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反腐败——长期化、制度化的综合工程
范赓
反对腐败,作为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社会正常进步的一个有力武器,越来越被视为一个长期化、制度化的综合工程。
以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为基本特征的腐败现象,其本身就是对社会公共权力的滥用和亵渎,对以公正和平等为要旨的合理经济秩序和社会制度、社会公德的破坏与践踏。面对这一社会问题,如果能够果敢地采用得当的措施,将腐败遏制在最低限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受到的阻力也将随之减小;反之,如若陷于这一恶性圈中,不仅经济发展难以言及,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都难以保证。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不论主观上或是客观上的哪个方面都丝毫不允许我们对腐败问题掉以轻心。我们应该注重这一客观现实: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难免出现一些“空档”。旧有体制的一些弊端尚未完全革除,时不时地仍在起作用;新的体制还未形成,法制尚不完备,一些问题的政策界限乃至于是非尚未理清,监督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也还很多……所有这些,都在客观上给以权谋私和违法违纪的人以很多可乘之机。
反对腐败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加强打击力度,坚决惩处各种腐败分子。尤其要着重查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经济管理部门、执法监督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严重以权谋私的违法违纪案件。二是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作为社会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消除各种腐败现象有赖于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所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从根本上讲,是改革不深入、不配套,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结果。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将为从根本上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创造越来越多的条件。
(8月28日《文汇报》范赓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东方红》诞生经过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开进佳县县城,实行减租减息、分粮分地的土地革命运动。农民李有源,高兴得脸上乐开了花。李有源自小勤奋好学,能认识一些字,被村民们称为文化人。李有源对陕北民歌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有空闲就自编自唱一些歌颂党、歌颂革命、歌颂领袖人物的民歌小调。从1940年开始,李有源曾多次想编几曲歌颂毛主席的歌,1942年的一天清晨,李有源上山劳动,太阳从东边慢慢升起,红彤彤的极为耀眼,照得李有源心花怒放,他放下农具认真地观赏日出,看着看着想唱歌的欲望涌上心头,便放开歌喉按照一首名为《骑白马》的民间小调的曲调,填上自己编的词唱起来: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他是人民大救星/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
移民好,移民好,/移民工作闹开了/佳县出来跑延安/移民变工把山掏。
佳县移民走延安/一定要开南劳山/不过几年你来看/尽是一片米粮川……
李有源给它起了歌名《移民歌》,还把这首歌教给儿子李增正唱。
1943年,佳县又有一批移民到延安去开荒。移民队副队长李增正把《移民歌》的曲调换成了信天游的调。走到桥儿沟时,鲁迅艺术学院的学员听到他们的歌声,都感觉到这歌的内容很好,便把李增正叫去,向他问清了歌词。这样,这支《移民歌》开始在部队和边区的其他地方传开了。
全国解放后,又经过众多文艺工作者的修改,更名为《东方红》,歌词更加简练生动,把信天游的曲调作了适当加工,署名李有源词,集体曲。从此,这支歌就成了全国人民表达对毛泽东同志崇敬和爱戴的最好心曲。
(8月21日《解放军报》刘瑞旭纳新武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落榜后成名的人
两次科场失利的宋代苏洵,失利后不气馁,刻苦自学,终于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
八次落榜的明朝人归有光,在嘉定招生开学,含辛茹苦,发愤攻读,终于写下了《震川文集》四十卷。
三次落榜的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下决心从医,一生精心研究,走遍了长江、黄河流域,经过27年的精心劳动,参考了八百多种医书,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四次落榜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深入民间进行采访,写出了著名文学作品《聊斋志异》。
三次落榜的剧作家曹禺,年轻时一心想当医生,报考北京医学院失败后,积极参加戏剧活动,阅读了大量欧美文学和戏剧作品,写出了《雷雨》、《日出》等具有很大影响的作品。
四次落榜的严文井,二十岁左右,在北京两年中报考了四所大学,均落第,后到北京图书馆当小职员,秉烛夜读,翻译了大量著作,成为我国著名作家。
三次落榜的翻译家苏阿芒,选择了自学道路,掌握了二十多国文字,在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刊登过作品,被瑞典一家杂志称为“文艺领域的一颗新星在东方闪光”。
(8月11日《上海大众卫生报》韦一文龚宝良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秋季好发哪些病
立秋之后,秋风秋雨渐多,天气由热转凉,真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是因为此时昼夜之间温差增大,也是发病较多的时节。
秋季,是慢性支气管炎高发期。其中有旧疾复发者,也有因着凉而新患者。此类病人少则一二周,多则经月不愈。有旧疾者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暖防寒,少食辛辣食物,最好戒烟戒酒,以防复发。正常人也应适当增减衣服,以防受凉而致病。
哮喘病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有此病史的人对温度、气候变化较敏感,且适应能力较弱,所以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秋季又是草枯叶落时节,空气中过敏物质增加,因此,有哮喘病史的人要尽量减少与致敏因素接触。如果有已知过敏源的,注意避免接触,可以防止发作。
秋季气温下降,人体受冷刺激后,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多,对原有胃溃疡等胃部疾患者大为不利。另外,秋季由于阳气弱阴气长,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多参加一些锻炼活动,以改善肠胃道的血液循环,增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
由于秋季天气渐凉,不少人早早就添加许多衣服,唯恐伤风感冒,许多孩子因而易患“热伤风”。这些孩子一方面鼻涕直流,一方面又大汗淋漓,往往反复感冒首尾不断,这是衣服加得太多的缘故。常言说“春捂秋凉”,“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这是因为人体体温调节是靠皮下毛细血管的收缩与扩张来实现的,如果不急于多加衣服,让肌体逐渐适应环境,就能减少伤风感冒的发生。
(8月22日《新华日报》埃胜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北京的胡同
人们都知道北京有条长安街,几十里大道又宽广又气派。要是在京城住上十天半月,眼尖心细的外地旅客就会发现:密密麻麻如叶脉般分布着的大小胡同,也蛮有特色。
走在胡同里,你会看到两溜巷墙清一色砌着青灰砖。且多为四合院,院门参差错开。门脸儿不高不大,结结实实的木结构,露出内面的砖砌障壁。廊檐处瓦当古朴,砖刻苍劲,门前两侧蹲着两扇石鼓墩儿,墩上刻着风火旋轮、绽放莲花或者瑞狮仙鹤之类的图案。黑黝黝的漆髹门板上,写着充满燕赵豪气的大字:“忠厚传世久,诗书延福长”,“生逢圣朝仰恩典,国泰民安享太平”。活脱脱的明清遗韵,要多古典就有多古典。偶尔,也可瞧见一块半块门匾,写着工整的黑宋体:“向阳院”呀,“光明院”呀,叫人不禁想起逝去不久的那个年代。
胡同像一颗颗记事的珠串,从一个侧面记载着北京的历史和发展。单说那胡同的名字,起得真叫绝,正宗地道的京味儿,像“百花深处”;有的因特有的标志而得名,像西四附近的“砖塔胡同”;有的就像永久的格言,如“勤劳胡同”,“勤俭胡同”。
老舍先生的故居,位于“富强胡同”。明代名将于谦的府邸,则在“后裱褙胡同”,大概这是手工业劳动者聚居的地段吧。奇怪是,偌大的京城,一些胡同的名字,像“兵马司胡同”、“弓匠营胡同”、“细管胡同”之类,跟粤东古城潮州的“兵马司林”、“打银街”、“十八曲巷”……可谓异曲同工,北呼南应!细想无奇,文化血缘同也。
(7月6日《现代人报》陈放文汪慧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文化生活中的“仿生学”
仿生学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涉及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控制论等诸多领域的具有广阔前景的学科。
其实,人类自古以来就与各种生物共存于天地之间。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努力借鉴、模仿各种生物之长。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仿生”几乎在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留下了它的痕迹。我国汉字造字的“六书”之一——象形,就是直接模仿某些生物的形象而成的。古文字中的马、鸟、鱼、龟等等,简直就是这些动物的速写画。以致在评述我国特有的书法艺术时也常以生物比喻:挥洒自如的笔墨被誉为“龙飞凤舞”,不堪入目的字迹被讥为“蚓走蟹爬”;连不登大雅之堂的苍蝇也跟书法结缘——工笔小字称之为“蝇头小楷”。“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怀素大师的草书,如怪石,若寒藤,最后还怕它化龙腾飞而去。
在农业方面,鹤嘴锄、刺猬耙,是仿生物形状制成的早期工具。牛角刀、雀舌凿,是受生物启发而制得的手工业器械。
“一字长蛇阵”是古代一种军事战术: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则首尾相应……显然是从蛇的自卫术中演化而来。“百鸟朝凤”,是从鸟类生活中获得的美妙旋律而创作的一部乐曲。仿效虎、鹿、熊、猿、鸟的某些动作,华佗创制的“五禽戏”以及猴拳、螳螂拳等,更是仿生之杰作。
古人崇尚鱼尾冠,今人喜戴鸭舌帽,说明服饰与仿生有关。扬州有狮子头,北京有虎皮蛋,“仿生”也打进了菜谱。
至于人事方面的“仿生”,更是俯拾即是。比如,虎背熊腰,是赞美人物的魁伟、英武;獐头鼠目,是嘲讽小人的卑鄙;至于所谓“老虎头上拍苍蝇”、“猫哭老鼠假慈悲”、“黄鼠狼给鸡拜年”、“兔子尾巴长不了”……则是抓住生物的某一特征,生动地比喻人与人之间某些生活事件的本质,但也不外乎“仿生”的原则。
(8月21日《光明日报》程荣逵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记者的三大发明
发明坦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随军记者斯文顿在前线目击英法联军的一次次冲击都被防御严密的德军击退,于是他建议将“霍尔特”型拖拉机改装成战车投入战场,很快得到军方采纳,不久,这种攻防两用的武器在英国一家水柜工厂研制出来,这是世界上第一代坦克。
发明圆珠笔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记者们进行战地采访时,由于自来水笔常因无墨水不能书写,而钢笔又经不起摩擦,当时在英国采访的匈牙利记者莱滋·比洛根据油性渗透的原理,采用油溶性颜料,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制成第一支圆珠笔的雏型,称“油溶笔”。
发明邮票齿孔现在的邮票四周都有齿孔,既便于撕开又很美观。可是,第一枚邮票在1840年出现时没齿孔。1848年的一天,一位新闻记者在英国伦敦一家酒店边喝酒边撰写当天的新闻。稿子写好后,准备寄到几家报馆去,他取出一大张邮票,因找不到剪刀,这位聪明的记者从衣襟上取下枚别针,在邮票与邮票空隙间扎了一串均匀的孔洞,然后轻轻撕开,解决了这个难题。
(1993年第8期《新闻知识》姚宗良文凌大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墙上的猫(8月22日《光明日报》苏朗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