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永不磨灭的记忆
沈荣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100周年诞辰。我有幸先后三次见到毛主席。他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行,萦于胸襟,历历在目。每想起这永不磨灭的记忆,便觉得有一股暖流传遍全身,至今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只有形诸文字,才能寄托我的哀思和怀念。
1958年9月,毛泽东同志来安徽视察,在芜湖度过了两天。那时我担任市委农工部部长、郊区区委书记。毛主席到芜湖的前两三天的一个上午,我被当时市委书记郑家琪同志召到铁山宾馆临时办公室,他交待任务说中央要来一位领导同志,到我市视察工作,我们要尽全力接待好,要确保绝对安全,这是一项政治任务,要严格保密……还说我的具体任务是负责后勤,专门采购蔬菜。他特别强调要搞些新鲜辣椒、活鱼和空心菜等。嘱我亲自动手,不能出丝毫差错。是谁呢?他没有说,我也不便问,不过听其言、观其行,是毛主席无疑了。我只好把由衷的盼望埋在心底,按郑的指示去努力完成任务。
9月19日晚,芜湖市工人俱乐部为毛主席举行盛大的文艺晚会。20时,毛主席红光满面,意气风发、目光炯炯、神采奕奕地来到前台,向所有与会人员招手致意。顿时全场掌声经久不息。毛主席在罗瑞卿、张治中、曾希圣、黄岩等领导同志陪同下入座。近三个小时的晚会,我不知演的什么节目,全神贯注地把注意力全集中在毛主席身上。
20日中午,毛主席视察了造船厂等单位后就要离开芜湖了,郑家琪同志通知各部委负责同志,到火车站候车室等待毛主席接见,幸福的时刻来到了。我们列队站在毛主席的专列下,鱼贯而上,每上去一人由郑家琪同志介绍:姓氏名谁,担任何职,当介绍至副市长万年同志时,毛主席说:“你叫万岁不好吗?”万年同志说:“毛主席万岁。”当介绍到组织部长张芸中时:毛主席指着在一旁的张治中说:“你们是一家。”当介绍到检察长李济深同志时,毛主席说:“你是民主人士吗(指李济深)?”毛主席风趣、幽默的讲话使大家喜笑颜开,一片欢腾,消除了紧张心理,表现出领袖与人民心连心。当介绍到我时,我的手与毛主席的大手紧握在一起时,我激动地说:“毛主席好!祝主席身体健康。”
1958年12月下旬,我代表芜湖市出席全国农业先进单位代表大会,(与全国卫生先进单位代表大会合并召开)号称万人大会,我有幸于1959年元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太阳宫体育馆,受到毛主席接见。当毛主席与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健步走进会场时,全体起立。毛主席绕场一周,边走边向大家频频招手致意,全场一片欢腾,掌声雷动,卫生部长李德全领头高呼三声“毛主席万岁!”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我出席了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13日举行开幕式。会议期间,毛主席作了长篇重要讲话,中心是讲民主集中制,强调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让群众讲话。有了错误一定要作自我批评,让人批评,毛主席还说:“凡中央犯的错误,直接地归我负责,间接地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他还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今后要下苦功夫去调查,在实践中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它的规律。并且指出:中国人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更大的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100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他特别讲到逆境对于人的锻炼与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说人大凡倒霉的时候,能作出一番事业来,他举例说:孔子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足兵法修列;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毛主席对会议评价时说: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家满意。时值春节临近,毛主席说大家在北京过个春节!大家热烈鼓掌。会议结束后,在中南海同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人照了像。
参加七千人大会以后,毛泽东同志的伟人形象在我脑海里变得立体化了,并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真实和真情
——读《杨得志回忆录》
李聚奎
《杨得志回忆录》出版了,我有一种特殊的心情。书中写到的许多地方,许多战斗,许多人物,都是我所熟悉的甚至是亲历的,所以感到格外亲切,格外动情。
杨得志同志是我的老战友,在中央苏区反“围剿”的战场上相识以后,就一起穿越烽火硝烟、枪林弹雨。撤离江西根据地依依惜别的时刻,滚滚乌江激流之上,血染的赤水河两岸,强渡的天险大渡河,皑皑雪山上下,都留下了我们共有的焦虑不安,也留下了我们同享的胜利笑语。后来,尽管不在一起,但他开辟冀鲁豫边区,驰骋华北、西北,挥兵三千里江山的战斗和战斗中建立的功勋,我都是听说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把这个筑路工人锻炼成了我党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他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和人民军队的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从一名红军战士开始,一级不落地逐步成长为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司令员。他有着丰富的作战经历和带兵打仗、建军治军的经验,是一员智勇兼备,独当一面,多打胜仗的著名战将。这部回忆录虽然只写到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结束,但同样可以说是我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侧影。因为,从一个人身上,总是能够折射出时代的光芒。
对于回忆录来说,最可宝贵的是忠于历史本来面目的翔实材料,杨得志同志的回忆录是够得上这一要求的。尽管书中写的只是他的经历、个人所见所闻,但都是真实可信的。尤其是一些重大的战争,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是准确的,绝无夸大。其中说到一些战斗,我也是一个亲历者。因而在读他的回忆录时,我又仿佛回到了当年,眼前浮现出那时的情景。第五次反“围剿”的狮子岭战斗后,我担任师长,到他所在的红一团去,他、政委黎林和我一起交谈。当时,我们确实不知道即将开始伟大的长征,只是从各种迹象上分析出红军可能有大的行动。我鼓励他们:“革命即使遇到了暂时的困难,我们党员干部也要挺住,要把部队带好!”还有,强渡金沙江时,我们在江边的白马口研究渡江方案。由于江宽水深流急,又没有船只,渡江十分困难。在我到达之前,他们团已组织5位水性好的战士,由一名连长带领囚渡未成。我到以后,杨得志同志又提出让他骑的红骡子拉着钢丝游过去,想借此架浮桥,结果也未成功。后来不得不改在绞车渡过江。这两次都是我参与了的。50多年过去了,读来还如在眼前。
回忆录总要写到个人,在这一点上,杨得志同志采取的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既不粉饰自己,也不夸大个人的作用。他在回忆录中,把一切成绩、一切胜利归功于党、毛主席和上级的正确指挥,归功于集体领导的力量,归功于广大指战员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精神,归功于人民对子弟兵的忘我支援。这是他真实思想的流露。和我军的不少将领一样,杨得志同志也不是先学好了战争的知识再去打仗,而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打仗中学会打仗。既是学习,就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今天看来令人发笑的事情。对此,杨得志同志并没有因为后来成为著名战将而回避它、忌讳它。他如实地写出了刚到连队时的任性,在梭标问题上和班长闹别扭,以及第一次参加战斗时的无知和惊恐。就是他因在紧急情况下误伤民夫而受到的处分,也写进了书中。后来组织决定撤销这次处分,但每次填写个人履历时他都要写上。回忆录中对这些少写一点,或者回避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可他还是写上了。讲真话不容易,用白纸黑字记下自己曾经有过的幼稚、不足以至失误,就更不容易。我感到,《杨得志回忆录》做到了这一点,是十分可贵的。
文章都是有情物,回忆录也不例外。我在读《杨得志回忆录》的时候,常常被激动得不能控制自己。这除了它的真实之外,还有贯穿于全书的浓浓之情——对亲人的情,对战友的情,对领袖的情,对人民的情……而所有这些,最终都融于革命情之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感染人,激励人。杨得志同志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他临离开家时家里人对他的支持、鼓励和亲情让人难以忘怀。参军以后,更多的则是战友情、同志情、军民情。他敬重领导,关心同级,爱护部属,热爱人民。他在书中写到了许多人,对牺牲的同志、伤残的战友、普通的民工、劳苦的百姓,都寄托着深深的怀念和真诚的爱。几十年后,回到井冈山黄坳,首先想到的是当时他的入党介绍人。在过雪山时,身体虚弱的政委黎林争着查哨,想让他多睡一会儿,更是催人泪下。这样的感情,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味到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些写文章的同志说,军人不流泪,军事指挥员没有眼泪。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那一夜我就流了泪……四十几年过去了,那些感人至深的场景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一想起来,激动的心情仍不能自已。”这样的感情是纯洁的,是高尚的,岂止当事者的他,我们读到这里不也是深受感染吗?
作为一名追随革命战争脚步走过来的高级将领,杨得志同志幸运地接触过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同志及朱德、彭德怀等所有元帅。他在书中忠实地记录下了与他们的接触、交谈和感受,充满着对领袖的尊敬和信赖之情。不论是当战士站岗时看到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还是成为兵团司令后在领袖们的领导下指挥战斗,他始终尊敬他们,也从他们的身上学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激励自己不断前进。而在写到这些时,除了作为一名下级、一个老兵对上级的敬重外,毫无夸耀个人之词,这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杨得志同志在书的“后记”中写道:“如果通过这本回忆录,能使年轻的同志和其他读者从中了解一些我国人民武装革命斗争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受到一点启发,体会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更坚定地为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奋斗,那我的写作目的就算达到了。”读过这本回忆录的人都会感到,他的这个目的达到了。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毛主席畅游汪洋大海
沈同
毛主席喜欢游泳,他认为游泳时全身都要活动,思想集中,不能乱想问题,若是一走神,哪个部位配合不好,人就要喝水,所以游泳既能够锻炼身体,又可以锻炼脑子,是很好的运动。而到大江大海里去游泳,还能够磨练意志,增强征服大自然的勇气。因此,毛主席遇到大江大海,只要时间允许,他定要畅游一番。
毛主席喜爱北戴河,他说:“北戴河的空气、阳光和大海,最是吸引人。”毛主席喜欢在新鲜空气里散步,喜欢晒太阳,喜欢在大海里游泳。北戴河对他的确是很适合的,只可惜不能经常如其所愿。
1954年仲夏时节,毛主席到了北戴河。在这里他既可照常工作,又可消暑,还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干扰少,思想集中,工作效率也高。主席整天手不释卷,间或休息便和同志们散步观海或下海游泳。入夜后,万籁俱寂,他常在松涛声中夜读,有时持卷入睡,又香又甜。主席身居大海之滨,与大海为伴,心胸格外开朗,无限舒畅。他尽情地享受空气、阳光和大海这些大自然的赐予,每天上午工作完毕,一身轻松,下午必然下海游泳,在狂风巨浪里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毛主席遨游汪洋大海的壮举,其情其景,鼓人志气,耐人寻味,犹如昨日事,仍萦绕脑际。
农历七月十五日,适逢朔日,清早大落潮,毛主席一夜未睡,待工作完毕,已是晨光破晓。他想到室外新鲜空气中去散步清爽一下头脑,便邀同志们到海边去观落潮。大家捡了许多贝壳,主席看着有趣,再看这汪洋大海,水平如镜,辽阔无边,少有的宁静,如果此刻下海一游,这狂暴海洋的平息时刻也很有趣嘛!同志们说,主席工作了一夜,还未吃早饭,早晨水凉,早点回去休息吧。主席主意既定,不听劝说就解衣下了水,同志们清早出来,没有游泳的思想准备,穿着衬裤就同主席下了海,主席安详地向前游去,一直游到防鲨网边,同志们劝主席往回游,主席说,怕什么,我们这么多人,还怕鲨鱼?他游出了防鲨网,还一直向前,时而平卧水面,仰望蓝天;时而滚动戏水,抬头环视四野,海阔天空,水天连成了一色,已分不清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了,主席胸怀舒畅,悠然自得,乐而忘返。时已旭日东升,不觉已游出七八里。远望正前方有一只小船,待游近小船一问,方知是一只渔船,叔侄二人以捕蟹为生,已捉到两篓螃蟹,愿意卖给我们。大家想主席未吃早饭,满腹空空,正好请主席上岸吃螃蟹。主席同意了,大家十分高兴,于是请主席上了捉蟹人的小船,返回海岸。
一路上主席光着身子,渔民也辨认不清他是谁,主席便向他们了解渔民的生活情况,这叔侄二人感到遇到了难得的知音和同情,便开怀畅谈起来,主席非常高兴,互相越谈越投机,及至到了岸边,大家照顾主席上岸,他们才认出是毛主席,惊喜非常,说这回可真是遇到了日夜想念的大恩人了,于是把两篓螃蟹抬来,全都恭敬地送给了毛主席。主席向他们表示感谢,让我们收下螃蟹,照价付钱,并请他们叔侄二人一同上岸来吃螃蟹。这叔侄二人喜出望外,他们说,只知道共产党毛主席帮助我们穷苦人民翻了身,从没有想到还能亲眼见到毛主席,我们请毛主席还请不到,哪里还能让毛主席请吃螃蟹,可这是我们一生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要和毛主席一起吃螃蟹,毛主席是我们的知心人!他们高兴极了。当时就在浴场的大厅里摆下了螃蟹宴,主席和大家一起边吃边谈,大家听着渔家翻身的乐趣,并叙述着远游海洋戏水成趣的情景,谈笑风生,好不畅快!吃罢螃蟹,那叔侄二人执意不肯收钱,他们说,共产党毛主席帮助我们穷苦人翻了身,又给我们建立了一个新中国,我们无可报答,这点螃蟹算得了什么。只是希望能和毛主席一起照个像,作为永世的纪念。主席答应了。我们又说服他们收下了螃蟹钱,叔侄二人喜出望外,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半天才说:“我们这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一天!”如获至宝,依依不舍地离去。
北戴河一连几天刮着大风,又不停地下暴雨,大海里还受到台风的袭击,白浪滔天,那隆隆的海浪咆哮声,在屋子里都能听到,很多人都到海边去观看大海潮,但是没有人敢下海游泳了。主席已有几天没有下海游泳了,这天下午雨刚停下来,天还阴沉着,毛主席便要下海去游泳,大家劝阻不住,只好同他到海边去看看,以为他一见那狂吼怒号的海浪,就不会下海了。来到海边,只见那排山倒海的大浪由远而近,冲到岸边,好像一道又高又大的长城,铺天盖地地冲倒在岸上,使人眼花缭乱,感觉透不过气来,冲得岸边尽是沙石和贝壳,连海鸥都不见了,更没有人敢下海游泳。毛主席看着特别高兴,他嘴里不住地念叨着:“这才算得上是大风大浪嘛!正好斗它一斗!”一面嘱咐身边的同志们,一定要在大风大浪里锻炼,一面准备下海。主席要与狂风巨浪搏斗,这实在是乘风破浪的好时机,我们每个同志都将搏风击浪,自当另有一番情趣,可是险情极大,保卫主席的安全要紧,谁还有闲情考虑这些!大家劝阻不住,想到搬兵求救,立刻去报告了同在海滨的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请来劝阻主席。
这时主席已走向海岸,他让孙勇先试游一下,当时人一下水就被浪打倒了,水边的一只小木船,早已被浪打翻,孙勇便乘大浪激起时,钻浪进入海里。主席和同志们刚走到海边,猝不及防,就被突然冲来的一个大浪给打倒了,立刻爬起来又冲了下去,终于在一人多高的浪花下冲浪钻进海里,那种雄赳赳气昂昂无所畏惧的气概,使我忽然记起了曾唱过的一首歌来:“跌倒算什么,爬起来再前进!”
这时周总理、朱总司令、杨尚昆等几位中央领导同志都很快赶到了浴场,但是喊话听不到,招手看不见,又无人能够下海,大家莫奈何,只好作观众了,观赏毛主席在汪洋大海中任情与狂风巨浪搏斗的情景。
毛主席一入大海,立刻击水破浪,游向大海的深处。在大浪小浪参差的起落中,他有时被大浪举到高空,又随着落进了深谷,主席硕大的身体,游水时竟是那样灵活自如,他游姿翩翩,如释重负,有时穿过巨浪,似浪里白条,逐浪穿梭起伏,自由自在,真是海阔天空任遨游了。毛主席早已游过了防鲨网,他一身英雄气概,还论什么惊险!大家漂泊在海洋里,上下颠簸,时隐时现,惊坏了岸上人。岸上的人们紧攥着拳头,人人都捏着一把汗,提心吊胆,目瞪口呆,无言以对。终于,毛主席像得胜的英雄,尽兴而归,岂知下海难,上岸更难,主席被大家簇拥着好不容易才上得岸边,紧接着又是一个巨浪迎面扑来,毛主席还想再斗它一斗,立刻站好骑马式,准备用右肩抗过去,主席尚未站稳,巨浪吼叫着已经迎面冲过来,把他冲到几米以外,倒在了一个同志的身上。
上得岸来,人人身上都被沙石和贝壳划得血迹斑斑,当大家看到主席安全无恙,便都放下心来,立刻又兴高采烈地谈起刚才的惊险情景,豪言壮语,喜笑颜开,妙趣横生,主席听着也很高兴。
毛主席曾经说:大凡一种凶恶霸道的东西,你如果怕它,它就会欺软凌弱,得寸进尺,就像洪水猛兽和帝国主义那样,无尽期地欺压伤害你,那你就自甘永当弱者了;但是当你一旦觉醒起来,满怀豪情壮志,斗志坚强的时候,就无所畏惧了,还有什么可怕的?人也就聪明了,邪不压正,得道多助嘛,制服他们的办法也就有了,它们被制服了,也就显得温顺了。你看老虎狮子那些吃人的东西,还不是也被关锁起来供人们观赏吗?大海也不例外,你征服了它,还要它驯服地来为你服务,造福人类嘛!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战胜一切邪恶!豪情壮志可增而不可减,可鼓而不可泄!我忽然由此想到1946年8月毛主席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来,主席曾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毛主席的坚强意志,任你狂风暴雨情况多变,他矢志不移,今与海浪搏斗,其豪情壮志又何其相似!在汪洋大海里乘风破浪,经受着狂风暴雨的洗礼,踏海捣狂澜,这就是毛泽东!他藐视邪恶,无所畏惧,从来不相信人间还有不可征服的凶顽,他就是人民的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忙于工作,一连几天没有下海游泳,今天工作完毕,立刻就要下海去游泳,可是当时乌云四起,天空阴沉,狂风大作,大海里风大浪急,远望去就好像开了锅的沸水浪花翻腾四溢,远处雷声隆隆,天气预报有大雨,主席不管这些就到了海边。原来还有几个人游泳,一见天气不好,早已上了岸。同志们和主席商量,是不是等雨过天晴再下海?主席说,正是要乘着大风大浪游进大海,要是再加上狂风暴雨,那才是经风雨见世面乘风破浪的好时机,机不可失!主席兴致勃勃地踏浪下海,一入大海,几天来的憋闷一扫而光,他逐浪起伏,如大鹏展翅直向远方。不多时,狂风刮着瓢泼的大雨倾盆而下,雨点很大,打得人脊背痛,同志们经常潜入水下避雨,主席说,不要紧,水就是被子!大家在狂风暴雨中,漂泊在波浪滔天的海洋里,与惊涛骇浪搏斗,天连着水,水连着天,一片汪洋都不见,谁知要游向何方呢?不知游了多久,早已游离了这片小岛,周围都是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只见白茫茫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楚了,朦胧中在浪花落处隐约有两条打鱼的小船在上下颠簸。分不清东南西北,前后左右唯有海浪起伏,好像宇宙就是一片汪洋大海,人如沧海一粟。雨打着碧波,主席还是那样气势磅礴,任情地击水破浪,舒畅自得地向前游去,他威武雄壮,气壮山河,像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征服了这狂骜不驯的汪洋大海,人间还有何所畏惧!主席任情地遨游在狂风巨浪里,他随着一个巨浪又翻身回游,也不知游了多久,猛抬头忽见海岸已在咫尺间了。
毛主席兴致勃勃地回到住地,几番遨游大海的亲身感受,尤其今天在狂风暴雨中遨游在波浪翻腾的大海里,更使他兴奋异常,胸怀着征服大海的凌云壮志,一时诗兴潮涌,乘兴赋诗,慷慨吟歌奋笔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一首词:首先描述了遨游在汪洋大海之中,亲身经历的那些惊险情景:“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真是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今天重读还有实感,又如身临其境,仍觉惊心动魄!主席又在词中表述了自己的感怀,他想到当年魏武帝出征乌桓时,曾经过这里的碣石山(现已为大海吞没)观海,在秋风萧瑟中,曾留有《观沧海》的诗篇,其中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当时曹操志气凌云,但是他的雄心壮志,只不过是继承了封建帝王统治人民的霸业。今天毛主席观沧海,忆今昔,往事已越千年,如今中国人民豪情壮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解除了身上的枷锁,外御强敌,平息了内忧外患,已建立了人民的新中国,人民的天下已由人民自己作主了,今又是萧瑟秋风的时节了,可是君不见已“换了人间”。
(附图片)
毛主席在北戴河本报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