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5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热点透视

  吃饱·吃好·吃风
齐小乎
关于“吃”的文化,中国自古就很丰富,《红楼梦》中的家宴种种,在今人还专门成了一门学问去研究。因为国家大,人口多,饮食方式和内容都丰富多彩。
菜篮子
一说“菜篮子”,人们便会明白它代表着一个概念,它是物质文明的一个象征。“菜篮子”的变化,意味着中国老百姓饮食水平的变化。
中国是个“吃”的大国,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家派出许多优秀的餐饮工作者到国际上参加有关比赛,可得奖却很少,原因是中国的食品、菜肴只注重色、香、味,营养方面却被忽视。
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健康的一切,中国人注意锻炼身体,同时也注重饮食的营养了。这种意识的产生到逐渐成熟,自然表明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过去以吃细粮的多少来证明人民的生活水准,而今吃粗粮又成了时尚,野菜成了精品。人们的“菜篮子”日渐丰富起来,交通的发达,收入的增多,使南北方的佳肴相互渗入,南方的瓜菜、水产已成为北方人的桌上菜,而北京的烤鸭南方人也不再是听说。饮料进入大众生活中,而美酒早已突破了当年“八大名酒”的系列。与此同时,书刊有关饮食、营养的介绍时时成为抢手货。其实,“菜篮子”一词的出现,已象征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新调整,副食的分量在逐渐增长,吃粮不总是第一位的。
从吃饱到吃好,从知道吃到懂得吃,社会进步了,发展了。
吃时髦
桂林市长说:桂林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一点可以证明,节假日到饭店吃饭的家庭越来越多了。这不仅反映了一个收入问题,同时还含有一种文化因素:做饭的过程是忙累的,它影响了团圆的愉悦。
生活水平相对提高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以一种新的眼光审视生活,安排生活,于是乎各式各样的新兴小餐馆常常人满为患。开餐馆必赚钱几乎谁都知道。但慢慢地吃,慢慢地聊,朋友请朋友,情谊不是尽在其中么?
曾几何时,高档餐馆多起来,一家比一家更令人炫目,有人的哲学是:既然请,就要到最好的地方。高档餐馆收入一般的百姓很难介入,但绝不缺吃客。
北京最繁华的前门、王府井街上的“东来顺”“全聚德”,多年来保持着最权威的地位,但突然有了在价格上、服务方式上令人瞠目的“香港美食城”,人均200元的档次不仅没使“美食城”门可罗雀,反而又接连在京城和外省再开分店几家,它的销售额每年上升,以月营业额400万元占京城同行业第一。与“美食城”相隔不远的是最新一家北京开价最高的餐馆“佳宁娜”,请香港著名的设计家萧鸿生设计厅内陈设,仅装修和开业费就花了两千多万,餐馆负责人说:试营业至今的销售情况超过了预料。这些餐馆不仅饭菜鲜美、服务周到、管理严格,环境更是豪华讲究。前门、王府井是北京最主要的商业区,这里每天有几万人在购物、观光,饿了吃饭是必然的,但高档餐馆越来越多,百姓多是望而兴叹。“佳宁娜”的餐厅经理是香港人,他说在“佳宁娜”吃饭的“百姓”不如香港的多,但香港“佳宁娜”的菜不如北京的贵,因北京80%的原料全靠从香港空运。你道怪也不怪?
从“肯德鸡”到“麦当劳”、“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以合资方式出现的各种快餐,令中国人耳目一新。首先是出奇的快,一点完食品,服务员一转身就给你端出来。其次是环境,整洁、优雅,虽然饭菜十分简单。至于价格,对普通老百姓作为便餐吃不算便宜,但逢节假日、小孩过生日,许多人往往是光顾这里。其实此时在某种程度上已失去了源于西方人的快餐本身的意义,可称得上是“吃文化”的行为了。
快餐的形式不仅在饮食上,甚至在生活方式上都给中国人以启迪,人们盼着真正适合自己的中国快餐的出现。
饮食种种,重要的在于变化。社会变化了,“吃”已不完全是一种单纯的概念,单纯的行为,吃饱、吃好、吃情调……使“吃”这种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增添了色彩。
至于用公款大吃大喝,用私款摆阔摆谱、挥霍浪费,眼下此风看涨。这当然也是一种文化,不过得在文化前边加上“糟粕”一类的修饰语。
                  (插图:刘崇)(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漫谈

  呜呼·十竹斋
史莽
谈起木刻画,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荣耀。
鲁迅在《北平笺谱》的序文中说:“镂象于木,印之素纸,以行远而及众,盖实始于中国。”据郑振铎的考证,中国最早的木刻画,刻印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要比欧洲早540多年。
“文彩绚烂,夺人目睛”的彩色木刻,鲁迅认为始于宋代初年。到了明代中晚期,彩色木刻大为发达,除了单线平涂的印术外,又发明了饾版术(多版套印)和拱花术(凹凸版印),作品之佳,“雅丽工致,旷古无伦”。其中集大成者,要算金陵(南京)胡正言刻印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
《十竹斋笺谱》,存世寥寥,早成孤本。1934年在鲁迅、郑振铎的努力下,花时七载,于1941年由北京荣宝斋复刻印成,从此较多的读者才能重睹这部几乎绝迹的艺术精品。《十竹斋书画谱》这部比《笺谱》刻印得更早、规模更大的古代彩色木刻集,人间几无全帙。可喜的前几年也由上海朵云轩复刻印行,并在国际上得到了金奖。
更令人欣慰的,历史上十竹斋的所在地南京,为了继承和复兴中国传统的水印木刻,于五年前恢复了十竹斋,并成立了研究会,会员普及各地,以及台湾、香港、日本。可是且慢高兴,今年3月22日上海《文汇报》有一则通讯:“3月8日,是商界又一个‘发’的日子,‘李宁牌’喜滋滋地在南京大行宫附近挂上了它的第50块服装专卖店招牌。但当市民们去看开业仪式时,却发现这家新店原来是文化老店十竹斋的一块地盘。在震天响的鞭炮声里,又传出消息说:十竹斋艺术研究部被下令撤销;两名搞水印木刻的技术人员改行作了营业员;书画研究人才则赋闲,每人到传达室报到,记考勤。这两位书画人才的主管领导曾许诺,如有单位接受他们,情愿为每人贴出一万元。……(其他)门面不久将改成礼品商店,……展览大厅亦改作它用。十竹斋的命运一时引起议论纷纷。”
我意无非是希望弘扬民族文化也要真抓实干,少说多做,真正干点实事、好事。当然,也为有400多年历史的十竹斋和有1000多年历史的水印木刻呼吁一下:莫使斯文扫地!


第8版(副刊)
专栏:我喜欢的书

  园边人拣园边叶
(纽约)李广宇
平生爱读闲书不过三种,一曰书话,一曰小品,一曰作家剪影。以为于夜深人静之时,信手翻上几页,乃世间无量的享受。故每遇辄买。午后踏雪至唐人街访书,于书本杂陈的架上,无意间抽出一册《园边叶》,粗略一翻,竟集前述三爱于一炉。不禁狂喜,视为空前的收获。
书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装帧朴素中透出几分雅致。作者吴其敏的大名并不特别生疏,因他至今仍在《大公报》副刊的《坐井集》专栏里放马驰骋。
这册小书,共收短文135篇,谈的全是现代文坛的旧闻和掌故。以吴老一生的文坛阅历,与诸多名家大师的翰墨因缘,称其为权威不能算过分。但他却谦逊地自许为园边人,只在园边东一片西一片,随意地拣拾落叶。先就让人油然生起一股敬意。常说一叶而能知秋,那么吴老什袋而藏的这135枚叶子,又该折射出几许寒暑呢?个中斑斓多姿,不须说便能想象得出。作者娓娓绍介了近百位作家,从鲁迅、茅盾、郁达夫、叶圣陶、巴金等文坛巨擘,到石评梅、白薇、王鼎新、唐槐秋、潘多灵这些较少为人所知的旧时文人,无不取其片泥鸿爪。既谈其人,又品其文,由小见大,求实存真;虽非“谠言弘论、长篇巨制”,但因是有一点讲一点,反而觉得平实可信,意趣盎然无尽。
“论世知人,以偏概全总不是办法。”这怕是人所皆知的道理,但真正做起来却又不似想象的那般容易。既是谈书论人,难免褒贬臧否,吴先生却大抵能做到不偏不倚。譬如对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等人的评价,便颇公允。便是对林纾、顾颉刚这些曾遭鲁迅先生抨击的人物,也并不因对鲁迅的无比景仰而将其论敌全盘否定。他敢于坦然承认顾氏功绩劳绩昭然在人心目,也勇于告诉世人:“我对林琴南颇有一些好感”。真可谓是非分明、光明磊落,不独史笔月旦,更显出作者乃真正的性情中人。
常见一些作家学人,每下笔必走马千里,淡而乏味,不知伊于胡底。吴老的文章,却一律短小,篇篇不过数百字而已,含蕴却是那般地浑厚,常给人以难以忘怀的印象。我想,这也许是写专栏文字的磨砺罢。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青年学者张讴著《世界电视史话》一书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电视发展史的专著。该书以翔实的资料记述了电视新闻的演变和发展,文体节目的历史沿革。
(小雨)
△俞秋水先生的100幅山水画于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展览,他自幼潜心于翰墨丹青,诗画兼攻,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参展的还有俞先生家人的作品。
(仁)
△4月17日下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深圳兴发实业开发公司在北京文彩阁联合举行作家企业家联谊会。企业家与作家联手共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共同繁荣宏扬民族文化的大计。(文一)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艺术培训中心日前在京成立,首届向国内招生。
著名书法家周而复、沈鹏、欧阳中石等即席挥毫,盛赞中国书法史上的这一创举。“豪门”名人书画院负责同志参加了成立大会,并给予了大力支持。
(一文)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

  竹海深处的文化街
何鸣声
蜀南竹海,像一颗绿色的珍珠在天府南部闪烁着灿烂的光辉。这里楠竹遍布五百多个山峦,是一个由七万余亩楠竹连成一片的绝妙的天然“绿竹公园”。
在忘忧谷门口的平阔地上,在进入仙寓洞景区的葱葱郁郁的林间石板路旁,小摊一个挨一个,对峙着的两排摊子向林子间延伸。竹的楼,竹的园,竹的门,竹的摊,竹的凳,用竹竿支撑着的红红绿绿的篷,加之竹架上挂着的五颜六色的雨伞、气球,倒为这绿色的世界增添了无尽的活泼气氛。
小摊的商品丰富多彩,有竹筷、笔筒、茶筒、竹扇、竹帘、镇纸、竹椅、竹根雕、竹玩具等各式各样的竹制工艺品,自然也少不了竹海的著名特产竹笋和竹荪。游人走进这迷人的绿色世界,谁能不买上几件价廉物美的纪念品带回去或赠亲友,或留给家人?于是,小小天地摊点越来越多,小饭馆、饮食店一批批出台献艺,一条“竹文化街”悄然在这里形成,充满勃勃生机。
节假日和周末游人特多,而每当遇上集会活动时,文化街也是生意最兴隆的日子。昔日一年两度的“观音会”是游山的高峰期。后来“观音会”改办“竹文化艺术节”,朝山拜佛、游山观竹,甚至经济文化的交流活动,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经理厂长同外商客户洽谈生意等等,全方位地结合了起来。这样的日子,张灯结彩,车水马龙,游人川流不息,沸腾的竹海达到了空前的热闹境地。
饮食文化在文化街当然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豆花、爆火腊肉、竹荪鸡片汤和“全笋席”堪称竹海饮食文化中的“四绝”。用石磨推浆、以竹根山泉水点制的豆花,加上碎肉或鸡丝伴辣椒的蘸水;用竹叶竹枝烘烤而成的腊肉,加上点干辣椒粉,味美而不闷人,连最挑剔的城市小姐们在肥肉面前也不会表现出斯文;用“真菌皇后”竹荪做成的“竹荪鸡片汤”,当年基辛格访华时对此佳肴赞不绝口,尔后这种菜曾在白宫附近一家餐馆轰动一时;数十道菜每菜都离不开笋的“全笋席”,更是名扬海内外,叫人称奇。特别是在竹林中摆上竹桌竹椅,席间品尝竹荪、竹笋、腊肉、豆花饭时,自然是一种极为独特的竹海风味。若要读一本“竹的专著”,可去建于竹林深处的中国第一个以竹为专题的“竹海博物馆”,在这个建筑面积二千三百多平方米、古今综合的川南民居风格、园林式布局、公园式摆布的博物馆的六个展厅之中展出有全国竹类资源,上百种竹标本,及竹在工业、农业、交通、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开发利用的丰富图片和实物,让游人在这样一个竹的大千世界里游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