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回忆俞振飞
翁思再
振飞先生灵堂正中摆放的遗像,是一张穿西装、持折扇、开怀而笑的大彩照,寓其晚年欣逢改革开放的盛世,以九二高龄而福寿全归。“家学亲传俞氏唱,台上留名李醉仙。斯人一去成绝响,愿见新人胜前贤”,灵堂四周的挽诗、挽联,像是一条条喷泻而下的白色瀑布,卷起了人们的滚滚哀思。
我是俞老“衍芬轩”里的常客。有几次我盛夏去叩俞府的门环,都见他在藤椅上端坐,脚下电扇吹,手上蒲扇摇,不知他为什么不买空调,而蔷华夫人总说:“快了,快了。”冬天俞老尤其怕冷,“衍芬轩”里的灯管式取暖器,热量不足,俞老还因此而感冒过呢。原来,他们家的开销,多数用在为俞老“食补”上了。俞老很讲究吃,有一年去美国探亲,几个月后,任凭亲友怎么挽留,还是坚决地回来了。他对我说,在上海常能吃到一种火腿,在美国吃不着,“想煞我哉”。
其实俞老并非没钱及早买空调,恰恰是用不少钱买了空调给别人了。他恢复工作后,发现被称为“蒙古包”的上海戏校实验剧场,通风设备差,夏天很闷热,学生演出时汗流浃背。正好,1981年,有关部门发还他“文革”10年被扣发的工资29000元,他就把其中5000元交了党费,用其余24000元买了6只空调6只吊扇,分别装到了这个剧场的后台和观众席。我有时说他不会为自己算计,他说:“算盘打得太精,戏就唱不好。”
俞老常说京剧老生的唱腔最丰富,过去他也曾想当余派票友,曾一度请杨宝忠来教戏吊嗓,后来梅兰芳、程砚秋相继请他合作,他就“下海”唱小生本行了。“不过,解放前,我演昆剧始终没有搭过戏班,解放后担任戏校校长,演昆剧是以行政干部的名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至今是个昆剧票友”,他与我谈天说戏中,经常强调两点,一不要轻视配角,二不要轻视票友。
俞老晚年非常关心昆剧。有一次上昆要复排现代戏《琼花》片断,俞老在我面前连连摇头。他认为京昆的情况是不同的,京剧是近代戏曲,昆剧则是古典戏曲,中青年演员若有时间应该抓紧向传字辈老艺人学几出老戏。俞老反对一切破坏昆曲古典美的所谓“改革”。俞老晚年特别强调昆剧的特殊性,它的保护工作应从抢救、继承入手。
然而事态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各昆剧团都在经济困境中挣扎,上昆最后几位得到过“传字辈”亲授的女演员,在四十几岁的大好舞台青春时期,都被迫提早退休了。在财政捉襟见肘的状况下,一些剧团又屡屡出现投资方向的失误,搞起穿着旗袍、高跟鞋在舞台上表演“蹚马”之类的所谓“改革”……
我依依望着俞老带笑的遗像,心里却在淌泪。因为我再不能同他老人家促膝夜谈,因为我知道他笑声的背后还有着那么多的隐忧。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长廊

  这里有一片热土
——记东北三省“争雄杯”戏剧小品比赛
李勤
(一)
8月即便在东北也是暑气逼人,断断续续的雨给吉林省四平市带来了阵阵清凉。东北三省的小品正在这里拉开阵势,争雄斗艳。
这并非全国性的比赛,然而它自燃的热度却让你不得不为之注目。
来自三省的近二十个剧团展示的三十多个小品,题材涉及面可谓广而新,如反映知识分子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的困惑与无奈的《提篮小卖》;表现个体老板主动要求提高文化修养的《学生老板》;触及道德伦理的《占座》。表现手法也各具特色,有夸张讽刺入木三分的《圈套》;有融舞美于造型动作的审美性与娱乐性较强的《离婚之后》;有谐谑风趣、喜剧色彩颇浓的《相门户》……有的小品编得精彩,演得见功力,几分钟内“整”得你又喜又掉泪,足见创作者的精品意识。
(二)
也算不小的这个活动,从设计、组织,到接站、舞台、评比,所有的“正式”工作人员加一块只有七八个人。几个人愣是干了几十个人的活。原本就瘦的越发累得“猴精猴精”的。
这个由黑、吉、辽三个省的戏剧家协会自动发起、联合主办的东北小品比赛活动,去年由辽宁作东主办了第一届,这次叫做“争雄杯”,是第二届,东道主是吉林省剧协。
剧协,无钱无权,这是大实话。这次活动又应验了一句话:“民间办事,大家出力”。吉林省文联、舞协、企业一起出动,“地主”四平市委、市文化局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也是剧协为群众、为艺术的一片真情感动了“上帝”。
组织者、评委、演员都兴致勃勃,大家因陋就简,参加比赛的剧团全都是轻装上阵,两三个演员夹着简单的行头、化妆用具就来了。连日来的雨也似乎恰是赶来助兴,哗哗哗越添了活动的情趣。
“文艺团体有活动才有凝聚力。一年一度的交流评奖,鼓动了东北小品创作的热情。劳动需要得到承认,艺术创作需要被接受和欣赏,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面对热火火的比赛现场,专程赶来的首都戏剧界专家们有了共同感触。
(三)
没有组织观众,也没有文件通知,闻讯赶来买票的四平观众,脸上洋漾着热情。
这不说是魅力也该算是吸引力吧。
“小品”原本是小小的点缀,考戏剧学院、入剧团的“敲门砖”,现在却俨然成了“无小品不成晚会”之势。
“群众喜闻乐见,它就能生存,就能发展、繁荣。”辽宁艺术剧院的一位编剧对记者说。
有人称它“短、平、快”,符合时代节奏,反映现实快。而且深入浅出,喜剧性、娱乐性强,正好满足了紧张工作之余的群众的正当娱乐要求。再加上演出简便,七八个人夹个包就可以上厂矿下农村,走南闯北,不失为基层小剧团振兴搞活的一条出路。
“艺术走向市场就是走向观众,没有观众不是戏,文化人要放下架子,走进生活,要还戏于民。”小品大赛的组织者、吉林省剧协的负责同志跟记者讲述他多年的思考。
深入群众,创作出为老百姓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作品,把观众拉回剧场,让老百姓有戏看、演员有戏演、戏票有人买,这是又一个良性循环。
小品比赛过程中,有几个剧团的创作表演人员急得顿足大叫失策:忘了带摄像机来了,否则回去立马可以现炒现卖,这样好的小品一定叫座。如此说来,这里又权充了“东北小品批发市场”了。
歌曲讲“流行”,戏剧也开始有了“流行戏剧”了。流行没啥不好,要的就是有口皆碑。但不管什么产品,尤其是艺术创作,最终取胜,靠的还是质量。(附图片)
吉林省曲艺团小品《相门户》剧照


第8版(副刊)
专栏:

  民以住为地
 ——北京人艺新剧《旮旯胡同》在京公演
生存空间的窘迫,困扰着大多数的城市居民。《旮旯胡同》把它实景实物搬上了舞台:几代同堂挤在一间斗室,七八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离了婚的却不得不共居一室,百年老屋下雨就成洪灾……危房改造迫在眉睫!住房困难如何解决?终于盼来危房改造,可拆迁过程又是矛盾重重……编剧蓝荫海、顾威,导演顾威把居民为了住房的喜怒哀乐和房管所、房改工作的酸甜苦辣交结在一起,塑造了一群平凡而处境尴尬的普通市民和善于体察民情、克服困难、负有沉重责任感的房改工作人员的形象。该戏自然、朴素,对生活的体察有一定的厚度,由北京人艺近日在京公演。(子堇)


第8版(副刊)
专栏:品艺录

  一个独特的视角
 ——看电视连续剧《儿童城》
钟艺兵
将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孩子们的父母——一批在60年代末期插过队的知青们的经历,联系起来加以思考,使人感到:孩子们的成长是面向未来的,但不可忽略向昨天吸取营养。我以为,这正是电视连续剧《儿童城》的一个独特的视角。
12集连续剧《中国独生子女启示录——儿童城》严格地说来,它不是以小观众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儿童电视剧,而是一部着意探讨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问题剧。
剧中九个小演员的挑选和表演都是比较出色的。孩子们天真活泼,积极向上,但是在他们的身上也存在着各不相同的缺点。这自然有其社会和自身的因素,但父母的娇惯、引导不得法,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令人深思的是这些为人父母的当年的知青们,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正逢浩劫,并未娇生惯养,倒是在上山下乡中吃尽了苦头,经受了生活的磨练。他们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体会和收获传给新一代人,而总是去娇惯孩子们呢?
正如当年也曾是插队青年的律师国元夫所说:“有的人说我们这一代人失去了青春,可是我总觉得这有失必有得嘛!我们这一代人毕竟得到了别人没法得到的东西,对家庭,对社会,对生活,对孩子,还有对未来。咱们对孩子寄予很多的希望,总想在他们身上补偿咱们自己,可同时又从他们身上失去了自己。”这是一种很有见地的发现和自省。于是,我们听到另一个当年的知青、现在的小学校长舒红的感慨:“我现在最想去一个地方,去咱们插队的地方。带强强去看看,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父母曾过的一段生活,会对他们有好处。”在她的提议下,孩子们果然被带到父母当年插队的山乡,经历了一次他们人生历程中难得的心灵的陶冶。
当我们看到剧中的孩子们第一次来到城市中的现代化游乐园——儿童城时,他们除了感到欢乐和新奇之外,便是纷纷要求父母给自己买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而当他们来到父辈插过队的山乡,看到了山峦、河流、大海,了解到农民的生活状况时,他们简直像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无怪乎他们会兴奋地提出:应该在这里建一座儿童城!
插队生活留给老知青们的,当然不都是温馨的回忆,也有苦涩的果实一直品味到今天。好在编导在一系列人物塑造中,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已走出了过去岁月的阴影。


第8版(副刊)
专栏:

  风物长宜放眼量
——欣聆《中国现代京剧大全》漫笔
王蕴明
几案上堆放着厚厚的一摞录音盒带,耳边聆听着收录机中播出的“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打虎上山”等亲切、激越、飞扬的现代京剧音乐唱腔,不禁思绪万千。
人们记忆犹新,在我国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七十年代,在荒芜的文苑中,京剧现代戏“一花独放”。而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来,春色满园,而京剧现代戏却“门前冷落车马稀”。是也,非也?戏剧界为此曾有过一阵子的争论。诚然,京剧现代戏在六七十年代的发展过程中,确也受到一些极左思潮的影响。但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却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成功的艺术创造,他们在京剧艺术的革新发展中立下了历史性的功绩。
现代戏在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位置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戏曲的最早雏形从春秋时期的《优孟衣冠》到南北朝时期的《兰陵王入阵曲》、《踏摇娘》都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标志着中国戏曲正式形成的南戏,最早的剧目《王魁负桂英》等或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或假托前人故事而表现当时的社会现实。元杂剧的《窦娥冤》、明传奇的《鸣凤记》、《清忠谱》等,都是直接反映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政治斗争的。至于清末地方戏与京戏的兴起,直接取材于劳动人民、反映他们喜怒哀乐的剧目就更多。京剧大师梅兰芳当年也编演过“时装新戏”。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许多地方都曾编演过戏曲(包括京剧)现代戏。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若长期脱离生活,必将走向衰微。
毋庸讳言,一些古老剧种如昆、川、梆等,编演现代戏困难较大,即便是已经取得很大成绩的京剧现代戏,目前也还仍处于试验性的阶段。其根本的课题是要恰当地处理戏曲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既要革新发展,表现现实生活,又要保持本剧种的基本艺术特点,还要适应不断变化着的观众的审美需求。目前,京剧现代戏之所以被观众冷落,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人们没有拿出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去进行新的艺术创造,没有创作出感应时代脉搏、表达人民心声、愿望、情感、适应人民审美趋向的优秀剧目来。而这,不论是京剧艺术的自身发展抑或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所需,都是广大戏剧工作者的历史职责。
正是基于此,我对于摆在面前的由冯赣勇同志编辑、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现代京剧大全》,就尤为看重,在当前京剧现代戏受冷落的社会氛围中,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的领导与同志们不计名利,投资数十万元,耗时经年,将《白毛女》、《黛诺》、《洪湖赤卫队》、《八一风暴》、《节振国》、《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赵一曼》等经过三十余年实践检验的二十余出京剧现代戏的音乐唱腔制成三十余盒录音带,其中大部分唱段还录制成伴奏带,并在乐队编制上作了适当的扩充与调整,比原作的音响更丰富,更具有时代感。这种精神与作法是十分可贵的。据悉此项工作还在继续,不久将又有一批现代戏剧目面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