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新闻人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常理。可著名农民植棉专家吴吉昌家乡的一位年轻人——曹生吉,硬把这个“常理”掰过来了,解决了最让棉农头疼的费工费力效益低的问题。请看——
  神奇的“懒棉花”
赵泽琨 王天奇
一年增收节支3亿元
“我们2万亩。”
“我们5万亩。”
“我们10万亩。”
3月2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科委主持召开的推广“懒棉花”座谈会刚一结束,来自全国不同棉区的书记、县长们,便围住了一位一身中山装,一双旧布鞋的中年农民——曹生吉。
近10多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几起几落,尤其是近年来,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益下降,种植棉花费工费时费力,收入不如其它作物,伤透了棉农的心。怎样使棉花生产走出低谷?曹生吉经过艰苦努力,创造了“简化栽培棉花”的高产新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稀留苗、不整枝、不打杈、不中耕,省工、省时、省投资,而且产量高,效益好。因而深受棉区的欢迎。棉农们亲切地称这种技术叫“懒棉花”。去年这一技术正式通过了国家科委鉴定,当年,曹生吉就将这种技术推广到11个省的270多个县,共计100多万亩棉田,亩产增加30%,成本降低25元,棉农因此增收节支3亿多元。
由苹果、西瓜想到棉花
曹生吉是山西晋南临猗县积善村人,从小,他就羡慕吴吉昌这样的农民科学家。1976年从部队复员回乡,他谢绝了县里给他的“铁饭碗”,自费订报买书,开始了科研攻关,钻研棉花高产技术。
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从事棉花高产研究,必然要比专业人员多付出心血和汗水。逢到育苗、管理期,他干脆住到田头茅庵中。一次,他偶然冒出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如果把种苹果的一些科学方法用在棉花上,棉桃是否会像苹果一样长满枝头?为了搞试验,他向村委会申请承包了50亩撂荒地,贷款5000元,雇来推土机,一连干了四个月。1983年,他种了30亩棉花,总共才卖了250元,这事被一些人传为笑话。
失败,使他夜不能眠,他想起了前两年跟老农学种西瓜的情景。老农教他种不整蔓西瓜,产量比整过蔓的产量高;摘除了头瓜的,比保留头瓜的产量高,而且瓜多瓜大。当时,他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老农告诉他:不摘头瓜,第二个、第三个瓜就很容易枯落。摘除了头瓜,瓜蔓的骨架就容易形成,营养充足了,后面的瓜就能长好,自然产量就高。由此他又想到棉花……1985年,曹生吉试种的棉花亩产达到140公斤,比同等地力条件的棉花高几十公斤!
夜深了,曹生吉就着一盏油灯,艰难地整理出自己的“实验报告”——“简化栽培棉花的方案”。
有人曾怀疑这种棉花的品质,但事实作出有力的回答:由于集中抓了伏桃,减少了秋桃,霜后花期相对减少,无论是色泽,还是衣分、绒长,都比常规棉花好。
一分耕耘岂能两分收获
“懒棉花”技术虽然简单,可推广起来并不容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懒棉花”省投入、省劳力,反而增产,“作梦吧”。摇头的不仅是一些农民。曹生吉知道冲破传统观念和习俗不是一日之功。1986年春天,当地《运城报》上出现了一则广告,内容是传授“懒棉花”技术,保证亩产增长20%以上,否则赔偿损失!广告的署名是曹生吉。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广告震动却不小:
疑问、惊讶、好奇驱使人们成群结队来到曹生吉的棉田里。一个月中间,竟有7000多人光顾,他的棉田四周被踩成了硬板。
曹生吉骑着一辆旧自行车,跋涉500多公里,到9个县的15个点上传授技术。人们看着标本和挂图,听着入微的讲解,渐渐开窍了:这样种棉花轻松多了,咱得试试!
从1987年冬天起,曹生吉几乎每月有20多天在外面传授技术,饿了啃干馍,渴了喝冷水;有时发着高烧去传授,甚至累得吐了血。他的足迹越来越远,从本省到外省,到全国主要棉区。
曹生吉担心“懒棉花”的种植户不能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而减产,便自己掏上公证费,主动提出与种户签订风险承包合同,规定只要种户按要求栽培,如果比常规种植减产,由他赔偿全部损失。一户带动十户,十户带动百户,由一亩到百亩,由一县到百县,“懒棉花”技术逐渐遍地开花了。
“懒棉花”前景广阔
1990年6月,李鹏总理视察河南时曾建议,搞大面积亩产65公斤皮棉实验区,同时提出麦棉套种,皮棉亩产80到90公斤,小麦亩产300公斤以上的设想。
就在这一年,河南杞县葛岗乡乡长李忠,获悉简化栽培技术成功后,聘请了曹生吉来此,当年试种150亩,取得了显著效果,第二年乡政府与曹生吉签订了2.5万亩合同,仅此一项全乡增收节支150多万元。整个杞县轰动了,纷纷要求种“懒棉花”。转年秋天,杞县再次轰动:全县由于采用“懒棉花”技术,平均亩产皮棉104.5公斤、小麦304公斤,率先实现了李鹏总理的设想。
30%的增产幅度,3亿多元的收益,相当于增加了200多万亩棉田。我国著名棉花专家、中国农科院马家璋教授感慨说:“要是北方的2500万亩棉花,都推广这项技术,以最保守的每亩增产25公斤皮棉和减少25元投入计算,国家将多收7亿多公斤棉花,棉农将增加66亿多元的收入。”


第2版(经济)
专栏:创意一例

  独辟蹊径的羊皮领带
王舸
领带世界,五彩斑斓,无论中外,都以丝绸或化纤制品为原材料。内蒙古包头市东宝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却独辟蹊径,用羊皮做领带。
谁不知道羊皮味重呢?有办法。东宝公司匠心独运,利用包头稀土占全国90%这一资源优势,与科研部门联合攻关,用稀土鞣制,稀土染色,稀土印花,制成的高级真皮领带色泽鲜艳,手感柔软,挺括大方。
目前,东宝牌高级真皮领带已成为我国领导人赠送外宾的高级礼品之一;还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2版(经济)
专栏:热点分析

  收入消费态势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左春文
收入和消费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量的角度,收入是消费和结余购买力之和;节余购买力是指居民手持现金和储蓄(包括股票和债券)。改革以前,居民收入水平低,只能满足基本消费,或者说,消费之后所剩无几,收入近似于消费。改革以来,特别是1984年以来,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居民收入除了消费还有相当数量结余下来。这时候的收入与消费则再也不能等同了,否则,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就会失之偏颇。
总量和结构尚属正常
统计数字显示,1992年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水平相应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收入的情况是,1992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826元,比上年增长1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职工平均工资2677元,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4元,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
消费的情况是,1992年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城市增长18.9%,农村增长13.8%。虽然社会集团购买也包含其中,由于社会集团购买的消费仅占整个消费量的15%左右,所以并不妨碍对居民消费一般趋势的观察和判断。
以上显示的是居民收入和消费的总量,下面再观察结构状况。
去年居民收入结构特点
1、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快于非工资性收入。1992年工资性收入人均为1441元,比上年增长25.6%,占全部收入的比重达70.9%,比上年上升了3.9个百分点。人均非工资性收入为590元,比上年增长4.4%。工资性收入增长快的原因,机关事业单位主要是国家调高了工龄工资和奖金等;企业单位主要是市场因素的作用,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职工工资也相应增加,另外,价格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暗补”转“明补”的增多,也促使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
2、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人均收入最高和最低两者间差距拉大。据国家统计局典型调查,20%的高收入户的人均收入与20%的低收入户差距由上年的2.6倍扩大到2.8倍,其中10%的最高收入户的人均收入与10%的最低收入户的差距由上年的4.2倍扩大到4.8倍。二是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人均收入最高的广东和上海与收入最低的内蒙古和江西的差距在两倍以上。
3、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是因为二、三产业增长较快。
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
1、消费质量进一步提高。1992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885元,比上年增长12.9%,扣除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2%;食品支出占生活费用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52.9,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也有下降。
2、在用品消费中,城镇向高档型、享受型方向发展,农村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购买量增长一般都在30%以上。
3、非商品生活费用增幅较大。1992年城镇人均非商品支出204元,比上年增长28.3%;农村居民的非商品费用也在20%左右,其中学杂费增长接近30%。
1992年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居民消费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基本相适应,收入结构的变化基本上反映了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而推动消费品生产的多样化。
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
从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因素看,目前尚未表现对国民经济尤其是社会消费品市场构成压力,而且在短期内这种压力也不会形成。理由是:
1、当前基本上形成了收入多元化与消费商品化的格局。1988年以前,居民较快增长的收入集中挤压在狭窄的消费领域和有限的消费品市场,市场无论如何难以长久承受。1988年爆发的全国性“抢购风潮”就是例证。消费的商品化,同时也是消费领域的扩大,这对居民货币收入的分流,就有了一定的回旋余地。当前居民消费商品化突出方面是,向一些长期消费领域迈步,如住房、教育、医疗等,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深入,将使居民货币购买力释放的压力大大减轻。
2、居民金融意识普遍增强,客观上抑制了盲目消费行为。由前几年购买一般商品保值转为通过储蓄(包括购买股票债券)增值,不仅为金融市场的发育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
3、高收入阶层和高消费群体的示范效应,为消费品生产的更新换代提供了信号。90年代的消费“热点”应该是一些能为居民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更为便利条件的高档消费品,如电话、汽车、住房及居室装潢等。当然,究竟什么时候能够“热”起来,主要取决于大多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兴利除弊说隐患
1、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的逐年拉大。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拉开收入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到底多大为适度,低收入尤其最低收入社会成员的数量控制在多大范围才是我国社会所能承受的,以及对低收入社会成员应及早采取什么救济措施,对这些问题如果缺乏相应措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则难以实现。
2、居民货币收入的合理使用虽然有了渠道,但尚不通畅。长期消费领域,如住房改革缺乏透明度,老百姓心中都没底数,以至于一旦要付诸实施,大多数人恐怕既缺乏物质准备,也缺乏精神准备。储蓄中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储蓄利率未能市场化;二是股票这种特殊商品过于短缺,既影响了股票市场正常发育,也可能导致居民手中货币去冲击某些短缺的消费品。
3、“灰色收入”和“灰色消费”使本来不顺的分配关系更加混沌。这里的灰色收入和消费主要指单位公款和利润向个人转移的现象,如公款吃喝旅游、公车私用、单位电话费用失控及公费医疗膨胀等。这种膨胀进一步加剧了分配不公,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调整都将产生消极影响。
概括地看,当前收入消费的态势是正常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要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增长势头,关键是要兴利除弊。要通过健全和完善个人收入所得税来调节居民收入,缓解分配不公和差距悬殊。要加快银行利率的市场化,扩大股票发行数量。同时,要积极开拓消费品市场,通过刺激大多数居民的消费推动消费品生产的兴旺发达。


第2版(经济)
专栏:图文传真

  华西,中国第一个轿车村
何建新陈宗安
1993年3月8日,轿车首次成批进入中国家庭。创造这个新纪录的,是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的农民。
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庆典上从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耿昭杰手中接过一把缀着彩带的巨大金钥匙,然后把一把把车钥匙分发给农民兄弟。耿昭杰对着话筒高声说,这250辆捷达轿车是一个信号:中国轿车工业的春天已经来临!他解释:全国已有1900万个乡镇企业,只要其中勤劳致富的人有5%像华西村农民一样购买轿车,中国每年的轿车需求量就超过100万辆。只有轿车进入家庭,才能带动中国汽车工业飞跃。
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记载:我国1958年共生产57辆轿车,1964年产量才达百辆。今天,华西村农民一次订购250辆轿车,这相当于中国60年代前期生产轿车的总和。
步入轿车阶层的华西村民在排列整齐的轿车旁兴高采烈地调龙舞狮,敲锣打鼓。
66岁的吴仁宝眉开眼笑。他说,轿车成批进入农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1984年,这块0.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轿车。如今,这个320户农家的村庄除了这250辆农民自备车外,集体还有50多辆轿车。华西继“彩电村”、“电话村”、“空调村”、“别墅村”后,又成为“轿车村”。
当然,华西在中国还属凤毛麟角。但有了第一个,就……
(附图片)
 (压题照片 新华社记者 高梅及摄)


第2版(经济)
专栏:周末话题

  怎样赢得“上帝”的心?
阿朱
搞了这么些年的商品经济,我们的企业学会了一句话:“顾客是上帝”。
但总觉得学得还不够。因为“上帝”们只是在嘴上被供了起来,好多需要并没有人来过问,进了商店也照样常常受气。
我倒想向企业进一言:琢磨琢磨“上帝”有什么用处。
从前曾在报纸上读到,日本一家电器公司花钱聘请了许多家庭妇女做顾问,定期把她们请到公司,就回答一个问题:“您还需要什么家用电器?”这些妇女也每每绞尽脑汁。一次,一位妇女怯生生地说:“女人的内衣内裤什么的,洗完了不好意思晾出来,要是有一种机器能把衣服烤干就好了。”据此,这个公司开发了一种与洗衣机配套的烘干机,上市后大受欢迎。
最近,一些外资企业把这种做法带到中国来了。美国杜邦公司,在1991年世界十大化工公司中位居第一,却也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搞了个“特富龙主妇会”,一方面向会员们优惠提供自己的产品——“特富龙”不粘锅,一方面还提供有关咨询服务,组织会员们参加烹饪学习班、观看不粘厨具使用展示,并定期交流持家经验。日本最大、世界第四大的化妆品公司——资生堂,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去年以来,在中国的几个大城市开展了夏季和冬季妇女皮肤测试活动,将公司研制的最新产品分发给不同年龄的消费者,辅以化妆品使用知识指导;然后,比较使用者皮肤的变化情况,详细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回制造部门,直至研制出最适合中国人的配方。活动一推出,爱美的姑娘趋之若鹜,很是欢喜。
原来“上帝”这么有用!上面几个例子都和女人有关,也难怪,妇女往往是家庭中的主力军,特别了解家庭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所以,她们的经验对产品开发很实用,往往一用一个准。其实,女人再傻也明白,这些公司把消费者抬得这么高,最终还是为了赚自己口袋里的钱。不过,这么当消费者,心里还是蛮舒服的。一来在人家面前受尊敬受重视,自我感觉良好;二来和人家有交流,自以为了解内情知根底,就有莫名其妙的信任感。这时候再听到“顾客是上帝”的话,就觉得像真的一样,哪怕被人牵着鼻子走,也是不知不觉,或者干脆心甘情愿。
如此看来,“顾客是上帝”这句话包含着精妙的生意经呢!这“上帝”有什么含义?“上帝”们有什么用处?怎样赢得“上帝”的心等等。这些问题回答好了,才能架起通向消费者心里的桥,换句话说,就找到一个赚钱的窍门儿。


第2版(经济)
专栏:厂矿采风

  老九掏钱奖老大
新鲜事!青岛琴岛海尔集团公司电冰箱总厂的科研人员自掏腰包,奖励给他指出错误的工人。
春节前,电冰箱总厂科研所的高岩承担了给冰箱换新型温控器的实验项目。俗话说,好马也有失蹄时,他工作一贯认真,可这次实验完成后,由于在分厂实验时急于上线,接线时没有时间再核对图纸,结果有一根线接错了。待冰箱陆续上线后,检测线上一名工人发现了问题并马上通知了厂里。高岩听说后赶回时,已是“人去楼空”的下班时间了。他顾不得第二天还要出差,立刻叫上两名工艺员,将线上40多台冰箱的温控器全部拆开。调整后重新安装,一直干到深夜。
第二天,一宿未合眼的高岩出差前,在分厂办公室的桌子上留了一封信和70元钱——
曲厂长:由于我的失职造成返工,幸得工人们及时发现。这70元请您将40元奖给发现问题的检测工人,那30元奖给跟我一起返工的工人。谢谢!
由于及时返工,没有造成损失,可研究所董所长说:“该打还得打!”站在一旁的高岩红着脸说:“该打!该打!” 
一叶


第2版(经济)
专栏:厂矿采风

  小厂有个大“外脑”
别看哈尔滨中药二厂职工才800人,可是却拥有社会上千余名医疗专家的“外脑”智慧库。
1990年,填补国内外空白的注射用双黄莲粉针在该厂问世,临床疗效颇好,产品却推不开。何不请专家学者来给企业和产品“会诊”呢?有人提议。在国家中药局支持下,1991年初,别开生面的特殊促销会——双黄莲粉针学术研讨会举行。来自19个省市医院的200多名主治医生带来了140多篇论文,企业收集了有价值的信息近百条。
现在,这个厂每年举办研讨会,已与近千名专家学者交上了朋友,双黄莲粉针年销售量2000万支还供不应求。这一产品所创利润占利润总额的60%以上。
新华社记者 吴晓东
实习生 邢路续


第2版(经济)
专栏:

凉了“113”火了“大哥大”
仿佛就是昨天,要想接个长途,很难离开“113”人工长途台的帮忙;又似乎是一夜之间,那令几十名接线员忙得不可开交的“113”,竟闲了。1990年,通过“113”转接的长途还占该局全年长途交换量的16%以上,去年则已不足2%。瞧这位接线员说的:再过两年,人们没准就把我们忘了。
史家民摄
1987年由广东最先火起来的“大哥大”(移动电话)热,近几年逐渐卷向京华。北京无线通信局计划每年发展400户,而实际比计划增加5倍以上。权威人士预测,10年之内北京的“大哥大”不会饱和。
左图为北京无线通信局营业室,每天来办理或申请办理“大哥大”的人络绎不绝。
下图为两个用户交电话费。本报记者蒋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