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吴树青
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又必须正确理解为什么过去长时期内我们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总结历史经验,我们长时期内所以没有能够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同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缺乏一个科学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专门就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概括。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过去很少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在表达类似的思想时,通常使用社会主义的“特征”、“基本特征”、“本质特征”等等概念。而在使用这些概念时,实际上是分别从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等方面作出的概括。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特征则除包括上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特征外,还包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或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此外,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物质基础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高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有时也被列入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中。在以上这些概括中,除了计划经济已因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而不再被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外,其他的一些内容应当说仍然科学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各个方面的特征或本质特征。它们同小平同志新的理论概括不是互相矛盾、不能相容的方面,而只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概括的抽象程度方面的区别。
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新的理论概括,是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一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后提出来的。这一新的理论概括,从历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中,抽象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范畴,从更深的层次上使人们科学地理解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从而也为探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的道路和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由于小平同志在新的理论概括中没有包括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因而担心会否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或者认为可以放手搞私有化,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所有制的性质,这两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其所以不正确,不仅在于小平同志的理论概括本来就以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为前提,而且也同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众多论述不一致。小平同志多次明确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小平同志在说明为什么特区姓“社”不姓“资”时,理由就是公有制是主体。小平同志还明确指出“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可见,担心小平同志的理论概括会给私有制思潮打开大门的想法是没有根据的,企图从中引出可以放手搞私有化,用私有制来取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想法,更是对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有意曲解。


第5版(理论)
专栏:

  中国实现长治久安的战略构想
张增顺卢春祥赵一兵
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历史夙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同志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和丰富的历史经验,把长治久安引入治国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略构想和治国方略。
这一战略构想集中体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长治久安的牢靠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解决中国长治久安的最根本问题,不以此为中心,不搞现代化建设,科学技术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就没有可靠的保障。
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可靠保证。邓小平始终强调要正确处理好三者关系,以保证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他认为,改革是动力,中国必须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发展是目的,中国必须发展,不发展就没有希望;稳定是前提,中国必须稳定,不稳定将一事无成。为了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统一,邓小平提出了“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原则,每一项改革措施,都要十分注意把握好人民群众总体受益原则和总体承受能力原则,以便把改革可能引起的社会震动缩小到最低程度。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前提。他认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他多次强调,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关系到下一代人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的事,伴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始终。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基本方针。坚持“两手抓”,是邓小平重要的战略思想,也是他提倡的一种科学领导方法和治国艺术。他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问题,从不同侧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两手抓”,并多次要求全党要改变一手比较软、一手比较硬的情况,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扩大民主,健全法制,是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他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要求把民主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管理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民主化,以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认为党和国家的命运不能寄托在一两个领袖人物的身上,要搞法制,法制靠得住些。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他认为,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的繁荣与稳定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从二者的统一中,作出战略判断和战略决策。针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中国的图谋,他提出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决不屈服任何外来压力,对一切国际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不看他人脸色行事,也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
邓小平反复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需要选好接班人。他特别注重党的思想、组织、纪律建设,注重选拔接班人,力主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确立了新老干部合作和交替的正确原则,实现了平稳过渡。
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坚强柱石。他明确指出:“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人民子弟兵真正是党和国家的钢铁长城”。要求军队永远在党领导下,永远做国家的捍卫者、社会主义的捍卫者、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第5版(理论)
专栏:

  学习小平党建理论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赵宗鼐
毛泽东同志曾经把民主革命时期,在旧中国小生产十分广大、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社会里,在长期被敌人分割的农村根据地和白色恐怖下的城市,建设起一支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称之为“伟大的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了这条基本历史经验,确立了紧密联系政治路线开展党的建设的重大原则。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并明确指出:建设这样一个党,是“新的伟大工程”,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键在人”、“关键在党”的重要思想。我们党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建设是指挥部的建设、先锋队的建设,是足以影响其他各项事业的建设,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决定中国前途命运,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关键性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同志从1956年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以来,根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总结国内外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对执政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考察,回答和解决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把毛泽东党建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执政党建设理论,博大精深。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将其概括为七个方面,即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关于纠正长期“左”的错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关于进行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完善党规党法,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制度化;关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关于实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造就朝气蓬勃的领导干部队伍;关于从严治党、反对腐败,加强党的纪律性等,并指出上述这些方面,都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为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中,如何学习领会好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的党建思想,我个人体会,主要应把握住贯穿着邓小平同志党建理论的三条红线: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党建理论的第一条红线;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党建理论的第二条红线;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的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党建理论的第三条红线。
贯彻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必须以邓小平同志的党建理论为指导。要把学习《决定》精神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党建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党建理论,加强对《决定》精神的理解;要完整地理解邓小平的党建理论,全面贯彻四中全会《决定》精神;要学会运用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推向前进。


第5版(理论)
专栏:

  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夏禹龙
地区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所包含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在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总体设计时,对中国地区发展战略问题表现出深切的关注,并把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看成是“一个大政策”,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这是中国地区发展战略思想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中国在历史上经济发展就不平衡,近代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更加剧了这种不平衡,造成地区布局的畸形。建国以后,中国采取了以不平衡的发展速度达到平衡目的的发展战略,在地区布局上,将建设重点由沿海向内地转移,以加快内地经济的发展,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但是,由于内地一些地方条件较差,缺乏综合配套能力,影响投资效益,而沿海又因缺少扩大生产和更新改造的资金,设备陈旧,未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其原有工业基础的潜力,不仅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低效,而且也解决不了沿海和内地之间在发展上的矛盾。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总结了这个历史经验,明确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那么,要采取怎样的地区发展战略呢?采取过去的以建设内地为主的地区平衡发展战略显然不行。因为能较快扩大开放,转换机制,吸引海外资金和技术,吸收和借鉴外国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率先接受东亚地区第二次重大产业转移的,还是沿海地区。鉴于这一情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对沿海实行政策倾斜,实施优先发展沿海并逐步带动内地发展的地区发展战略。
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不是一个局部性的问题,而是实现共同富裕构想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和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对共同富裕的构想是:“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怎样解决这个地区间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呢?从根本上说,是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而合理地流动。只有这样,先发展起来的地区才能有力地带动后发展的地区。当然,这并不排斥国家应尽力帮助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把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指出:“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把救济式扶贫改变为开发式扶贫,目的就是推动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
在帮助贫困地区以至整个内陆地区方面,沿海地区有其责无旁贷的义务。怎样帮助?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些设想。其一是“可以由沿海一个省包内地一个省或两个省。”这个设想已经开始讨诸实施,而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邓小平同志认为“包”有个力度问题,并不是无所不包,而是要根据发达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提高“包”的力度。其二是可以让“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但是,邓小平同志认为实行这个设想有一个时机问题,“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
什么时候可以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地区间贫富差距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认为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因为到那个时候,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大发展了,沿海地区支持内地经济力量更雄厚了,资金、技术、管理和产业向内地的转移也更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了。


第5版(理论)
专栏:

  邓小平的农业“两个飞跃”思想与中国农业改革
陈吉元韩俊
1990年邓小平在谈论农业问题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是迄今为止我国农村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次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就其内容来讲,首先是农村经营形式的变革,即由原来高度集中的统一的经营方式,逐步改革为农户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逐渐赋予农户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的权利,从根本上再造了农村经济的微观组织结构,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
建立在细小土地规模基础上的农业,其技术进步和农业的商品化进程是非常缓慢的。从目前和长远来看,随着客观条件的成熟,应主动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的长期稳定增长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转变。
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各种类型的土地流转和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相继出现,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四种形式:(1)“两田制”模式。这种模式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代表,其特点是把耕地分为两类:一类为口粮田,原则上人人有份,用以满足农民的口粮、饲料用粮和生产用种子用粮;另一类为承包田,由农民根据自己的经营能力投标承包。(2)自由流转型。土地的流转,以农户之间的自由转包为主,以发展农业经营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主,在土地转包过程中,市场机制起着主导的作用。这是我国多数地区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3)村办(集体)农场模式,这种形式以无锡县和顺义县为代表,其特点是:通过社区组织的统一调整,建立村办(集体)农场,实现土地经营的相对集中。(4)土地经营权入股型。这种做法较早地出现在广东省南海市。具体做法就是在明确土地所有权是集体的、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前提下,把土地经营权量化为股份,通过入股的形式,把农民的土地经营权集中起来,由组建的“农业发展股份公司”集中经营。农民在交出土地经营权的同时,即成为该公司的股东。
小平同志在谈到发展经营时,强调“这是很长的过程”这一点在实践中是极其重要的。发展规模经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农业劳动力向农外转移的程度。就一个农户来讲,只有在家庭主要劳动力都已相对稳定地转入非农业部门就业,并获得比较可靠的收入以后,才有退出农业的要求和可能。就一个地区或全国而言,只有当大部分农业劳动力稳定地转入二、三产业后,才具备了推进规模经营的起步条件。
我们认为,就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而言,目前进行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还不成熟。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农村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内部制度上。当然,对于少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随着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应抓住机遇,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特别是要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小城镇的户籍制度,引导部分农民逐步进入小城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离土创造条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