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卡特波黑之行有获
严正
在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斡旋下,波黑穆族和塞族领导人于20日达成协议:双方同意3天内在波黑全境实现停火,并于元旦前签署停止敌对活动4个月的协议;然后以国际联络小组的和平方案为基础或出发点,就达成全面和平协议进行谈判。这说明卡特的波黑之行是有成果的。
卡特是应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的邀请,于12月18日抵达前南地区,以私人身份调解波黑冲突的。他在萨拉热窝和萨格勒布分别会晤了波黑和克罗地亚的主要领导人以及驻前南地区维和部队领导人。随后在帕莱和萨拉热窝之间穿梭,分别会晤了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塞军总司令姆拉迪奇和穆族领导人伊泽特贝戈维奇等人,并同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卡特在不到3天的时间内,马不停蹄往返奔走于波黑冲突各方之间,终于促使各方达成了上述协议。
卡特这次斡旋是在波黑和平进程陷入僵局、危机加深、冲突升级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比哈奇危机中,冲突各方激烈交战,北约对塞族机场和军事目标数次实施空中打击,数百名维和部队人员被塞军扣为人质。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大国曾纷纷放出风声,要撤出维和部队,并着手制订具体的撤离方案。在此之前,美国已单方面停止实施对穆族的武器禁运。所以,波黑战争一度大有升级、蔓延之势。
由此看来,卡特推动波黑冲突双方达成的协议,至少起到了延缓冲突升级的作用,并且为它们重开谈判提供了对话的契机。
卡特今年在调解朝鲜半岛核危机和海地危机中都作出了贡献,所以人们对他这次调解波黑危机也寄有希望。但是,波黑危机毕竟比上述两个危机要复杂得多。卷入这一危机的除了境内不同民族和宗教的3方外,南联盟、克罗地亚共和国以及境外的某些穆斯林势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一些扮演调解者角色的美欧大国则热衷于为自己争夺利益。这些错综复杂的内外因素使波黑危机延续至今。从1992年4月波黑内战打响第一枪以来,冲突3方在国际社会调解下,曾签订过数十个停火等协议,但最后都遭破坏。因此卡特这次调解能否成功,人们还拭目以待。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意大利政府再陷危机
本报记者史克栋
圣诞节前夕,意大利政坛又一次动荡。左翼民主党、人民党和北方联盟分别向议会提出对贝卢斯科尼政府的不信任案。21日联合政府中的北方联盟书记在议会辩论中明确表示对政府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贝卢斯科尼总理22日上午召开了最后一次内阁会议之后,正式向斯卡尔法罗总统提出辞职。意大利政局再度陷入危机。
贝卢斯科尼政府是今年3月大选之后,由意大利力量党、全国联盟、北方联盟和天主教民主中心四党联合组成并于5月就职的。执政伊始,贝卢斯科尼曾声称要担任本届议会任期的政府总理。但意大利政治仍处于过渡阶段,联合政府中的北方联盟和全国联盟政见相差甚远,只是在贝卢斯科尼以阻止左派执政的统一战线下才组合成一个多数政府。因此,执政7个月来,政府内部一直争吵不休,矛盾重重。
导致贝卢斯科尼总理辞职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联合政府中的北方联盟,与其它盟党在体制改革、经济政策等方面分歧严重。特别在后一阶段,意大利力量党和全国联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形成联合政府中的“轴心”力量。北方联盟担心自身的力量会受到削弱。北方联盟书记在议会辩论发言中,就明确承认这届政府从开始就不是一届政治政府,而只是为了凑数。贝卢斯科尼则批评北方联盟“背叛”了选民的愿望,甚至称北方联盟书记为“犹大”。
其次,贝卢斯科尼上台以来,不仅未实现竞选时的许诺,而且政府与各方的矛盾反而不断加剧,在退休制度改革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政府与司法部门的冲突更加激烈,甚至与总统也出现了不协调的关系。这种情况导致意大利国际形象受损,国际金融界对意大利的投资信誉下降。7个月来,股市下降25%,里拉贬值30%左右,经济中固有的财政赤字和失业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进一步严重。
第三,贝卢斯科尼本人既是总理,又是菲宁维斯特集团老板。这个集团控制着三个覆盖全国的电视台。在数月之内,国家电视台的领导人全部被撤换,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前不久,贝卢斯科尼被米兰检察院传讯,有关菲宁维斯特集团贿赂案仍在调查中。
这次危机与战后意大利历次政府危机有不同之处。近半个世纪来,天民党作为政坛的权力核心,每次政府危机几乎是“换汤不换药”,因此虽然政府危机频仍,但其内外政策受影响不大,被称为“不稳定中的稳定”。可是1992年初揭出的米兰贿赂案使一大批政界要人因涉嫌丑闻而纷纷落马,天民党等传统政党先后分化解体。今年政治大选中,议会成员2/3的议员为首次当选。在新议会中,政治力量十分分散,最大的政党只占20%多点的选票,未能形成政权的核心力量。
目前,斯卡尔法罗总统将与参、众两院议长、各政党书记就如何解决政府危机进行磋商。关于危机的出路,各党也莫衷一是。意大利力量党和全国联盟及在野的重建共产党主张尽快提前大选,由选民来决定新的政府;但左翼民主党、人民党、北方联盟等则主张建立过渡政府,对选举法进行修改后再提前大选。斯卡尔法罗总统多次表示,是否提前大选,要看议会是否还有可能组成另外的政府。那么,由谁来出任新的总理?由哪些政党来联合执政呢?目前仍然是个谜。此间权威人士分析,由于贝卢斯科尼总理原来执政的基础已经不存在,由他重新出面组阁的可能性不大,看来可能性较大的是由一名个人威望较高的人士出面,组成一个过渡性的政府。人们估计,新政府要在圣诞节后才能产生。
(本报罗马12月23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卢旺达:部族屠杀举世震惊
黄泽全
卢旺达的部族大屠杀,是1994年震惊世界的事件之一。
今年4月,骤然升级的卢旺达内战导致大规模部族屠杀,在100天内,至少有50万人被杀害,200多万人逃往国外,另有200万人流离失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震惊与关注。
位于非洲中部的卢旺达,居民由胡图(占85%)、图西(占14%)和特瓦(占1%)3个部族组成。1990年10月,以图西族难民为主体的反政府武装“爱国阵线”从乌干达攻入境内,迅速控制东北部地区并向首都基加利推进,从而开始了一场持续3年之久的内战。在非统组织及邻国的多方调解下,冲突双方1992年7月开始谈判,于1993年8月达成和平协议。10月底联合国派来维和部队监督协议实施和根据和平协议建立过渡政府。但双方积怨甚深,分歧太大,和平协议难以实施,过渡政府迟迟不得组建。今年4月6日,卢总统哈比亚利马纳(胡图族人)在出席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关于解决卢旺达和布隆迪部族冲突的地区首脑会议后,与布隆迪总统同机返回基加利,座机在机场上空被火箭击落,机毁人亡。消息传出后,胡图族军人和极端分子开始在首都和全国搜捕并屠杀图西族人以及支持、同情图西族的胡图族人。
卢旺达事态发生后,联合国安理会经过多方磋商后作出929号决议,授权法国出兵干预。在全国局势混乱之际,“爱国阵线”加紧军事攻势,于7月17日夺取政府军最后一个据点吉塞尼,控制了全境。7月19日卢旺达新政府宣告成立。巴斯德·比齐蒙古出任总统,福斯坦·特瓦吉拉蒙古任总理。新政府随即宣布内战结束。内战的硝烟虽然慢慢散去,但战乱引起的难民潮迄今仍然严重困扰着卢旺达,并在社会治安、经济等方面给邻国造成诸多问题。
卢旺达新政府曾数次同邻国就难民问题举行谈判,号召难民返回家园,反复重申保证所有难民的人身安全,但混迹难民中的前胡图族军事领导人和前政府官员从中作梗,煽动难民拒绝回国,致使遣返工作进行得极其缓慢。难民问题不仅给卢旺达与邻国的关系投下阴影,还直接影响卢国内的安定和新政权的巩固。
酿成卢旺达内战和部族大屠杀的原因十分复杂。卢部族矛盾由来已久。历史上,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卢旺达实行“间接统治”、“分而治之”,先用图西人统治胡图人,后又利用胡图人反对图西人并统治图西人,导致1959年、1963年、1967年和1973年发生过4次大规模部族流血冲突。一批又一批图西人被迫逃往邻国,截至1990年10月,流亡国外的难民多达5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图西人,使殖民时代前两个原本和睦相处的部族之间形成了深刻的仇恨,一有风吹草动就发生部族冲突或部族仇杀,这次内战便是卢部族矛盾长期积累恶化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卢旺达的这次部族仇杀也是一场争夺土地的争斗。卢旺达独立时人口300万,目前增至800万,而国土面积仅有2.6万平方公里,是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农民人均耕地不足0.5公顷,许多人无地可种,难以谋生。难民要回国,使国内居民担心危及自己的生存而持反对态度。因此,哈比亚利马纳执政以来一直未能妥善解决长期困扰国家的这一问题。此外,经济落后、各类社会矛盾激化,尤其是国外难民最终选择武装回国的方式,从而导致这场空前的人类灾难。
西方“多党民主”浪潮的冲击,是卢旺达内战加剧的又一个诱因。1990年10月卢旺达内战初起之际,西方以停止经援相要挟,迫使卢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宣布实行多党制,推行西方式民主。1992年4月吸收反对党参加组成多党联合政府,可是,移植的西方多党民主模式,不但没有为国家带来稳定与繁荣,反而使党派斗争转入政府内部,矛盾更加复杂,政府行动能力削弱,权威下降,丧失了解决问题的良机,使各类矛盾愈演愈烈,全国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目前,虽然卢旺达新政府基本能够控制全国局势,但要解决棘手的难民遣返与安置问题、稳定国家局势、医治战争创伤、发展民族经济还需作长期艰苦的努力。


第6版(国际)
专栏:

  乍得总统认为访华成果显著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恩贾梅纳消息:乍得总统伊德里斯·代比22日在恩贾梅纳说,他这次访华“加强了乍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为推动今后进一步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
代比是在结束对中国访问回国后在机场对乍得电视台记者说这番话的。代比说:“这次访华成果极其积极,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对访问完全满意。今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维护和加强乍中之间这种友好合作关系。”乍得过渡政府总理库马科耶、过渡时期最高委员会(临时议会)主席加达耶以及中国驻乍得使馆临时代办苏应元等到机场迎接代比一行。


第6版(国际)
专栏:

  韩国内阁大改组
本报汉城12月23日电记者徐宝康报道:韩国总统金泳三今天对内阁进行了大改组,任命了除国务总理李洪九以外的全部内阁成员。
新内阁主要成员有总理李洪九、副总理兼财政经济院长官洪在馨、副总理兼统一院长官金惪、外务部长官孔鲁明(前驻日大使)、国防部长官李养镐以及内务部长官金瑢泰等。
在内阁大改组的同时,金泳三还改组了总统府秘书室,减少了141个局科级机构,职员减少1002人。韩升洙(前驻美大使)被任命为秘书室室长。
总统府发言人在宣布内阁大改组名单时说,此次内阁大改组的目的是促进韩国的世界化和地方化,通过改组使政府的面貌一新,同国民一道开始新的征程。


第6版(国际)
专栏:

  车臣叶利钦与议会分歧加剧俄军完成包围格罗兹尼
新华社莫斯科12月22日电(记者黄慧珠)俄罗斯总统叶利钦22日表示,他将不参加议会两院关于车臣局势的联席会议,因为这样的会议不符合宪法,会议决定不具备法律效力。
俄议会下院国家杜马今天决定于24日召开有关车臣局势的两院联席会议,并邀请叶利钦总统和切尔诺梅尔金总理参加。
叶利钦22日下午致信国家杜马代表指出,在目前的“危险时刻”举行这种会议将”破坏联邦一级的局势稳定,离解决车臣问题越来越远”。
叶利钦说,他将在近期内向俄公民阐述对车臣事件的看法,公布解决车臣冲突的计划。他表示,政府将“首先利用政治方法解决”车臣危机。
俄议会对如何解决车臣危机分歧严重。“俄罗斯选择”等“民主派”议员团反对总统动用军队武力解决冲突,一些“民主派”议员甚至因此而要求提前选举总统;而自由民主党等却支持总统的立场。
俄内务部副部长库里科夫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除格罗兹尼及其郊区外,车臣领土已从“非法武装集团”手中解放出来。
据新华社莫斯科12月23日电俄罗斯政府23日下午宣布,俄军已完成对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包围。
报道说,1200多名支持杜达耶夫的武装人员22日夜间在装甲车和大炮的掩护下,袭击了驻扎在市郊的俄军营地。
据俄官方统计,俄军已有44人死于车臣战场,116人受伤。(附图片)
12月22日,俄空军对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实施了首次超低空轰炸,至少有20人死亡。这是在轰炸时,市民们四处躲藏。新华社发


第6版(国际)
专栏:

  叙以在美恢复谈判
以外长称谈判不会有突破
本报大马士革12月22日电记者吴文斌报道:据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萨那通讯社消息,叙利亚驻美国大使穆阿拉和以色列驻美大使比诺维奇今天在华盛顿正式恢复谈判。
另据报道,以色列总参谋长巴拉克和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军事顾问以及两名叙利亚将军参加了叙以大使今天举行的谈判。
叙以两国高级军官在会晤中提出了两国在可能达成的和平协议框架内的“安全需要”。美国中东和谈协调员丹尼斯·罗斯主持并参加了在美国国务院举行的这次会谈。
华盛顿的消息灵通人士认为,双方就两国签订和平条约所必须的“安全因素”交换了看法,取得了某种进展。
这是今年2月叙以中止双边谈判以来首次恢复谈判。圣诞节后,叙以将在华盛顿继续举行会谈。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2月23日电据《耶路撒冷邮报》今天报道,以色列外长佩雷斯日前在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预言,以色列和叙利亚即将在华盛顿举行的谈判,可能会因叙方代表级别太低而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6版(国际)
专栏:本报快讯

  本报快讯
△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塞族武装总司令姆拉迪奇、维和部队最高长官明石康、总司令德拉佩里尔23日下午在帕莱正式签署波黑全面停火协议。协议定于24日中午开始生效。
△一架以色列战斗机23日在南黎巴嫩用导弹击毁一辆警车,两名黎巴嫩警察丧生。据说这是为报复同一天黎巴嫩游击队杀死一名以军士兵。以色列战斗机同时还轰炸了南黎巴嫩地区游击队的军事目标,游击队立即又在南黎巴嫩制造了一起爆炸事件,有两名以士兵丧生,5人受伤。
△据23日《华尔街日报》报道,墨西哥政府22日放弃支持其货币(比索)汇率的努力,墨西哥外汇市场比索贬值15%。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尼新政府赢得议会信任票
阿迪卡里首相领导的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少数派政府二十二日在议会赢得信任投票,反对党尼泊尔大会党和民族民主党也投了信任票,为今后继续执政铺平道路。(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海地临时选举委员会就职
海地临时选举委员会的九名成员二十二日在首都太子港宣誓就职,他们将负责明年海地议会和市政选举的准备工作。另据报道,最近几天海地政界人士纷纷批评临时选举委员会只由接近政府的人士组成。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意总理胞弟因行贿被判刑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二十二日下午刚辞职,他的胞弟保罗就被米兰法院判处七个月监禁和罚款一千万里拉,其罪名是行贿和违反党派拨款法。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纽约地铁爆炸案嫌疑犯被捕
纽约警方二十二日逮捕了一名涉嫌二十一日纽约地铁爆炸案的男子。纽约警察局长布莱顿二十二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这位名叫莱里的四十九岁男子将以蓄意谋杀等四十五项罪名受到指控。布莱顿说,这次爆炸的动机也许是敲诈,但纽约地铁公司并未收到敲诈信。(据新华社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