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有效注册商标36万件
注册总量进入世界前10名
本报北京3月2日讯 记者潘岗、杨涌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十年,我国商标事业进入了生机勃勃的繁荣发展时期。据统计,到1992年底,全国有效注册商标达36.6万件,其中国外(地区)有效注册商标5.4万件。我国已进入有效注册商标总量世界前10名行列,成为世界商标大国之一。
在与国际通用原则相衔接的同时,我国商标工作保持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注册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在管理方式上,实行“主动和被动”并举,主动查处商标假冒案件,受到国际知识产权界的重视。
十年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假冒商标案件10万余起,有力地保护了外商在华的合法权益。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水煤浆生产走向商品化
本报北京3月2日讯 记者费伟伟报道:国家“六五”、“七五”、“八五”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开发和利用水煤浆技术开始由试验阶段步入工业化、商品化阶段。年产量可达25万吨的北京矿务局水煤浆示范厂1日正式验收,国务委员宋健为工程验收剪彩。
水煤浆是国家产业政策中重点支持的一种新型煤基清洁代油燃料,1.8—2.1吨浆可代1吨重油,燃烧率达96%以上,比煤提高5—10%,环保效果明显,且便于贮运。目前,我国水煤浆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在工业应用系统和规模上也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已形成年产100万吨能力,可承担大型浆厂(年产25万吨)、大型锅炉(20万千瓦)、大型管道及其专用配套设备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
据悉,我国计划到本世纪末用水煤浆代油1000万吨,管运能力达到3000万吨。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开通询医问药电脑咨询系统
本报讯 由航空航天部施达测控技术公司研制的9320询医问药电脑咨询系统,日前正式在北京开通。患者只要拨通电话8379320,就可得到回答。 (海坚)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科院联想工业城在烟台奠基
本报讯 “中科院联想工业城”奠基式近日在烟台举行。该城由中国科学院所属的联想集团、中国大恒公司、中国科技财务公司等三家实力雄厚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联手开发。 (亚玲)


第2版(经济)
专栏: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成立
本报讯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近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该咨询中心主要承担水利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评估、工程咨询等任务。
(郝同武 袁檀林)


第2版(经济)
专栏:

  东方航空齐鲁有限公司成立
本报讯 由山东省政府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国东方航空齐鲁有限公司,近日在济南成立。这家公司现有飞机十七架。


第2版(经济)
专栏:

  全日服务冷热饮加工系列问世
本报讯 由常州和台湾、香港三方合资的常州银河机电有限公司,近日开始批量生产,每天能提供二十四小时服务的“小型流动冷热饮加工厂”的系列产品。(连文)


第2版(经济)
专栏:

  家用电器“保险王”在京面世
本报讯 一种小巧美观的家用电器“保险王”在京面世。由北京市德增电器设备公司研制生产的“保险王”,整体保护家用电器和电器线路的安全。 (王宝成)


第2版(经济)
专栏:

  南海渔村大酒楼推出“文化菜”
本报讯 日前,北京南海渔村大酒楼推出一道“文化菜”——“下海人之家”。这个系列主题活动包括“商海导航”、“航海日志”、“同舟共济”等项内容。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方泵业供销公司在京开业
本报讯 北京北方泵业供销公司近日开始正式营业。这家位于南三环玉泉营环岛东南侧的公司,经营单级、多级、常温等多种泵。公司实行送货上门,开展以旧换新、租赁、上门修理业务。 (闻马)


第2版(经济)
专栏:

  “龄酒”获国家优质保健产品称号
本报讯 由江苏省宝应酒厂生产的缓衰老新型白酒——“龄酒”,最近荣获国家优质保健产品称号,并被全国老龄委员会指定为特别推荐产品。(史坤玉 王汉金)


第2版(经济)
专栏:

  万顺调速电机厂开发系列产品
本报讯 YCTG、YCT系列电磁调速电机,日前由地处武进崔桥的常州万顺调速电机厂开发并投放市场,该系列产品共有十八个系列三十多个品种,具有结构简单、起动性好、力矩大、控制功率小、调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广等特点。 (半休)


第2版(经济)
专栏:

产棉大县备耕忙
棉花产量曾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的江苏省射阳县,为保证今年65万亩棉花稳产高产,早春时节,便调运了4万吨化肥和800吨农药,送往春耕第一线。 新华社记者 李锦摄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高新科技成果拍卖会受冷落
2月28日,’93北京首届高新科技成果拍卖会在北京图书馆开槌,拍卖的100多项成果,仅有三项成交,据拍卖组委会负责人称,目前国内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左右,企业缺乏将高科技成果投入市场的冒险精神。 新华社记者 王呈选摄


第2版(经济)
专栏:

  质量立法 利国利民
本报评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颁布并将于199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的产品质量工作进一步迈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
产品质量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模式和产品质量责任制度,它是我国各级政府开展质量工作和进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依据,也是建立产品质量公平竞争机制、规范社会各类质量行为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提高质量、发展品种、增加效益是经济工作的长期战略任务。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质量工作,强调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必须建立在“讲质量、讲效益、搞外向型经济”的基础之上。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的产品质量问题仍很突出,尤其是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广大用户和消费者对此很不满意。我国如能顺利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产品质量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进一步强化全民的质量意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径,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是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对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颁布产品质量法,为各级政府以及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加强质量工作,提供了有力武器。
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把企业和产品推向市场,通过公平竞争,由广大用户和消费者进行选择,实现优胜劣汰,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鼓励竞争,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必须有相应的法律的规范、约束和保障。当前,我国市场竞争机制还不完善,人们在质量问题上的法制观念淡薄,主管部门不善于用法律法规推进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广大用户和消费者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颁布产品质量法,明确生产者和经销者在质量方面的义务和违反法定义务将要受到的处罚,以及用户和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的赔偿原则与程序,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多年来,质量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处罚太轻而起不到威慑作用,也是影响我国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产品质量法颁布了,要真正贯彻实施好,还需要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精心组织质量法的贯彻实施,各级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按法律规定的权限严格执法。要广泛宣传质量法,在全社会形成大家关心质量的风气。


第2版(经济)
专栏:

  海南乡镇工业产值效益同步增长
本报讯 一九九二年,海南省外引内联,四轮驱动,全力发展乡镇工业。全省共完成工业产值二十四点七亿元,利税四点一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七和百分之六十三。 (鲍洪俊)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上台阶交通怎么办(5)

  抓住有利时机 加快铁路建设
铁道部副部长 孙永福
最近,《人民日报》开始《经济上台阶,交通怎么办》的专题系列报道,发表了记者张国荣采写的长篇报道《中国铁路何日走出“瓶颈”》,剖析了铁路运输严重滞后的状况和原因,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出路和措施,引起强烈反响,我认为很有意义。我们十分感谢《人民日报》及所有新闻单位对铁路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铁路是交通运输的骨干。中国铁路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成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一严峻现实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四大把加快交通运输作为战略任务,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国家对铁路实行倾斜政策,设立铁路建设基金。各地修建铁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集资、合资建路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可以说,铁路迎来了加速发展的大好时机。
在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铁道部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指示,提出了铁路“改革迈大步,运输上台阶,建设大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时调整计划,迅速动员部署。“八五”铁路建设规模将是历史上最大的,后三年建设任务更为集中、更加艰巨。铁路职工以高度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发扬吃苦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迎难而上,奋力拚搏,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在保证质量、控制投资的基础上,加快铁路建设。
铁路建设离不开各部门、各地方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许多部门和地方都把铁路作为重点给予优惠,像当年支前那样支援铁路建设,事迹十分感人,铁路职工深受鼓舞。我们希望通过《人民日报》的专题报道,今后进一步得到各部门、各地方的大力支持,在资金筹措、物资供应、征地拆迁等方面给予积极配合。只要我们思想上形成共识,行动上齐心协力,中国铁路一定会实现历史性大发展。
  编者按
编者按:根据党的十四大加快交通运输建设的精神,本报2月22日、23日发表了《中国铁路何日走出“瓶颈”》的长篇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读者纷纷来电、来信,对我国铁路目前的困难处境表示理解、谅解和着急。许多读者还为加快铁路建设,出主意,想办法,献计献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从今天起,本版将陆续刊登部分来信和文章,集思广益,共谋我国铁路尽快走出“瓶颈”的办法。欢迎大家踊跃发表意见。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上台阶交通怎么办(5)

  铁运企业要走向市场
徐基镇
铁路,素以“高大半”著称,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运输管理体制,是具有自然垄断性和公益性的基础设施。铁路运输企业走向市场,既要看到铁路的这些特殊性,又要看到特殊性中包含的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坚持铁路改革的市场取向;在坚持铁路改革的市场取向时,又要看到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在铁路的特殊表现形式,不能照搬其他企业的一般作法。
铁路运输企业走向市场,当前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既要运输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又要注意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实现运输生产的统一指挥。对运输生产的统一指挥是铁路运输业内部支配和使用运输手段(机车、车辆等)的形式,这与运输企业处理和其他企业关系的自主性是不相悖的。
二,由于铁路具有自然垄断性,缺乏充分竞争,特别是在运输产品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需要国家干预来控制运价的不合理的过高上涨。这种干预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原则。国家不应干预运输企业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遵循价值规律开展的各种正常的市场经济活动。
三,铁路公益性的发挥,必须以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和运输条件的改善为前提。在社会分工和存在不同利益主体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处理铁路与公众利益的关系,只有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才能使运输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不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以牺牲铁路经济效益的办法来谋求公益性,是不行的。
只有经过改革,从行政型管理变为企业型管理,才能使铁路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大幅度提高服务质量。


第2版(经济)
专栏:

  塑造“东方”
本报记者 费伟伟
除夕夜,紧张辛劳一年的出租车司机,大都归家团圆。然而,在北京饭店前、北京火车站广场,却仍然守候几十辆亮着顶灯的出租车,这些车,大都来自同一单位──北京东方出租汽车有限公司。
大多数车是放空的。整整6年,“东方”公司一直坚持除夕派车赔钱营运。
“这钱赔得值!”总经理刘锡培毫不含糊地说,“越是别人的车停了,‘东方’越得出来,我们就是要塑造‘东方’的形象。”
一位乘客,在“东方”的出租车上落下一包,内有金额高达143万元的有效供货合同。抱着一线希望,他拨通了“东方”公司值班室的电话。刚放下电话,“东方”的司机捧着那包,汗流满面打听到了门上。在“东方”,这样的故事俯拾皆是。仅去年一年,来信、登门感谢的就有91件。
一次,一个4岁的女孩不幸被车撞倒,生命垂危,行人拦了十几次车,没有一辆停住。这时,“东方”的司机宛小杰路过这里,抱着孩子就上车,直奔医院。一家不行,再换一家。不仅陪同到底,还支付了全部费用……
“东方”有句话:谁给“东方”造成污点,“东方”就砸谁饭碗。
一次,一个司机交帐时“眯”了一个基数——出租车的起价。查出后,司机认错带保证,罚款1000元,也认帐。还是不行。“东方”的制度,贪污一律辞退。妈妈哭哭啼啼,姐姐苦苦恳求,各种“关系”纷纷上门说情。
“东方”愣是不给这个面子。辞退通告上,还加上了“坚决”二字。常言道:法不责众。“东方”不认常理。6年多前,“东方”在北京出租业率先推出单车运营经济责任制:定额公里,定额油料,超产奖励提成。在家家还端大锅饭的情况下,这不啻一枚炸弹。一队18个司机全不订合同,18条大汉坐满了经理室,18把钥匙扔到刘锡培桌上。几个经理给他们算细帐,算得大家没声响。
“限三天签合同。”刘锡培板上钉钉。三天过去,钥匙还扔在桌上。
刘锡培一拍桌,“按合资企业规定,全部除名。”
6年多来,“东方”辞退的职工逾百名,然而没有一个找后帐的。
“兵不斩不齐”,带兵出身的刘锡培这话说得够狠。“东方”的严格管理,在北京出租业出了名。
“东方”是合资企业。10年合资期内须偿清外方全部投资和应得利润。
仅仅6年多,到去年底,“东方”的车,已由当初的216台发展到现在大客、小客、微型车等配套的420多台,拥有7个车队一个修理厂。公司规模相当于开办初期的两倍,赚回两个“东方”。
“东方”人出色地创造了北京出租业单车创利和人均创利第一的佳绩。以占北京市1.4%的出租车,创出了占3%的营业额。更令“东方”人引以自豪的是,1992年“东方”继获北京市先进企业、全国公交系统服务竞赛优胜奖等荣誉后,在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局开展的乘客评选“京城出租哪家好”活动中,以绝对票数(选票与车辆数之比)又获第一。


第2版(经济)
专栏:

  交响乐中度良宵 别开生面来志庆
本报北京3月2日讯 记者计泓赓报道:没有盛大的宴会,也没有任何纪念品,只有“蓝色多瑙河”、“二泉映月”等优美典雅的交响乐曲。3月1日晚,上千名中外来宾出席了中信兴业信托投资公司五周年庆祝会。
曲终人散,来宾们纷纷称赞这种庆祝形式好,给人以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在国内外兴建了150多家企业的中信兴业公司总经理贺争介绍说,兴业公司一贯重视企业文化,把提高员工的道德和文化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第2版(经济)
专栏:

  绥宁生资公司解决农民急需
本报讯 连日来,湖南绥宁县生资公司将购进的4250吨化肥、30吨农药、20吨薄膜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县116个农药化肥销售网点和农户家中,解决了农民春耕生产之需。
绥宁是大山区,农户住居分散,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县生资公司决定增设销售网点,送农药、化肥上门,解决农民肩挑背驮之苦。为了合理安排,他们坚持在农村自然村落上下10公里远的地方设一个销售网点,除要求乡镇30个供销社送肥上门外,还向最偏远的村、组发展20个网点。 (谢宏祥 蒙海涛)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内唯一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银行
招商银行资产总额近百亿元
本报讯 记者施明慎报道:1987年4月在金融改革中诞生的招商银行,几年来不断完善股份制形式,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经营成果显著。
截至1992年末,该行各项存款达81.17亿元,贷款余额达78.96亿元,资产总额近100亿元,每年平均分别递增100%、89.9%和86.5%。去年全行人均创利43.7万元,在银行同业中名列前茅。
招商银行是国内唯一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商业银行,除总行设在深圳蛇口工业区外,在上海、湖北、香港等地还有分支机构。
几年来,该行面向市场,从传统的存、放、汇银行业务做起,逐步向综合性、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在深圳,他们首先推出通知存款,开办远距离电信服务,对资信卓著的企业开展一揽子授信业务。特别是1989年开创办离岸业务之先河,把银行服务的触角伸向境外,平均每年多增加300多万美元利润,开辟了银行创汇的新途径。
作为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始终把追求效益、确保资金安全放在重要地位,注意强化制约机制,健全风险管理。在该行的各项贷款中,90%以上是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信用放款占7%。截至1992年末,该行贷款逾期率为3.3%,真正构成风险的贷款仅占总额的0.44%。有关专家评价,这么低的贷款逾期率和风险率在国内金融行业中是很少见的。


第2版(经济)
专栏:改革开放中的农垦

  面向市场办农场 一业为主多业兴
江北农场靠改革活力大增
本报讯 记者李林报道:湖北省黄石市江北农场近年来面向市场办农场,跳出农业办农场,农、牧、副、渔并举,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成为黄石市重要副食品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生猪出口生产基地。去年创产值近亿元,创汇500万美元。
近年来,江北农场对旧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首先,将过去混合一体的生产方式改为同类产品的专业化生产方式,成立了蔬菜等8大专业公司。
其次,跨长江,挺江南,大力兴办工商、合资、三产企业,使产值、利税成倍增长。再次,在特区兴办经济“窗口”和种养加工基地。没有资金,先是租赁,后是买下别人倒闭的企业。根据国际市场上中等重量的猪走俏的趋势,率先引进良种猪,开拓国际市场,中等重量的猪出口数量很快跃居全国第一,在香港市场挂牌销售。 农场还适应市场需要,作出滚动式发展的经营决策。总场挂出了黄石市挹江实业总公司的牌子,鼓励分场(厂)再办分场(厂)。蔬菜公司勇于冲出田园,办起了水泥构件厂,年创产值120万元,利润13万元;保健食品厂兴办了工艺美术厂,生产的香木挂画在1991年黄石国际乒乓节期间被市政府指定为馈赠外宾的礼品。目前,全场已由改革前的8家实体发展到20家实体,5个产业发展到15个产业。


第2版(经济)
专栏:

  蠡县利用荒沙滩集中办厂
本报讯 据3月2日出版的市场报报道:河北蠡县引导乡镇企业不占用耕地,利用荒沙滩建厂。目前,已相继在荒地上建成8个“乡镇工业区”,有数百家乡镇企业在区内投资办厂。去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11亿元。
早在几年前,蠡县就以10万农民走南闯北搞推销名闻全国。近年来,以辛兴为中心的腈纶毛纺业和以留史为中心的皮毛皮革业,带动了全县乡镇企业“滚雪球”般地发展起来,在全县经济中占据“三分天下有其二”的重要地位。但不少企业起点不高,生产、经营跳不出“土打土闹”的圈圈。为此,去年以来,县里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利用荒沙地,将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并对进入荒地建厂的乡镇企业给予贷款、建立通讯网络和配置供电设备等方面的优惠。
乡镇工业相对集中以后,不仅发挥了本地人才、技术、资源的优势,而且有助于吸引专家进厂,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钩,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先导型转变。朱家佐是仅有240户人家的小村,去年村里将部分荒沙地平整后,开通了7条公路,将全村188家制革厂全部迁至新区内,为它们提供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技术引进、人才聘用、信息交流等系列服务,一年实现产值3亿多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