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8月1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可贵的精品意识
——深圳特区文化建设速写(下篇)
本报记者周庆
●每年举办一次文化名优产品“订货会”
●用文艺、新闻、理论精品构建良好文化氛围
●鼓励优秀艺术家到歌舞厅领导潮流
通过抓文艺精品,把文化工作重建设、抓繁荣、注意导向一一落在实处。深圳市文化建设的这一做法,引起记者的极大兴趣。
今年3月,在深圳市“文化名优产品订货会”——创作规划会上,确定全市今年的文化名优产品是:在文学创作方面,继《深圳的斯芬克司之谜》之后,要组织精干力量创作出长篇报告文学《深圳的维纳斯之谜》、《深圳的普罗米修斯之谜》,从而完成“三谜”系列报告文学的写作。目前,反映深圳市妇女题材的“维纳斯之谜”已脱稿,反映深圳市知识分子题材的“普罗米修斯之谜”正在调查采访之中。在艺术创作方面,推出现代题材舞剧《一样的月光》和大型交响乐作品,推出锦绣中华艺术团创作演出的《中国风韵》等3台歌舞节目。在美术、书画、文艺评论诸方面,都经过论证,确定了一批创作选题。
从1990年开始的这一文艺精品“订货会”,每年年初举行,年中检查,操作中有困难的,给以帮助;年末总结表彰。
为了鼓励文艺精品的创作与生产,今年5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又作出决定,给获得1992年度全国和国际性常设文艺大奖的作品、优秀文艺工作者以嘉奖,颁发奖状和奖金。深圳万科股份企业有限公司与其他单位合拍的故事片《过年》、市委宣传部写作组创作的报告文学《深圳的斯芬克司之谜》、艺术中心演出的《荔枝情》、水田小学、南湖小学等创作演出的学校剧《承包》、《路灯下》共13件作品获此荣誉。此外,市政府还通过向盈利较多的娱乐业征收“文化发展专用资金”以扶持民族优秀文化;还拨出300万元资金成立“文艺发展基金”,奖励优秀作品和文艺人才。
今年6月28日、29日,深圳市第六届荔枝节期间,举办了两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家演唱会”。主办单位邀请全国著名歌唱家郭兰英、胡松华、郭颂、马玉涛、朱逢博、才旦卓玛、邓玉华、王玉珍等演唱优秀民族歌曲。票价150到180元,但两场均满座。清脆的《绣金匾》,豪壮的《赞歌》,嘹亮的《马儿啊慢些走》,清纯的《难忘今宵》……只要艺术家一展歌喉,那熟悉的声音便引来如潮的掌声,全场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之中。一位行家评价这是近年深圳舞台上艺术水准最高的一台晚会。导演王冼平在现场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多次热泪盈眶,她没想到深圳的观众如此理解民族艺术,如此热爱这些人民艺术家。
文化精品是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除文艺作品外,新闻、理论等作品也承担着这一任务。它们可以共同营建良好的文化氛围。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在深圳作了重要谈话。为了阐发小平同志的思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广慧便带领几位同志,连续苦干54天,在《深圳特区报》发表了著名的“猴年新春8评”,《人民日报》转载了其中的4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与理论界人士联合写作的有关深圳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文,参加广东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征文”,被评为一等奖。
在舞台艺术方面,文化局除抓好专业团体的创作外,还积极引进国内外大批优秀节目。去年受邀请在深圳演出的表演团体达260个之多,都是省、市级以上的团体,全市在5月份举办了深圳大剧院艺术节,6月份举办了少儿花会,7月份举办了歌会,8月份举办了戏剧小品比赛,9月份歌舞厅艺术团赴京汇报演出,10月份是鹏城金秋文艺汇演,11至12月份是全国省级电视台笑星大赛。一年到头,舞台、荧屏好戏连台,精品迭出,舞台艺术一片繁荣。
深圳市歌舞厅有近万个座位,平均每晚接纳5万多名消费者。如何在歌舞厅这种充满商业气息的场所培植健康、优秀的演出节目,文化管理部门积极扶植、引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几年前,沙都歌舞厅经理曾花2万元泡歌舞厅作调查,发现演出节目几乎都是港澳台式的“劲歌劲舞”。他独辟蹊径,成立民族歌舞艺术团,专在自己的歌舞厅演出优秀传统民族歌舞,吸引中、老年消费者。此举一炮打响,营业额直线上升。文化管理部门大力倡导他的做法,使民族歌舞在深圳越来越受欢迎。1992年的抽样调查表明,在歌舞厅的演出中,民族歌曲最多的占到整场演出的98%,最少的也占到整场演出的34%。流风所及,使民族歌舞、高雅音乐在全市歌舞厅大行其道。1992年邀请来深圳的表演团体数目,与上年比较通俗类的减少177个,高雅类的增加39个。
大胆的改革开放,使深圳特区“近者悦,远者来”。光400多个歌舞厅、卡拉OK厅吸引来的文艺人才,就有2000多人,相当一部分是有造诣的歌、舞演员和乐手,有的曾在中央和其他省、市歌舞剧团工作。这些文艺人才投身娱乐业,成为提高娱乐业演出水平的骨干。管理部门还鼓励优秀的艺术家们到歌舞厅去演出,以提高歌舞厅的演出水平和观众的欣赏水平。国内一些一流的舞蹈家、歌唱家、曲艺演员都曾在深圳歌舞厅亮相,使大众娱乐场所的文化氛围日趋高雅。
深圳市一些建筑堂皇、设备先进的文化设施,也为接纳国际、国内一流的艺术团体、文艺表演活动提供了场所。一些国际上著名的乐队、剧团,没有现代化的设施是请不来的。请来了,就会对市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在大剧院音乐厅演出后,称赞这里是“艺术的净土”。
深圳市有关领导同志认为,该市文化市场上也不是没有消极的东西、黄色的东西,对这类文化垃圾,要坚决扫除。但同时,一定要提供大量的文艺精品供群众消费。如果没有这些精品,对落后的东西光靠堵是堵不住的。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崇拜名牌,在这种情况下创作、推出文艺精品,恰好适应了消费者的心理,一个文艺精品的影响往往比10个、100个一般性的文艺产品还要大。所以抓好文艺精品的创作、演出,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深圳华夏艺术中心的总经理史大里告诉记者,经济上可以有暴发户,但文化上不会有,一个文化人的出现,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也要靠长期的建设、培育。我们深圳的文艺工作者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给这个城市、市民以一定的时间,给他们创造一个易于接受、乐于接纳的方式,来欣赏文化精品,逐步提高市民整体的文化素质。这里有各种社会思潮,各种艺术风格,包括畸形、病态的文化,这是一个商业城市提高文化品位不可避免的阶段,关键是我们要做一个清醒的文化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精品意识。
可贵的精品意识。深圳的文化建设者们,在注重硬件——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又找到了文化软件建设的路子——抓精品。从市委宣传部主持拍摄电视政论片《世纪行》开始,这一思路逐渐明确,终成气候。有力促进了特区文化的发展。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积极影响将会更加明显。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上海:大学生社会实践注重结合专业
  辽宁:中小学辍学势头蔓延引起重视
本报讯今年,上海大学生踊跃参加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而且出现了与往年不同的新气象。
一是注重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参加一般性打工的学生人数有所减少。据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站柜台、推销商品等打工的兴趣有所下降,而把参加与专业学习相关的社会实践作为首选目标。
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校了解到,今年这些高校有100多位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利用暑期到校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企业,从事计算机数据统计、辅助设计等工作。上海市10多家报社、电台、电视台接收了新闻系、中文系等专业的数十名学生为实习编辑、记者。此外,法律系还有不少同学分赴各区法院、检察院担任见习书记员,上海大学国际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数百名学生为上海10多家三资企业进行市场调查、营销计划等工作。
以上这些社会实践的报酬往往低于一般的打工,甚至没有报酬,但是很受大学生的欢迎。他们认为能够促进专业学习、一举两得的社会实践是最有用的。
二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注重促进自己更好地成才。走访系友、校友等活动目前很受欢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学生开展了“百名系友大走访”、“采访百名成功校友”等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在大学里的学习、成长方向更加明确。(杨扬)
新华社沈阳电(记者魏运亨)辽宁省针对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日益严重的辍学现象,日前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市县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制止辍学势头的蔓延。
辽宁是基础教育较好的省份之一。但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增多。据抽样调查,辽北某县中学生辍学率已达9.5%,比上年增加4.2%;辽西某县中学生辍学率更高达13.3%。为此辽宁省政府宣布了采取紧急措施:
——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增强法律意识,依法治教。省政府将与各市政府签订义务教育责任状,学生家长要与学校签订接受义务教育的合同。
——禁止使用童工,加强劳务监察。对违反者要依法处理。
——加强中小学收费管理,杜绝滥收费、滥摊派。国家规定的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和办学集资应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不得通过学生征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学校和学生摊销各种商品。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青年学者科学和工程计算学术讨论会举行
本报北京8月17日讯记者黄抗生报道: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承办的’93青年学者科学和工程计算学术讨论会,今天在北京开幕。参加这次讨论会的青年学者有80多人,其中海外学子40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科学和工程计算是一门跨学科的基础性新兴学科,是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和工程计算已成为与理论和实验并列的研究现代高科技和发展新型工程技术的三大手段之一。以冯康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开创和发展了我国的计算数学和现代科学工程计算学科。目前在这一学科,我国的一批青年学者已脱颖而出,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这次学术讨论会,将充分展示他们在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进一步加强海内外青年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科学和工程计算学科的发展。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浙江东港公司资助320名在校博士生
据新华社杭州8月17日电(记者许群、实习生汤伟军)浙江省椒江市东港企业公司是一家乡镇企业,去年开始他们在北大、清华、南开、浙大、中国科大设立“东港助学金”,资助320名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业。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首届中华人口奖笔谈

  教育·文化·人口素质
宗璞
在美国流行一个笑话。说是一个家庭有3个孩子,第四个即将出世,3个金发碧眼的孩子对同样金发碧眼的父母说,他们的小弟弟或小妹妹一定是中国人。父母问怎么会的?孩子们说,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不是你们说的么。可见中国人口多,给人印象之深。
人口问题的另一方面——人的质量问题,似乎不那么单一了。这是需要全社会关心的问题。人的质量提高,社会才能进步,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控制数量问题。努力的起点在于教育,这是老生常谈。但对教育的重视,我以为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不厌其多。《学记》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老祖宗在2000余年前就在呼吁重视教育,重视学习。近贤蔡元培一再说,“改良社会,首在教育”。但实在说,我们在重视教育,通过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方面还做得很不够。
文化事业关系到人的精神建树,当然也是国家民族的命脉。现在救救各种文化机构的呼声一片,甚至连我们的堂堂北京图书馆都要自谋出路开拓经济来源。看到孩子们热心地看《新白娘子传奇》这样的电视剧,我真感觉委屈得慌!人类创造了那样丰富崇高的精神,创造了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我们的后代只落得以这样的东西充作精神食粮。
近来北京广播电台成立音乐台,令我这个音乐爱好者十分高兴。不料节目单大都为流行音乐占据了。一点点古典音乐还要排在午夜,难道要在人们梦中给以美育!我怀念以前的北京调频台,每周都播出几部歌剧,听者颇不乏人。不知为什么要作现在这样的改革?普及不是迎合,应在提高的指导下。提高也不能脱离群众,要在普及的基础上。“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这一原则,我想始终是正确的。
愿大家一起为提高民族素质而努力。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春兰秋菊记平生
——记大型传记《邓颖超传》的出版
本报记者钱江
1987年3月的一天晚上,人民日报著名记者金凤接到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人汪溪的电话,直截了当地向她提出,是否可以接受撰写《邓颖超传》的任务,并请她与原全国妇联副主席罗琼联系。
事情是这样的。在80年代初的一次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当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提出,要抓紧时间为老一辈革命家写传,向人民奉献宝贵的历史教材。并指出不仅要为已经去世的革命家写,活着的也要写,他特别提到,要为邓颖超写传。
一个月后正在安徽采访的金凤接到了罗琼的电话,告诉她邓大姐已经同意请她执笔写传。
金凤想起了自己和周恩来、邓颖超的交往。相比起来,金凤和周恩来的交往更多一些。建国之初,正是周恩来领着自己踏进了西花厅——他和邓颖超在后半生一直居住的地方。时逢大雨,西花厅中秘书办公室多处漏雨,地上以脸盆接水,周恩来处之泰然。此情此景,恍如昨日。如果追溯起金凤和邓大姐的相识,也可以从1949年说起。当年的全国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由邓颖超作主要报告,金凤就在座中仔细聆听。此后,金凤曾受命参加由邓颖超主持的全国妇联会议,讨论对“三八节”社论的修改和定稿。对周恩来、邓颖超夫妇,金凤高山仰止,却从来没有想到要为邓大姐写传。
1987年8月17日,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了金凤。邓大姐对金凤说:“我历来不主张为自己写传,因为个人是不足道的。但现在组织决定,我只好服从。”邓大姐对写传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应该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地写,要写出当时的历史环境,把个人和历史联系起来。文字应该流畅,有感情,有思想,也要有可读性。写后要多征求意见,多改几遍,要准备改四五遍。邓大姐还提到,成稿后她可以帮助核对事实。
在会见后的20多天里,金凤阅读了大量资料,听了邓颖超秘书向她提供的60盘大姐的谈话录音,字斟句酌地写出6000余字的采访提纲,送邓颖超审阅。
1987年9月至1988年年底,从天津、广州开始,金凤走访了邓颖超自少年时代起主要活动过的地方,行迹几遍半个中国。1988年下半年后,则主要在北京采访。一年半的时间里,共访问了600余人。
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外交部档案室为《邓颖超传》的写作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邓颖超的秘书赵炜提供了邓大姐从50年代至80年代的工作活动日志。一年多时间里,金凤收集和阅读了上千万字的资料。
1989年,《邓颖超传》开始动笔,至1990年年底写出了90余万字的初稿。在写作中,金凤曾向邓颖超两次提问了约100多个问题,邓颖超用录音的方式作了回答。
写作过程中,金凤曾在海棠花开时再入西花厅看望邓大姐,了解西花厅主人的日常生活。当时,邓颖超已经主动辞去了在党内外的重要职务,从工作第一线退了下来。和邓大姐交谈时,金凤读到了著名剧作家曹禺写给邓大姐的信,信中写道:“春兰秋菊,大姐当之而无愧!”这句话使金凤受到很大震撼,愈加激发了她撰写《邓颖超传》的使命感。
今年7月,77万字的大型传记《邓颖超传》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面世了。书中许多史实是第一次公之于众,这是今年中国文化出版界的重要成果,它将有助于人们认识邓颖超这位中国人民的优秀女儿,有助于人们理解周恩来、邓颖超一生的奋斗和他们崇高的情怀。它也同样代表了中国人民对自己历史的尊重和对伟大追求的坚定信念。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最大幅油画《良宵》将献毛主席纪念堂
本报北京8月17日讯堪称中国最大幅的油画《良宵》,将于今年12月由作者刘宇一呈献给毛主席纪念堂,那幅曾被纪念堂收藏的较小的《良宵》已由画家委托香港拍卖行公开拍卖。
《良宵》是刘宇一先生根据1950年仲秋之夜在北京中南海举行的联欢会上,毛泽东与柳亚子和诗的历史,费时8年精心创作的,画面气势宏大,构图饱满,人物细腻逼真,色彩华丽典雅,被美术界人士称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扛鼎”之作。
正在创作的《良宵》宽12.26米,高3.5米,画家在原作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几位历史人物。目前,这幅油画已完成2/3。(孙国英)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爱,给“自己的孩子”
——复学儿童进京联欢侧记
本报记者王娜梅
8月10日至13日,来自张家口市崇礼、沽源、赤城、康保4个贫困县的11位在希望工程支持下复学的儿童代表,应肯德基有限公司职工之邀,在北京度过了温馨、快乐、充满新奇的4天。
肯德基有限公司两年多来积极支持希望工程,260位职工“一对一”结对资助了260个失学儿童,这11个孩子就是从中选出的,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全部名列前茅。
肯德基有限公司曾3次组织职工代表赴张家口看望救助的失学孩子。孩子们的贫困艰难处境和一心向学的渴望使职工们落泪,回来后给职工们放录像时,许多人失声痛哭。救助失学儿童,从此成了肯德基人的使命。他们每个学期都按时给孩子们寄去20—30元学费。人人都亲切地称自己结对救助的孩子为“我的孩子”。一些离开肯德基到其他单位的职工把“自己的孩子”也带走了,他们要继续资助孩子。
从去年开始,公司决定每年暑假接孩子们的代表来京联欢游玩。孩子们一听说能来北京兴奋极了,家长们也忙着为孩子置备行装。郭小虎、何鹏云、朱占军穿的都是借来的衣服,小姑娘张清云临来时,妈妈给她的裤子前后补了3个大补丁,把露脚趾的鞋缝了又缝。小姑娘懂事地说:“妈妈说‘笑破不笑补’”……
为让孩子们玩好,肯德基人细心安排。连日来,孩子们换上了新衣新鞋,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去了动物园,游了陶然亭、北海……
8月13日,送别的场面感人至深。肯德基的职工们带着一包包礼物赶来给“自己的孩子”送行。职工朱康英资助了两个失学儿童,今天她带着上中学的女儿焦楠来看望“自己的孩子”康保县的李杰,她悄悄地塞给李杰100元钱,嘱咐他回家交给妈妈还帐,剩下的钱交学费。肯德基公司给每个孩子配备了新的书包、文具……孩子们也有他们的心意:家乡产的大豆、麻油、自己上山采的野蘑菇、和妈妈一起擦、过滤又晒干制成的山药面……
爱,孩子们不会忘记。
爱,呼唤着更多善良的心。(附图片)
8月13日在欢送孩子的联欢会上,肯德基职工朱康英(图中)、女儿焦楠(图左)与所资助的孩子李杰(图右)在一起。本报记者王景仁摄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首引新型伤口敷料高技术
本报讯记者张砚报道:中外合资企业海口百适安卫生材料厂最近首次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出“自粘性外科伤口无菌敷料”。一年来,北京、上海、天津等十几个城市医院以此用作腹部、胸部、泌尿科和骨科手术后伤口敷料,没发现外科伤口再感染病例,填补了我国卫生材料生产方面的一项空白。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跨世纪爱童乐园筹委会成立
本报重庆电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北京爱童科技开发中心和重庆渝州实业总公司联手创办的国内第一家大型现代化儿童娱乐场所——中国重庆跨世纪爱童乐园筹委会日前在重庆宣告成立。
(刘进荣李维平)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1000辆自行车捐赠希望工程
本报讯记者王娜梅报道:日前,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有限公司将1000辆自行车捐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支持希望工程。这家公司在今后两年内还将陆续向希望工程捐赠2000辆自行车。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古都文物博览会将举行
本报讯由第七届全国运动会组委会大型活动部和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主办的博览会将于9月2日至12日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这次博览会包括文物与艺术品展览、古都传统技艺精粹等7个项目30余项活动。(杨扬)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市新华书店等举行图书展
本报讯北京市新华书店、市软件协会、《北京软件市场》杂志于14日至24日在地安门新华书店联合举行计算机类图书800余种及各种电脑软件展销,同时进行电脑知识办公自动化咨询。(尹志刚)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内首台读版装置研制成功
本报讯由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学系和原航天部310所、北京人民机器厂等协作研制成功的新型读版装置日前通过专家鉴定。目前,国内各印刷厂均由手工调节墨斗开关、控制喷墨量来实现彩色印刷。这项研究填补了我国印板信号自动检测装置的一项空白,为国内首创。(科闻)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在中国科协、国家教委和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举办“全国青少年卫星搭载番茄种子实验活动”中,江苏省溧水县白马中学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并专门成立科研小组进行科学培育,日前,经过卫星搭载的番茄种子终于在该校温室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程光武一轮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