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化专页)
专栏:

  改革开放,一时多少豪杰
——《中华英才》浓墨重彩写英才
本报记者 周庆
抒写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是些什么样的人物?其领袖群的形象如何?这些治国、治省、治厂的风云人物,有什么背景,他们在政务、公务之余,怎样生活?读者感兴趣的这类问题,过去往往是我国新闻传播的禁区,一写谁就是给谁歌功颂德,而假若以后此人出了点什么问题,报道者也会跟着倒霉。盖棺定论,似已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如今,这个禁区被《中华英才》半月刊打破了。
这份大型刊物创办以来,以弘扬民族正气、振奋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宣传介绍当代中国各条战线涌现出的优秀人物为主要内容。经过3年多的实践,读者认为它“性格越来越鲜明了,定位越来越准确了。”


第5版(文化专页)
专栏:

  放笔:友直友谅友多闻
《中华英才》从1989年创办至今年2月,已出版64期,报道过1900多个人物,其中既有共产党员,也有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海外华人,显示了该刊“识天下英才而介绍之”的宽阔视野。
1992年6月1日总47期的《中华英才》,报道了86岁老人戎子和的风雨人生。北平和平解放后,一次,傅作义对他说:子和,我们国民党取得政权后,20年就腐化了,结果被人民打倒了。你们共产党确实比我们国民党好,执政后,肯定20年内不会腐化。可30年、40年以后是不是也会腐化?戎子和说,我们共产党是劳动人民的精华,别说30年、40年,就是50年、60年也不会腐化。傅作义摇了摇头表示不信。此事戎子和至今记忆犹新。他晚年考虑尤多的,就是如何保证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有不少英才。他们与共产党人一起穿越时代风雨,合力担起历史重任,是为诤友。该刊42期介绍了几位这样的人物。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民主同盟会员端木正参加审判委员会。委员会15位委员绝大部分是中共党员。开审判会,他同样坦陈己见,就是涉及中共党员干部的案件,也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判决。
无党派人士、56岁的蒋正华,是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这是一位敢于直言的长官。他说,他和一些人做过一个分析,就中国现有的资源看,人口如果超过18亿,就会到达对社会产生破坏的危机爆发点。而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预计,将在下世纪中期到达这个危险的破裂点。蒋正华决心为改善中国人口状况穷其毕生精力。
美籍华人朱伯舜,是一位杰出人才。他是美国共和党亚裔总党部共同主席兼台湾支部主席,曾在大学担任教授十多年,并在美国、台湾、香港、大陆拥有许多工商企业,鉴于他对中美文化交流的贡献,美国纽约市曾宣布1976年5月8日为“朱伯舜日”。64岁的朱伯舜,看上去像40来岁的人,平时不吸烟、不喝酒,除矿泉水和白开水外,其他饮料一律不喝,自称:“身体都是原装,没有一个地方开过刀。不用眼镜可以看见地上的蚂蚁,看清报纸上最小号的字。我的格言是‘勤业乐业’。”朱镕基曾戏称他为“宗兄”。
《中华英才》写英才笔墨酣畅,图文并茂,不为我国传统画报的形式所束缚,读者上至总书记、总理,下至普通群众。它的精选双月刊英文版吸引着诸多外籍读者,为中华英才扬名天下,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有读者称其为“高品位的新闻刊物”。(附图片)


第5版(文化专页)
专栏:

  突破:增强高层人物透明度
1992年4月16日第44期《中华英才》特稿《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大写真》,共刊出10张彩色照片,读来颇为解渴。其中一张是小平与家人在深圳绵绣中华微缩景观之一的布达拉宫前合影。照片上有邓家老少三代13口人,清清楚楚。照片说明引用了小平的一句话:“全国就是拉萨这个地方我没到过。”这张照片,这句说明,不由你不多看看、多想想。
江泽民在家弹钢琴的大照片,配着文字说明:行云流水,弹指间亦轻亦重;激扬一曲,天下事何缓何急。读者往往会生出万端感慨。
李鹏的午餐:素炒菜花、素炒豆芽、麻婆豆腐共3盘,一边吃一边还在批阅案头的文件。图文俱佳,引人沉思。
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与夫人每月共收入500余元,儿子正上大学,他为省钱,自己扯布到个体户处做衣裤,星期天给儿子检修自行车,帮保姆修洗衣机。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中华英才》通过图片和文字,详细介绍了新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领导人。朱镕基父母早逝,又无兄弟姐妹,从小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宣称“我的信条是独立思考”。刘华清当年在红十五军团时,与程垣将毛主席为红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编成歌词,填入民歌曲调中,流传久远。胡锦涛眉清目秀,幽默稳健,曾是40年来西藏唯一的文职出身的区党委书记。
新闻学教授甘惜分说,党政高层领导,大都正当人生鼎盛之年,中国的前程担在他们肩上,但人民还不够了解他们,人民又希望了解他们。然而多年来写领导人的文章往往是一个模式,只写其公务、国务活动,很少涉及他们的性格、哀乐,总有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层面纱不揭掉,对党的事业非常不利。《中华英才》有志于高层人物报道的改革,设置的栏目如特稿、共和国的部省长、英才写真等,无疑是突破禁区的大胆开拓。从1993年1月份开始,该刊又新辟了“中南海专线”栏目,连续不断地刊出了李鹏、田纪云、钱其琛、李岚清答该刊负责人问的重头文章。在有些报纸的扩大版、周末版、杂志特刊纷纷寻觅明星秘闻、赌徒末路、毒犯罪案的时候,他们却一步一步开拓着政治新闻、人物新闻改革的新局面。难怪这本8开本、每期有200张左右彩图的高档刊物,已发行到世界103个国家和地区。香港读者马丁说:“大陆报刊文章一般都是理念较强,人情味不够,尤其是一些介绍领导人的文章更是干巴。但《中华英才》有一股浓浓的感人情调,回肠荡气,读罢令人久久不能释怀。”(附图片)
封面: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
无名英雄系列报道之15: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油田的几代创业者。


第5版(文化专页)
专栏:

  聚焦:世上无名亦英雄
1993年1月19日下午,李鹏同志看望《中华英才》编辑部的同志们时,发表了热情的谈话:
在中国谁是英才?是那些对我国各项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是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对他们就是要大力进行报道、宣传。
《中华英才》“无名英雄系列报道”、“盾牌天平国徽”、“艺苑撷英”、“经济潮”等等专栏,就是专门报道普通人中的英才的。43期刊出的《西出阳关的新中国第一代女性》一文,描述了新中国成立不久,数以万计的内地女青年告别亲人,到荒漠戈壁屯垦戍边的事迹。长沙,刚刚解放4个月,王慧和姐姐去广场玩,碰到新疆军区的宣传员,动员女青年支边。她不够15岁的标准年龄,让姐姐代为报名,接到录取通知,激动得两天两夜没合眼。如今,她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政治部领导。
在杭州、合肥、重庆等13个大城市,都曾出现过激动人心的报名入疆的热潮。在山东,前后4年有2万名女青年入疆。汽笛一声长鸣,列车载着这些天真的少女西去。开始,大家说说笑笑,后来,腿僵硬,脚浮肿,一大半人穿不上鞋子。当时,火车只通到兰州,兰州往西,只有汽车。大漠戈壁中,出现了一支支“西征”的娘子军。据统计,有40多人还没到目的地就在途中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如今,这成千上万赴疆的少女中,相当一批人留在了新疆。她们中虽不乏成长为部门、基层单位的领导,成为科学家、劳模的,但更多的人仍在带着子孙劳作在田间地头,有的人甚至一次也没有回过故乡。她们为稳定边疆、稳定边防部队的军心,为建设边疆,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她们是一批真正鲜为人知的无名英雄。
北京第一棉纺厂的女工、航天事业中的小字辈、石油工人、无私无畏的法官、收税员……共和国国土上的无名英雄,也成了《中华英才》的主人。
北京的读者仁建说,一段时间以来,报刊、电视宣传的都是一些影视明星、服装模特儿、大亨老板,平民百姓的形象见的不多了,看到《中华英才》的文章,真为编者的眼光、气魄和水平所感动。在我们国家,普通劳动者是绝大多数,还是要多宣传他们。这恐怕正是《中华英才》编辑们的初衷。
《中华英才》的编辑记者是一批敢闯敢干,又注重求实、求真的探索者。总编辑王霄鹏今年36岁,遇到选题重要、时间紧急、采写难度大的稿件,他便亲自出马。3年时间,王霄鹏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在新闻人物报道中踏出一条新路。


第5版(文化专页)
专栏:文物考古

  内蒙古发现契丹皇族墓
本报讯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抢救发掘了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大型辽墓——耶律羽之墓。此墓位于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东南约三十公里的“裂缝山”。
该墓墓门由磨制精细的石构件组成,主室呈方形,穹隆顶,四壁及顶全部采用绿色琉璃砖砌筑。原墓室内的两个棺床亦用琉璃砖砌成。耶律羽之见传于《辽史》,是早期契丹皇族成员之一。据墓内出土的约八十厘米见方、有数千楷书文字的墓志铭记载,他生于唐昭宗大顺元年(八九○年),死于辽太宗会同四年(九四一年),终年五十二岁。在羽之墓周围至少还分布有三十余座大、中型辽墓,这些墓葬大体可分为五排。  (《中国文物报》供稿)


第5版(文化专页)
专栏:文物考古

  渑池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祭遗迹
本报讯 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参加的班村遗址发掘获重大成果:揭露遗址1400平方米,浮选出约20公斤的炭化小米,发现庙底沟二期文化的人祭遗迹。
遗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班村。在窑藏区发现了几座坑,一大坑内有4具非正常死亡的人骨架,有的被钝器打断击伤肢骨,有的被肢解,人架旁发现有殉葬的兽骨。这种有规律排列的坑,当与原始祭仪有关,四具人架应为祭祀的牺牲。


第5版(文化专页)
专栏:

  对日本“鲸吸百川”经验的总结
汤重南
在2000多年的历史上,日本究竟吸收和“模拟”过哪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通过什么方式、吸收之后又是如何“日本化”的,外来文化的吸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武安隆先生的新作《文化的抉择与发展——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史说》,回答了这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该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导论中,作者研究了日本三次大规模文化吸收,即遣唐使时代、明治维新时代和“二战”之后的历史背景,指出,“越是那些在严重的较量中战胜了自己的异文化,越能获得日本人的崇拜和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因而,大规模的文化吸收往往发生在受到异文化的压力并与之对峙、较量而失败之后”。作者指出,在外来文化吸收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知识阶层,并研究了福泽谕吉、森鸥外、夏目漱石、北村透谷、陆羯南、谷崎润一郎等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文学家的有关言论。
该书的章节正文描绘了日本自古至今吸收外来文化的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时间从古至今(上限为绳文文化,下限为80年代末),空间从东到西,包括日、朝、中、印、葡、西、荷、英、法、德、美等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