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许昌市微电机厂转换机制效益增
本报讯仅有500余名职工的河南省许昌市微型电机厂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1992年实现利润300余万元,人均效益、人均劳效均居全国同行业榜首。今年前5个月,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70%。
该厂对中层干部实行定岗定编聘任制,把新产品开发机构从技术科分出来,单独设立新产品开发部,下设一、二、三科,从而加速了新产品开发速度。企业运用生产经营权、物资采购权、产品销售权,将产品全部推进市场,随向就市,以销定产。
(朱巍王晓琳)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集资办实体的一个误区
王伟
近年来,职工集资兴办实体“热”兴起,这对开拓生产领域,搞活商品流通,发展第三产业,提高职工收入等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众多集资兴办的经济实体中,有些单位办起的实体却让人担心。它们不是在公平竞争条件下组建起来的,而是靠这些单位的某种垄断地位和不适当的经营手段“火”起来的。比如某国营养蚕场所需的桑叶,历来都是由供应科从市场采购回来直接投入生产的。而今为了给职工“谋福利”,蚕场把供应科分离出去,由职工集资兴建了“桑叶经销中心”。“中心”到市场收购桑叶,然后以高价“出售”给蚕场。结果“中心”肥了,蚕场却亏了,个人腰包鼓了起来,国家却由此而背上了包袱。
这种“中心”实际上是把国有财产转移到个人腰包的一个中转站,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样的实体为数不少,而且集资利率大大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所以聚集了相当数量的资金,严重影响了银行的存储信贷能力,导致了资金的分散。国家应采取果断措施,限制和纠正这种不正常的经济行为,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保证那些正当经营的经济实体健康地发展。


第2版(经济)
专栏:金融短讯

  陕西建行上半年存款大幅度增长
本报讯陕西省建设银行面对资金紧张、储蓄滑坡的局面,群策群力解难题,主动出击揽储源,推进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截至今年6月末,全行存款余额达41.8亿元,比年初净增6.69亿元,占全省储蓄新增额的46.6%。
陕西省建行把大力吸存揽储,作为今年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他们在内部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90%以上的储蓄机构实行人员结构优化组合,把储蓄费用、职工个人收入与吸收存款任务挂钩,有奖有罚,从而充分调动了储蓄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他们通过增网点、扩业务、抓大户、揽储源,增加了储蓄。并开设大额存款服务窗口,凡一次存入金额5万元以上的客户,可在储蓄所由专人负责办理,并用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在西安、咸阳等几个大中城市,开办信用卡业务,开辟新储源。
(徐鹏程)


第2版(经济)
专栏:金融短讯

  吉林人行采取措施整顿金融秩序
本报讯记者李安达报道: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量大的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根据国务院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的精神,采取8条措施整顿金融秩序。
这8条措施主要内容是:一、继续花大力气抓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其他各项存款,扩大银行资金来源。今年1—5月,全省银行储蓄存款比去年底增加29.9亿元。二、同有关部门配合,严格控制社会集资。三、抓紧清理银行拆借,凡违反规定拆出的资金逐笔清理,限期收回。四、积极协助企业完成省政府规定的活化30亿元资金的任务。对应由企业挖潜解决的资金,银行不再增加贷款。五、加强现金管理,扩大现金回笼,控制大额现金支出;严肃结算纪律,加速资金周转。六、集中资金,保证重点急需。七、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稽核、监管,约束违规违纪行为。八、进一步加强组织观念,遇到问题及时向上级银行请示。


第2版(经济)
专栏:金融短讯

  内蒙古建行保证重点建设资金
本报讯内蒙古建设银行面对资金紧张形势,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今年年初,内蒙古建设银行对全区境内中央级9个重点项目、22个大中型项目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发现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缺口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内蒙古建设银行努力增加存款,坚持内资外资一起抓,到6月份各项存款达到了35亿元,其中储蓄存款达17亿元,利用信贷资金为重点项目发放贷款59亿元,有效地平衡了上半年的计划投资缺口,保证了重点项目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内蒙古建设银行还从清理同业往来入手,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挖掘内部资金潜力。对全行系统的拆出资金,到逾期贷款和呆滞呆帐贷款进行了重点清理。
(高清明)


第2版(经济)
专栏:

“只要手艺精,靠这石头一年能挣万把元。”在通往四川大足北山石刻区的山路旁,正清点钞票的小两口笑着对笔者这样说。改革开放后,当地农民在路边摆摊摹仿大足石刻雕像,靠此致富的农民现已有200多户。周千明摄


第2版(经济)
专栏:

  南京热电厂“整体位移”带来活力
本报讯记者刘宏报道:南京热电厂对一些辅助车间和科室实行“整体位移、平滑过渡”,组建起29个集体所有制公司,使800多名“集体下海”的二线职工如鱼得水,企业经济效益大增。
所谓整体位移、平滑过渡,就是通过全员风险抵押承包,把一些辅助车间和科室整体位移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这些企业不是安置职工子女的劳动服务公司,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三产”,而是与热电厂发电主业互为补充的下属企业。
整体位移给南京热电厂带来了活力。原修造车间整体转换成南京电力修造厂后,不仅优质包下了原有的各种设备检修任务,而且还从社会上承揽了丹阳煤田附件厂、江都附件厂的外活。该厂组建不到半年,已完成产值几十万元,工时利用率由57%提高到96%。


第2版(经济)
专栏:

  既要市民吃得好又要企业发展快
北京牛奶公司注重提高社会效益
本报讯记者王科报道:北京市牛奶公司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以奶为主”,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京市牛奶公司发挥国有大企业的主渠道作用,针对奶牛存栏下降,农户养牛积极性受影响的情况,推出“两头让利”办法。一头,向养牛户让利,收购原料奶适当提高价格,同时,在冷饮淡季和阴天下雨时主动收购全市多余牛奶进行处理,做好淡旺季奶源调剂。另一头,向消费者让利。他们低利批发出售成品,每售一公斤只赚6分钱。
公司面向市场,下力气调整产品结构,目前该公司每天加工消毒牛奶、酸奶、干酪、奶油等10多个系列、150多个品种的乳制品,日加工能力达70万公斤,不仅满足了首都市民的需求,部分产品还销往其它省市。
与此同时,北京市牛奶公司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努力提高效益。他们将全市鲜奶供应集中交给三家大厂承担,省却了原先分公司负责销售的环节,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由于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公司去年仅此一项就增加利润300万元。以前吃不饱的企业现在能满负荷运转了。


第2版(经济)
专栏:

  来自国家计委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李安定
50年代,新中国建起的第一批政府建筑物中,国家计委大楼的建筑风格无疑表现了它的职能特色,堪称厚重、庄严的典范。
在上下五千年的华夏历史长河中,中国人的社会经济生活,此时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与协调。一个严密的计划体系,每年一度地在这座七层大厦里认真制定。它对在旧有废墟上集中国力,铺下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第一批基石无疑作出了历史的功勋。那时,大到事关百年大计的重点项目的立项审批;涉及国计民生的钢、煤、粮、棉的生产安排;小到一般日用品的产量销售,计划都从这里作为指令下达。人们公认的一个形象的说法是:计划,就是法律。
    一
经过40年风风雨雨,中国已经迈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历史阶段。如今,坐落在三里河的国家计委大楼庄严依旧,然而进进出出这座大楼的人们,却怀着一种与这灰色楼面所表现的沉稳厚重截然相反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探索着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的新位置。
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开过后的一个春日的下午,两辆黑色轿车鱼贯驶进如今已显得十分拥挤的计委大院。国务院副总理、上届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和刚刚获得人大任命的计委主任陈锦华相继走进国家计委大楼,开始了他们的工作交接。
在此之前的十余年中,余秋里、姚依林、宋平等国务活动家先后担任过这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综合部门的领导职务,他们的工作重点无一不是在保证中国经济稳步协调地行进的同时,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计划体制改革新路。
这条路在延伸,人们在按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努力探索。
面对和他共事三年的国家计委的司局长和他的继任者,邹家华副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小平同志讲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我们都要用。计委的工作,过去比较侧重于用行政办法来组织和指导经济,今后仅有计划这一个手段已经不适应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对计划体制进行改革,要强调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要努力学会主要用经济手段、市场手段以及法律手段、计划手段,也包括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多方面的手段来指导宏观经济的运行。即使是计划本身,也和过去不完全一样。因此,对于国家计委和各级计委来说,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以及工作方法,都需要一个新的改变,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的确,这座大楼里的负责人,也许是受到这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观念转换的冲击最强烈的一些人。
从一统天下的计划经济;到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后到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最后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人们看到:指令性计划大幅度缩减;行政性手段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指导性计划广泛运用;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得到重视;计划系统也从垂直联系转向纵向、横向和交叉的多方位格局,以市场为主取向的经济社会活动越来越显示其强劲的生机和活力。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十余年间,中国的计划体制在执著而坚毅地走着改革的步子,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调控、指导,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
自从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理论以来,走进国家计委大楼,你会发现人们最关心的事是计划工作的定位问题。
有的人认为,计划和市场是两个互不相容的对立物。按照这种认识,就会得到这样的结论,似乎国家计委这个政府部门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然而,陈锦华主任在他就任后的讲话中明确表示:计委的定位,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参与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这一点,党和政府对计划工作已经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为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正确处理长远与目前、全面与局部的关系,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接受记者采访的一批关注国际经济发展动态的专家普遍谈到,西方发达国家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在搞市场经济。搞得成功的国家,有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都有一个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有以美英为代表的运用财政金融手段调节总需求,实施反周期的“新古典主义市场经济”;有以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为代表的以指导性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经济发展和结构转换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偏重总量调节和社会保障的“混合型、改良型市场经济”。可以肯定地说,不搞宏观调控,经济能够正常运行的先例是没有的。
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是正确的。对此,陈锦华引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他在谈到计划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时说:“特别是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要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坚持按劳分配、缩小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上的过大差异、集中力量办大事等,都要求我们注意发挥计划手段的积极作用。”
国家计委副主任佘健明向记者介绍了计委正在强化的属于宏观调控的几项职能。例如: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当前,计委正着手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制订“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构想;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重大生产力布局以及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专项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动态的预测、监测和分析,以及对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对这些事情看得远一些,看得早一些,动手快一些,及时向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提出政策建议;随着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原国家物价局划归国家计委,国家计委还负有价格调控的职责,主要是监控全国物价总水平,制订、调整重要商品价格和公用事业收费标准。
   三
在许多过路人看来,国家计委大楼是多多少少有些神秘的地方。的确,挺直地站在大门两侧的武警战士表明,这里依然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部门,然而,神秘的面纱正在掩去。服务基层、服务市场,计委正在增添新职能。
在这里采访时,国家计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魏礼群告诉记者,计委最近已正式建立经济信息(新闻)发布制度。不定期地发布宏观经济走势、市场运行和计划工作的信息(新闻)。目的在于发挥信息(新闻)的导向功能,引导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通过进行信息(新闻)发布,改变过去计划部门近乎封闭的活动方式,加强计划部门同社会各界的直接联系,为部门、地方、企业的决策和市场运行及时提供服务。这将是深化计划改革,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调控,进一步转变计划部门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
信息(新闻)发布将一改单一依靠计划安排,依靠行政命令调控经济的作法,邀请各地区、大企业集团的驻京办事处和新闻界与会,由计委有关单位介绍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监测、预测情况,介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重要产业、行业发展态势,介绍全社会投资活动和重要建设项目信息,包括当前一些热点产品,如汽车、电子、乙烯、家用电器的现有生产能力,国内外市场容量,近远期在建规模等方面的信息,引导国外投资者和国内的各地方、各企业作出科学决策,以减少盲目性。
陈锦华说,我们在研究市场与计划的关系时,不能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物资短缺情况下的管市场的观念、制度、方法来工作。过去我们管市场,无非是管指标、发票证、管调拨,这些办法已经不适用了,要有新办法,要研究市场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以及反映这些规律的法律、法规,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的确,宏观调控的对象从面对企业,作指令性计划,分投资、分物资、定项目到面向千变万化的市场,这其中的转变是艰苦的。然而,一些地方改革开放十几年,一直以市场为取向,如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这些地方的计委是如何工作的,是怎么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来重视和运用市场的作用,以至逐步转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他们的成功经验正在为国家计委的领导所重视与借鉴。
国家计委将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根据需求、物流、信息流、交通运输、仓储布局和市场的辐射功能,以及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同特点,同有关部门共同合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各类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这些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等。对市场的调控,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理顺价格关系,调控物价的总水平;二是利用国家和地方掌握的储备物资、基金进行调控。
比起那些在北京城里频频崛起的现代化写字楼,国家计委办公楼里的设施显得有些过时了。然而,在这座楼里执著地勤奋工作的计划工作的老专家或是朝气勃勃的年轻人,却普遍具有一种自豪而奋进的心态。改革开放的大潮把他们推到了前沿,他们怀着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影响着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程。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猪苓多糖注射液”,1991年由江苏连云港东风制药总厂投入生产,治疗乙肝功效独到。该厂去年又投入巨资对车间进行扩产改造,产量增加了四倍多。图为扩建后的车间。
陈建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