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营造高层次的艺术空间
——深圳大剧院巡礼
本报记者王德颖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室”,这里的每一件事物都带着某种“试管态”,无论你从哪方面进行考察,都不难找到相对理想的范本。
我们这次调研首先选择深圳大剧院,即是想从这个现实的“文本”中,读到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艺术生产)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
“流行色”与“高格调”
深圳大剧院的建造本身就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
把时间再推前数年,在这座现代化城市的风景线上,你看不到惯常的文化景观:大学、图书馆、大剧院……伴随着深圳飞速发展的商品经济,是它的发达的商业性文化,如大型游乐场、豪华歌舞厅、夜总会以及打工仔们自创的“大家乐”舞台。消费文化和“普洛”艺术一度代表了特区文化的“流行色”,构成了深圳文化市场的主要内容。高雅艺术似乎与深圳人无缘。
城市作为人类创造的“第二自然”,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最基本的衣食住,到较高级的文化娱乐,再到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文化链”,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环,都会损害城市生活的丰富性和“生态平衡”。富足的深圳人早已不满足于自娱自乐的“卡拉OK”,他们要走进高雅的艺术殿堂,去享受高品位的艺术!
1985年,深圳市政府从并不宽裕的建设资金中拨出一亿元专款投建深圳大剧院。用这么大的投入建造一座剧院,这在全国还没有先例。这无疑是富有开拓精神的深圳人的又一个创举!
大剧院几经波折,在风风雨雨中矗立起来了。这是一座大型宫殿式建筑,通体用浮珐玻璃装饰,伫立在绿树如荫的荔枝林中,显得高贵典雅,富丽堂皇。
大剧院不仅造型优美,环境幽雅,而且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它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舞台、灯控装置和电声系统;主剧场和音乐厅可以同时举行大型的歌舞剧演出和交响乐演出;后场有各式的化妆间和排练厅,另设有画廊、沙龙和咖啡厅……无论是规模、技术还是设施,深圳大剧院都是国内一流的。
深圳大剧院的建立,改变了特区文化的“流行色”,为文化市场增添了“高格调”,使艺术生产跨上了新台阶。
中外艺术家的殿堂
建造大剧院的初衷是让它成为这座开放性城市的象征,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津梁。
在大剧院的上方,建造者别出心裁地竖立了十四根旗杆,深圳市民们只要看到上面升起外国的国旗,就知道又有一个国家的艺术团来深圳演出了。从1989年5月大剧院试启用至今,已经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在大剧院成功地进行演出。他们给深圳人带来了自己的文化和艺术,带去了对开放中国的美好印象。只要谈起大剧院,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艺术家们便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盛赞这座艺术圣殿。
只有民族化,才能国际化。大剧院也是向海外展示东方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窗口。1992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50周年,这里举办了首届“深圳大剧院艺术节”,开辟了中国剧院办艺术节的先河。而这个艺术盛会的主旋律即是弘扬优秀的民族艺术。一台台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剧目不仅深深打动了深圳观众,还吸引了海外同胞。艺术节闭幕不久,两台民族舞剧《阿诗玛》和《月牙五更》便双双被邀请到台湾和香港演出,给海外同胞带去了民族文化的清风。
深圳大剧院作为严肃艺术的“圣殿”,受到中外艺术家的交口称赞。中国芭蕾舞团团长激动地握住总经理王玉成的手说:“感谢你们为传统的高雅艺术创造了一块乐土,从你们这里,我看到了中国舞台艺术的希望之光!”
塑造审美大众
马克思在论述艺术生产的规律时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深圳人建造了大剧院,大剧院也从多方面塑造着深圳人。
步入剧院大厅,便有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观众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高层次的演出,还可以去画廊欣赏各种风格的绘画,到名著书屋同古今文学家“交谈”,在文艺沙龙探讨艺术……深圳人把大剧院当作“缪斯神殿”来膜拜和追求。
“培养观众”,这是深圳大剧院的一个宗旨。剧院管理者非常注重提高观众的艺术修养,训练他们的艺术感觉。
耳朵的对象是音乐,“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马克思)。处在港台文化的包围之中,深圳人对流行歌曲耳熟能详,但多数人不知交响乐为何物。深圳乐团在剧院音乐厅的首场演出,听众只有40个人,100多万人口的城市只有40个“知音”,且其中不乏附庸风雅者。演出其间,有的听众来回走动,有的则大吃大嚼,最令人尴尬的是,有些听众只要看到乐手们的弓子一停,就噼里啪啦乱鼓掌。
能责怪听众吗?他们不懂交响乐,但他们向往这种高尚的艺术。王玉成总经理告诉我一件事情令我十分感动。音乐厅规定一米以下儿童不能进场,一位孩子母亲就去乞求服务员,她说:“我们这一代没有受过音乐教育,但孩子不能不懂音乐。”听了这些话,你能说什么呢?
针对深圳观众缺乏音乐知识,剧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每有大型演出,剧院便在报上撰文介绍作品和演奏者,还向人们介绍听音乐的“规矩”:幕间不能进场,乐章之间不能鼓掌,等等;请乐队指挥在演出之前作讲解,帮助听众理解作品。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深圳的听众逐渐习惯了这种艺术。深圳乐团的例行演出,产生的效果越来越好。知音多起来了。小提琴家俞丽拿来演出,买不到票的观众抱怨说,“为什么不建个一千人的音乐厅呢?”从40个到1000个,这是何等大的进步啊!
深圳观众的素质在明显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前不久,斯洛伐克室内乐团来演出,深圳听众和乐队一起创造了和谐完美的音乐气氛,他们感到十分惊奇:想不到中国有这么好的音乐厅,深圳有如此高水平的听众!
精通艺术的“剧院老板”
大剧院既是一个艺术圣地,又是一个经济实体,这就使经营者的身份双重化了:既是真诚的艺术家,又必须是精明的“老板”。
让我们看看深圳大剧院“老板”们的档案。总经理王玉成1949年就参加了部队文工团,曾先后主持组建了广州乐团和深圳乐团,他本人是一个出色的大提琴手。两位副总经理也都是多年从事文艺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他们共同指挥着大剧院这部辉煌的交响。
他们十分重视培养剧院的管理人才。王玉成有句名言:“管理大剧院的应该是一个艺术集体,而不是一群看戏园子的。”他们下属的部门主管是一群热爱艺术的年轻人,数年的历练,这些年轻人已经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剧院管理者。他们对招聘来的“剧院小姐”按照演员的标准进行训练,坚持每周为她们开设文化课、音乐课、美术课、舞蹈课和形体课,要求她们不仅为观众提供优质服务,还要成为观众的艺术引路人。大剧院的管理效率是惊人的。朝鲜国家艺术团团长感叹地说:“这样的大剧院在我国得要300多人来管理,可你们总共才92人!”
保持大剧院高贵的艺术殿堂形象,是这个艺术集体的共识。大庭广众的大剧院,只要随便设立一个广告牌,就能得到大笔收入,但在这座透明的宫殿之上,除了飘扬的彩旗,没有一件附属物;谁都知道通俗艺术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大剧院把流行歌星拒之门外。相反,对那些严肃艺术,即使赔本也干。大剧院作过不少赔本“买卖”。
大剧院是怎样生存的?我带着几多疑惑找到经营方面的主管,他朝我诡谲地笑笑说:“经营也是一种艺术。”然后他向我道出了个中秘密:大剧院本身就是艺术之神与商神联姻的产儿。大剧院上下三层,“下层建筑”是地下商场——“文化街”,一楼大厅设有咖啡厅、西餐厅,二楼除音乐厅外,还有个体租赁经营的沙都歌舞厅和合作经营的“明星廊”。它们作为大剧院的配套设施,纳入到剧院的管理体系中去了。个体经营的“沙都歌舞厅”是全国第一家引进民族歌舞的文化企业,它的节目曾经受到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深圳大剧院的多种经营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92年的总收入达到了500万元,这在全国的剧院中是不多见的。有了钱,剧院就举办“艺术节”这样的大型活动。深圳大剧院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美统一,建立了艺术和经济的良性循环。而这一切,都应归功于这些热爱艺术、精通艺术的“剧院老板”们。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面对市场的选择
吴文科
上溯十余年,文艺与市场,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似乎是一对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然而,历史的车轮毕竟在带动着人们的思维。多数文艺作品作为精神产品,一旦上演或发表,即进入到广阔的市场。但出版、发行与演出还只能说是此类产品进入市场流通的手段;真正的消费者即广大读者与观众的选择、接受与欣赏,才可以说是真正体现其价值的开始。这在今天已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毋庸赘述。
传统的观念里文艺主要是抒情写性、愉悦心灵的产物。强调的是文艺家的创作意志。但自打有了舞台与出版物,有了观众与读者,有了专职的演员与作家,文艺创作即使再强调主观意志,也无法回避更不用说摆脱读者观众这个消费对象,及舞台与出版物之类流通手段对其的制约与影响。更不用说做到像古人标榜的那样,创作仅仅是为了“藏之名山”。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尽管文艺创作不像作坊制作与工厂流水线式的构件组装,而有着精神生产特有的方式方法及内在规律,但在这种劳动的尽头,等待着的却是一个或潜在或显现的消费市场。而且这个市场的需求选择,的确在左右着文艺家的劳动。好比人们进剧场订报刊购图书要掏腰包,文艺家要上演要出版要发表同时也为着演出费与稿费。文艺作品因此像商品那样而被复制、传播和买卖,于是成为铁的事实。这就要求明确回答一个长期以来我们羞于回答的问题:文艺作品仅仅是具有某种商品属性呢?还是进入了特定的市场就是商品?
回答现在看来该是简单而又明了的:在进入了特定的市场之后,文艺作品也是商品。
既然承认文艺作品也是商品,那么就要面向市场、尊重市场规律。尽管文艺市场的规律与经济市场的规律就其内在机制而言有所不同。
承认文艺市场,首先要承认市场需求对文艺创作的制约作用。面对一些人并不情愿承认的某些艺术门类或品种存在生存危机的状况,要避免消亡的命运,唯有革新。而革新的途径,在于面向市场,面对读者与观众的欣赏需求。这种“面向”不外乎两种做法:一是创作能受读者与观众欢迎的新“产品”即新作品;一是要改进艺术载体以便通过自身形式的变革,向社会奉献出由“产品”到“包装”都新颖而独特的精神结晶,或者有必要也可变革艺术的生产体制,而这一点对眼下的文艺界或许更为迫切。当然,与普通商品的改制不能将瓶子改成杯子一样,对艺术形式的改进与艺术作品的生产,同样要以保持自身独立特质与不媚俗迎合为前提。其次,要承认消费的多样性以实现真正的百花齐放。鼓励创新探索,允许自由竞争。不能用行政命令左右文艺创作,更不能用行政手段干扰艺术流通。因噎废食与硬性摊派,只能使创作者保持沉默,使消费者敬而远之。故培育一个充满民主气氛,生机勃勃,允许不同品种、“款式”与“花色”的文艺产品共同流通的文艺市场,是挽救某些濒危艺术品种并使整个文艺创演有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根本前提。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文艺市场既是市场,就要加强管理。打击文艺领域的“假、冒、伪、劣”品固然是题中的应有之义,但在引导观众与读者的消费的同时,相信他们的眼光与选择。毕竟,讲文艺市场不等于鼓吹纯粹市场化的文艺;而提倡面向观众与读者,尊重他们的文艺欣赏需求,以此鼓舞他们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是切实而根本意义上的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读《文艺论辩集》
张如之
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艺论辩集》,收集了作者梁胜明新时期以来所写的系列论文30多篇。在内容和风格方面有几个显著特点值得关注。
作者紧密结合新时期文艺领域的实际,针对文艺思潮和创作实践中出现的倾向,有的放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他先后针对某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没有理论体系,只是“断简残篇”的说法,简明扼要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特别是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新发展;针对文艺界存在的“三脱离”(脱离人民、脱离生活、脱离政治)倾向,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论证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等等,显示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学风。
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作者力求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比如在文艺的本质问题上,他既坚持文艺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性质这个主导方面,又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多方面论证了文艺的非上层建筑、非意识形态成分和因素以及文艺作为精神产品的商品属性,这些观点有利于全面贯彻执行党为文艺制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并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在文艺的特征问题上,他认为“正是文艺对象和内容上的社会性和整体性、情感性和审美性,决定了文艺在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上的形象性和典型性”,不仅从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而且从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上论证了文艺的特征。
作者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阐述和论证文艺问题。比如在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上,他既反对否认文艺“源于生活”的主观唯心主义创作理论,又反对否认文艺“高于生活”的机械唯物主义创作理论,主张文艺家在深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提高思想和艺术素质,运用典型化的原则和方法塑造出各种各样的典型形象,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趋势,给人民群众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鼓舞力量;他既反对忽视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又反对夸大文艺的特点和规律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这些观点都是比较全面的。
作者不赞成用所谓“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这样两个概念和范畴观察文艺现象,分析文艺问题,他认为文艺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主要就在于审美性,文艺的特殊规律主要就在于美的规律。这些观点都是比较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原理和文学艺术的实际的。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忠实而热诚的歌
——读《虔诚者的遗嘱》
曾镇南
蒙古族中年作家哈斯乌拉,不久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集《虔诚者的遗嘱》。读了这部小说集,看到了作家以多情多彩之笔描绘出来的蒙古族人民的姿影和心魂,感到这是一支作家献给自己的民族和伟大的祖国的忠实而热诚的歌。
收入这个集子的23篇短篇小说的题材和主题是丰富多样的,但它们都表现了蒙古民族的伟大体魄、宽广胸怀和丰富情感,表现了蒙古民族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的生机和活力。
蒙古族人民精神世界中高尚的、美的东西,始终是哈斯乌拉虔诚的歌颂的对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尊严感,使作家不仅善于发现和开掘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敏于发现和捕捉本民族在现时代的新的精神瑰宝。《乌珠穆沁人的故事》刻画的摔跤手杰尔格勒,就是一个兼具传统的道德美和现代的胸襟和气魄的英雄人物。这位力气超群、技艺娴熟的摔跤手,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汲取了珍视荣誉、光明磊落的优秀品质,在摔跤场上,他宁肯自己受伤蒙辱,也不愿伤害对手。但是,在事关民族的尊严的场合,他却挺身而出,带伤摔倒了蓄意挑衅的个别外商,捍卫了祖国的利益,大长了蒙古族人民的志气。《留下这片金黄》中神枪射手道尔吉,虽然在“文革”中一度走了弯路,但他悔悟之后,便以草原主人的姿态,守护属于人民的自然资源。威胁和利诱,还有对儿子的亲情,都没有使他在原则问题上后退半步。他严词怒斥把黄金般的良心廉价出卖的儿子图都布,说:“诚实和智慧才是属于我们牧人的!”这掷地作金石响的语言留在了草原上,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这篇小说具有一种悲剧的净化力量。《高耸的驼峰》赞美了蒙古族人民渴望知识和文明的远见,为邻人排忧解难的热心和淳朴、善良。《肥尾羊的风波》展现了一个老牧民嫉恶如仇、大义灭亲的举动,写得既亲切又幽默,充满生活的情趣。《期待》则触及到蒙古族人民政治生活中民主意识的增长,描写了这种社会主义民主的新风是怎样起源于经济生活中的新变化的微妙过程。
哈斯乌拉的小说是具备了现实主义的艺术品格的。在这个基础上,他注入自己民族的生活内容和自己所处的时代的气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这种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哈斯乌拉特别注重塑造具有蒙古族气质和心理,又具有时代生活烙印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中概括尽可能丰厚的历史内容。
哈斯乌拉的小说把现实主义忠实简洁的白描手法和抒情诗的奔放的气势、跌宕的节奏、热诚的倾诉浑和地结合起来,收到了传神的艺术效果。他的小说,不乏民族风情浓郁的生活画面,更具有回旋起伏、舒缓悠徐的调性,读起来像聆听草原牧歌中的漫吟长调。不过,有些篇章的语言,略微显得枝蔓和冗长。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文艺信息
△以记述大秦铁路建设为内容的报告文学《中国第一路》(莫伸著)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在日前由工人出版社和陕西省作协主办的研讨会上,作品受到与会者的肯定。(文力)
△由《当代》、《中国作家》、《新生界》三家杂志社与中国地质文联、鲁迅文学院联合举办的曹谦作品讨论会日前在京举行。对中篇小说《闯特区的女人》和《藕荷空间》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探讨。(袁文)
△绿风散文诗研讨会近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举行。与会者就当前散文诗理论和绿风作品的审美特点等进行了讨论。(作)
△杨文彬著长篇小说《无需表白的爱》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作品较真实地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民奋发脱贫、开创新生活的图景。(闻一)
△王贤根的报告文学集《雷锋》由海潮出版社出版。作品描绘了默默耕耘在军事科技战线上的军人形象,情感浓郁强烈,文笔朴实自然。(天)
△张国光等主编的《红学新潮》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集了部分学者研究“红学”的三十多篇文章,其中有的文章提出了新的见解。(黄毅)
△由野草诗社主编的《野草诗词选》第二集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本集选自《野草诗辑》第7—11辑中的佳作800首。该集收入许多当代中国著名诗人的佳作,富有个性特色。(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