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长廊

  柏林归来话影事
白羽
刚刚在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高荣誉——金熊大奖的谢飞导演回京,行装甫卸,记者来到他家中,请他由获奖谈谈中国电影。
“双喜临门”说明了中国电影的整体成就 谢飞告诉记者,本届电影节参赛、参展及参加市场交易的国家和地区近50个,影片总计近600部。其中25部正式参赛影片里16部是欧洲的;美国影片参赛有4部;而亚洲影片只有3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各1部。《香魂女》在电影节第五天的记者招待会上放映时,几百名记者反响强烈。台湾著名影评人焦雄屏说,这是开幕以来记者反应最热烈,鼓掌时间最长的一次。许多记者发表感想说,这是一部深刻、细腻、抒情、优美的影片,它批评了传统观念对妇女的伤害,提出了妇女自身解放的问题,很有价值。舆论一出,《香魂女》参赛公映时票价成倍上涨,1000多人的动物园宫座无虚席,连地毯上和走廊内都挤满了观众。放映结束时掌声持续了几分钟,直到谢飞、斯琴高娃、伍宇娟先后登台时掌声久久不能停住。
台湾电影《喜宴》表现了传统观念与现代生活的冲突,反应也很热烈。
因此,包括张艺谋在内的各国评委最后一致同意破例将金熊大奖并列,授予《香魂女》和《喜宴》,以肯定海峡两岸中国电影的整体成就。两位导演都说这是“双喜临门”。
谢飞说,回顾这几年得大奖的中国电影,包括近年来的《秋菊打官司》等等,都认真而朴实地表现了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制作水平、艺术效果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因此在世界电影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有外国评委说,今后世界各国的电影节如果没有中国电影参加就是缺陷。还有评论家说,世界电影的希望在中国。
中国电影的出路何在 问及谢飞在柏林了解到的世界电影动态时,谢飞直言不讳地指出,世界各国的电影业都面临着观众人次减少、资金不足、产量下降的危机。好莱坞的商业片向各国进军,威胁着各国民族电影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与美国电影抗衡,欧洲各国的电影工作者联合起来,成立了欧洲电影联合会、欧洲电影基金会,从本届起,柏林电影节增设了“蓝天使奖”并发奖金5万马克,专门用来奖励欧洲有成就的导演,支持欧洲各国的民族电影事业。
目前中国电影面临着更大规模的观众减少、市场萎缩、企业亏损的危机。中国电影的出路何在?
谢飞首先以根据周大新小说《香魂塘边香油坊》改编的《香魂女》为例现身说法:原来估计该片有一定可看性,又有优秀的女演员,还有深刻的内涵,可投资者预测《香魂女》可能赔本,电影厂不敢接,结果是天津厂和长影厂合作投拍的。
谢飞强调说,本来电影观众是分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许多青少年喜欢娱乐性强的影片,许多知识分子喜欢文化品位高些的影片,老年人则多喜欢历史题材的影片等。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电影制作业只有单一的所有制,电影发行渠道狭窄,缺少竞争机制,结果近几年电影市场急剧缩小,丧失了许多文化层次稍高的观众群。以这种扭曲的“市场”状况为依据投资拍电影,就只能走上一条狭窄的道路,导致生产与市场的恶性循环。
出路在于电影界要适应市场经济,大胆地改革,像工、农、商各业那样实行多种所有制并举的体制,建立健全多种类型的电影市场和发行渠道,实现电影制作与市场的良性循环,那么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是会有转机的。(附图片)
(图为谢飞、斯琴高娃、伍宇娟在43届柏林电影节上。张兴援摄)


第8版(副刊)
专栏:

  清新与辉煌
——看影片《远山姐弟》有感
方雪
山是那样绿,水是那样清,朝晖中的奔童、夕阳下的放牧是那样如画如诗。活泼的旦旦,聪颖的秀秀,勤劳好强的秀娘,慧眼识才的陈老师,默默奉献的解放爷,他们一个个都是那样的纯朴、可爱。儿童影片《远山姐弟》讲的只是一位山村母亲秀娘送儿子旦旦上学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平常的故事,竟然向观众展示了那么多美的画卷和心灵,我深深地被编导者真诚地从平凡生活中去发现美的追求所感动。
影片自始至终浸沉着编导者对山村人民的爱,特别是对山村儿童那热烈的拥抱式的爱。正是因为有着这种由衷的爱,才把山村的自然拍得那样清新而又充满灵性,才把山村儿童的声态笑貌、喜怒哀乐拍得那样真实而又可爱。像姐弟河边野餐一场,把姐弟相依为命的纯真感情拍得多么让人动情;像秀秀挨打后被秀娘发现肩头红肿的那一组镜头,把纯朴的母女之爱拍得多么真实而又感人至深!当然,影片并不是山村生活和“希望工程”的廉价颂歌,它没有回避生活中的矛盾和困境。从影片中观众分明可感受到贫穷落后和陈旧观念留给山村人民的精神负担的沉重。但与此同时,编导者更着意发掘的则是山村人民决心改变现状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历史前进脚步的不可阻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秀娘为旦旦上学而夜以继日辛劳,解放爷用毕生的积蓄为本村办学,秀秀拿出七年的压岁钱买课本,一闯进文化的新天地就如饥似渴地学习。影片结尾时省报发表秀秀日记在整个山村所引起的轰动,更让人们深信在山区儿童身上同样有着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像解放爷和陈老师那样去积极开发这种希望。
编导者很善于捕捉童心童趣和展示山村儿童眼中的世界,像旦旦提着青蛙进学校、秀秀让弟弟给陈老师跪下认错这样有着鲜明儿童特色又妙趣横生的细节描写在影片中随处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影片所表现的是山村儿童特有的一种生活状态。在展现他们的基本生存方式的同时满腔热情地表现了他们对美好人性和社会理想的追求。在这方面,我特别欣赏秀秀替旦旦补考得了100分之后在原野中奔跑的那一组镜头的处理:原野如画,远山如黛,在一片金黄的菜花中,姐弟二人为补考的成绩所鼓舞,一边忘情地奔跑着,一边唱起了欢快的歌……那情景,那意蕴,多么令人遐想联翩!那只是菜花的金黄吗?不,那也是山村儿童生命的辉煌、理想的辉煌,是通向我们民族的21世纪的辉煌!虽然影片在结构上有的地方拉得紧了些,秀娘发“疯”的情节缺乏足够的铺垫,但全片还是贯穿着一种来自生活的流畅,来自对儿童的爱、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信心的流畅。自然、清新、流畅,编导者在艺术风格上的这种追求和影片的思想内涵相辅相成,也增强了影片的儿童片特色。


第8版(副刊)
专栏:长短录

  说说专访“病”
水丑木
如今各报都以影视人物来吸引读者,“艺术家”和“星”们的专访文章逐渐多了起来,以致泛滥成灾,故而生出相当普遍的“专访病”。
大量专访的严重通病是自卑自得并发症。一方面,见了名人先就短去半截脊椎骨,一味地溢美、奉承、吹捧。一方面却又因与名人接近交谈而兀自产生一种奇怪的优越感,夸饰之情,滥于笔端。自惭形秽同时又炫耀于人,实在不应该。两个并发症状源自一条病根,这其实是对自己和对名人人格的不尊重。人格的尊重本应是平等,既不仰视,也不俯视。仰视容易逢迎,俯视往往气盛。逢迎则畏缩卑怯,气盛则膨胀智昏,一仰一俯,行诸笔墨,人格失衡,文章岂能不病?
克制不住的窥视癖。许多专访或印象记着意于满足一些人对名人私生活的窥视欲,把笔墨用在那些假假真真的所谓“轶闻”上——如同从锁孔里偷看别人的起居和举止,然后暗自窃喜。在这样的描绘中,无病呻吟成了绵长情歌,作奸犯科充作经历坎坷。
名人、准名人的自吹,也是“专访病”细菌蔓延的一种触媒。深谙此道者就借被采访之机自吹,某些记者染有自卑自得并发症也便跟着瞎捧。一部片子拍下来或演一个角色,虽然质量平平,却有一批伺机以待“慧眼识得金香玉”的记者蜂拥而上。于是,影视之林“硕果”满枝伸手可摘:“著名导演”、“著名演员”尚觉不够,还要冠以“著名导演艺术家”、“著名表演艺术家”,如此尊奉犹嫌不恭,又得改称“著名导演艺术大师”、“著名表演艺术大师”。有的女演员至今没演过什么好戏,芳名倒是路人皆知。这样阴差阳错产生了不少名人,他们并无真才实学却依仗虚名惺惺作态:导演拍得影片极劣,不妨碍标榜自己长于哲学思辨,能够挖掘很深的人性;艺术修养很差的演员偏自称酷爱钢琴、名著;甚至小时候懵懂无知所玩的儿戏都涂上“司马光砸水缸”一样的传奇色彩,让人以为他从小便是个“名人肉芽”。
当然,也有些人物专访或印象记的文字表述既朴实又有深意,体现出一种打在读者心上的力度,但本文旨在谈“病”,离题闲言略去不赘。


第8版(副刊)
专栏:

  乱花渐欲迷人眼
——1993年中影公司第一次看片会追记
余由
猴年腊月十九,正是人们大包小包采购,杀鸡宰羊准备过年的时候。裹着风夹着雪,全国32个省市电影公司代表,以及16家制片厂不请自到的代表匆匆会集北京,参加中影公司召开的电影业务看片会。
这次会议,真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电影几十年统购统销的局面将被打破,制片厂自产自销,电影要真正走向市场了。这是否是中影公司召开的最后一次看片会?
会上拿到各位代表手中的电影节目菜单,令人感慨!看片会共看32部国产新片,共订购35毫米拷贝2612个。其中超过150个拷贝的影片4部,其中三部影片可称为动作片,有打有闹。有意思的是,看片会上拷贝最多的几部影片,都是制片厂以外的个人或公司投资拍摄的影片。此种现象,引人深思。这次会上,没有一部影片拷贝超过200个,这是历届看片会所没有过的。由陈佩斯主演的喜剧片《临时爸爸》,拷贝数为150个,列第四位,这也是看片会上几部喜剧片最高的拷贝数。另一部喜剧片《站直罗!别趴下》拷贝数125个。这反映出目前观众喜爱的题材样式仍然是动作片和喜剧片。动作片题材和形式要新,老一套的报仇雪恨古装武打片、侦破警匪片,由于缺乏新意,在会上拷贝数都不高。
应该特别提出的是八一厂摄制的《神龙车队》受到代表的赞赏,这部影片订购了132个拷贝。代表们说这几年拍摄的军事片不多,这类影片在农村很有市场,许多观众都喜欢。长影拍摄的《蒋筑英》,影片很感人,然而订购的拷贝数并不多,53个。代表们反映,仅凭这部影片的片名,很难把观众吸引到影院来,主旋律影片也应在“包装”上下些功夫。
电影发行公司的代表普遍认为这次看片会的影片总体质量不高。对于今后几个月的市场,大家感到迷茫,尤其担忧四月转轨后的影片生产能否按部就班接上来,特别害怕出现断档,致使影院开天窗。一下子把电影制片厂推到市场,有许多电影厂家准备不足。有的制片厂代表说,原来我们只对中影公司一家发行,现在一下子要对30来家电影公司,人力物力明显不足,一时难以招架。有的制片厂反复推敲几种发行方式,卖拷贝卖地域版权或按发行收入分成,一时难以定夺。有的制片厂意气风发,准备潇洒走一回。有些厂家有意留下质量较好的影片,以便自己发行时有硬通货。
无论怎样,1993年对于中国电影业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年。


第8版(副刊)
专栏:

  《张艺谋巩俐:大胆地往前走》出版
纪实新作《张艺谋巩俐:大胆地往前走》最近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作者:浦力)。该书以新闻记者的视角和笔触,记叙了张艺谋与巩俐的生活历程与成就。全书共12万字。  (保文)


第8版(副刊)
专栏:

  京郊有个农民艺术团
春节期间,田纪云副总理和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兴致勃勃来到北京电视台的《拜大年》晚会上,向全国的农民兄弟拜年。这台晚会是由不久前在京郊通县成立的中国农民艺术团主办、演出的。该团由一批热心农民艺术的演员组成,半年多来,这家民办艺术团体在尝试用市场经济手段发展艺术事业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文一)


第8版(副刊)
专栏:

  梅兰芳金奖获奖人语
参加梅兰芳金奖大赛后,我不断接到各地观众的真挚信件。那一句句肺腑之言如同一条条深情的彩带,把我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我将不遗余力与母亲永远生活在一起,欢乐在一起。 ——王继珠
感谢观众的厚爱。但是我很惭愧,因为这次比赛,还有一些有实力的名家没来参赛。京剧艺术没有止境,我万分热爱她。我今年四十五岁了,为了演好武旦,长葆艺术青春,我每天坚持练功半日,并且节食以保持体型,今后我要保持这种精神,请观众经常地督促和鞭策我。 
——方小亚(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

  《换换主角又何妨》新奇有趣
由北京电视台拍摄的电视晚会《换换主角又何妨》,一反眼下晚会都离不开几张熟面孔撑台的模式,而将主角改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国货精品,串场小品节目编排形式新奇有趣,时时给观众以意料之外的惊喜。这台“换主角”的系列晚会节目将于近期全部播出。 (文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