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消灭贫穷——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黄璜
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摆脱贫穷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世界范围看,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有相当一些地区和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宁夏自治区的情况更是如此,特别是山区八县,仍属全国贫穷之冠。根据我国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本世纪末要实现温饱和小康,时间只有六年了,我们一定要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消灭贫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采取切实措施,加快脱贫步伐,使人民尽快走向富裕。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贫穷是生产力落后的综合反应,消灭贫穷应当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单是由于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违背社会公平、正义等道德标准,主要是由于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优谁劣、谁盛谁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快慢、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创造社会财富的多寡。对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小平同志理解得最深,坚持得最好。他始终把发展当作硬道理,反复告诫全党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处在一个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竞赛的态势之中,国内各省之间也呈现你追我赶的局面。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发达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必须坚决按照小平同志的要求,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使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积极推进科技进步,是加快发展、消灭贫穷的题中之义。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全方位、多层次、大跨度地向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和推进,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不发达地区必须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更加重视科技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加快发展、消灭贫穷,必须大力促进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要求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不论是国有经济还是非国有经济,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从全局看,从长远看,都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要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规范市场行为,反对不正当竞争,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
   二、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到本世纪末,我们要实现两个战略目标:一是坚定不移、全力以赴地实现小康;二是以改革促发展,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了实现两个战略目标,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我国的各项改革,已到了全面推进和攻坚阶段,解放思想尤为重要。应继续按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积极鼓励人们树立信心和勇气,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要惧怕,更不要做“小脚女人”。即使出点问题,遇到点麻烦,也要像小平同志所说的,不要大惊小怪,而是鼓励人们主动地改,改了就好。
要进一步放宽搞活。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是高度集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着重解决“放”的问题,继续放宽政策,继续下放权力。放什么政策,放什么权力,放到什么程度,怎么放,依据只能是“三个有利于”,而不是这个本本,那个条条。
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宁夏的发展离不开全国,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关起门来搞建设都不会有希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不照搬照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但他们确实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我们必须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两类资金的同时,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三、把加快农村发展摆到突出位置
我们讲的贫穷,是就整体而言的,包括了城市和农村、工人和农民以及其他阶层的人民,但重点是农村,工作的难点也在农村。我们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在战争年代,农村是我们的重要根据地,农民问题的正确解决使我们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虽然各方面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仍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消灭农村的贫穷,必须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变革城乡关系。为此,要在农村工作指导上实行三个转变:一是使农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以农业为基础、二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村经济转变;二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三是由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这三个转变,都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而非权宜之计,应该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体现在各项具体工作中。
农民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主体。他们有着加快发展、消灭贫穷的强烈愿望和要求,蕴藏着改造农村、建设国家的巨大物质力量,关键是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党在农村的一切工作,说到底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问题。如何调动,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是政策调动。农民最讲实际,最讲实惠,也最相信我们的党。只要政策对头、方法得当,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谋福利,广大农民就会坚定不移地跟着党走,在党的领导下自己解放自己。
   四、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社会进步
贫穷包括物质上的贫穷和精神上的贫穷,都是社会主义要消灭的对象。江泽民同志指出,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成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成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这方面,一般号召不行,必须有得力的措施,有明确的责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在新旧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凡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积极思想和精神,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民幸福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以及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积极思想和精神,都是我们需要和提倡的,都应当加以尊重、保护和发扬。一切腐朽思想、腐败行为和丑恶现象,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敌,必须坚决扫除。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最能代表当今时代的积极思想和精神,必须坚持不懈地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加快社会进步,是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它的必然结果。应不失时机地加强城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建设,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使人们能够享受更多的现代文明,不断提高科技文化素养。
   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消灭贫穷和落后,尤其需要这种精神。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经济领域里也只是刚刚跨入市场经济的门槛。我区地处祖国的西北部,是个欠发达的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央和发达地区的支持,但主要还得依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地消灭贫穷,一步一步地走向繁荣。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一大资源。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艰苦创业的精神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为生存和发展孜孜以求,奋斗不息,写下了壮丽的篇章。今天,我们更应继承和发扬这种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用它拨动每一个人的心弦,激发每一个人的热情,共同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要在本世纪内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略目标,对于宁夏来说,确有一些不利因素,但有利条件是主要的。第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将使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第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在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人们对国情、区情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第三,中央对西部地区的关心和支持、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我们对宁夏的未来充满信心。


第5版(理论)
专栏:改革热点纵横谈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刍议
郑琦
当前,税收流失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人们议论的热点之一,“加强税收征管”,切实防止税收流失,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笔者认为,造成税收严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现行的税收征管模式过于落后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出路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不合时宜的现行税收征管模式,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社会化与法制化。
40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税务专管员管户制度,即每个专管员管理若干个企业,从纳税辅导、纳税鉴定、纳税申报、税款入库、纳税检查等都由专管员一人包办完成。这种管理模式,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已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经济生活发展的要求。为了探索合理的税收征管模式,8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各地都相继实行了以征收、管理与检查相分离为主要内容的征管改革。但是,这种改革主要是税务机关内部工作关系的调整,未能解决好征纳双方的关系。而且,由于对纳税人仍然沿用过去直接上门到户的办法进行管理,致使税务部门工作量日益增大,税收流失问题依然严重。因此,努力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就成了一项迫切的任务。海口市税务局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从1992年开始,对现行税收征管体制进行了改革:取消税务专管员,普遍实行纳税人主动申报纳税;改变随意性较强的手工操作管理,普遍推行“没有人情可讲”的计算机管理;转换由税务部门包揽一切的管理职能,采用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税务代理;加强税务稽查和税务司法工作。实践表明,这项改革已为深化整个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作了有益的尝试。
⒈实行纳税人主动申报纳税。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局主动申报纳税是国际上普遍通行的做法。比如美国人一到每年的4月15日就紧张,因为这一天是联邦政府报告个人所得税交、免情况的最后期限。这天,人们都在午夜12点钟声敲响之前寄出报表,免得受罚。目前在海口,每月的7日之前,人们就纷纷到各税务所主动申报纳税,已不再是过去那种由税务专管员挨门挨户上门“服务”。这一改革的关键所在是要求纳税人必须对自己的纳税申报负责,而不是仅仅解决一个形式问题。税务机关除特殊情况需要重新审核申报数额外,一般都是按照纳税人的申报数额征收税款,如在日后的税务稽查中发现申报不实,则依法追究责任。
⒉实行业务工作专项分工管理。海口市税务局参照香港税收管理的做法,把不再管理业户的税务人员按照工作性质,主要分为柜台征收、评税和税务稽查三大部分。征收组负责建立纳税人纳税档案,受理纳税申报,办理税款征收手续,对逾期未申报的纳税人发出限期申报缴纳、核定税款和税务违法处理通知书,并负责业务报表的统计和上报工作。评税组负责收集和归档纳税资料,对发出限期申报、缴纳通知书无效的纳税人进行清查处理,对纳税申报不实和帐务不健全业户的税款进行调查、评定。稽查系列主要负责各种税务违法、违章案件的查处和移送司法机关审理工作。
⒊实行计算机征税。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处理资料快捷、简便、准确等特点,因此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税务部门均十分重视对电脑的开发、管理和利用,以电脑代替手工操作,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的随意性。海口市税务局目前已初步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各征税点(税务所)与分局、市局联网,信息可以在全市快速传递。现已可以办理税务登记、税款征收、税收统计、纳税申报催报和欠税催缴等项业务,并与银行联网,在申报的同时办理税款入库,实现了税收银行一体化服务。
⒋实行税务代理制。由诸如税理士、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等税务方面的专家根据纳税人的委托代理纳税和各项税务事宜,已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税务代理人被誉为“不拿政府俸禄的经济警察”。这项工作在海口试行以来,目前已接受几百家企业代理申报3000多次,纠正企业纳税申报项目错误近千处,并通过上门服务督促50多户未纳税企业或纳税申报不全企业补税达180多万元。这一改革,在征税人与纳税人之间又增加了一个中介人,形成了三者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
⒌加强税务稽查与税务司法。从国际税务管理的经验看,凡是实行纳税人主动申报缴税的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税务稽查与司法工作。一方面是集中力量强化稽查工作,另一方面是设立专门的司法机构审理涉税案件。海口市在税收征管改革中改变了过去那种重管轻查的状况,调整人员充实稽查力量,强化稽查工作的手段和执法权,并成立了税务审判庭,运用法律手段强化税收行政管理,及时审理税务行政诉讼案件、偷税抗税案件和由税务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
海口市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在以下三个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是公民的纳税意识大大提高,按期主动申报纳税率达到95%以上;二是偷漏税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税收收入大幅度提高;三是税务部门的廉政建设得到加强,从体制上减少了以权谋私的机会。可以相信,这一改革的深化和完善将使整个税收工作在思想观念、征管程序、组织建设、职能转变等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并逐步走上现代化、社会化、法制化的轨道,与国际惯例相衔接,有力地促进依法治税。


第5版(理论)
专栏:

  充分发挥广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刘瑞武
我国广告业的快速发展是近十几年的事,广告收入平均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结果。
伴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步伐,我国广告业出现的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广告经营单位、广告从业人员和广告营业额在数量上发展惊人。据有关资料统计,1992年全国广告经营单位已经发展到1.6万多家,是1983年的3.5倍;广告从业人员不断充实,1992年达到18.5万多人,是1983年的5.3倍;广告营业额1992年达到68亿元人民币,是1983年的30倍;1993年又增加到100亿元。另外,合资广告公司发展也很快,已达90家。
其次,媒体的广告空间有了较大的突破。经济的发展使营销竞争日趋激烈,具有一定广告意识的企业舍得花钱作广告,懂得如何运用媒体做广告来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于是对广告载体和广告空间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就为媒体的发展与提高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一些媒体纷纷扩版、增加播放时间,增加广告容量。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广告业务的报社409家、电台62家、电视台314家、杂志社662家。媒体自身转换经营机制,加快了进入市场的步伐,为各类广告在量的层面上的增加提供了可能,逐步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广告的要求。
再有,广告载体多样化。除四大媒体广告容量的增加外,多种广告载体应运而生。汽球、旗帜、邮寄广告兴起,店招、橱窗、柜台、车体等都成了广告的载体。
我国广告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广告经营额的迅猛增长和广告投入面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在以广告策划、全面服务及广告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等方面的发展上。广告经营单位的策划能力不断增强,更加重视文案设计和深层次策划,创造出不少定位准确、主题鲜明、生动新颖、表现力强和具有时代感的优秀作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作为信息传播的使者和促销的催化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传播经济、文化和社会信息的有力工具和手段。我国许多著名企业和产品一开始都是没有名气的,而是凭借广告的作用,推销产品,树立形象,打开销路,获得效益,从而得到不断壮大发展的。
广告还对中外经济贸易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外厂商看好中国这个大市场,投资者纷至沓来,广告也随之而来。世界许多著名企业和产品常常出现在中国广告媒体上。据统计,仅1993年外商来华广告营业额就达1.6亿元人民币。这些企业和产品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了形象,确立了市场地位。我国企业界也利用广告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使许多产品,如地毯、丝绸、服装、工艺品、化工、机械、电器等有了很大的知名度,并促进了产品销路的扩大。
当然,应该看到,我国广告业虽然已开始进入空前发展时期,并日益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与国际先进水平比,从技术到管理等方面仍需要提高和完善,广告设计制作水平也需要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学习、借鉴、吸收先进国家广告的传播、经营和管理经验,并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发挥自己的优势,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体系,从而更好地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套好书
文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丛》(伍杰任主编邓中好任副主编)是一套很有特色、值得一读的好书。
《论丛》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涉及的十多个最重大的问题逐一设立分册,分别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画龙点睛地描绘了发展态势以及进一步解决的思路。它涵盖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内容,又比较详细地阐释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理论观点;既帮助人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这一理论体系,又对人们进一步认识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推动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准确性和全面性是《论丛》的一个重要特色。全书自始至终贯穿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思想理论,并力求做到比较准确深刻地阐发,有些地方还力求有新意。在每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的阐述中,作者还注意追根寻源,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这些问题的基本原理,同时又着重说明了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的认识新成果。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这部《论丛》的另一特色。该书既有较突出的理论色彩,又在写法上不局限于常见的注经演绎程式,而是大胆切入实践,紧扣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科技发展等重大问题,分析矛盾,揭示规律,寻求思路。同时,联系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来研究中国的发展与改革对策,给人一种时代感和务实感。另外,《论丛》还对改革和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了专门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解决思路。例如关于社会主义的股份制发展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农村和农业今后的出路问题,在改革开放形势下中国文化的取向问题等等,都有一定的深刻性和实践价值。
此外,即使一些传统的老话题,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虽然比较难写,但是,作者却写得饶有趣味,使人耳目一新。作者及时概括总结了近年来改革开放中各地特别是广东、深圳创造的新经验、新尝试,并且解放思想大胆吸收借鉴了外国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和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念,在我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嫁接起来,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六个基本原则。如宗旨性原则: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方针性原则:疏导;渗透性原则:贯穿于经济工作、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物质利益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示范性原则:领导和政工干部以身作则;多数性原则:着眼于大多数,善于“抓中间,促两头”,等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