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美术)
专栏:

何以观者如潮?
华夏
郑于鹤个展不算多,只要他一展出,都是观者如潮。他的作品怎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究其原因,一个是浓郁的传统味,一个是鲜明的现实感,还有一个是较高水平的艺术个性。
他在早期作品里塑造了许许多多情节不同、表情各异的娃娃。不论处于何种境况和有着什么样的表情,都能安排处理得非常别致和恰如其分。在《对弈》里两个小家伙下棋,一个胸有成竹,稳操胜券;另一个定神苦思,却又无计可施:充满稚气,都那么可爱,就像街头常见的孩子。这样耐人寻味的精品,我至今还未见到第二份。
在他的雕塑作品当中,曾受到广泛好评与得过奖的《戈壁鼓声》,那一面击鼓,喜形于色,陶醉于创建美好生活的赞颂新疆老人的生动描绘,令人难忘!
郑于鹤的成功,最关键的一条是对于我国传统雕塑的创作规律与方法的深入理解、掌握与运用。简要地说,就在于融传统雕塑的写实、写意、装饰手法与绘画性手法于一体的外功,与包括对生活的理解、感受、记忆与想象的内功的结合。
郑于鹤于50年代初期拜张景祐为师,刻苦学习,深入生活,在1959年就产生了首批得到美术界广泛好评的彩塑作品。后来通过中小型雕塑的创作,成就越来越大。称他为继承与发展了我国传统雕塑的杰出代表,是很确当的。(附图片)
▲心弦(局部)(雕塑)郑于鹤
▲戈壁鼓声 (雕塑)郑于鹤


第8版(美术)
专栏:

画家独白
刘玉山
进行艺术创作,得有激情,无病呻吟不可取。而激情,不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它是我们的思想、情感,与我们所沉浸进去的生活发生强烈共鸣的产物。所以,我们断不能与社会、自然相脱离。
不勉强自己非造成某种风格,更不要追摹某家某派。一千个画家有一千种风格。创作时,只要以一种自然、坦率的方式,将自己要倾诉的话表叙出来就行。
多读些书,包括具有新观念的书。不断丰富知识,创作才不会固定在原有的模式上。
(刘玉山:版画家。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


第8版(美术)
专栏:

巴蕉仕女(中国画)高济民
高济民:中年国画家。陕西佳县人。现在重庆出版社工作。主攻人物画,尤擅罗汉和古代仕女。线条飘逸,墨团虚灵洒脱,信笔点染皆成妙趣。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


第8版(美术)
专栏:

吴敬梓静坐图 (中国画) 郑军里
郑军里:瑶族青年国画家。广西艺术学院教师。作品凝重洗炼,以拙朴见长。在他笔下,桂西北风情充盈着活跃跃的生命,古代人物另有一番特异的美感。


第8版(美术)
专栏: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书法)(选自范润华书法展) 范润华


第8版(美术)
专栏:

晨汲 (中国画) 孙增弟
孙增弟:山东胶南县人,60年代于青岛美专毕业后分配到青岛日报工作,至今已发表美术作品千余幅。擅长人物、花鸟画等。作品布局和谐,造型优美,用笔奔放,形神生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