沉浸在这美景中了
放寒假的村中小学生
文具盒里的尺子请借我一用
量一量
从这融融雪音,到
明媚春光和遍野禾浪
还有几米
乡路新绿,隐约
平原上的列车一声汽笛


第8版(副刊)
专栏:

巴山稚情
严洪波
割草
春上一来,庄稼正是催苗的季节,牲口再不能打敞,再不能放荡不羁地满山满野乱窜。
牛要追膘,膘肥体壮好犁田。
山间青青的嫩草,便是追膘的好饲料。
孩子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照例将大捆大捆青草割回家,填饱牛的肚囊。
牛是一面明镜,映照出小主人的疏懒与勤恳。哪家的牛长得油头花色,方圆数里亦能听见大人们啧啧的称赞。无形的夸奖,激起孩子们有声的行动:谁也不甘示弱!
割草讲的是心灵手巧,初学者颇觉费力。看看大人们舞镰如飞,割得又快又利落,眼里就生出一种钦羡,于是就依样做出一副很老练很内行的架势。
偏生的镰刀又极不听使唤,老是割破手指,滴出殷殷鲜血。伙伴们忙点起一堆干柴,用石头将燃过的木炭砸成细末,洒在伤口上,很快的血便止住,再撕下一块布条缠着,又继续忙活。
木炭般黑黑的刀痕便留着了你永恒的纪念。故而从巴山走出的人们,手上大多有几道几十道这样的痕迹,一生也别想抹掉……
上好的草是露水草,牛吃着滋润、上膘。天不亮,在家长厉声的训斥中,孩子们揉着矇眬的睡眼,从墙上摘下白锃锃的弯弯铁镰,挎上底尖口粗的竹背篓,径直上山去。
山野弥漫着枯枝败叶湿润的芬芳,露珠在嫩绿的草尖一闪一闪眨巴着眼睛,让人生出丝丝遐想。
太阳露头,已是尖尖一篓青草,用葛藤严严实实缚住,背在身上比头高出蛮长一截,阳光下活像一尊雕塑,充满泥土的气息。
天长日久,便要诅咒牛的肚皮为何那么大,总是填不满。大人们则丝毫不觉厌烦,反唇相讥:塞(吃)了上顿不接下顿,你试试看?
于是,孩子就定下心来。草还得日复一日割下去。
甜高粱
外婆每年都要种好大一片甜高粱。外婆的甜高粱好粗壮好粗壮。
到了秋天,孩子们都爱在外婆家的高粱林里捉迷藏。累得口干舌燥,便要随手折下一根高粱秆,嚼在嘴里甜滋滋透人心脾。
那片高粱林的诱惑力随着高粱秆的减少而逐渐消退。直到眼巴巴看着外婆砍下最后一棵甜高粱,用绳子严严实实捆着扛回家去,这才露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情。
高粱秆砍回家,外婆照例要先选出一些上好的珍藏起来,留给远方的外孙子。然后将余下的洗净,剁成短截,用石碾碾过,用清水透过,滤去残渣,盛满灶上一口大锅,再点燃熊熊柴火,开始熬煮。
外婆守在灶旁,不住地往灶膛加柴禾,丝毫不觉困倦,那神情十分的专注,俨然是迎接呱呱坠地的婴孩。
孩子们则围在外婆身边,虔诚地显出十分殷勤,口里不停地唱“甜高粱、甜高粱,不吃秆秆吃麻糖。”
待到雄鸡破晓,锅内的水蒸干,锅底析出黄橙橙一层晶体,这便是大巴山所特有的食品:麻糖。
稍事冷却,外婆拿出一把铁铲,一铲一铲向早已迫不及待的孩子分发,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四散开去,口里大声唱道:“麻糖甜、麻糖甜,吃了麻糖盼过年”。
耐不住瞌睡的孩子醒来照例会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外婆的甜高粱就这样永远生长在巴山人的心中。


第8版(副刊)
专栏:

胜似春光(国画)璇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