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周末)
专栏:

  马路旁的舞者
  张世强文华雷摄
▲自己开辟场所,自己寻找情趣
▲平日腼腆害羞,此时落落大方
▲应该为他们提供优良的条件
这不过是近几年的事儿。北京的好些露天地方,特别是在天坛、玉渊潭、月坛、景山、东单、团结湖、双榆树等公园和街心花园内外的空场上,人们跳迪斯科、交谊舞已蔚然成风。据说,在沈阳、广州、杭州等地也方兴未艾。什么原因使本来在华丽的舞厅中才翩翩起舞的交谊舞改在马路边上、公园空场里呢?而且总在清晨和晚间?笔者带着诸多疑问在一天早晨6点多钟就来到了街头起舞的一块“宝地”——北京工人体育场北门。
十二分的投入
我来晚了,宽阔的广场上已经整整齐齐地站了二三百人,正在跳迪斯科,围观的人也足有上百。健美的舞姿、悠扬的乐曲使这块舞场充满了动感。最前排领舞的是一个精神矍铄、清瘦矮小而又活力充溢的长者。他的动作认真用力,连贯娴熟,同音乐配合默契。第二排女同志较多,虽说是初春,却乍暖还寒,又是在早上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气温并不很高,可她们都脱去了外套,上身只穿一件毛衣,有的在脖子上系上一条花纱巾。后面的几十排人有的和着节拍左扭右摆,有的做做停停,明显是新加入者或不熟练者,围观者中有的也在跃跃欲试。
我没有想到,迪斯科这个舞蹈他们一套接一套竟有7种版本,跳了整整两个小时!而交谊舞的种类从慢四、快四、华尔兹、探戈、伦巴、桑巴、恰恰恰到狐步,可谓应有尽有。这块场地背靠工人体育场,北临大街,就在自行车道、便道边,过往的行人驻足而观的越来越多,而跳舞者却旁若无人,落落大方地自顾自去旋转,在飘逸。
9点了,一曲优美,熟悉的旋律《一路平安》轻轻送来,随后,那个曾在前排领舞的精瘦老者拿起了话筒:“今天到此结束,欢迎明天继续参加活动。”哦,原来他是舞场组织者,我连忙走过去,同他攀谈起来。
热心的组织者
他叫李墨林,是北京市朝阳区副食品公司的退休干部,今年71岁,组织这个舞场已经有7年了。据他介绍说,从1986年开始,他从教授太极拳改为教老年迪斯科,后来发现喜欢跳交谊舞的人很多,便在跳完老年迪斯科以后放上几段舞曲,不料大受欢迎,到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到了1990年,由于这的人都挤得跳不开了,便分出200多人到另一个地方。
在前来跳舞的人中,年长者最高有81岁,还有4岁稚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占了三成,女人也比男人多。对此,老李对我说,年轻人主要是那些上夜班的或休息的,当然也有在上班路上跳一会儿就走的。老李曾动过4次手术,身体极为虚弱,可参加锻炼以来已经好几年没得过病了;有位军队干部,原先有心肌梗塞,腰还开过刀,可现在,身体特结实;最有意思的是一位130公斤重、1.78米的小伙子,仅仅在这儿练了4个月舞,就减了50多公斤,同原来简直判若两人……
老李是个热心人,除了下雨,每天都要骑着小三轮车将音响器材运来,下雪天他就早早地来扫雪,清出场地,然后为大伙放音乐。一天跳舞时,天上突然下起鹅毛大雪,在场的每个人头上、身上都沾满了雪,好像新娘子似的,甭提多开心了。一时间,满场的中老年人仿佛回到了逝去的童稚时代。
“您收费吗?”问话刚一出口,我便觉得唐突。可老李并不在乎,仍然热情地说:“每月两块,当然全凭自觉,就是不交也不能去轰啊!除了交电费、场地费,这些钱我全投资去购置器材、磁带。不骗你,我的这一套家伙,不下4000块呢。可我给大伙做点事,图的不就是一乐吗?”
乐在其中
笔者也曾到其它地方看过,那里的人全跳交谊舞,人虽没有工人体育场多,但洋溢在脸上的都是微笑,气氛都那样轻松、浪漫、温馨、高雅。很多人每天必到,长期不懈,有如上瘾一般。
在这些露天处舞蹈,环境简陋,地面粗糙,音响、灯光设备更差,但那么多人缘何乐此不疲?许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告诉我:歌舞厅条件好,他们当然很羡慕,也想去,只是门票昂贵,对他们这些机关、学校的工薪阶层人士来说,显然难以负担。露天起舞虽然条件不佳,却能天天享受,又有谁不愿意每天拥有一段自己的娱乐时间呢?况且环境随便,人的交际、娱乐也就随意,不必那么拘泥。他们在这里结识了不少朋友,娱乐、健身、交谊兼之,大快朵颐!无论善舞或是不会跳的,都非常自在,学、观、跳,自由选择。这里还有自告奋勇的老师,主动教别人跳舞,气氛中有别处难见的融洽、和谐。
然而我也在想,尽管露天跳舞已为众多的人所欢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愿意改善自己的娱乐条件。假如能够想方设法开辟或修建一些作为公益事业的舞场,少收费甚至不收费,不就为大众文化娱乐创造了更好些的环境吗?对普通百姓而言,文化方面的大众设施不可或缺,因为有钱人毕竟占少数,而文化娱乐却是多数人所应当享有的。(附图片)


第8版(周末)
专栏:

  录音带排行榜(1993年3月13日—3月26日)
名次名称演唱(奏)出版
大陆版
1、《古船、女人和网》毛阿敏等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
2、《像我这样的单身女子》那英康艺音像出版社
3、《女人不是月亮》毛阿敏、刘欢等陕西音像出版社
4、《山不转水转》那英大连音像出版社
5、《戏说乾隆》北京电影制片厂录音录像公司
6、《小雨点》金铭湖南金蜂音像出版社
7、《爱你没商量》优客李林等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
8、《老三届》章鹏等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
引进版
1、《回家》王杰山西音像出版社
2、《日以继夜地想你》孟庭苇江苏文化音像出版社
3、《真我的风采》刘德华河北文化音像出版社
4、《中国火》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
5、《再爱我吧》周华健成都音像出版社
6、《吻别》张学友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7、《星星点灯》郑智化上海音像公司
8、《真心真意过一生》叶倩文江苏文化音像出版社
(以上排行根据北京华达综合服务部、广东外文书店录音带销售部、苏州中唱唱片供应站、四川外文书店、陕西太平洋影音发行部提供的市场销售信息确定)


第8版(周末)
专栏:行情评点

  歌星怎么了?
强弓
录音带排行榜已经出台几个月了。纵观榜单,有一个事实令人焦灼:引进版上榜基本上全是个人专辑,而大陆版除少数歌星外以“拼盘”居多。人们不禁会问:大陆歌星怎么了,难道只会“群殴”,而“单练”不得?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港台制作一张个人专辑在时间上一般要几个月左右,资金动不动就超越六七位数,欧美日更甚。因此,专辑制作精良,可谓精益求精。而我们大陆多粗制滥造,三两天就想录好一张专辑是常有的事,在资金上更是捉襟见肘,常不超过几万元。这样,从质量上已先败下阵来,其它就不用多提了。在宣传上,大陆也无法同港台唱片公司相比。港台唱片公司推出新专辑的宣传费用常常是专辑制作费的10倍甚至20倍。他们在传媒大造舆论,使人们整天都生活在某个歌星的氛围里,而我们大陆的唱片业却偏不是这样,专辑出了,谁也不去宣传,听众不熟悉,又怎会有购买欲?再者,我们大陆的包装实在差劲,矫揉造作,一点也不和自身的特点相吻合。而港台却有专人为其量身定造,姜育恒的忧郁、伊能静的纯情、陈淑桦的成熟、赵传的阳刚之丑,这些包装上的成功,可能正是你喜欢他们的原因!最主要的,恐怕就是大陆歌星的精力问题了。大陆歌星在艺术奋斗上多为“个体户”,孤军挣扎,为了赚钱,可以跑遍各地,可以成为“棚虫”,拚死奔波。如此这般,又有何精力再去精心做专辑呢?而港台呢,他们常以专辑的销量决定歌星的收入,除了公司特定的演唱会和宣传专辑外,他们就是一门心思地唱歌、录歌。试想,如此养精蓄锐,效果能不好吗?


第8版(周末)
专栏:万事通

  谢谢读者
专栏开张之始,便开展了一次“是否应该禁止燃放爆竹”的讨论,迄今我已收到发自全国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五百二十七封来信,真是意想不到!有的洋洋洒洒数千言,旁征博引;有的虽仅百字,却也头头是道;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读者对社会的责任之感,对问题的关切之心,对周末版与敝专栏的扶植之情。限于版面局促,只能采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严禁,有弛禁,有部分禁,当然还有不禁,供各方面参考。至于未来的结果究竟如何,那就非我所能预料的了。我要衷心感谢所有来信或关心这一讨论的朋友,并盼望诸位读者从今起就新的问题赐函,或与我探讨,或再次由大家共同商议。
再次向诸位致谢。
万事通


第8版(周末)
专栏:江山万里行

  陕北一景:窑洞上面盖楼房
乔莉乔林生
当有人不远万里跑到陕北,考察窑洞如何如何冬暖夏凉,如何如何坚固耐用,如何如何有利延年益寿时,陕北人则悄悄地盖起了楼房。不说延安、榆林这两个陕北的经济、文化重镇,就像志丹、子长这样的小县,一幢幢高楼大厦也如雨后春笋,在崇山峻岭中拔地而起。
陕北人的居住环境大概经历了3种形式:土窑洞(穴居)、砖窑洞和石窑洞、楼房。土窑洞延续了多少年谁也说不清,史料记载有几千年。而砖窑洞的历史,据一些老人说只有几百年,真正兴盛是建国前后的事。盖楼、盖高楼则是近几年也就是改革开放中陕北人的生活好转之后才开始多起来的。
随着城镇楼房的日益增多,陕北农村出现了使一些观光客感到惊奇的建筑现象——窑洞上面盖楼房。这种形式的“土洋结合”的确是陕北人的发明创造。你不管到市郊、县郊或哪个镇子、村庄走上一圈,都会发现在青青的砖窑洞上面,耸立着一幢一层、两层甚至三层的楼房,样子千奇百怪,而且油漆门窗,五颜六色,看上去多少有点不伦不类。可是这些建筑的主人骄傲得很哩!“大城市人没有的东西咱们有,大城市人有的东西咱们也要有!”一位姓常的农民对我这样说。
第一个在窑洞上面盖楼房的人是谁?无法考证,也无意义。但是,窑洞上面盖楼房这种建筑现象作为一种时髦渐渐推广开来,反映了陕北人居住条件发生的巨大变化。
外地人总纳闷:陕北人为什么不直接盖楼住呢?黄河岸边一位爱唱信天游叫杨二娃的老汉说:“咱陕北人祖祖辈辈剩(住)窑洞,到什么时候也不会把窑洞丢了,剩在楼里不习惯嘛!可尔格(现在)光景好了,就想排场排场,一家盖楼房,10家看样样,日子富了,老习惯又忘不了,就新的旧的一道来。”说完,他扯开嗓子:
十里里圪垯九里里沟,
窑上那个盖楼好时新;
三颗颗荞麦九道道棱,
庄户那个人家赛过城里人……
是的,楼房会越来越多,砖窑洞、石窑洞会越来越多,窑洞上面盖楼房这种混杂建筑也会越来越多,而且可能会成为陕北的一大景观。陕北人在歌里唱了多少年的“过上好光景”的期盼,今天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第8版(周末)
专栏:大地周末

  一九九二年欧美流行歌坛回顾
洛克
80年代与迈克尔·杰克逊齐名的黑人歌星“王子”,凭着《时代的标志》和《紫雨》两部唱片奠定了他的巨星地位,但如今已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这几年他一直在走下坡路,虽几乎每年都要出新唱片,令歌迷应接不暇,但滥出唱片不免有些随波逐流。发行唱片就像例行公事,尽管常有单曲打上排行榜,总的看来却很难让人满意。
玛多娜的存在使得不少报刊不愁登一些花边新闻了,去年她又成了新闻的焦点,但这次人们关注的不是她的音乐,而是她的身体。人们对她身体的了解比她的音乐更清楚,继出版了写真集《性》之后,又在唱片专辑《色情》的MTV中再度暴露,电视台播放此片时只能在午夜之后。去年1月份玛多娜拍的电影《身体的证明》再度引起争议,此片已在美国列入3X级之列,许多国家已把玛氏当成洪水猛兽。玛多娜,自从1984年的《像个处女》出名以来,一直成为歌坛的红热人物,但她很清楚她的音乐不会永远红下去,所以在人们都为如何使自己的单曲在排行榜的位置更高一点而绞尽脑汁时,玛多娜早已把兴趣放在另一桩赚钱的大买卖上。这就是她的形象,更确切地说是色相,趁着她还红颜未衰,提早大捞一笔,1992年也自然成了玛多娜最“性”致勃勃的一年了。
1992年对英国歌手来说是很丢面子的一年,除克莱普顿外,其他歌手的表现不如人意。谢妮德·奥康纳、安妮·莱诺克斯、恩雅、U2、“全红”、莫里西等,虽能成为一时热点人物,但充其量能算个配角。原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灵魂人物罗杰·沃茨去年推出他的新专辑《快乐至死》,其中有首关于中国的歌曲,同他昔日的辉煌相比,这张专辑简直在宣布他的艺术走向衰落。来自谢菲尔德的“戴夫·莱帕德”乐队,去年在吉他手史蒂夫·克拉克死后发行一张名为《肾上腺》的专辑,虽不失名家风范,但同他们以往热销专辑《纵火狂》、《歇斯底里》相比,略有逊色。现在人们方感到吉他手克拉克的重要性了。(未完待续)


第8版(周末)
专栏:新影片

  中蒙合拍《大漠恩仇》抗暴卫家唱草原之歌
生长在蒙古草原上的孟合,随义父远离故土来京城经商,遭遇横行一方的巴哈王爷欺侮并图霸占孟合未婚妻。孟合在侠士清风父女的帮助下奋起抗暴。北京电影学院青年制片厂拍摄的《大漠恩仇》,由中国和蒙古合作,中方编剧李宁、于永和,蒙方编剧巴依尔·赛汉,由许同均和蒙方导演瑟郎格·苏荣联合执导;邢岷山、祁艳和蒙古演员阿拉坦·左拉、道尔吉·桑布等分别担任男女主角。(西央)(附图片)


第8版(周末)
专栏:

  你想知道吗?
上期答案
1、一般的电视机频道转换器虽然可以容纳从甚高频(VHF)到超高频(UHF)的60个频道,但由于相邻或相近的频道信号在空中传播时会互相干扰,所以实际上同一地区内的无线电视台不可能将所有频道依次占用。一般来说,在甚高频范围,频道须隔段使用。譬如,2频道占用后,1和3频道就须空置,6频道占用后,5和7频道就不能再用;在超高频范围,两个占用频道之间则至少要相隔5个频道。波长越短,两个相邻频道间隔就越要加大。如此算来,在同一区域内,无线电视频道最多只能占用十几个。但有线电视由于不存在空中扰波问题,故而不受上述限制。
2、从字面本意上讲,“室内电视剧”是指那些以室内(摄影棚内)为主要拍摄场景的电视剧。现在为电视界所谈论的“室内剧”除了上述含义之外,更多地是着眼于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手段拍摄的电视剧,而其室内场景在全剧中占多少镜头比例倒无明确界定。
一般来说,所谓“室内剧”应该采用同期录音、多机拍摄、现场切换等技术手段,这样可以省略大量后期合成制作的工序,加快拍摄进度。国外有些室内剧甚至采用直播方式,边演边播出。
●你想知道吗?
1、我国的电视节目为什么没有立体声伴音?
2、什么是“二哥大”?
(答案见下期周末版)


第8版(周末)
专栏:我的周末

  侃作品
郭松
业余时间我喜欢爬格子码字,妻子偏爱时装裁剪,因为儿子去了奶奶家逃避我们的管制,所以我们俩人便可全身心地投入了。
虽然同属创作,但彼此不便沟通,加上我们不太注意沟通,致使我的作品发表后,拿给妻子看,她头也不抬地说“没空没空,一会儿再看”,令我大为扫兴。妻子的服装做出来了,问我咋样,我也头都不抬地说:“好,好,挺好。”妻子给我一拳头:“还没看就说好?”我说:“凭我的感觉。”于是,妻子气得不理我了。后来,我们逐渐意识到相互间缺乏共同语言,连聊天的机会都少了,难怪妻子有一天开玩笑地问我:“这位大哥你贵姓?”不行,这样下去危机太大。于是我连忙主动向妻子发出倡议:每个周末晚上举行一次作品讨论会,相互为对方当“评委”。妻子当即表示赞成。这样,从去年年初,周末作品讨论会便被列入了我家的重要生活日程。
您还别说,评委可真不是好当的,起初我还顶一阵子,可慢慢地频频出现失误,打分欠公正,遭到了妻子的抗议。我自知理亏,咳,也是因为自己过去总敷衍妻子嘛。再想想妻子为了评我的作品抓时间阅读,便觉得对不起她,暗下决心弥补。打那以后,我开始关注服装裁剪了。每当妻子的作品诞生后,我便专心欣赏,拿出自己的见解和修改意见,有时还真博得妻子和她的同事们的赞同。我的作品呢?妻子说的有时也挺对路子。有一次我的一篇小说被退回,妻子认为结尾处理不太好,我按照她的意见修改好再投,结果很快得以发表。一年来我们家的作品讨论会共讨论服装作品30余件,文艺作品50多篇(首),生活显得别有情趣了。怪不得人们说家庭是一个愉快的港湾,还真是温馨浪漫,情意绵绵。


第8版(周末)
专栏:

  新童谣竞唱
为培养孩子从小具有鲜明的个性、开放的思维、健康活泼的性格,中央电视台七巧板节目组特约请了一批年轻活跃的词曲作家创作了近40首新童谣,包括孩子自己写的歌词,富有新意。七巧板栏目将从4月1日起在节目中连续教唱这些新歌,并配合发行《七巧板新童谣竞唱》卡拉OK和录音带。(李蕾)


第8版(周末)
专栏:服饰之旅

  意大利时装大师
瓦伦蒂诺和佛瑞即将来华
英芙
天坛将搭起时装表演天桥
中意名模展出流行款式
意大利,热情而浪漫的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为一代又一代时装设计师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滋养。被公认为世界时装中心之一的米兰,拥有一大批世界级的杰出时装设计师,他们以品质一流的设计和精细考究的做工在世界时装大舞台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瓦伦蒂诺和佛瑞就是其中的两位。
瓦伦蒂诺和佛瑞名扬全球,遗憾的是却一直未有机会踏足东方。如今,两位大师欣然同意挥师东行,参加五月在京举行的“一九九三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举办规模、声势宏大的“一九九三年流行时装”展示会。与之同行的还有十位意大利著名模特和数名欧洲记者。届时,将在象征华夏古老而辉煌文化的天坛祈年殿前搭起一座时装表演天桥。流光溢彩的露天表演台上,意大利名模将与二十位中国同行一起,身着两位大师精心推出的优雅飘逸、最为流行的服饰,做精彩的表演。
瓦伦蒂诺和佛瑞步入时装设计界的道路虽然不同,但都以“崇尚简朴、追求高雅”的意大利风格在世界时装界独树一帜,被誉为意大利流行界的王牌。一九三二年出生的瓦伦蒂诺,从小醉心于服装设计,高中毕业后前往巴黎服装学院主修设计。一九五九年回国后不久即崭露头角。一九六七年他大胆地发表了一系列“白色的组合和搭配”,激起很大反响,同年荣获流行服饰界的最高荣誉——流行奥斯卡奖,确立了自己在世界时装界的地位。瓦伦蒂诺信奉的名言是“追求优雅,不盲从于流行”。他的设计新颖而舒适,造型优雅,又极具成熟的端庄韵味,因而他的服装在欧洲名流社交圈中很受青睐,索菲亚·罗兰、摩洛哥王妃等都是他的常客。瓦伦蒂诺同时也拥有自己的实业,他设计生产的饰品、香水、皮鞋等也很受喜爱。
佛瑞则生于一九四四年,起初主攻建筑学,毕业后却移情别恋,迷上了周游世界,增长见闻。一个偶然的机会把他推入时装设计师的行列。他为女友设计的一条金项链被一家服饰店的老板看中,从此佛瑞开始为社会名流设计配饰。以后又开始设计服装。他的以青少年为对象的“OAKS”风格及以贵妇人为对象的“多娜线条”风味的服装,使他在一九七九年夏季服装展示会中一夜成名。佛瑞认为“美,没有特定的意义,我所要求的是纯洁、质朴与智慧。因此我设计的女装,在使人看了兴奋喜爱的同时,能表现出每个人的个性。”在生活中佛瑞和蔼可亲,九十五公斤体重,满腮短须,戴着一副小型的圆形金边眼镜,显得与大多数服装设计师有所不同,更像一位学养深厚的学者。(附图片)
(右上图是他设计的一款女装,洗炼而轻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