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1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批准我保护臭氧层方案
认为既有效又适用
新华社渥太华3月10日电 (记者唐永兴)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国家方案9日在蒙特利尔举行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多边基金执委会会议上经过审议后获得批准。会议认为,这一方案对中国是“有效的和适用的”。
环境规划署新任执行主任陶斯维尔、执委会14个成员国及有关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国家环保局副局长王扬祖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的这一方案。
会议还审定了中国第一批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5个投资项目,并决定向中国提供766.2万美元的赠款。
中国计划到2010年,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所需费用约14.32亿美元。多边基金执委会在审议时认为,这一方案提出的项目安排是建立在可行的替代技术基础之上,并且同所采用的逐步淘汰战略是一致的,向多边基金提出的方案执行所需费用的情况也是实际的。
多边基金执委会会议于8日开始,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其它一些国家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计划。
作为解决全球臭氧层问题努力的一部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90年决定建立多边基金,以便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帮助它们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


第7版(国际)
专栏:

  针对日摄像机及零部件在欧倾销
欧共体将施重锤
新华社布鲁塞尔3月10日电 (记者李胡兵)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发言人10日宣布,委员会将对进口日本摄像机及其零部件采取反倾销措施。
发言人说,由于日本在欧共体市场上低价倾销摄像器材,致使欧共体国家厂家的摄像机生产和销售面临严重困难。
据欧共体提供的数字,日本摄像器材在欧共体市场上的销售价格远远低于国内市场售价,比欧共体国家同类产品价格还低32%至65%。
从1988年到1992年,日本摄像器材在欧共体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了26.5%;在此期间,欧共体国家产品的销售额下降了36%。


第7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梅杰政府在议会出师不利
本报记者 李文政
8日晚,英国下院就工党提出的一项《马约》修正案表决,英国执政党败北,成为自去年4月大选以来梅杰政府在议会遭受的首次失败。此次诉诸表决的议案所涉及的议题是根据《马约》建立的欧共体地区委员会英国的24个代表如何产生。工党提出的修正案要求从各地区的郡或市政会的现有成员中选出,英国政府则主张由中央政府直接提名委派,而不一定只局限于现任的地方当局的市政会成员。
有26名保守党议员投了反对党的票,另有16名保守党议员弃权,其中包括保守党前主席贝克。表决结果公布之时,反对党和保守党欧洲怀疑派们欢声雀起,庆贺胜利,有的要求梅杰政府下台。保守党的忠实分子则大骂欧洲怀疑派“无原则”,是“失控的机器人”。梅杰面对摄像机,神情黯然,一言不发。今日此间报刊以突出版面报道了这一最新政治事态。
保守党高层人士尽力降低表决结果的意义。在投票前,保守党有意轻描淡写,说这不过是“程序问题”。投票之后,保守党主席福勒称,这只是个“小小的挫折”。外交大臣赫德发表谈话说,欧洲怀疑派只能推迟《马约》批准的进程,英国最终会批准《马约》。
自从去年12月以来,工党接连提出的各种修正案,大都在辩论过程中流产。此次工党修正案理由冠冕堂皇,谓之欧共体地区委员会代表应有广泛的代表性。实际上,工党的目的,就是借用社会自民党和保守党的分裂力量,与梅杰政府斗法,希冀在《马约》问题上把梅杰逼到墙角,以待时机,取而代之。工党最有分量的第27号修正案,要求取消英国在《马约》中的有关欧洲宪章的例外条款,毫无条件地接受社会宪章。此举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要求按社会宪章改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为工党树立民意代表的形象;另一方面,迫使政府接受一个自己在《马约》签订时不曾接受的条款,给政府出了一大难题。如今又杀出个地区委员会代表问题修正案,使工党在选民中支持率不断上升。
保守党在下院本来只有20个席位的微弱多数,此次竟有42名保守党议员与政府相左。其实,保守党内的欧洲怀疑派也是在利用工党,目的在于否决《马约》。怀疑派声势日大,其中也有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影子。撒切尔夫人上月已开始用“电话公决”方式征求反对《马约》的签名。此次投票结果,怀疑派士气为之一振,要求举行全民公决的呼声又起。假若5月丹麦公决只有微弱多数,英国怀疑派定会乘机作难。因此,目前已有“《马约》也许不是毁在丹麦而在英国”的说法。
至于社会自民党,也正利用机会扩大影响,在欧洲政策上恰好成了工党与欧洲怀疑派的同路人。不同的动机与目的使这三者结成一种奇怪的同盟,并形成了一种咄咄逼人的力量。在投票两天前举行的保守党春季会议上,要员们纷纷登台,又是威胁,又是恳求,要欧洲怀疑派支持政府。闭幕时,梅杰又专门发表了呼吁党内团结的讲话。可是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人们认为,此次表决结果会给虚弱的梅杰政府带来新的困扰。英国与欧洲的关系会有更多的不可捉摸的因素。
  (本报伦敦3月9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瑞典增加铁路公路投资
本报斯德哥尔摩3月9日电 记者丁刚报道:瑞典政府计划在今后10年内投资980亿瑞典克朗(约合128亿美元)用于铁路和公路建设。交通大臣马茨·乌德尔8日在公布这一计划时称其为“推动瑞典发展的战略项目”。
用于公路建设的投资约占总投资的2/3,包括扩建高速公路、国家级公路以及对现有公路的改造。政府向铁路部门的投资为320亿克朗,主要用于建造斯德哥尔摩至马尔默、奥斯陆等数条高速铁路线。改造后的火车时速将达到120公里—200公里。
乌德尔大臣说,这一大规模投资计划的目的是扩大交通运输量,推进旅游业发展,同时亦可增加就业,改善交通安全状况。他强调,这些项目的完成,将使瑞典与欧洲大陆更加接近。
按照计划,政府的投资将不列入财政预算,而由政府向国家债务管理部门贷款。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共体高清晰电视为何功亏一篑
新华社记者 康新文
欧共体最大的两家电子产品制造厂商飞利浦公司和汤姆森公司日前宣布,由于种种原因,将被迫“推迟”欧洲模拟式高清晰度电视生产计划。这表明欧共体至少在目前“暂时”退出与美国和日本在这一领域的竞争。
欧共体高清晰度电视的研究早在6年前就已开始,远远早于美国,并且列入了“尤里卡”计划。研制工作主要由飞利浦和汤姆森公司牵头,欧共体已为此投入了几十亿美元。
欧共体研制的HDMac制式的高清晰度电视目前已基本定型,并且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这种制式除图像采用模拟技术外,伴音和色彩均采用了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并不比美国逊色。根据原定计划,欧共体准备在90年代末推广这一标准,并以此同美国和日本角逐世界市场。
然而,由于缺乏资金,欧共体高清晰度电视的播放技术和生产改造技术至今尚未开发完毕,难以在2005年以前投入生产。而美国却已宣布,美国的制式标准将在1995年开始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欧共体很难再和美国抗衡。欧共体退出在高清晰度电视领域的竞争,不仅使6年多的研究心血和数十亿美元投资付之东流,而且还将使欧共体失去具有“巨大潜在需求”的国际市场。
据有关专家预测,从现在起到2000年,欧共体仅在高清晰度电视设备的销售方面,就将损失26.8亿美元。如果欧共体反过来再从美国购买技术和设备,蒙受的经济损失将更加惨重。
除企业界蒙受经济损失外,欧共体国家,其中主要是荷兰和法国,将损失近万个就业机会。在目前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这一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
对于在研制高清晰度电视方面所蒙受的经济和社会损失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欧共体企业界和政治界最近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争吵。
政治界指责企业界缺乏“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对研制开发数字式电视系统的前景估计不足。因为,欧共体企业界曾经认为,开发数字技术至少要花几十年时间,目前应集中人力和财力研究模拟技术。
企业界则反唇相讥,批评成员国政治领导人在开发高清晰度电视问题上一直“举棋不定,相互扯皮”,对研制开发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资金和必要的支持,认为这才是欧共体被起步较晚的美国迎头赶上,甚至超过的真正原因。
企业界人士指出,完善欧洲标准所需的16亿美元的资金,由于某些国家的“政客”反对,至今没能落实,致使欧洲HDMac系统的开发、生产一拖再拖。此外,企业界早就要求欧共体制定统一法令,“在短期内”要求欧共体各国的电视台“必须”使用欧洲标准播放高清晰度电视节目。但是,由于欧共体某些国家的政治领导人总是犯“本国利益凌驾于欧共体利益之上”,对制定统一法令一直持反对态度。
有关专家认为,欧共体在研制高清晰度电视方面所花的心血和投资“并没有白费”,欧洲企业已经掌握的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不仅可以继续用来开发欧洲标准,而且还可稍加改造,应用于其他电子产品的开发。
  (新华社布鲁塞尔3月9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宣布放松银行管制
利耶弊耶 褒贬不一
新华社华盛顿3月10日电 美国总统克林顿10日宣布了一些放松银行管制的措施,意在促使商业银行多发放工商业贷款,尤其是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克林顿是在白宫会见一批银行家和小企业主时宣布这些措施的。他说:“我们希望银行家恢复对企业的贷款,我们将同他们合作来实现这一点。”
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货币管理局、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储蓄业管理局联合制定的这些措施,主要是鼓励商业银行向小企业多发放“信用贷款”,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主要应考虑借贷者过去一贯的信誉和经营状况。其它措施包括减少繁文缛节,减轻稽核负担等。此外,还决定成立一个新的独立的上诉机构,专门解决银行家与稽核员间产生的分歧。
克林顿总统说,上述措施纯属行政措施,无须国会通过。他认为,实行这些措施可使就业增加。
80年代以来美国新增加就业的3/4来自中、小企业。在此次经济衰退后的复苏过程中,由于商业银行实行紧缩信贷的政策,大批中、小企业因得不到贷款而破产。去年12月中旬在小石城举行的经济会议上,有的银行家就提出,只要放松对银行的管制,银行即可发放大批贷款。此后,克林顿政府一直在研究有关问题。但是,一些经济学家不仅对上述措施能否奏效表示怀疑,而且担心放松对银行的管制会再次引起银行业的危机。他们指出,去年商业银行的利润高达创纪录的322亿美元,但发放的工商业贷款却比上一年减少了4%。


第7版(国际)
专栏:

  孟中电子有限公司在达卡成立 
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陕西省分公司与孟加拉国通讯技术公司合建的孟中电子有限公司十日在达卡正式成立。


第7版(国际)
专栏:

  德钢铁工人示威
据新华社波恩3月10日电 德国北威州和萨尔州2万多名钢铁工人10日走上街头,再次抗议裁减工人和关闭工厂。
北威州600多名钢铁工人聚集在州议会前,抗议克虏伯—赫施钢铁公司决定关闭杜伊斯堡—莱茵豪森钢铁厂。这一决定将使2000多名工人失去就业岗位。萨尔州首府萨尔布吕肯有1.5万多名钢铁工人上街游行,抗议政府对钢铁业的困境“不闻不问”。
欧共体各国钢铁生产一直过剩,加上经济不景气,钢铁业危机日益加剧,“裁员”“关厂”的风声愈来愈紧。据估计,德国西部将裁减2.5万至3万名职工。


第7版(国际)
专栏:

  “苏海文中国基金会”正式成立 
香港环球轮船公司董事长苏海文十日在维也纳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苏海文中国基金会”正式成立。据苏海文介绍,成立基金会的目的是促进奥地利和中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联系。(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

  巴黎国际旅游博览会开幕
法国巴黎国际旅游博览会十日在法国巴黎开幕,来自世界八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六百多个团体参加了博览会,参展者数量为历届之最。


第7版(国际)
专栏:

三月六日,智利八十五个单位在圣地亚哥的街头花园联合举办妇女宣传日活动。图为工作人员向前来咨询的妇女分发材料。新华社记者杨建华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信欧洲公司在鹿特丹开设窗口
中信欧洲公司和香港来森公司共同投资在荷兰鹿特丹建立了中港有限公司,为中国商品直接步入欧洲市场开辟了一个窗口。近两年来,已有大量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商品通过这个窗口进入欧洲市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