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漫谈

  办节的题外话
曹培云
时下,全国各地办“节”的势头看涨,诸如文化节、艺术节、旅游节、电视节、电影节、冰雪节、服装节、风筝节……以及这个花节,那个果节,真可谓“节”类齐全,洋洋大观。既是办“节”,就要办得红红火火,就势必需要一大批资金,而举办者大都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的。怎么办?好说,找企业“赞助赞助”不就行了?
应当说,本着“文艺搭台,经贸唱戏”的大原则办一些必要的“节”,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一年四季不知有多少个节,每年让各企业拿十几万乃至几十万赞助费的做法实在值得商榷。对于有些工业、商业、旅游服务业等行业来说,“节”也许是个赚钱的机会,拿点赞助费也乐意。而对于其它行业来说,未必有利可图。硬要大家也拿同样的甚至更多的赞助费,是不是多少有点变相摊派味道?就算是为社会尽一份义务吧,但这没完没了的“义务”给企业带来的压力是何其沉重,有的已经成灾了!
一个企业犹如一个小社会,肩上的包袱本已十分沉重。再加上如此种类繁多的“赞助”,任凭企业经济效益再好也实难招架,更何况并非所有的企业经济效益都好!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企业的厂长、经理真是窝囊,你就不能挺直腰杆,用法律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吗?然而,你知道这腰杆挺直容易吗?要求企业赞助,节日多与企业的“婆婆”有关,“小媳妇”敢在“婆婆”头上动土,很可能日后的“小鞋”就有得穿了。
由此,人们不能不恳请那些胃口极好又“好管闲事”的“婆婆”们,为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大局,还是节俭些吧。同时,也渴望深化改革,使“小媳妇”真正能得到解放。


第8版(副刊)
专栏:热点透视

  品茶与文化
——兼谈茶馆变迁
陈显涪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见陆羽《茶经》)。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并将饮茶方法、栽培和制茶的经验传往各国。可以骄傲地说,这是对人类作出的一大贡献。
《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说明我国利用茶叶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先秦古籍中,没有“茶”字只有“荼”字,最初,它是作为药用而进入人们生活的。在长期的医药实践中,人们认识到它不仅可以治病,而且是一种清热解渴的饮料,于是大量种植,“茶”字也随之出现。魏晋南北朝时,茶已作为社交活动的一种媒介;到了唐朝,许多城市中已经有了专门卖茶的店铺和经营者,于是,茶馆出现了。人们以此为谈心、议事、会友之地,规模有大有小,以后茶馆日渐增多。
茶馆历史悠久,究竟起于何时?至今已无从查考。其实,远在六朝之时,江南品茗之风就很盛行,一些人崇尚清淡,以茶代酒。市场上出售茶水的记载,最早见于《广陵耆老传》:“晋元帝时(公元317—323年)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竟买”。而开设茶馆的记载,最早见于《封氏闻见记》:“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也许就是茶馆的雏形吧。唐朝时,全国虽已有了七大茶区之分,但四川的茶馆最多,茶肆栉比,依山傍水为建,客来随意设座,聊天谈心,畅叙家常,称为“摆龙门阵”,唇齿留香,乐趣横生。旧时,全国最大的茶馆就出现在四川成都,名曰:“华华茶厅”。茶厅开设在东大街,内有三厅四院,深不可测,通行大靠背椅,聊天不累,打盹不摔,冲茶技术更有一手绝招,令人眼花缭乱。那时候,茶馆已遍布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广大地区。江西的浮梁,乃是当时著名的茶叶集散中心,白居易有雅句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唐政府也随之接受张滂建议,征收茶税,年收入40万贯,茶之有税,从此肇始。于是,茶馆更加应运日增。
晚唐时期,到中国留学的僧人将饮茶习俗带回日本,逐渐形成“茶道”,成为交谊恳亲的一种特殊礼节。日本人在这里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茶道”实际上是中国茶馆的“衍变”。后来,入宋僧荣西写了一本书,名叫《吃茶养生记》,为日本“茶馆”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到千利休(1521—1591)时,茶道已广泛普及。千利休曾说:“茶道的根本精神是和、敬、清、寂”。这不啻与我国佛教中的禅宗大有关联。到了近代,日本的茶道形成了近20个流派,据考,与我国古时的茶馆皆有不解之缘。
十八世纪末叶,民间曲艺步入茶馆,北京、西安、济南、成都、重庆、昆明等地都涌现出为数不少的书曲茶馆,特别是西南地区的“说评书”,更是在茶馆中展现了生命力。各地茶馆因民情民俗而异,尤其是乡村茶馆,更是各具特色。农民逢赶场天上午卖农副产品,下午坐茶馆,一边品茶,一边听书,一边摆龙门阵,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场所。更有来此歇脚的,请泥工木匠或介绍婚姻的,摆谈地方新闻或国内外大事的,因此“老茶客”多为“消息灵通人士”。有人曾对上海金山作过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每日上茶馆的人数达到2万—3万人次。旧时的四川,更是乡乡镇镇都有茶馆。
“文革”期间,茶馆曾作为“四旧”横遭厄运,一度销声匿迹。近些年来,茶馆又在各地重显生机。南方人吃“早茶”,连茶带小吃一起解决,一边还谈生意,何乐弗为。北方的茶馆也不断复苏,茶楼、茶座栉比林立,生意看好。可惜,当今的茶馆已充满了“现代派”色彩,价格昂贵,冲茶的一手绝活也不易看到了,代之而起的是时髦的女郎或侍应生端茶送水,礼貌是礼貌,只是觉得缺少了些传统的东西。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老板”嫌开茶馆赚不了大钱,于是干脆改作商场或酒楼,如此下去,茶馆是否将逐渐转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