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八一”期间,中央电视台将播出的电视系列片《中华之门》,生动地展示了国门卫士伟大的业绩和崇高的心灵。在该片即将播映之间,请听编剧李荃代表剧组如是说:
  为了中华之门
送审那天,应该是全摄制组最紧张最兴奋的时刻,可组里有人竟酣睡过去,这是人累到极致的结果。望着那些面带菜色、消瘦憔悴的面孔,我心里发颤。整整一年零八个月过去了,这期间,摄制组东起山东半岛,南到罗湖桥头,西到红其拉甫,北到满洲里、黑河,采访了上百个(条)边防口岸和边境线,行程达4万余公里,尔后又在那个枯燥机械的几近于残酷的编辑机房里,紧张地工作了近300个日日夜夜,才产生出这部240分钟的电视片,这两个数字之比是惊人的。观众眼前那短短几十分钟几百分钟画面的背后,是一群痴情难移的电视工作者付出的巨大劳动和心血,是他们自己生命时空的凝结。
《中华之门》的前期拍摄十分艰辛又常常充满危险,现场突发的事件与不顾一切的抢拍始终贯穿着拍摄全过程。摄制组跟缉私艇出海至外伶仃洋的途中,遇到了8级大风浪,船体摇摆45度,舰艇必须全速前进才能防止倾覆的危险。那情景极其可怕,好像随时会被咆哮的大海吞没。负责摄影的同志们互相紧紧搀扶着、呼喊着,艰难地穿行在前甲板和后舷之间,甚至人抱人探出船帮外拍摄舰艇冲浪的镜头,那一刻若稍有不慎便会葬身大海,可他们直到剧烈呕吐得爬不起来时还不甘心地紧抱着摄相机,似乎随时想往外冲。艇长被感动了,他下达命令:“保证摄制组的拍摄,我们不惜一切!”后来得知舰艇为此而烧坏了一台发动机。路遇走私船时,两部摄相机拍摄,摇晃的船体和湿滑的甲板随时会使人摔倒落海,大家用绳索束腰互相连接起来,才拍下了两船相靠和战士跳帮的真实画面。
在云南中缅边境以气候恶劣著称的风雪丫口,山下春暖花开,山上冰天雪地,路上积雪深达两米。摄制组历尽千辛万苦上山后,陪同的武警支队主任拉着大家的手说:“我本可以不陪你们,可就想看看你们是真心想上还是说说而已,现在你们上来了……”说着就淌开了泪。在新疆海拔5000米的红其拉甫,气温零下40摄氏度,镜头被冻出了雾团,山上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35%,摄影师边吸氧边拍摄,一个倒下了,另一个又扛起机器。那天是1992年大年三十,战士们红着眼眶说:“你们不用拍、不用采访,能到这里来看看我们,我们就满足了。”这样的情景在前期拍摄中不可胜数:在缉毒潜伏的丛林里,在高黎贡山那条仅一米宽、一侧就是万丈深渊的山道上,在东北、在内蒙古……前期结束时,大家为如此长途危险的拍摄任务安全完成而庆幸。
进入后期制作却又是异常折磨人的,要从400盘素材带中精选出点滴画面一帧一秒地重新结构编辑成集,其劳动量可想而知。纪录片的后期几乎无休息可言,为早日播出,加班熬夜吃睡在机房已成习惯,有的同志父亲病重、亲人去世均不能回去。进入合成时,工作连续通宵达旦,以致最后一进机房就想呕吐,严重失眠,一闭眼就是跳动的画面……现在,一切都过去了,可它却告诉我:一部电视片与一部小说不同,它绝对是一个集体劳动的结晶。《中华之门》如果没有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在艺术上的总体把握和具体指导,如果没有总政话剧团在人员物力上的保证,如果没有武警边防部队从上到下的鼎力相助,如果没有制作过程中各工序工作人员的通力配合,它的问世都是不可能的。片子顺利通过时,大家相对无言,我理解这无言中的深意:为了这样一部片子,值!(附图片)
图为《中华之门》摄制组在雪山上的红其拉甫口岸拍摄。


第8版(副刊)
专栏:

  电影的“热闹”与“门道”
郭淑芸
说起来真够冤的,这几年影院内银幕上温婉缠绵的歌舞花样翻新,闪展腾挪的武功层出不穷,好一派“热闹”非凡;可影院外仍改不了门庭冷落车马稀的窘境,电影市场越来越不景气。
电影是有门道的内行拍给爱热闹的外行看的,“投其所好”当是内行驾驭外行的准则。想当初,《辽沈战役》出而佳评潮涌,《摇滚青年》映而青年争观,《少林寺》引来万人争睹,倒真显得内行的门道精深。现在,千军万马大搏杀,场面不可谓不壮观,金舞银喉不可谓不撩情,人头滚地不可谓不痛快,然而观众却不买帐,这使人不能不想到内行的门道出了问题。
是内行们没有用心吗?非也,炮火一阵猛似一阵,歌舞一场比一场卖力,功夫一个比一个了得,连“探索”的“第五代”都换了“脑筋”,认真的很哩。是外行不爱热闹了吗?绝不。只能说内行的门道没对上外行的兴头,银幕上虽然火爆,却没热闹到点子上。
有的内行就有那么一点“民智愚顽”的想法,外行似乎只喜欢大哄大涌,大蹦大喊,大砍大杀的生猛景象,故而做出一道道菜来,也就唯恐少了大辣大甜的佐料。结果让外行们“厌食”抹了脸,拂了面。
外行固然爱看热闹,可热闹绝不是你人多我人更多,你脱我更脱,你刀快我刀更快的场面竞赛……
外行看热闹,一看“关己”之事,二看意外之事,三看异彩纷呈之象。你那里老是古人老是“大款”傍靓女老是刀砍不入猛壮士,与他有什么相干?你那里老在意料之中打旋子,又怎么吊他的胃口?你那里的产品就像一条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风格如一,又能出多大个新鲜?
就目前的兴奋点而言,外行的观众需要尤切的是题材的现实性与风格的多样性。把住了这一“热闹点”就算找到了“门道”,门道与热闹原是一致的。
据说拍现实题材颇有一些困难。写百姓们熟悉的生活、写他们身边的人和事,这当然是很需要一点眼力和功力的。然而拍电影的人们倘不下功夫谋求变革,外行的离别何时是个了结呢?看热闹的走光,门道又到哪里寻道场。


第8版(副刊)
专栏:

  拍出咱工人的风采
——《大海风》开机
别看这几年电影市场不景气,社会投资拍电影的却越来越多。不可否认,既然是投资当然得考虑有利可图,什么“热门”拍什么。可却也有人不这么想——
“别忘了,咱们国家的大部分财富是由亿万工人创造出来的!”日前在人民大会堂的《大海风》开拍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总工会的代表如是说。“工人是社会的主人,更应该成为银幕上的主人,可惜这样的影片这些年太少。”来自大连经济技术开发信托公司的投资者说,正因为此,他们投资与福建电影厂合作拍摄这部反映九十年代工人风貌的《大海风》。
这是发生在造船厂船台的故事。强台风在即,造船厂要赶在台风之前按合同交付外商定货的新船。厂长、几代造船工人和劳模,还有那位严格的国际验船师珍妮小姐的生活,都被卷入了这突来的冲突中……
执导该片的于晓阳说,该片没别的愿望,就是想让九十年代的中国银幕上再站立起几位催人奋进的工人形象。(西央)


第8版(副刊)
专栏:

  丹侬京剧艺术团成立
日前,北京京剧院和丹侬企业总公司联合创建了“丹侬京剧艺术团”。
该剧团由两家合作者联合成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团长负责制。该团由京剧院中青年演员组成,实行全员聘任制。把民营企业的管理方法引进剧团,演员一专多能,一人多职,责权利结合,鼓励竞争。这种办团方式,为艺术团体的改革开辟了新路。(汪文)


第8版(副刊)
专栏:

  电视系列片《中国歌剧欣赏》开播
由文化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七集电视系列片《中国歌剧欣赏》,已于近期在中央电视台与观众见面。
本片以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以歌剧欣赏的方式,向观众介绍自二十年代初中国儿童歌剧产生后七十年来,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歌剧发展的代表性作品。
在剧目的选择上,以中国民族歌剧为主,以优秀剧目为重点,同时对少数具有探索意义的剧目也作了适当的介绍。
本片在拍摄上,采用内、外景结合,历史资料与重新拍摄结合,新、老演员结合,客观评价与作品欣赏结合的方式,将欣赏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这部作品共七集,内容包括二十年代的歌剧《小孩与麻雀》、《小画家》,延安时期的《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白毛女》及六十年代的《洪湖赤卫队》等十多部作品。观众不仅能欣赏到歌剧中的精彩片断和脍炙人口的唱段,一些鲜为人知的,为我国歌剧艺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剧作家、作曲家、歌剧表演艺术家,也将与观众见面。
目前,完成的七集电视片中歌剧剧目,只是我国优秀歌剧的一部分。其他作品将继续录制播出。(石文)


第8版(副刊)
专栏:

  谢铁骊又出新作
《月落玉长河》献给观众
由著名导演谢铁骊担任总导演的故事片《月落玉长河》已摄制完成,不久将与广大观众见面。
这部根据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改编的上下集影片,描写的是一个富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影片通过一个琢玉世家60年来的兴衰,反映了三代人的不同命运,两代人的爱情悲剧。爱情启悟了他们的生命,也使他们获“罪”;爱情给了他们勇气,也使他们遭受“惩罚”。恩恩怨怨都为爱而生,多舛命运都围绕着爱而展开。影片所展现的瑰丽深沉的爱情世界,令人对人性深深思考。影片所展示的民风民俗令人感到新鲜。王诗槐、薛淑杰、史兰芽、郑振瑶、盖丽丽、陈兵等主要演员的表演各具光彩。
《月落玉长河》由北影和香港康大影业公司联合摄制。(文一)(附图片)
图为剧照


第8版(副刊)
专栏:

  “中国旅游指南”开拍
大型影视系列片《中国旅游指南》日前在京开拍。该片主要向海外游客介绍历史名城的人文古迹、民俗风貌等。该片由中国旅游局光大旅游总公司等向全球发行。(周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