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关贸总协定中国组会议结束
我“复关”谈判继续取得进展
新华社日内瓦3月17日电 (记者袁炳忠)为期3天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13次会议17日在日内瓦结束。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工作继续取得进展。
据接近会议的中国官员透露,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就农业政策、价格改革、外汇分配、贸易制度的统一实施、企业外贸经营权和商品检验标准等6个方面“详细地”、“具有针对性地”回答了代表们提出的问题,从而增进了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对中国贸易体制的了解。
这位官员还说,参加本次工作组会议的代表还就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议定书中的重要条款进行了“非正式磋商”,并在某些条款上取得了进展。
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14次会议将于5月下旬举行。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共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签署欧经区补充协定
新华社布鲁塞尔3月17日电 (记者孙维佳)欧共体12国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6个成员国的代表3月17日下午在布鲁塞尔签署了《欧洲经济区补充协定》,从而为欧洲经济区的最终实现完成了法律制定工作。
所谓《欧洲经济区补充协定》,是在去年12月瑞士公民投票否决了原已缔结的《欧洲经济区协定》之后,缔约双方——欧共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诸国考虑到瑞士退出协定的新情况,而谈判缔结的一项旨在对原协定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的新的协议。
据悉,目前达成的补充协定重点对原协定中“共同发展基金”条款进行了修改。所谓共同发展基金指未来欧洲经济区中富裕国家,尤其是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诸国用于援助欠发达国家(葡萄牙、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各类发展合作项目的固定基金,总额为20亿欧洲货币单位(24亿美元)。在原协定中,瑞士对此项基金所承担的份额为27%。补充协定通过减少基金贷款利息补贴和部分增加自由贸易联盟国家对基金承担份额的方式,弥补了瑞士退出而造成的差额。
由于原已缔结的《欧洲经济区协定》已为各缔约国(除瑞士外)所批准,因此,待新的补充协定为缔约国议会核准之后,欧洲经济区便可宣告实现。
欧共体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诸国17日再次表示,将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补充协定的核准程序,为象征着欧洲18个国家经济一体化的欧洲经济区能在7月1日前建成创造条件。
《欧洲经济区协定》缔结于1991年底,其中心内容是在欧共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诸国之间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的自由流通,建成一个北起北冰洋、南至地中海、人口达3.8亿的迄今世界最大的共同市场——欧洲经济区。
协定原定于今年1月1日付诸实施,但由于瑞士否决而被迫推迟。


第7版(国际)
专栏:

  波兰执行预算法困难重重
本报记者 朱富贤
二月中旬,波兰议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一九九三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法。一个月来,尽管政府付出了艰苦努力,但由于意见分歧和财力不足,预算法实际执行遇到了重重困难。
当初,该预算法是在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势均力敌的情况下通过的。预算法通过后,这种对立的意见依然存在,并引起了一些党派内部的分歧。最近,团结工会对预算法投反对票,其所属工业、农业、教育、卫生等系统职工连续举行罢工,反对政府预算法中削减这些部门的改造经费,要求增加工资或补贴,制止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趋势,从而使预算法的执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执行预算法最大的难点是国库空虚,负债累累,而经济一时上不去。据报道,今年财政赤字为八十一万亿兹罗提。截至去年底,波兰欠外债五百零三亿美元,内债约一百亿美元。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向波兰提供六亿五千五百万美元贷款,波兰与巴黎俱乐部和伦敦俱乐部等西方债权国和私人银行达成了减免部分债务协议,但每年约二十亿美元的利息仍要照付不误。今年“开门不吉利”,与去年十二月相比,一月份外贸出现了二点六九亿美元逆差,致使外汇储备更加吃紧。另据报道,众议院各委员会相继提出要求增加投入来发展各项事业,总共需要二十六万亿兹罗提左右。此外,在全国八千家国营企业中,有三千家亏损,这对私有化和工业改造又带来困难。对此,瓦文萨总统承认,通过的预算法可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将来要作适当的“修改”。
此间舆论认为,今年波兰预算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制约。该组织提供美元贷款的条件是:波兰政府财政年度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通货膨胀率不超过百分之三十二。为此,波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紧缩措施,提高税收,降低养老金和退休金保值率,等等。对此,部分议员提出异议,社会表示不满。在预算法通过后不久,波兰财政部长曾提出对结婚夫妇和家庭离异双方都征收所得税的方案,以增加财政收入。但这项方案遭到众参两院的否决,只同意由一方纳税。对此,这位部长挠头苦笑,认为这可能会“毁了财政预算”。
目前,波兰政府在政治上谋求团结,在经济上对一些政策进行调整。据波兰中央计划总署估计和预测,从去年三月份后波兰经济开始“走出衰退谷底”,转入“逐步回升轨道”。但要改善捉襟见肘的财政经济状况,在短期内难以做到。波兰当局从实践中已开始意识到,要想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争取外援的同时,主要还是立足本身,发展自己。否则,摆脱不了被动的局面。 (本报华沙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天南地北

  巴黎春暖邪乎 日温百年罕见
在度过了阴霾漫长的冬天和难见阳光的初春之后,3月中旬的巴黎终于出现了以往多年同期少有的好天气。3月15日这一天,最高温度达19.2摄氏度,是巴黎100年来同期最高温度。
本月12日至16日,花城巴黎阳光明媚,春意融融。喜爱晒太阳的巴黎人似乎感到了夏季即将来临,他们卸去冬装,纷纷到户外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街头的咖啡馆干脆在边道的空地上支起遮阳伞,把桌椅置于馆外伞下面,让顾客尽情欣赏阳光下的景致。
据气象部门预告,西欧大部分地区正受到处于中欧地区的高气压的保护,这股强大高气压挡住了海洋干扰气流,使它转向北欧地区;同时,在加拿大新地岛形成的大气扰动又阻止了强大低压的东移,出现了巴黎近来的好天气。(本栏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天南地北

  议会变产房 母女报平安
17日上午10点多钟,一名女婴在厄瓜多尔议会大厦的一间办公室里呱呱坠地,成为该国议会史上前所未有的特大新闻。
议会的一位怀孕9个月的工作人员17日早晨像往常一样走进了她的办公室。然而,没过多久,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她突然出现临盆迹象。在匆匆赶到的医生和护士的协助下,这位女职员顺利地产下了一个女婴。
这件喜事一时间成了议会大楼里所有人的话题和关注中心。
(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

  生态技术“救活”德一冰箱厂
据新华社柏林3月17日电 (记者邢桂敏)德国东部的一家电冰箱厂最近奇迹般地从倒闭的边缘又“活”了过来。这里的专家们指出,是生态技术救了这家工厂。
民德时期唯一的一家电冰箱厂DKK冰箱厂在德国统一后由于遇到来自西部的激烈竞争而濒临倒闭。但这家工厂的科研人员去年4月接受了“绿色和平”组织的倡议,利用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的一种新型制冷剂——丙烷和丁烷混合剂生产冰箱获得成功。目前这种不含氟利昂制冷剂的新型冰箱已开始投入批量生产。这种不污染环境的新型制冷剂设想是由2位医生在1990年首先提出的。但当时由于西部生产厂家认为使用这种制冷剂时仍然会排放出不少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而一直未予采用。
这家东部工厂研制出的这种被定名为“绿色冷藏”的电冰箱解决了上述问题,因而颇受消费者的欢迎,仅一家大型邮售公司就定购了2万台。预计今年定货将超过10万台。


第7版(国际)
专栏:

  日连续两年设备投资减少
据新华社东京3月18日电 (记者黄凤珍)日本开发银行17日发表的全国主要企业设备投资计划调查结果表明,1993年度日本企业总设备投资计划额比上一年度减少5.6%。其中,制造业减少的幅度很大,为12.9%。而且过去设备投资计划额一直保持增加的非制造业,这次也转为减少1.6%。这项调查是在2月上旬以2881家资金在10亿日元以上的主要企业为对象进行的。
日本开发银行说,1992年度全国所有企业总设备投资减少4.7%,是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时隔9年的第一次。
为了改善日本企业的经营状态,日本国际合作组织最近拟定了一个要把多余的日本企业的生产设备和运用技术转移到东南亚、中南美和独联体各国的设想。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加墨就“补充协定”谈判
本报华盛顿三月十七日电 记者张亮报道: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谈判代表今天在此间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补充协定”问题开始举行谈判。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去年八月间达成的。该协定须经三国议会批准后方可正式生效。就美国方面来说,克林顿新政府尚未将协定提交国会审批。其立场是,同意已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但需附加三项“补充协定”:确立严格的环保标准,保护工人工作以及防止产品倾销。加拿大和墨西哥也同意就此举行谈判。关于“补充协定”的谈判将分别在美、加、墨三国首都轮流举行,估计至少将持续几个月。


第7版(国际)
专栏:天南地北

  希腊城市污染重
儿童群中怪病多
近两个月来一种“怪病”使希腊许多孩子躺在床上或住进医院,并使家长和医学工作者感到困惑。
雅典的医学工作者把这种病称为“可疑的病毒感染”。具体症状是,持续低烧一周左右;有时会发高烧;肠胃不适,腹泻、呕吐;高烧不退,导致淋巴腺炎、中耳炎和肺炎。
这种病也出现在某种成年人,尤其老年人身上,希腊医学界称“这是近10年来没有过的病症”。为了研究这种疾病和找出治疗方法,希腊专门召开了“儿童疾病研讨会”。会上有临床经验的儿科大夫和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是由于大城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造成的,但究竟是什么病毒现在还查不出。(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天南地北

  女儿逃学 母亲受罚
孩子逃学,家长怎么办?英国一治安推事出新招。
最近,英国南约克郡一城镇治安推事针对一逃学女学生事作出裁定:母亲须每天送女儿上学,否则罚款1000英镑,甚至坐牢。伦敦法律界人士称,这可能是就学生逃学作出的首例严厉裁决。
41岁的妇女查洛蒂有一14岁女儿在中学读四年级,一学年竟旷课80课时,各种防止旷课的方法对她都未能奏效,最后法院出面干预。查洛蒂夫人在治安推事面前承认自己无力确保女儿正常上学。治安推事对孩子母亲说:“你生了这孩子,直到她16岁,照顾她是你的责任。”
在查洛蒂夫人表示同意每天送女儿上学并亲自把女儿交给老师后,治安推事依然裁决,对查洛蒂夫人观察12个月 ,如执行不力,将课以罚款;如不能交纳罚金,将判处坐牢。
从3月10日起,这位母亲开始陪女儿去1英里外的学校上学,但女儿仍有时旷课。学生都窃笑母亲当“随从”,当地教育局长欢迎这一裁定。他认为,关心少年十分重要,否则既误少年前程,也浪费国家资金。
去年,当地治安推事处理12件类似案件,家长平均被罚款45英镑。  (李文政)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行为中国发展教育提供贷款
世界银行十七日宣布,其附属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将向中国提供一亿美元的贷款,帮助中国发展教育。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行向天津提供一点五亿美元贷款
世界银行十七日宣布,将向中国天津提供一点五亿美元的贷款,以提高天津市工业生产的效率和竞争力。


第7版(国际)
专栏:

  意众院外委会主席会见四川藏学友好访问团
意大利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安东尼奥·卡里利亚十七日在罗马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四川省藏学友好访问团。会见时,他赞扬了中国的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希望进一步加强意、中两国间的经济和贸易合作。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二月份工业生产上升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十七日宣布,美今年二月份的工业生产上升了百分之零点四,为连续第五个月上升。


第7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修复今年一月被美导弹炸毁的工厂
今年一月被三十五枚美国“战斧”式巡航导弹炸毁的巴格达尼达机械厂十七日修复开工。负责伊拉克石油和工业部门的总统顾问侯赛因·哈桑中将及政府一些部长出席了十七日在该厂举行的庆祝仪式。


第7版(国际)
专栏:

  德五万多五金工人举行示威游行
德国五点五万五金工人十七日在北部各州举行示威游行,抗议资方废除东部五金行业和电力行业的工资增长计划,抗议削减社会福利和工作岗位。 (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

苏丹南部地区反政府武装和政府军的战争持续不断,人民生活日益艰难,造成大批难民外逃,许多儿童饿死。
图为在饥饿线上挣扎的苏丹儿童。
本报电视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