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涅而不缁”
谢逸
古人的墓志铭,不少是像现在的某些企业家传记,三分真话,七分假货,涂脂抹粉,歌功颂德,且大多是自掏腰包、出重资请人帮写的。当然,恰如其分的也不少,而也有自己动手写的。
坎坷一生,到油尽灯熄的时候,未免有些感慨,总想评说一番,但言不在多,更不应作假。德国数学家卢道尔曾把数学中的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的第35位,勤奋艰苦,成果不小。但他去世后,墓碑上只刻着π=3.1415926535……而且这是根据他的遗嘱刻的,他实事求是,没有自吹,但人们从这些枯燥的数字中却看到了他的贡献,窥见了他的坚毅。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去世时,墓碑上刻的只是“印刷工富兰克林”几个字,这是他死前为自己写好了的,简单明了,十分谦虚,人们虽未看到什么美妙字句,但却永远记得他在科学上为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也不忘却他所得到的几十个科学荣誉头衔。
我国晋代的陶渊明,死前也写下了《自祭文》,这是他的盖棺定论,如实地描绘了他一生境况,表达了他那穷居柴门、缺衣少食但却“含欢谷汲,行歌负薪”艰苦而又愉快的生活,也道出了他那“宠非己荣、涅岂吾缁”的品德。涅是一种黑色染料,缁即黑,是说得到上官宠幸并非我的光荣,黑色染料岂能染黑我自己?对照他的一生,确是如此,没有假话,也不自吹。最近病逝的我国著名戏剧家翁偶虹先生,死前也写了《自志铭》,说他“……甘作花虱于菊圃,不厌蠹鱼于书林;书破万卷,只青一衿,路行万里,未薄层云……”这是他一生的总结,勤奋、朴素、淡泊,他也像陶渊明那样,“宠非己荣,涅岂吾缁”,这种风格,从古以来就一脉相承。
陶渊明是借用孔子的话,去抒发个人的感慨。《论语·阳货》:“子曰:……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意思是说,最坚的物品是磨不损的,最白的东西是染不黑的。古人崇尚清白,宁可粉身碎骨,也要洁身处世,一个人最好是全无黑点,又立下丰功伟绩,但这是不容易做到的。而不为非作歹,不误国害人,即使置身于极恶劣的环境,仍白净如故,到写《自祭文》或《自志铭》的时候,就可以刻上“涅而不缁”四字,能如此,就问心无愧,而也不枉此生了。


第12版(副刊)
专栏:中原奇安特杯“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选评征文

  表现现实生活的真善美
——入选“五个一工程”的戏曲现代戏简评
安葵
戏曲现代戏承担着一项古代题材作品无法替代的任务,就是直接地表现出现实生活的真善美,1993年入选“五个一工程”的四部戏曲现代戏在这一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豫剧《能人百不成》写一个思想活跃的农村青年白世成当了村长以后所遇到的种种难题。他想在改革开放中有所作为,为群众办实事,但却不断受到有落后思想的人们的有意无意的阻挠,不但办工厂集资贷款屡屡受挫,甚至恋爱婚姻也几乎失败。白世成的遭遇可以引起人们广泛的联想:要站在生活的潮头上破浪前进,就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醋工歌》所写的乡镇企业前进中的矛盾也同样给人以这样的启示:办起工厂的农民并不会因为身份的变化就一下子丢掉根深蒂固的旧意识。醋厂厂长楚柳选贤任能,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便受到与她有亲戚关系的人们的抵制和中伤。楚柳正是在克服这些矛盾的艰辛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眉户戏《臂塔圆舞曲》描写了商品大潮冲击下建筑工人的境遇和他们的美好的心灵。工长王建林面对着国营企业所遇到的特殊困难和包工头的不正当竞争,不为物质引诱所动摇,不被种种困难所吓倒,他忍受着母亲病故的悲痛,为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而忘我地工作。在他的身上凝聚着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也表现出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特点。这些作品构成了一幅改革时代的城市农村绚丽多彩的生活图画。
剧作家也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创作激情。滇剧《朱德与唐淮源》写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与国民党将领唐淮源之间的友谊与波折,斗争与命运,表现了以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牺牲奋斗精神和海纳百川、高瞻远瞩的宽阔胸襟,也表现了以唐淮源为代表的滇军将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尽管两个人所走过的道路不同,但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我们的“民族魂”。
这些作品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首先在于他们反映了生活的本质真实,剧中的主人公的形象既真实可信,又具有优秀的品质,他们的美好的心灵具有感人的力量。几个戏的共同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厚。音乐唱腔都保持了剧种特色,以乡音唱乡情,同时又有改革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在表演方面,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发展。比如《臂塔圆舞曲》把建筑工人的劳动动作舞蹈化,使舞台充满诗情画意。《醋工歌》设计了向观众敞开一面的醋缸,楚柳的丈夫陈二栓等人为了捉楚柳的把柄而藏到醋缸里,结果弄得自己非常尴尬。他们的窘态引起观众阵阵笑声。这些戏都在把现代生活搬上舞台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戏曲现代戏创作积累了新的经验。
由于现代戏的创作和演出的难度较大,所以这些入选的作品也有一些不如人意之处。有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矛盾方面还显得平直,有的作品人物关系的设置上还带有“编”的痕迹,人物形象也还欠丰满。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第12版(副刊)
专栏:名胜漫步

  文德桥看月
俞律
凡朋友到南京来,我都要陪他们逛逛夫子庙,陪他们步上庙前的文德桥,看看举世闻名的秦淮河。
文德桥长不过一河之阔,宽只容数人并行,既不如卢沟桥那样壮丽,也不像赵州桥那么稳健,但它是秦淮河上的桥,而且是秦淮河上许多桥梁中最重要的一座桥,站在桥上就会被秦淮文化簇拥起来,从六朝豪华到如今的现代化。
中外游客观光南京,一般也都要走到这座桥上来的。他们举目四顾,看到的是一个古秦淮和新秦淮拥抱起来的缩影,听的是导游的流畅的叙述:秦淮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导游们总不会忘记介绍文德桥上的月亮,这是一个传闻中的奇妙现象:据说农历十一月十五的夜里,只要晴空无云,高天之上银盘大似的月亮行经文德桥正中时,从桥栏俯首看水,就会看见水中月亮忽然分为两半,一半在桥左,一半在桥右。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文德桥上半边月”的成语。
南京人对这个传说虽然谈起来有声有色,但是并没有谁说是自己亲睹其景的,而且也似乎并不想等一个冬月十五之夜,登文德桥看个究竟。我在南京落户已经历40余个冬天,有四十余次机会可以实际观察其境,然而也终于都漫不经心,届时一一错过。直到去年此夜,写作迟眠,忽见窗外好一片月色,偶然想起文德桥上月亮,不知是何光景?好在我家离桥不过一箭之遥,遂信步走上桥去。
此时行人已渐稀少,偶有人过,也是匆匆度桥,竟没有一个人停下来看看天上和水下的月亮。我独立良久,见月亮渐行渐近,真个是喜出望外。这时忽见一群外地人谈笑而来,喧破桥上静夜。他们是因听了导游介绍,今夜来寻桥上半边月的。谁知偏偏天不作美,浮起一块云来。正要穿桥而过的月亮竟被裹入云去,等它重又钻出,却早已过得桥去,继续西行了。大家徒呼奈何罢了!
他们未逢半边月,就开始议论秦淮河了。虽是七嘴八舌,意思倒是明确:秦淮河虽有美的盛名,朱自清和俞平伯赞美过这里的“桨声灯影”,如今却受了环境污染,失去明澈的光彩了。即使真有半边月的奇景映在其中,也未必是动人的。我作为秦淮河畔居民,听了这话不免汗颜。当然,治理一条古河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像面盆里的水脏了,倒掉再换一盆干净的那样轻而易举。这几年百废俱兴,治理秦淮河的任务终于上了议事日程,不管多难的事,只要开始认真地办了,一定会有好结果。譬如40多年前,这里有胸前佩白兰花的妓女,还有穿香云纱的流氓,这也是一种污泥浊水。后来很快就治理好了。也许再过几年,秦淮河里的水就会变得清澈如镜,那时我要天天到文德桥上去看水里的月亮——何必一定要等十一月十五之夜呢?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化广角

  名胜古迹觅佳句
——读《晚晴楼主名胜古迹楹联集锦》
杨连仲
有关名胜古迹的楹联,颇有研究者,不是很多。而专门创作者,更为寥寥。许多是一知半解的,但能够讲出子丑寅卯来,就很见功底了。由此可见,传世于今的著名楹联,常常是文人墨客吟诵书题的绝妙佳词,又是文物考古工作者竞相研究的一个课题。天津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湖南诗人、湖南诗词学会、湖南楹联学会顾问田翠竹老先生所著《晚晴楼主名胜古迹楹联集锦》,是一本选题新鲜、别树一帜的诗词艺苑类专著。
林从龙先生评述这本《集锦》,简列了田翠竹老先生楹联的主要特色:“立意高、气势足、诗味浓、对工严”。从中不难领略老先生的艺术风格。
写好一幅楹联,不单单应具有生活的底蕴、扎实的诗词写作技巧、丰富的生活阅历;且须具有历史、地理、人文、考古等各方面的知识。可以说,它们是方方面面的有机联姻,是凝聚了的艺术结晶。在这方面,《集锦》显见其长。如为北京大观园潇湘馆创作的一幅楹联:“泪珠是珍珠,好姑娘:不哭或少哭;宝玉本浊玉,这男子:多情又无情!”寥寥26个字,即把人物之间的关系、特征、特殊环境的特殊性格等,烘托无遗。假如没有对《红楼梦》这一名著深熟的基础,假如没有对贾、林两个主人公的性格把握准确的技巧,是不会写出这样的佳句的。
出玉精雕而细琢,荆棘丛中索新径。用这两句话概括老先生多年创作遵循的信则,并不过分。用他的话说:“余所谓‘新’,其义有三:不拾古今人牙慧;不剽窃他人只言片语;不作通用体,即一联既可题张飞,又可题岳飞;既可题西湖,又可题东湖”。这“三不”,正是他创作中“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可贵境界。楹联收进的220幅作品,通篇都鲜明地突出了这种“创新意识”。历代的文人墨客,参观、敬拜曲阜孔庙的不少,所题楹联,也各显风骚。而田老先生,另辟蹊径,独有一幅在其间:“宣尼若不删订六经,何处觅中华民族文化?杏坛早已昭告天下,此间有东亚炎黄子孙!”这里,“宣尼”指孔丘;“杏坛”,在孔庙大成殿前甬道正中,是孔子讲学之所。无论从对仗、意念,还是遣词造句、凝练,都令人折服。


第12版(副刊)
专栏:茶楼

  岐山食文化
辛中
一著名文艺评论家在一篇文章中说他招待一位朋友时,“一人吃了一碗手工切面。那面细长薄韧,像粉皮一样半透着明,一筷子能把碗里的面全挑起来,几口吃完,碗里的素油星儿飘着臊子和葱花,香得馋人,又端起碗把汤喝了,前后只花二十分钟。”他们吃的什么面?岐山臊子面,说具体点,“正宗岐山手工铡面”是也。
岐山臊子面始于西周早期,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相传臊子面是周文王的母亲为招待前来看望刚从监狱放出的周文王的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所做的一种长面条,当时叫“长寿面”、“和气面”。其特点是:面条细白,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做臊子面要用上好的特粉、精盐、香醋。下锅菜和飘菜的大小形状在刀功上亦有讲究,调汤时调料要根据火候依次适量下锅。简言之,岐山臊子面要做到“薄、筋、光、酸、辣、香”的程度,才算名副其实。
岐山县位于关中西府,乃“西周发祥之地”、“青铜器之乡”,文化积淀厚重,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名吃繁多。除岐山臊子面外,有曾作为贡品、被慈禧太后赞赏备至的“岐山挂面”,还有“岐山擀凉皮”、“岐山锅盔”,以及改革开放后推而广之、相继问世的“岐山扯面”、“岐山饸饹”、“岐山肉夹馍”等,从而使岐山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岐山风味名吃过去仅在西安东大街、解放路和大雁塔等繁华地段和旅游景点才能看到,如今,古城的大街小巷的市场上、夜市上也能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