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2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漫谈

  文卖标题
冯日乾
把文章著作的发表销行、争取读者叫做“卖”似乎有点不雅,但自古就有“卖文”之说,现时京城已有议价作家,深圳将搞文稿竞卖,雅不雅也就无暇推敲了。
文稿销路如何,与标题很有些关系。读者第一眼看到的是标题,新颖引人与否,必然影响阅读兴致。鲁迅先生许多文章的标题都有一目传神之妙,如《无花的蔷薇》,本该有花有刺的蔷薇怎么“无花”了?撩人思绪,不能不读。不过,标题总得以贴切为第一要求,否则,新颖呀生动呀花样呀形象呀都与变戏法没了区别。
然而,近几年,尤其是’93中华大扩版以来,某些文人观念“大裂变”,文章标题便呈现一派光怪陆离令人目眩的气象。试看:
猴顶王冠。随便捡来几个例子,不知张王李赵,但云某A某B,前缀一段“警句”为破题,后甩两句“思考”给读者,便名之曰《××现象大扫描》,犹如瘦猴儿戴一顶堂皇的王冠。还有各种“大曝光”、“大揭秘”,“前前后后”、“长镜头”,最初映入眼帘的是筛子大的花,恭读后收获的只是芥茉大的籽。
浓涂艳抹。即尽量使用“男女”、“血案”、“爱”、“性”、“奸”、“夜”一类字眼,巧妙排列,造成一种叫人想入非非的意境,如《战栗的夜》、《血泊中的三十六具女尸》,等等。为加强瞬时抓人的效果,排印时特意将重点字眼放大或者套红,是《三访女经理》,就给中间那个字着彩,遇《扫黄纪实》,则放大那个“黄”字。封面刊出要目,专挑“带色的”,“溅血的”,甚至借鉴孔明先生之空城计,加上一个内文其实没有的标题:《某女明星告记者》。
卖弄风趣。曾有一醒目标题曰:《××(女明星)最喜欢的两个男人》。你道是谁?一个是明星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哥哥。当代幽默,最新风趣,于此可窥一斑。
常言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现今的一些标题,其总体特色只是两个字:刺激。
何以如此,恐怕是“卖”方“买”方相辅而成相须而行吧。你爱酸的,我叫你倒牙,商品社会嘛!你眨眼卖弄,咱紧追不舍,正中下怀啊!——这就是有些人的市场观念,这就是有些人的文化素质。
但我总以为,作者似乎责任更大些。虽有“逼良为娼”之说,而严肃的作者绝不会毫无原则。设若鲁迅在世,会为了追逐畅销而把《祝福》改为《寡妇祭神》、把《药》改为《滴血的馒头》、把《阿Q正传》改为《流浪汉阿Q的隐私》吗?绝不会的。


第8版(副刊)
专栏:九州风物

  方城黄石砚
尹智博
宋朝书画家米芾所著的《砚史》,是一部详述我国26种砚石的专著。书中记述,“唐州方城(河南方城县)葛仙翁岩石”,“色紫可爱”,磨墨时“声平而有韵,亦有澹青白色,如月如星无晕”。作为一代书画大家,米芾一生收藏了许多古砚、名砚,然而一方“石理在方城之右”的正紫石砚,一直是他心目中的“天下之瑰宝”。
河南方城有佳石,“迷邦故令成晚器”。由于历史的变故,黄石砚没能像端歙砚那样显名于世,后人大多只能于古籍中闻其遗芳,睹其雅容者寡。今年盛夏,公出豫西南阳,听当地的同志说,方城县和香港联贸集团欲联袂开发黄石砚,同行的几位一高兴,驱车百里赶到方城县。
县城东北20公里处有座黄石山,亦称小武当山,黄石砚产于此,名亦得之于此。车出县城,但见一山突起,山石险峻,柏翠松青。县委的同志指点说,这就是黄石山。据明嘉靖年间的南阳府志记载:“黄石山在州(方城亦称裕州)东北四十里一山特起,高出诸山之上,境内独此山奇秀,游览者多登焉。山后出砚石最佳。”宋朝米芾的《砚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方城葛仙翁岩石(即黄石山之石),石理向日视之,如玉莹,如鉴光,而着墨如澄泥,不滑。”“此石既不热,良久墨发生光,如漆如油有艳,不渗也,岁久不乏,常如新成,有君子一德之操。”方城县委的同志介绍说,相传宋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3),户部侍郎、御史中丞李之纯得方城石砚一方,视为至宝,后将此石及一首盛赞方城石砚的诗,馈赠给他的好友黄庭坚。黄庭坚看后珍爱非常,朝思暮想能到黄石山一游。后来,黄因修著《神宗实录》一书触怒皇帝,贬为叶县尉。叶县与方城相邻,黄庭坚到叶县任后第一件事即亲登黄石山采撷黄石砚,之后赋诗一首,对黄石砚给予了极高的评介。
按照石质黄石砚可分为:紫石、凤眼石、青石、墨石和青紫石。其中凤眼石尤为珍贵。此石散布于各类石中,状呈圆点,大小不等,很像眼睛。正圆形的明媚如画,就是端州砚工所称极为难得的“子石”。有的翠绿相间,美观异常,称之为活眼;有的不太清晰鲜明,或只是一个白点。用凤眼石制成的砚石,若工艺上乘,就成了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了。米芾说,其他地方带眼的砚石“多呈卵形”,或有瑕、费笔,而黄石凤眼则和正紫石同样“温润如玉”,不仅发墨,而且“养笔”,实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第8版(副刊)
专栏:

  山乡花月夜
陈延荣
一轮皎洁的明月给山乡洒下一片银辉,春夜的柔风向人们徐徐频送着槐花的清香……
村前场院红红火火坐满了观众,有青年、有少年,也有老年;有本村的、邻村的、也有十里八乡赶来的。一个个喜悦的人们在静静等待着村时装模特表演赛的开幕。
当村委会主任宣布开幕后,一盏盏彩色的吊灯一时间汇聚着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一个个时装模特踏着轻快的音乐节奏轻轻缓缓走上台。于是,满场的观众在那姗姗的步伐和美的造型里寻觅。山乡那凝重的灰绿色块,煞时变成一抹抹、一团团,赤、橙、黄、绿、青、蓝、紫,一个多彩的充满希冀的世界。观看的人们怀着复杂而喜悦的心情品赏着,咫尺的场院舞台,在组接着时代的剪影,一道道新潮时装撩动人的心扉。一个个训练有素的模特在全身心地展示着青春、风采和魅力,潇洒而典雅的西装、娴丽而富魅力的旗袍、轻盈而秀美的花裙、活泼而迷人的泳装……四围的观众瞪圆着双眼在揣摩思忖着,真让人难以置信;文文静静,这怎会是那毛小伙子?娉娉婷婷,这怎会是那丫头片子?可是,报幕姑娘那清脆的普通话一一介绍表演者,才使人们确信无疑。这时,观众席前排就坐的一位中年男子激动地向着身边县文化馆来辅导的李老师深深地表达着敬意:“谢谢您,您给俺山乡带来美的追求,播下艺术花雨。俺们这个偏远的山乡今天也冲出文化沙漠和大千世界接轨了。”一位大嫂惊讶地说:“真美、真美!咱这山乡印染花布做成时装,上了她们身上竟这样耐看。”人们在啧啧议论,山乡姑娘同样是天生丽质,楚楚动人。
轻轻拂拂的夜风,使空气弥满浓郁的清香,把空气染上绚丽的霞彩……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长篇报告文学《啊,国土——忧患的警钟》(成都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治安),以客观科学的态度阐述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发的现状,讴歌了为之不懈努力的卫士们。(文丽)
△凌一鸣的《茫茫东欧路》最近由群众出版社出版。这部长篇纪实文学,通过一个自费留学生的眼光,将东欧的种种现状,海外华人世界的真实处境,以及他自身的艰难传奇经历给予了生动而形象的揭示。


第8版(副刊)
专栏:热点透视

  火爆的电视点歌
沈永明
今天,随便你走到哪座城市,都能欣赏到电视点歌节目,这对千万歌迷来说,无不带来了喜悦和欢欣,因为它是——
沟通心灵的桥梁
进入80年代,改革大潮,促使国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和精神追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起来的人们,渴望享受更加丰富多采的精神文化生活;快节奏工作一天后的百姓,渴望松弛紧张而疲惫的身心。精明的电视工作人员,从广播电台“直播式听众点歌节目”受到启发,马上动用手中掌握的最现代化、最受大众欢迎的电视工具,制作出一组组声情并茂的电视点歌节目。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去年5、6月间,一下子就有200多座城市的电视台开办了电视点歌栏目。不少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甚至有两三家以上的电视台,竞争着举办这一节目。西南大都市成都、重庆以及周边众多的城市电视台,亦不甘示弱,竞相推出各具特色的电视点歌节目。为亲友、同事、情侣送歌一曲,已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文化消费。
今年春节,邻家老徐儿子结婚,亲朋好友除了备份薄礼外,不约而同前往电视台,为这对新人点歌助兴。今天一首《祝福》,明天一曲《好人一生平安》,后天一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就这样,热热闹闹点歌一星期,直乐得小两口子合不拢嘴。
人生,是一座旋转的舞台;也是一个充满感情的大世界,酸甜苦辣,几多欢喜几多愁。
一位中年知识分子,其孩子不幸得病去世,在同事、朋友们的全力关心、帮助和安慰下,这位中年知识分子,终于步出了情感“危险区”而走进阳光地带。为感谢在他困难和悲痛之时给予真诚关怀和温暖的同事朋友,他在电视台点了《爱的奉献》、《父老乡亲》等歌曲,从而使周围的朋友们深受感动。
电视点歌,这一现代化高科技产物,当她与人类文明水乳交融之后,便把当代人与人、心与心之路程缩短了。同时,她也给城市拥挤的生存空间,营造出一片绿色的花园。
电视点歌忧喜录
和任何新鲜事物一样,电视点歌进入千家万户,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文化消费热点后,其走向愈加引人注目。也难免唤起不少人值得注意的“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
川南某大企业技工学校有一个班级,二十多名学生分属两大“星族”。平时,他们各自在圈内捧其星唱其歌,倒也逍遥有趣。后来竟发展到上电视一决雌雄。今天你点一首,我就明天唱一曲,电视点歌成了他们“摆谱较劲”的武器,至于钱嘛自然找家长“赞助”赧!此事终于惊动了校领导,在行政干预下,双方才旗鼓偃息。
作为一项新兴的大众文化娱乐内容的电视点歌,由于不受职业、年龄、性别、地位和文化层次的限制,再加上其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和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不到一年,就风靡了大江南北、城市和乡村。然而,电视点歌热,作为一种走俏的文化现象,在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文明、轻松、愉快的同时,亦将面临艰难的抉择。
其一:受技术条件限制,电视点歌曲目市场小,并且内容大同小异。笔者喜爱观看电视节目,出差在外爱逛书店音像门市,但适宜在市县以上电视台公开播出的录像带太少,而且国产电视歌曲录像带又销路不畅。
其二:形式单一,缺乏创意。改革开放,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了五彩斑斓的大门,并促使我们在欣赏习惯、价值取向和时间节奏上,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变化。人们在劳累一天之后,更愿听到、看到轻松愉快、舒心悦耳和充满新意的电视点歌节目,而决不愿意老调频弹。但是,正是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以及部分点歌迷思路不阔的影响,不少地方有那么几首歌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此外,大多数城市播放形式十分单一,创意少,因此观众批评呼声日高。
其三:同行竞争日趋激烈。据一份资料表明,凡大城市一般都有两家以上电视台开办电视点歌节目,外加广播电台等,都想处于领先地位,因此,纷纷在吸引观众、听众上狠下功夫。然而,由于电视点歌节目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还是在技术条件上,要求都更高,因此,从客观上已处于不利地位,更由于广播电台传播信息更快,点歌节目时间更长,而且可以一个电话就能听到自己满意的歌,这样,无疑使电视点歌面临艰难的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