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当前,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提高我国广大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四有新人的基础工程。
让青少年了解祖国的过去,不忘历史,把握国情,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今日的中国是昨日中国的继续,明日的中国要以今日的中国作为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我们要帮助青少年逐步获得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本领,就必须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历史联系。我们要认识到,要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又要做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者,这两者是统一的。
新年伊始,由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等联合举办的“中国近代史知识竞赛”活动是个契机,对青少年学生有针对性地举办近代史专题讲座,组织青少年参观当地有关鸦片战争、抗英斗争的史迹,充分利用革命历史文物和各种纪念设施,进行实地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人民100多年来不屈不挠反抗外国侵略的历史,接受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重在建设。爱国主义教育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还要建立一批比较固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教育设施,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教育工作的主旋律。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天安门广场五百年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伴随着礼炮齐鸣和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广场上徐徐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随着人民共和国诞生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天安门,这个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历尽沧桑,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成为我们民族和伟大祖国的象征。
天安门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原叫承天门,为皇城的正门,是封建统治者颁发诏令的地方。整个广场是皇宫一个封闭的前院,周围筑起红墙,不准百姓通行。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侵略者野蛮地烧毁前门箭楼,集中射击天安门,西边那座华表就在这时被打坏。盘踞在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帝国主义列强,依靠他们的洋枪洋炮向腐败无能的中国政府发号施令。天安门前,插着太阳旗和星条旗的外国兵车横冲直撞,为所欲为。天安门,斑斑驳驳,遍体鳞伤,杂草丛生,瓦砾遍地。它和祖国人民一起蒙受了深重的屈辱和苦难!
为了争取民族解放,争取民主权利和自由幸福,天安门前没有熄灭过革命的火焰。
1919年,划时代的“五四运动”在天安门前爆发,北京的学生首先举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从此,天安门成了人民群众集会游行,显示自己力量的地方。1935年,又在这里爆发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推动了全国范围的抗日战争。1947年,北京的青年学生从这里发出了“反饥饿、反内战”的怒吼,狠狠打击了腐朽反动的蒋家王朝……
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宏伟的天安门广场,回顾中国人民苦难的历程和光荣斗争的历史,将会激励我们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去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新中国的经济步伐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旧中国满目疮痍,整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留下这么一点遗产:工业年产值140亿元,仅及抗日战争前(1937年)的一半;306万产业工人,仅占全国人口的0.56%;人均钢产量0.29公斤,是苏联的1/453;粮食产量只及战前的3/4,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209公斤,3亿人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人均国民收入66元,是美国的1/52;1949年物价比战前上涨8.5万亿倍,“法币”不如厕纸。
新中国40多年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后,使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最旺盛、国力增强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新时期,到1991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
1、国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民生产总值:19855亿元。
2、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 8157亿元。
3、工业生产水平迈上新台阶。工业总产值: 28248亿元。
4、交通运输迅速发展。货物周转运输量27986亿吨公里。
5、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外贸进出口总额1357亿美元。
6、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544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709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9110亿元。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太平天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李鸿生
142年前,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迫使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在神州大地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他们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挑战,一反清朝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采取对外开放,明确提出反对侵略、各国平等,“万国皆通商”的主张,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太平天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较为具体地体现在洪仁轩的《资政新篇》之中。他通过阐述当时的世界形势,介绍了“最强之邦”的英国、“礼义富足”的美国以及德国、法国、俄国、埃及、暹罗(泰国)、日本、印度诸国状况,分析了国家富强与落后的原因,认为通商乃致富之道,必须打破闭关锁国的政策的束缚,实行开放,平等通商。
太平天国自1853年与外国资本主义发生关系以来,始终采取积极鼓励的政策,主张各国自由平等通商,并用轻税的办法来鼓励中外商人到太平天国占领区贸易。他们在占领区各地设立关口,管理关务,颁发“路凭”、“印凭”、“执照”等,用以保护正当的贸易。从而使出口量逐年增加。当时出口物资主要是丝、茶和棉花,进口的主要是军火和粮食。这对巩固太平天国政权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积极采取开放政策,主张“万国皆通商”,旨在反对侵略,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促使各国之间彼此友好,互助互利,绝不允许国家和民族的权益受到损害。因此,他们在实行开放政策时,对不平等条约根本不予理睬,并且警告西方列强,“不应再卖鸦片”,直截了当地否定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权益。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近代史小辞典
戊戌变法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自上而下变法图强的改良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各自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激起朝野上下爱国人士的深切忧虑。1895年5月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又在北京、上海等地组织强学会,设立学堂、报馆,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1898年1月,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若不及时变法,将无法抵御外国侵略,也无法防止民众反抗。光绪帝基于“不甘作亡国之君”的考虑,决意变法。从6月11日开始,发布了一系列“新政”法令。变法得到进步爱国人士的广泛拥护,但封建顽固势力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阻挠和破坏维新运动。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屠杀和迫害维新派人士。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义和团运动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中国北方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源于义和拳、大刀会等民间秘密结社。1899年义和拳改为义和团,提出了“反清复明”口号,1896年山东义和团开始攻击外国传教士和不法教民,对抗清军镇压,并在斗争中扩大组织,后取得合法地位,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1900年4月,英、美、德、法等国公使联合照会清政府,威逼清政府镇压义和团。5月下旬,各国侵略军以保护使馆为名进驻北京。6月10日,英、美、日、俄、德、法、意、奥八国组织2000余人的侵略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指挥下,由天津进犯北京,在廊坊遭义和团和清军阻击,被迫退回天津。天津义和团在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后,发动了攻击侵略者据点紫竹林租界和保卫天津的战斗。6月16日,清政府决定利用义和团,21日清政府对外宣战。7月14日,天津被侵略军攻陷。8月15日,北京失陷。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京、津陷落后,义和团遭到八国联军的残酷镇压。1901年9月7日,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义和团余部为反对《辛丑条约》,举起“扫清灭洋”的旗帜,继续斗争。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 秋瑾
这首诗作于1904年至1905年秋瑾留学日本期间。
“对酒”是对着酒而写的诗。该诗表现了秋瑾轻视金钱的豪侠性格和为国献身、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誓把自己满腔热血献给祖国,让热血为国而流,化作“碧涛”。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的浮雕之一,这块浮雕高二米,宽三点五四米。整个碑座的浮雕共有八个题目,是为了纪念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历代为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英雄们而建的。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爆发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人民开始进一步觉醒,并涌现了一批拥护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拥护马克思主义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于一九一九年一月在法国首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军阀政府以战胜国的资格出席了这次会议。在国内人民的压力下,中国代表向会议提出了希望列强放弃在华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秘密协定、收回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种权力等要求,被参加会议的帝国主义列强拒绝。在这种情况下,军阀政府仍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举国为之震怒。五月四日,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和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共同推动下,北京几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冲破教育部代表和军警的阻挠,在天安门前集会。六月三日、四日,军阀政府逮捕爱国学生近千人,激起全国各界的极大愤慨。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迅速扩展到全国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由于工人阶级的参加和所发挥的主力军作用,“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强大的群众运动的压力下,六月十日,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撤消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三人的职务。二十八日,军阀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反帝爱国运动取得了胜利。
这样的题材,要用有限视野的浮雕艺术来表现是比较难的。作者汤田友选取“五四”运动的爆发点——北京学生运动的场面来表现。画面上突出了大学生向群众演讲和散发传单。以这两个活动为中心安排了周围的各种人物。画面偏左部的位置穿着长衫的男大学生正站在凳子上向人群演讲,面部表情十分激动,好像在挥手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周围的听众有戴鸭舌帽、对襟短装者,有系围裙者,有戴草帽者,有青年、中年,也有老者……所有的人都在专注地倾听。面临民族、国家的屈辱谁不关切呢?一个穿竹布短衫黑褶裙的女大学生拿着一沓传单,正在散发给一个青年工人模样的人,似乎边发边解说……人群背后是天安门。
在这些浮雕的雕塑风格上作者们考虑到人们的欣赏习惯,采用了写实手法。作品刻画的各种人物看上去亲切感人,具有“五四”时代的气息。在画面处理上作者为了避免人物伫听的姿势雷同,会造成画面的呆板,特别安排了几个女大学生在奔跑的姿态,那摆动的百褶裙裾,处理得很美,既表现了女大学生在积极活动,又使画面产生了和谐多变的场面。使后人重睹了一九一九年所发生的爱国运动场面。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武汉为何是辛亥首义之区
皮明庥
1911年,武昌起义一声惊雷,推翻了延祚260多年的清王朝,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创建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次腾飞。这场革命为什么会在武汉爆发,为什么在爆发后能取得胜利?这是近代史界反复探讨的课题。
在晚清之世,武汉地区也是封建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旧的封建制度禁锢着新思想、新文化的生机,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新思想、新文化又在旧社会中生成出土,构成了武汉作为辛亥革命中心区的文化前提。
武汉近代思想文化的兴起,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次为武汉开埠和洋务运动的兴起,在痛苦中带来了文教的兴革;第二次发展是维新运动时期。1895年陈宝箴出任湖南巡抚,以开化湖南,兴利除弊为己任,揭开了湖南维新序幕。梁启超、谭嗣同、唐常才、皮锡瑞等通过办时务学堂和《湘报》等,使湖南成为维新运动领先的省区;第三次是辛亥革命时期,武汉在自立军起事之后,形成了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中心的文化传播高潮。
在武汉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近代知识分子群体也同步生长和发展。这两者是互为因果、互相推进的。新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的形成,导致了旧士林的解体。
随着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武汉出现了不同于封建士人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他们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中最活跃的阶层,是新兴的社会力量。在这个知识分子群中,产生了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大多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爱国先驱者名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疮痍满目凄凉甚,深盼回春国手医。 郑观应
山河已割国抢攘,忧国诸公欲自强。 康有为
每惊国耻何时雪?要识民权不自尊。 梁启超
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洒荒丘! 唐常才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
同志若有继我者,剑下孤魂心自安。 余竟成
恨未从军轻一掷,头颅无价哭无声! 宋教仁
国破家亡余墨泪,洒淋漓,欲夺天工巧。 廖仲恺
国仇未报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
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 何香凝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祖国颂 李西三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