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当今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李鹏总理出席开工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功在当代利千秋》
相信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广大建设者努力和全国人民支持下,工程必将顺利进行,一九九七年实现大江截流,二○○三年首批机组发电,二○○九年全部竣工
本报宜昌12月14日电新华社记者孙本尧、本报记者杨振武报道: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在长江三峡工程开工典礼大会上宣布,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主持开工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市长黄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和中共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四川省省长肖秧,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长贾志杰,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以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三峡工程的建设者,各界有关人士,出席开工典礼。
长江三峡工程开工典礼大会在三峡大坝坝址——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举行。会议主席台两侧分别写着“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建好宏伟三峡工程”和“一流工程、一流质量、一流管理、一流文明施工”两条标语。右岸山坡上写有“建设三峡,开发长江”8个大字。
大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礼炮声中隆重开始。李鹏总理在大会上发表了《功在当代利千秋》的重要讲话。他说,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经过长达40年的论证,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又进行了近两年的施工准备,现在已经具备了开工的条件。中央决定三峡工程正式开工,这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人民关注的一件大事。
李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多年来参加工程勘测设计、科研和论证的专家学者,向参加三峡工程的广大建设者,向一切为三峡工程做过贡献和表示关心的国内外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
李鹏说,三峡工程是一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工程。长江洪水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严重洪水灾害,给江汉平原、洞庭湖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沿江重要城市、工矿企业、交通干线带来极大的损失。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洪水威胁的诸多措施中的一项关键性工程,不仅可以防止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减轻对江汉平原、洞庭湖地区和武汉的威胁,还将提高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意义是十分重大而深远的。三峡水利枢纽是全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它将为华中、华东、四川等地区提供大量的电力,并将促进全国电网的形成,对长江沿岸的经济繁荣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三峡工程建成后,高峡出平湖,将极大地改善长江的航运条件,万吨级船队将可从武汉直达重庆,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经过认真筹划,三峡的名胜古迹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而且可以形成新的景观。三峡工程及其坝区将会成为现代化与民族风格相融合的气势磅礴、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的风景旅游区。三峡的旅游事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他指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我们一定要把它建成世界第一流的工程。第一流的工程要有第一流的现代科学管理、第一流的文明施工、第一流的工程质量。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和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工程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三峡施工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做到用人少,工期短,质量好,效益高。施工现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为文明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讲到移民工作时,李鹏说,库区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任务十分艰巨。移民要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不仅要做好移民的安置,还要发展库区的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峡移民要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管理体制,移民经费切块分给四川和湖北两省,包干使用。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精打细算,结合开发,合理使用。希望库区广大人民发扬风格,顾全大局,做好搬迁安置和开发工作,支持三峡工程的建设。
他说,为了促进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国务院已决定把三峡库区列为经济开放区,给予优惠政策。国家和省市在安排建设项目时,将根据建设条件,予以同等优先的原则加以考虑。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省市要对库区实行对口支援。所有这些都给库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库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抓住这个机遇,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把库区逐步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地区。
在讲到三峡工程的建设资金时,李鹏说,为确保三峡工程顺利进行,国家已建立了由全国支持的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形成稳定的建设资金来源,并且制订了可行的国内外资金筹措方案,因此,三峡工程的建设资金是有充分保证的。
他说,三峡水力发电机组和输变电设备将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我们欢迎世界上具有制造大型水电和输变电设备经验的厂商参加竞争,转让技术,合作生产,参与这一工程建设。
李鹏说,三峡工程开工以后,在建设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广大建设者努力和全国人民支持下,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三峡工程建设必将顺利进行,1997年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2009年工程将全部竣工。一个宏伟壮丽的三峡工程将巍然屹立在中国的大地上,她将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建设好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千秋。
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肖秧、贾志杰和施工代表、设计监理代表也先后在会上讲了话。
讲话后,李鹏为长江三峡工程奠基揭幕。
大会开得隆重而简朴。
会议一结束,三峡主体工程的混凝土就开始浇注。李鹏等视察了工地,同工人们亲切见面。
在长江三峡工程开工前,李鹏于12月12日、13日在船上主持召开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专题会议,就三峡工程的若干问题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省、市负责人进行了研究。他还到四川省的丰都县、万县市和奉节县等地,视察三峡库区,考察移民工作,并访问了搬迁农户。李鹏要求三峡库区各级领导带领群众认真做好搬迁移民工作,在支援三峡工程建设的同时,把移民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这些地区的人民更快地富裕起来。(附图片)
两幅照片分别为新华社记者薛铁军杜华举
刘小青绘


第1版(要闻)
专栏:

  学习《邓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
更好落实理论武装全党任务
推动学习研究宣传深入开展
胡锦涛在会上讲话刘华清荣毅仁等出席丁关根主持会议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十四日电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在会上讲话时指出,党的十四大以来,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局面。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领导,乘势而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这一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更好地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服务,为凝聚全国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又快又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为发展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完成当前各项任务服务。
这次研讨会,是经中央批准,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教委、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同志二百五十多人。
刘华清、荣毅仁、李岚清、李铁映、薄一波、布赫、阿沛·阿旺晋美、胡绳等出席开幕式。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丁关根主持会议并讲话。
胡锦涛说,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密切结合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积极推进改革和建设的实践,紧紧抓住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一总揽全局的根本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各级党委和各有关部门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工作,理论工作总的形势很好。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都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高级干部率先垂范,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动了全党的理论学习;理论宣传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着重帮助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研究工作逐步得到加强;理论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胡锦涛强调,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把这一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坚持下去。重点要继续抓好县以上领导干部的培训和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同时必须用相当的精力抓好广大党员的学习,抓好知识分子特别是社会科学界知识分子的学习,抓好青年的学习。
胡锦涛说,理论宣传和研究要加大力度,坚持面向实际,实事求是地回答实践提出的问题,回答得越清楚、越透彻、越有说服力,它的作用就越大,也越易于使人们认识到理论的正确和学习的必要。做理论工作的同志要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政策建议和有力的理论支持,对干部群众中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做好释疑解惑的工作。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要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理论工作者内部要加强团结,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也要加强团结。
胡锦涛最后强调,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一如既往地抓好学习、研究、宣传,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经常检查和督促,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理论研究是艰苦的劳动,各级党委要理解和爱护理论工作者,关心他们政治上、业务上的进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要加强理论队伍的建设,特别要注意发现、培养、使用中青年优秀理论人才,努力建设一支积极研究和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跨世纪的理论队伍。
丁关根在讲话中说,这次研讨会是我们党的理论工作和我国理论界的一件大事。会议的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遵循“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全党全国工作大局要求,坚持重在建设,理论联系实际,交流《邓小平文选》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研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理论贡献,把这一理论的学习、宣传、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推进理论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服务,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服务。
丁关根说,为了开好这次会议,从今年四月份以来,各地、各部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组织理论研讨会,深入开展研究,推荐优秀论文。经过认真评选,从数千篇论文中选出一百篇论文到会交流。这次会议是对理论学习、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阅,也是对理论学习、宣传、研究工作更好地向前发展的有力推动。这次会议必将对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丁关根指出,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落实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一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日益深入人心,一个学习理论的热潮正在深入展开。
他强调,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实现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广大理论工作者负有重任。衷心希望广大理论工作者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开拓前进,为更好地落实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把这一理论的学习、宣传、研究引向深入,做出新的贡献。
薄一波同志在讲话中说,这次研讨会,时机抓得好,意义非同寻常。说时机抓得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去年全党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热情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并已取得明显成效,这实际上为这次研讨会的召开作了最好的准备。二是继中央作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部署之后,四中全会又作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决定。说意义非同寻常,主要是指我们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应该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来理解学习《邓小平文选》的重要性。
薄一波在简要回顾了党的历史经验后指出,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来之不易,就会更加珍惜它,学习它。它的基本点,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大地,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行动指南,它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更加显出它的光辉。他希望广大理论工作者在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下,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要站得高,看得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了共同的理想,团结一致,深入实际,不断探索,广泛宣传,加强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胡绳同志也在会上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的讲话。


第1版(要闻)
专栏:

  当惊世界殊
——写在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之际
本报记者龚达发杜若原
长江在高唱,群山在欢呼。
1994年12月14日10时40分,李鹏总理向全世界宣告: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一罐混凝土稳稳地浇筑在大坝江心岩石上。一项伟大的跨世纪工程将从这里崛起,载入中华民族腾飞的史册。
    一
开发三峡,治理长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意愿。本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写道:“自宜昌而上……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泝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这是中国提出开发三峡的第一人。
新中国的建立,把三峡工程真正摆上了议事日程。毛泽东以他博大的胸襟勾勒出三峡工程的宏伟蓝图:“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此后,新中国几代水利科学工作者用40年的时间,精心设计,反复论证。从水文调查到地质勘测;从研究坝段到坝址选择;从水库调查到移民安置;从防洪演算到水库调度;从泥沙淤积到水库长期使用;从工程施工到巨型设备研制……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研究报告和方案蓝图。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三峡工程决议》。从此,历时半个多世纪的三峡工程论证和审查工作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进入实施阶段。
三峡工程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介绍:长江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而最重要的是防洪。自古以来,荆江两岸一直是长江洪水肆虐横行的地方。史书记载,自汉代以来2000多年里,长江中下游发生较大洪灾200多次,水灾更是不可胜数。1931年大水,武汉市区行船百日,江汉平原14.5万人淹死;1935年再次大水又夺去了14.2万人的生命!1954年长江大水,荆江分洪区三次分洪,京广线中断百余天,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长江防洪,尤其是中游水患,使共和国每一位领导人寝食不安,牵肠挂肚:这里有1500万人,2300万亩良田,还有华中特大城市武汉、京广大动脉……
三峡工程是唯一可以解除这些心腹大患的良策。水库防洪库容达222亿立方米,水库调节洪水可削减洪峰流量2.7万—3.3万秒立方米,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即使遇到千年一遇的洪水,也可以通过三峡工程的调蓄,防止发生大量人口死亡的毁灭性灾害。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亿千瓦时,相当于一座年产5000万吨原煤的煤矿。三峡水库回水可达西南重镇重庆,改善650公里川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以从上海直达重庆,年单向通过能力由现在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为重庆、四川乃至大西南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
三峡工程的一系列世界之最使之跻身世界超级工程前列。1994年6月,在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超级工程会议”上,三峡工程当之无愧地入选。外电报道,“三峡工程的出现,为会议陡增光彩”;“三峡工程属于全人类”。
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王家柱这样说:三峡工程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人类最先进的科技进步成果。
“三峡热”已由中国传到海外,近两年到三峡工地考察、参观的外国元首、知名人士、水电专家已达5000多人。仅今年上半年,就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前来三峡寻求合作。三峡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全世界,它的建成又将极大地推动世界水电事业蓬勃发展。
    二
站在壮阔的三峡工程现场,葛洲坝工程局局长乔生祥感慨万端。他参加了葛洲坝工程建设,而今又率军奋战于三峡工地。
三峡工地距葛洲坝不过30公里,但它们却分属于不同的时代。三峡工程除了投资额、发电量远远超过葛洲坝外,更重要的区别是三峡工程深刻的体制改革。
三峡工程静态投资954亿元,倘若投资突破1%,便是9.54亿元;工期拖后1年,仅发电一项损失即过百亿元。历史不容许三峡工程再交如此昂贵的“学费”。
三峡工程的决策者、建设者一直思索着运用新的机制建设三峡,树起三峡的崭新形象。李鹏总理多次明确提出:用计划经济的老办法,全部由国家投资建三峡是不行的,要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工程项目业主制来建设和管理三峡。1993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作为水电建设体制改革的产物,招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一道登上工程舞台,构建起功能完整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即“三峡模式”。
1993年9月8日,三峡工程推出第一标——西陵长江大桥,铁道部大桥工程局以3.5亿元中标。迄今为止,三峡工程已进行了52项招标,总合同额达到41亿元,引来了国内最具实力的100多家施工企业和美、英、德、瑞士、日本等国外大型设备制造企业。
“靠竞争赢得进军三峡的入场券”。三峡模式的巨大冲击力,使三峡前期工地成了多路英豪比技术、比实力、比信誉的竞技场。十几家甚至几十家施工单位争夺同一项目的精彩场面,令我国水电界的权威惊叹又惊喜。
铁道部大桥局是建设过武汉、南京等长江大桥的劲旅。按常理,他们夺得西陵长江大桥一标似无大障碍。但是,面临激烈的竞争,大桥局不敢有一丝松懈。他们除了展示自身的技术优势外,又果断联合武昌造船厂,在低温焊接、运输、吊装等方面形成新的优势,才得以一举夺标。
1993年10月24日,长委会宜昌监理中心第一次跨进三峡工程大门。截至目前,进场的监理单位已有11家200多人。他们握有对施工全程监理的权力,建立了确保工期和质量的现场监督体系。同时,总公司还严格按合同条款规范项目中标单位的行为,防止层层转包等违约现象,从而为三峡工程创造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施工、一流的质量奠定了基石。
    三
在三峡工程中,最让人牵肠挂肚的事就是移民。据三峡移民局局长唐章锦介绍,按三峡水库175米蓄水位计算,淹没面积达638平方公里,涉及鄂川两省19个县(市)。在长达20年的移民迁建期内,移民总数将达到百万人。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和重视移民工作。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不止一次地强调,让移民迁得出、住得好、先致富,对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三峡坝区的人民不会忘记历史的这一幕:1958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周恩来总理登上瑞雪铺地的中堡岛,走近一间农舍。这一天,正是主人望作秀的女儿“打喜”的日子,按照风俗外人不能进屋。入乡随俗的周总理在主人门口留下4元钱悄然离去。35年后,望作秀第一个搬离中堡岛。
领袖和移民的水乳之情,激发了三峡坝区人民舍我家园、修我大坝的豪情。1992年冬天,正值天寒地冻时节,几项关系到大江截流的关键工程相继开工,工程征地迫在眉睫。为了工程需要,秭归县茅坪镇和宜昌县三斗坪镇的几十户农民成了第一批移民。他们砍了柑桔树,拆了大瓦房,搬进临时搭起的简单活动房。
担负三峡坝区移民工作的宜昌市、县各级干部,将自己比喻为一肩挑两头:一头扛着国家的任务和大局,一头扛着移民的利益和负担,两者都得兼顾。“让每一个移民满意”,是他们铭记在心的准则。
自1984年起,国家即拨出专款,对川鄂库区实行大规模的开发性移民试点。库区各级政府不再把移民仅仅视为赔偿对象,而是对移民迁移后的生产和生活作出全面的安排,妥善安置移民并负责到底。
从库首第一县湖北巴东县,到库区腹地四川万县市,再到库尾四川巴县,开发性移民正在卓有成效地展开。
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更是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移民的关心。全国20多个省市派出的考察团,纷纷深入库区,洽谈合作项目。
如果说对口支援移民是全国人民支援三峡工程的具体行动,那么,三峡工程基金的筹措则是全国人民对三峡工程的奉献。从1993年起,全国除贫困地区和农业排灌用电外,每度电加征3厘钱;今年则为4厘,一年大约可收入23亿元。这部分基金作为国家资本投入三峡工程建设。
今天,令人梦绕魂牵的“三峡工程”终于开工了!记者在坝区看到,一年多前,这里还是桔香飘溢的优闲田园,如今却变成机械如林、车流如潮的大工地。建设者们艰苦奋斗,夜以继日,超前施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终于比计划提前10个月擂响了进军三峡的锣鼓。(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纪念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成立45周年
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和钱其琛近日分别为纪念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成立45周年题词。
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是:
搞好人民外交
广交各国朋友
增进相互了解
加强友谊合作
李鹏同志的题词是:
积极开展人民外交
创建良好国际环境
乔石同志的题词是:
发展人民外交
增进相互了解和
友谊
维护世界和平
李瑞环同志的题词是:
研究特点
发挥优势
加强合作
增进友谊
钱其琛同志的题词是:
发挥人民外交的
优势
为改革开放事业
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