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热点透视

  潮涨潮涌十数年
  ——“领袖题材热”备忘录
  江北
编者按:
本版自今年开辟文化“热点透视”栏目以来,受到读者好评。为了进一步办好这个栏目,我们将广泛征求来稿,也欢迎读者提供采访线索,并对反响大的优秀文章给予奖励。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热心支持办好本栏目,我们在此表示感谢。
100年,一个漫长的世纪。世纪的风雨烟尘会掩埋一个人的躯体,但却泯灭不了人们对于一些不灭的东西的追寻、探索和怀念。图书出版界的“领袖题材热”,首先是“毛泽东热”就是上述现象的有力例证。
有消息说,今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图书出版上的“毛泽东热”可能会再度升温。其实,围绕毛泽东的身前身后,方方面面,出版界已做了不少文章;换句话说,潮涨潮涌十数年,“毛泽东热”在书斋、书界始终势头未衰。
 走下“神坛”——小心翼翼地起步
恐怕没有任何别的什么事情能像对毛泽东的研究,包括记录、描写、追忆以及“塑造”,更能反映我们当代历史的风云变幻和运行轨道。仅仅十四五年,毛泽东,就从凌空蹈虚的“神坛”上走下来,进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
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标准的确认与弘扬同时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极简单明了的事实:我们崇敬的一代伟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喜有怒的、有歌有哭的人。历史巨人是立足在坚实的地表之上的。
《在毛泽东身边》、《陪毛泽东跳舞》……一些报刊开始小心翼翼但又分明实事求是地刊载关于毛泽东的纪实作品。对于众多的读者来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毛泽东,一个活龙活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不是失却光辉,而是亲切和蔼地站立起来。
总体形象的把握,重大事件的记叙,具体情节的勾勒,每一件事,每一句话,乃至于每一个动作的刻画,都经过认真的采访、调查与分析研究,应当说,早期的“领袖题材”读物的作者,创作态度是严肃的、认真的、负责的,是实事求是的。
    形象渐丰——出版热潮的涌动
先是报刊单篇文章,尔后是长篇连载,再后来干脆交出版社出书。这是一个过程,“领袖题材”读物“成长”的过程。逐渐,在拥有大批大批读者的同时,也涌现出一个作者群;所出读物涉及面,也早不止纪实、“写真”一途,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电影剧本、研究著作、翻译作品,此伏彼起,形成了一股又一股潮汐。
与此同时,在毛泽东身边生活、工作过的一些同志,也纷纷提起笔来,参与回忆与怀恋的合唱,使“毛泽东热”热得更为有声有色。仅毛泽东与书这个主题,就先后有三联书店1986年版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版的《毛泽东读史》等多种。书的主要作者,都是与毛泽东生前有过交往的人,有的曾给毛泽东管理过书报刊,有的参与过毛泽东丰泽园内数以万计的藏书的整理工作,他们独特的一段人生经历使他们有机会缅怀一代伟人,而他们绘声绘色的记录又从各方面丰满了人们头脑中刚刚树立起来的实实在在的领袖的躯干与血肉……
研究领袖的著作也应时而生,并迅速蔚为大观。《毛泽东的诗词艺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毛泽东的后半生》、《毛泽东思想辞典》,乃至《毛泽东喜爱的唐诗宋词》等等图书,都以极快的速度面世。
这种持续的“热”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由“毛泽东热”而波及到其他领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朱德、陈毅,甚至,还波及到他们的家属、亲友。所有这些,都成了“领袖题材热”的一个个组成部分。应当肯定,这些作品,尽管是多了些,粗糙了些,但在真切生动地揭示领袖人物的日常生活及感情世界方面,在记录塑造他们的完整形象方面,在破除建国后直至“文革”长期存在的对于领袖的讹传和神秘感等方面,都起了良好的、不容抹杀的作用。
但是,这毕竟是需要作家、作者的思想、文笔等多方面功底的、有着其特殊性的工作,把握不好,事情就会起这样那样的变化。
    粗制滥造——金钱利益驱动的恶果
如果说“领袖题材”出版物有粗制滥造的一面,那么,首先应归咎于某些作者、“写手”及出版者的见钱眼开。
今年4月,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发出通知,要求出版界清理整理领袖题材图书的出版。的确,领袖题材图书的出版已到了“太多太滥太粗糙”的地步。
一是热衷于“绯闻”、“野史”、“内幕”,道听途说,胡编乱造。如一本《毛泽东的儿子——毛岸龙》,以一个所谓的“毛岸龙”之口写作,弄虚作假到了肆无忌惮之程度。
二是违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擅自泄露党和国家机密。在一些描写我党的历史上重大事件的“纪实作品”中,有的违背决议精神,有的擅自公布党和国家的内部情况和领导人的重要言论。
三是抄袭严重,重复出版。特别是在描写领袖人物的家世、家事、轶闻等方面,普遍抄袭。
    健康有序——领袖题材读物的正确方向
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为了缅怀,为了汲取,为了创造,我国出版界今年都加重了毛泽东题材图书的分量,党和国家有关部门也发出通知,要求做好这方面图书的出版工作;而前一阵子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对于这类题材图书的有关规定,则更为多出同类题材的好书创造了条件。然而,重要的是质量,据悉,这也得到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比如,大型丛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部“大部头”,就由毛泽东的家人毛岸青、邵华任主编,承担写作的老红军、老同志、专家学者达五六十人。这就首先从事实方面获得了可靠保证。
“领袖题材”读物还会有相当市场,甚至还可能会“热”。而需要做的是,采取相应措施,使这类图书的出版,走入健康的有序的符合实际的轨道。(附图片)
插图:罗雪村


第8版(副刊)
专栏:书海扬帆

  感谢生活
  王一兵
长篇纪实文学《感谢生活》(作者杨泥)从1966年沸沸腾腾的“大串连”起笔,铺开了她真切朴实的笔触:历史的荒诞,青春的躁动和狂热,命运的诡谲与坎坷,对真善美执著的渴望与探求。
这部《感谢生活》从某种意义上看,使得纪实文学中不应有的空白得到了填补,这也就让这部作品具有了史料和现实的双重价值。因为它蕴含和浓缩着整整一代人的跋涉历程。其中的区别,仅仅是相同中存在的不同。站在读者的角度,我在体味《感谢生活》之后,还要对《西南军事文学》的诸位编辑道一声感谢。在歌星热、影星热、经商热、股票热的当今,感谢他们以非商业的目光,坚守了文学的档次、品位和格调,为众多生计中奔波而疲惫的眼睛,开放了一扇通向文学和心灵的窗口。
在过于寂静的文坛上,总会有激起浪花的石子。如果注意观察,《感谢生活》算得上是其中的一枚。
并不是说众人称好,就一定好,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毕竟遮掩不住,却是事实。《感谢生活》为揭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历史、社会、个人的因素,提供了一把可能的钥匙。能够把幸福和痛苦都视为财富,并对此报以同等微笑的人,获得多大的成就,都合乎情理。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又一本研讨炎帝神农文化的专著——《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最近问世。近年有关炎帝神农文化研讨的专著、专集已出八部(集),共二百多万字。随着长江流域考古发现的不断丰富和传统文化的弘扬,炎帝神农文化研讨提上了社科界的议题。一九九○年,湖北省社科界在炎帝神农故里随州市,召开了国内外首次“炎帝神农故里暨炎帝神农文化”学术研讨会,取得了众多共识:如炎帝神农是人不是神,他“殖五谷”、“尝百草”、首创“日中为市”,实现了华夏先民由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的转变,是古代长江文明的优秀代表。炎帝神农文化的研讨活动,有利于揭示古代长江文明的肇始及其与黄河文明的融合。在炎帝神农文化研讨热的推动下,炎帝神农故里所在的湖北,近年来,年年举办炎帝神农生辰纪念活动,今年将举办首届“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
(刘文)
△梁平继《山风流人风流》之后的新诗集《拒绝温柔》已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川水)
△刘绍楹的杂文集《人生百味》,已由海潮出版社出版。
(陈)


第8版(副刊)
专栏:漫谈

  陈江镇的新意
  李辉
经历“文革”那场文化浩劫之后,重视文化遗产和文化积累,如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丰富多采的民族文化中,纪念历史上的伟人,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我们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不难找到一两处当地人引以自豪的伟人遗迹,日益增多的名人纪念馆,更是成为各地不可或缺的人文景观。然而,在目前各地经济发展尚不平衡、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如何建设好、管理好名人纪念馆,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清明前后,到惠州一游。惠州是广东经济起飞的一个新热点,同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仅近现代史上,就出现过廖仲恺、叶挺等名震中外的人物,纪念他们已成为惠州文化积累的一个方面。到廖仲恺的故乡陈江镇参观仲恺中学,我发现这里在建设纪念馆方面颇具新意。
仲恺中学是一座新学校,是在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的资助下于一九八六年开始修建的。从一开始,当地政府就将修建学校同纪念廖仲恺联系起来。首先修建的是仲恺图书馆,目前虽然藏书不多,但已渐具雏形。从长远发展来说,既可以收集有关廖仲恺的资料和研究著作,也可以作为公共图书馆供学生阅读,向社会开放。图书馆还设有仲恺先生业绩展览,使之成为学生和观众了解历史的一个窗口。规划中的廖仲恺纪念馆,也将修建在校园内,从而使学校与纪念馆形成一个整体。据说,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有一种荣誉感,还可以充分发挥纪念馆的作用,在管理上也有其便利。学校设有廖仲恺教育基金会,这样,用这些资金发展学校的同时,也就丰富了廖仲恺纪念馆。发展教育便这样与发展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在经济尚不发达,文化和教育经费都不宽余的地区,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借修建纪念馆之力来发展教育、丰富文化,应该说有多条路可走。在很多意义上说,教育与文化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在这上面别出心裁,大有文章可做。


第8版(副刊)
专栏:

  收音机在军营里
  张国民李天鹏
不知从何时起,战士手中的收音机逐渐多起来。听收音机成为战士业余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近几年,为更贴近听众,为听众服务,从中央台到各省市电台,节目上都作了较大调整,打破“百家电台一个调”的格局,设了像“青春热线”、“空中立交桥”、“流行色”、“新歌榜”等许多听众欢迎的栏目,电台节目越办越活,越办越好,内容丰富多彩,娱乐性、知识性增强了,这些都吸引着军营的战士们。
其次,战士们自身对文化、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增多了。紧张、单调的训练学习,往往使战士们产生不可名状的孤寂与失落感,很多战士便把目光盯上了能说能唱的收音机,从中寻求情感补偿。“花钱买个开心,既消愁解闷,又能开眼界,长见识,比抽烟喝酒强多了。”
战士们从社会中来,经过几年的军旅生活,大多数还要回到社会中去。收音机传播信息及时、准确、可信,是战士洞察外面世界最为便利的窗口。不少战士每天除收看电视新闻、读报纸,更多的是“挤”时间收听电台的新闻信息,下海、炒股票、索马里局势、波黑冲突等,也成为战士们饭后的热门话题。
笔者走访了某炮团三营,这个营的300多名战士,每天获悉的新闻信息,60—70%是从营院的高音喇叭和战士手中的收音机里收听到的。
目前,很多战士热衷于电台的热线电话、点播直播节目。战友训练学习取得了可喜成绩,入学、提干、立功、受奖、分离惜别以及对远在家乡的亲朋好友的思念怀恋,都成为战士点播文艺节目的内容,电台成为他们连结亲情、传递友谊的纽带。
今年春节,万家团圆时,戍守在祖国北疆千里防线的某边防团一连,先后有40多名战士为亲朋好友点播歌曲或收听到亲友为自己点播的相声、家乡戏等文娱节目。天是冷的,战士心里却是暖的。
除娱乐、消遣,也有不少战士坚持收听文学节目、英语及其它专业知识讲座。当然,军营收音机的增多,充实了战士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给部队管理教育带来了一些麻烦。有的战士便无视条令规定,私下将精巧的收音机带到训练场。有的干脆带“机”上岗,两耳塞听,陶醉于电台的文娱节目中,将卫兵职责抛在了脑后。还有的战士,熄灯后插上耳机仍听得津津有味,不能保证休息,势必要影响第二天的训练学习。对此应引起充分重视,积极加以引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