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3-07-30

1993-07-30新闻联播 文字版

归乡情思——写于井冈山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归乡情思<br/> ——写于井冈山<br/> 李真<br/> 摘下一片深秋的竹叶,<br/> 唱起红米饭南瓜汤的歌,<br/> 把硝烟熏染过的红土捧起,<br/> 看到了绿色斑斓的万物,<br/> 使当年染血的哨口生机勃勃,<br/> 使五井的人们走进了春的<br/> 生活。<br/> 我站在竹林山崖上,<br/> 想起了火红的辣椒,<br/> 想起了红缨枪和镰刀,<br/> 想起了星星之火燃起的<br/> 风流潇洒,<br/> 记忆之鸟衔着一个又一个<br/> 染血的故事,<br/> 让它们滋润我缕缕归乡的情思。<br/> 我在烧灼过小路上徘徊,<br/> 那所红军医院的废墟上,<br/> 年年有马灯闪烁,<br/> 有火红的杜鹃,<br/> 有劲直的翠竹。<br/> 在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br/> 一群群啼鸟,<br/> 步着曾经叱咤风云的旋律,<br/> 唱着长夜里奋战苦斗的歌。<br/> 而今,在那弹雨穿过的<br/> 断墙处,<br/> 爆出焊花千万朵,<br/> 汗水和阳光猛烈地浇灌,<br/> 漂亮的高楼一座座。<br/> 我没有忘记,<br/> 鲜血滋润的土地,<br/> 培植着祖国的新绿和花朵,<br/> 我祖孙三代来看你结出的<br/> 累累硕果。

白洋淀之夏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白洋淀之夏<br/> 赵晏彪<br/> 登上游艇,热情的主人缓缓地把我们送进水的辽阔。雾扑面,雨沾衣,清风盈怀,这份惬意,在夏之京都无论如何是寻不到的。<br/> 天低水满,雾雨茫茫一片,像巧女织成的轻纱素缎,在水面上缓缓地沉浮着,使人仿佛进入了迷茫朦胧的童话世界。又好像构成一幅白色的帷幔,恰似一位绿衣少女帽子上的白色丝带;难怪人称她是华北明珠!<br/> 白洋淀,使我如临太虚,飘飘然恍入仙境,此景此情,即使再世俗的人也会心旷神怡,脱胎换骨。<br/> 游艇丢下无数白涟,瞬间驶出几千米。主人告诉我们,现在游淀为时尚早,荷花在阴历七月才满开。眼前的荷叶,绿丛丛的,一眼望不到尽头。偶有数点荷花袅娜于绿叶之上,窃以为此时的荷花淀才最富有诗意。<br/> 雾中的芦苇是绿的,岸上的树木也是绿的,我的心也随着淀水的绿而荡漾。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无边无沿的大荷叶铺着,使偌大个白洋淀妩媚秀丽,宁静幽深,如一块未曾加工雕琢的翡翠。<br/> 突然,水面上刮起风来,雨不见了,雾撤走了。满淀的渔船都扬起了帆。白帆点点,微醉轻摇,在宽阔的水域中与荷姿苇影相间成趣;惹得我激情澎湃,恨不能抓根莲杆做笔,饱蘸淀水去画一幅大写意!<br/> 不知是风搅得水动,还是因气压低的缘故,几条耐不住寂寞的鱼儿跳出水面,溅起一串水花,我们惊呼,却无意中惊了苇塘深处的鸟儿,“扑棱棱”,擦着水面掠去,速度之快使我们的游艇也望尘莫及。<br/> “快看渔鹰!”随着喊声放目远望,淀的另一侧,几十只渔船围个半月形,上百只渔鹰戏于水中。然而是它们早已食饱,抑或不忍捕捉鱼儿,坚决不肯入水。进而更加奇怪,只见渔船飘荡,不见撒网捕鱼,一问游艇主人才解开这谜:原来,夏天是鱼类的繁殖期,淀里是禁止捕鱼撒网的,难怪连渔鹰也充满了人情味!<br/> “我们淀里的水产资源很丰富。光鱼类就有五十多种,尤其虾蟹更是肥美。”<br/> 游艇主人娓娓地向我们讲述着,他说,尽管白洋淀比不上西湖美,但我们决不以华丽的装扮和雕饰来取悦于观光者。我们要用白洋淀的自然风光,用她的纯朴和清丽赢得世人的赞美。<br/> 多好的话语呀,多好的白洋淀人。他们不是恰如那满淀的出水芙蓉,清白、质朴、幽香,出污泥而不染吗?!<br/> 有人说,北方的长城具有雄伟阳刚之美,我说咱们的白洋淀则更具飘逸、优柔、含蓄之美。她以自身的情怀无私地赐予人间温情,她以源于大自然的厚爱又回赠予灵性的世界。<br/> 两个多小时的游淀太短暂也太仓促了。但这已经让我品味了一份甘甜,一份纯情。我从心底里流出那行美丽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挥一挥衣袖,揖别西天的云彩……”

敬告读者

第8版(副刊)<br/>专栏:敬告读者<br/><br/>  敬告读者<br/> “中国匹克杯”精短散文征文发稿今天结束,限于篇数,部分质量较好的散文今后拟作为一般散文陆续发表。感谢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支持。<br/> 文艺部1993年7月30日

瀚海赋

第8版(副刊)<br/>专栏:中国匹克杯精短散文<br/><br/>  瀚海赋<br/> 胡玉柱<br/> 我出生于崂山脚下,我是枕着黄海的涛声长大的。<br/> 我爱海。<br/> 我在东海上航行过,在黄海中沐浴过,在翡翠般的如万千珠玑、万千宝岛的南海游览过。<br/> 海,是神奇的:海浪的絮语引发我不尽的情思遐想,惊涛的奔腾掀起我层叠的创造激情。你可以想象:当心灵与大海融为一体时那种不能自已的欢欣,你可以体验在磨难中由短暂转为永恒的那种悲欢。<br/> 海是博大的:当你走进大海深处,你会万念俱寂,大海喧动的风涛能涤尽你眸子里的阴翳,大海湛蓝的明镜能使你委琐的心田净化、升华。<br/> 5月,我乘列车西出兰州,驶过皋兰山,翻过乌鞘岭,进入又一片大海——丝绸之路的戈壁瀚海。这里宁静、高远、粗犷、豪迈,同样令人冲动、令人感奋、令人顿悟!<br/> 祁连冰川、沙漠驼铃、戈壁驿站、古长城烽堞垛口,此情此景会使你遥想张骞的劬劳、玄奘的艰辛、霍去病的骁勇、林则徐的凛正……生命的进取,伟大的进军,多么需要沙漠远征之坚韧!<br/> 大漠沉雄的风,拍打着我,推动着我,疏勒河谷卷来的浩荡沙涛几近嘲弄地摇撼我、敲击我。<br/> 在这亿万年的洪荒沙海面前,在这苍茫浑沌的背景下,你会最真切地感到太阳的硕大、月光的皎莹、历史的永恒。<br/> 这是一片以“春风不度”驰名、只生长骆驼刺和沙棘花的干涸的海,年降水量几乎是零。一位老农告诉我:当地为种养一棵树,需挑几千担水,几年功夫才能成活一株,人对严酷自然的宣战和进击显得何等孱弱。然而,一个个生命,一代代生命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结成的生命链却何等强劲有力——像瀚海之舟骆驼,昂首云天,高扬坚进的生命帆旌——“瀚海明珠”嘉峪关、酒泉、敦煌这一个个绿洲,一座座丰碑,是一首首拓垦者的奏凯曲。“生命是完成使命的载体”,她们印证了一代代追求光明、幸福的戈壁滩人立体生命的质感。<br/> 我爱海。<br/> 我爱真正意义的海,也爱沉雄浩瀚的戈壁之海。<br/> 我们的时代、生活也无异于海,同样波卷浪飞,生活的风涛同样在不停地摇撼着我们。<br/> 大海啊,你汹涌吧,只有敢于扬帆启碇的船儿,才是最美的船儿。<br/> 生活啊,你澎湃吧,只有挺立于飞涛中的人生,才是最美的人生。<br/> 无论是瀚海里的还是生活中的浪涛,都把美态和光彩,赐给了自己的征服者……<br/>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日报社)

战士知音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战士知音<br/> 王林林<br/> 今年5月5日,是我国已故著名左笔书法家费新我先生逝世一周年。日前,苏州驻军某部官兵纷纷前往费新我故居,缅怀这位“战士知音”。<br/> 1980年春,苏州驻军某部在全军首创了“战士之家”,聘请费新我为艺术顾问,他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聘请,从此,他与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战士之家”第一次举办首届战士书画艺术展时,他风里来雨里去,帮助构思展厅,设计版面,装帧镜框,实在支撑不了,就在展厅边上打个盹,战士们让他休息,他总是微笑地说:“与你们整天操枪弄炮相比,这算个啥。”他忙里忙外,既当讲解员,又给来宾介绍战士的书画功底,并即兴挥毫“甲帐腾辉”赠给部队,赞扬军营人才济济、藏龙卧虎,表达了他对部队的一片真情。他传授书技,绝不藏私,而是倾其所有。有时少数官兵因人多没有听清,他总是不厌其烦给他们开小灶。<br/> 费老既讲书法体会,又讲学书法应具备的书德,还用自己50多岁时,右手患病,他克服重重困难,百折不挠坚持用左手刻苦练习书法的事例,以引导官兵刻苦学习。战士胡建生,天生酷爱书法,费老欣然收他为弟子。两年后,小胡的书法就获得南京军区书法比赛二等奖。南疆伤残战士李爱华来信诉说自己克服伤残困难学书法,渴望费老给予帮助指导的愿望。费老立即致函予以鼓励,而且从此以后每月写一封信,为小李传授书法技艺。十多年来,费老为部队官兵学习书法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从士兵到将军,有一百多人受到他的指点,相当多的官兵还加入了省、市书法协会。<br/> 1983年夏,费老在南京军区三所住宿,所长闻讯后,挺不好意思地请费老为招待所20米宽的餐厅补壁,费老欣然允应,经过反复构思,将大幅宣纸铺在水泥地上,不顾年老体迈、蚊叮虫咬、炎热酷暑,连续半天趴在地上,一气呵成,终于将毛主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著名诗句书写在宽十米、高四米的巨幅宣纸上。费老的书德和他的书技一样优良,他对大幅作品一丝不苟,对小幅作品也同样严谨认真。一次,他在某部指挥二连授课,结束时,无意中发现连队俱乐部几个字的笔划有些破损,他立即让战士拿来笔墨,指导员劝费老下次来再写,他执意不肯,坚持把“军人俱乐部”五个字写满意后才离去。<br/> 费老年事已高,严重的支气管炎和心脏病又常常逼得他卧床不起,每写一幅字,都要付出巨大体力。为此,江苏省国画院为了他的健康,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扰费老。可是,对于部队的事情费老却总是乐呵呵地接受下来。一次,部队新建的画廊需题名。电影队长慕名登门,谁知费老卧病在床。费老闻讯后,立即起床,抱病题写了“电影之窗”和“宣传画廊”八个字。<br/> 1991年夏季,费老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人民解放军奋力抗洪抢险的镜头,一颗对国家对军队赤诚之心,使他无法入睡,他挥毫写下“洪水无情党有情,军民抗洪救灾齐同心,子弟兵情最深,是战胜大灾的主力军”的条幅。在总政歌舞团李双江、郁钧剑、董文华来苏州演出之际,费老手扶拐杖、满怀激情,健步登台颂读条幅,并将条幅亲手交给李双江同志,请他转交总政治部,献给全军指战员。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剧场,博得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br/> 费新我先生一生与部队有着浓厚的感情,就在他逝世的前几天,他还念念不忘部队,表示病愈后,要用他的作品换来资金,在苏州驻军某部营区中央,用红粉色花岗岩石头,垒砌一座假山,由他挥毫题写岳飞《满江红》,然后镌刻在石头上,在假山周围分别用20块同样的石头,镌刻由他题写的20幅以歌颂党、歌颂人民军队为主题的书法作品,并打算取名为“碑帘”。由于病魔的折磨,这一美好的愿望没有能够实现。<br/> 费新我先生虽然被病魔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使部队官兵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但他的精湛书法艺术和优良的思想品德却永远留在战士的胸中。

生命的长城——“八一”抒怀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生命的长城<br/> ——“八一”抒怀<br/> 吴其辉<br/> 在万里长城内外<br/> 还有一座绿色的长城<br/> 它不是防风林带<br/> 比防风林更无畏更坚定<br/> 它能承当突降的恶雨<br/> 也能制服来袭的暴风<br/> 在万里长城内外<br/> 还有一座生命的长城<br/> 阳光给了它鲜活的色泽<br/> 人民给了它常青的生命<br/> 枪口上的准星<br/> 就是这长城的堞口<br/> 长城的肩膀上<br/> 托起对祖国的全部忠诚<br/> 万里长城属于古老的过去<br/> 这生命的长城啊<br/> 属于神州的希望与永恒

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书法]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