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周末)
专栏:

  新春新貌
——“大地周末”致读者
现在道拜年,只能是拜个晚年了,因为想在新的周末版与诸位读者见面之际絮聒几句,故而失礼了。
为更加切近生活,服务于读者,周末版今起面貌会有所变化,将突出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和服务性。除继续保留并发扬原有的受欢迎的栏目外,还要开辟一些新领域。以后,凡具文化情趣又偏重于大众化的各类文图,均可在周末版亮相。
新的周末版,不仅使读者可以了解国内的大众文化作品及人物,还能在世界文化长廊中漫旅;不仅看到影视歌舞的动态,还能领略旅游、出版、饮食、时装、装饰、游艺等各种文化的色彩;不仅得到知识的积累与启迪,还能观察文化市场的行情;不仅欣赏、品评,还能参与、体味。具体栏目,各位将会随周末版的脚步而一一得见。
我们盼望大家,既做周末版的读者,又做作者和编者,拨冗撰写文字,赐予图片,提出建议。投寄的稿件,字数最好限于八百以内,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大地周末”。


第8版(周末)
专栏:影视星辰

  你知道吗?她还有一昵称:金丝猴
人见人爱的童星金铭
从《婉君》中的小婉君到《雪珂》中的小雨点,金铭像一颗美丽的小星星照亮了大陆及宝岛台湾。
最近,金铭又在台湾导演杨立国执导的新片《熊猫与少年》中饰演了体操选手,这是金铭第一次拍电影,所以她十分重视,丝毫不肯松懈。
金铭3岁的时候就去学体操了。两年后,她又被送进区少年宫学习唱歌、跳舞、拉小提琴。小学二年级时,被台湾作家琼瑶及导演刘立立看中,在琼瑶《六个梦》系列剧中的《婉君》、《雪珂》、《望夫崖》、《青青河边草》4部作品中担任重要角色。
在剧组里,别看她年龄最小,可她戏最重,镜头最多。人们都称她是剧组里的“大忙人”。因为她姓金,又属猴。别人都叫她“金丝猴”。她也非常喜欢这种叫法。久而久之,“金丝猴”便成了金铭的爱称。
很多成年演员都怕拍流泪的镜头,可金铭却不怕。每逢要拍掉眼泪的镜头时,她就问导演:“是不是又该噼里啪啦往下蹦了?”于是,她就悄悄走到一边酝酿感情,想着剧中的情节,那颗小小的心儿涌起一阵阵波澜,眼睛不由得湿润了,于是赶忙举起小手通报,瞬间,灯光、摄影机对准了正在扑簌落泪的她,珍贵的镜头被迅速拍下。
金铭人虽小,拍戏却十分认真。看过《婉君》的人大概都对剧中那组小婉君踢毽子的镜头留有深刻的印象,那飘逸娴熟的脚法糅合着纯真烂漫的表情,使小婉君的形象更加可人。但是,谁能想到,金铭拍片以前根本就不会踢毽子。当时,导演只给她5天时间练习,于是她在家里的小院一脚一脚地练习起来,一天下来,小腿都踢肿了,但不叫一声苦,终于获得了银幕上那一组动人的效果。
成了小名人的金铭,如今只要在公众场合出现就会有许多的大人抢着抱她亲她,与她合影留念,往往半天不得脱身。麻烦多了,小姑娘也开始耍起了小心眼。如果有人问她:“你是不是‘小婉君’?”她会摇摇头说:“那是我妹妹。”真是个鬼机灵!


第8版(周末)
专栏:

  锅勺飞舞争高低男女老少下厨房
花城美馔南北情
——请看“家庭厨艺大赛”战况
杜英姿
素以美食名扬海内外的花城,今年一月又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烹饪比赛。北京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合家欢连环夺宝——家庭厨艺大赛”的总决赛,京穗选手一决高低。
八仙过海为烹饪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十大菜系历史悠久,因地域而风格迥异,俗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一说。广东粤菜素享盛名,北京则宫廷御膳、八方风味兼收并蓄。
此次参赛的10对选手,都是以普通家庭为单位,经过初选、复赛,脱颖而出的。别看他们都是一群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平日与专业烹饪素无干系,未受过正规训练,可操作起来蛮像模像样的。自创菜式规定时间为15分钟,只见广东队煎、炒、烹、炸,娴熟自如,谢焕发、朱建萍夫妻的“碧绿双飞连环夺宝”和冯圆辉、冯思红姐弟的“花开庆团圆”,构思隽妙。尤其后者,以西兰花拌边,五颜六色的鲜果菜蔬簇拥着海蛎子,色味俱佳。北京队也身手不凡,“神秘菜箱”抽鉴定料,要求用铁板烧烧制,没有一定的基本功恐怕不能应付裕如。张黎与弟媳吴爱京配合默契,做出的“烤牛排”外焦里嫩,醇浓馥郁,比分直追冯圆辉2人。但头筹还是由冯圆辉姐弟拔去。
厨房里也有艺术
北京9岁的小学生陈博晟是20位选手中最小的,比赛期间他边复习功课边帮助妈妈准备各种原料,俨然一得力助手。在北京人民银行就职的李阳和姐姐李晶,兴趣广泛,卡拉OK、京剧清唱之类的都挺入道。这回在烹调方面又显山露水,这些天着魔般迷上了菜谱,晚上作梦都是巧创新馔,说这是一门艺术。
嘉宾绝技惊四座
前来助兴的特邀白案师傅“出手”不凡。北京紫竹院餐厅的王龙华身怀一手擀饺子皮的绝活。她用一根长7寸、两头食指粗中间略鼓的特制面棍,可同时擀15个饺子皮,一分钟可达120个。来自天津的特一级面点师蒋文杰,首创拉面包馅,望着细长柔韧且皮不破、馅不露的抻面,举座惊赞此真乃艺术品也。
家庭厨艺新变化
随着社会发展,普通家庭的饮食观也正显出质的飞跃,从单纯的温饱型转向讲科学、营养、实惠和技艺。对此,中国烹协副会长黄振华感慨良多,他认为家庭厨艺是饮食文化的一支,事关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不容忽视。北京人民大会堂培训部副主任、特级厨师周继祥谈到比赛使用铁板烧时说,勺、锅之类是传统炊具,而现在铁板烧、果汁机等小家电的大量引入,则为传统餐厨具增添了新的内容,对改善家庭的饮食结构将大有裨益。


第8版(周末)
专栏:服饰之旅

  如何欣赏服装中的艺术
龙晋
我们在出门前,常常会注意自己的装束;而每天遇到的千姿百态的着装,也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使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服装美的感知、理解能力,甚而对内在修养也有益处。
服装给你最明显的第一印象是色彩,色彩是大自然赋予生活的美丽而奇妙的东西。人们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而在服装中创造了浪漫的海滨沙滩色、浓郁的森林植物色、含蓄的月夜朦胧色、绚丽的落日晚霞色、探求未来空间神秘的科幻色等等;对四季的认识则在服装色彩中表达出春天的清馨、夏日的浓烈、秋季的柔和、冬时的淡灰。另外,人类从祖先那儿也继承了大量的色彩遗产,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仿古的埃及色系、波斯色系等。我国传统色彩尤为丰富,每个朝代都有其代表风格。人们通过对这些色彩的运用可以表达安静清雅、庄重柔和、鲜艳热烈、欢快奔放的情绪,还可以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当然,色彩也可以掩饰某些不希望被别人了解的一面。因为色彩本身是无形的,所以服装色彩要通过衣料表现其视觉效果。
服装材料是衣服的基本组成基础,原料有多种,如:棉、毛、丝、革、化纤等。材料不同,织造出衣料的质感、外观形式也不相同,即使相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织造技术手段也会有不同的外观效果。面料材质和织造后整理技术是当今服装流行领域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自从人类创造出第一根人造丝以来,服装面料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服装外观的突变成为可能,这在近几年面料之流行中可见一斑。现在的料子变化已不新鲜了。衣料色彩是通过不同的染料和技术制成的,材质变化、织造变化、染色图样设计变化形成了五彩缤纷的衣料。在表现欢快流畅的服装色彩时,选用红色丝质面料就能很好表现效果,如选用棉质红色面料会就显得持重一些。由于色彩是用面料显现的,所以选择不同材质的色彩表现效果非常重要。
如今的冬季,大家都觉得棉服的花色多起来了,不显臃肿蠢笨。而在色彩丰富的同时,款式、造型就更为重要。款式、造型是在色彩第一印象一闪而过之后的一种持续形象;是在人体的基础上,对服装材料、服装色彩的再塑造。通过款式造型的变化,可丰富服装的形式美,同一色彩而款式不同的服装,效果会大不同;相同式样而不同花色,效果也不同。
当然,在形象外观之后,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成衣的质量,也就是衣服的工艺。没有好的工艺,色彩、款式再好也徒劳无功,没有优良的工艺水平,要达到优质的外观是很难想象的。


第8版(周末)
专栏:饮食文化大观

  面包与香港年轻一代
文同
香港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不仅已大大改变了许多人的文化观念,连日常食谱都有显著变化,而其中以面包的消费量增长最为惊人。年轻一代在这场可谓食文化的变化中一路领先,他们愈益接受了快餐类的饮食习惯,口味趋于“国际化”。
我国南方人素以大米为主食,但米饭必得佐有几样炒菜,做起来费时费事,令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厌烦。吃面包就不同了,只需加上一片火腿或午餐肉便可做成三明治,简单快捷,还有营养,是忙碌的现代人的最佳午餐。微波炉和各式烤箱逐渐走进港人家庭,也推动了面包的流行。你只需将面包加热,一顿饭就做成了。此外,饭店之间的激烈竞争也刺激了港人对面包的兴趣。由于外国游客大量涌来,各饭店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丰富本店的面包篮子,白面的、粗面的、植物籽的,甜的、咸的、淡的,长的、方的、圆的,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对光顾饭店的港人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有关专家认为,儿童最爱食用面包,尤其喜欢汉堡包和热狗。原因很简单,一碗米饭得配加各种菜肴才可引起食欲,而一个汉堡包单单看上去就够美味诱人了。
在各式各样的面包中,港人最喜爱的仍是松软的白面包,总是用它来做三明治,而用作三明治夹心的冷餐肉也是花样迭出,引得人们去食用更多的三明治。不过,由于今天的人们更加具有健康意识,品尝麸面包、黑白包的人也不在少数。
尽管面包之风有愈刮愈烈之势,但对于“无米不成一餐”的南方人来说,面包永远不会取代大米。别忘了,许多人早餐喜喝米粥,病人对粥更是偏爱有加的。


第8版(周末)
专栏:海外艺苑

谁也没有料到,一曲“天堂之泪”使47岁的英国歌星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Clapton)在1992年再次走红。但又有谁能知道,他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唱着一曲曲生命的悲歌。
“上帝”的歌
洛克
“克莱普顿是上帝”,这条标语涂满了60年代英国伦敦的地铁站、俱乐部以及大街小巷的墙壁上,可见人们对他崇拜的程度。他受此殊荣也是当之无愧,因为他是当时少有的白人布鲁斯吉他大师。在60年代,节奏布鲁斯也许还是黑人乐手的专利,很少有白人能把它玩得出色。克莱普顿继承和发展了50年代布鲁斯高手B·B·金的风格,使他成为60年代最富激情的吉他手之一。
克莱普顿15岁便迷上穆迪·沃茨、查克·贝瑞等布鲁斯歌手的音乐,后来加入了当时汇集了几位吉他高手的“新兵”乐队。1967年,他与杰克·布鲁斯、金格尔·贝克组成“奶油”乐队,并担任吉他手和主唱。这支乐队在当时被称为“超级组合”。但克莱普顿成就的巅峰要算他离开“奶油”乐队后组建“德瑞克和多米诺”乐队这段时间。当时,克莱普顿与“甲壳虫”乐队的吉他手乔治·哈里森的妻子佩蒂产生了恋情,爱情上的痛苦、绝望和彷徨,使他把所有的激情全部发泄在他的吉他上。他写出了那首最为经典的他献给佩蒂的《莱拉》,最终克莱普顿赢得了佩蒂的爱,但这爱并未长久,最后佩蒂还是离开了他。
爱情上的失意,曾使克莱普顿一蹶不振,除1978年的《美妙的今夜》外,他很少再有佳作问世。
1992年,不幸又一次降临在他头上。3月20日,他3岁的儿子科纳从53层的高楼坠亡,在极度悲伤之中,他写出了《天堂之泪》,来表达对儿子的思念。这首充满忧伤的歌曲一发行,便上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并获第一名。同时,这首歌也使他获得今年格莱美奖的9项提名,使这位饱经磨难的歌手得到了一些安慰。这位充满悲剧色彩的吉他大师在今年2月24日格莱美奖揭晓现场,不知能否接受这份荣誉?


第8版(周末)
专栏:

  老元奇遇记(1)
列位看官,在下叫老元,家住东南西北,特别爱闯荡,凡有大事小事,都想看个究竟,因此总有奇遇。人民日报“大地周末”版的几位编辑认为我最适宜当采访对象,北京的苗地、广东的方唐、吉林的徐鹏飞3位大漫画家也说我最值得一画。我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从今起,大家不妨随我老元一起走走,看看我的奇遇到底怎么样?
  也想做“股民”方唐
老元好凑热闹,别人炒股,便跟着发烧,但他的娘子元二嫂却只想笑。
老元大叫“上升”,元二嫂也看着他升高,好像真赚了似的。
他狂呼“大跌”,元二嫂又见他变小,仿佛人的尺寸也跌了。
股市直落低谷,老元随着入地,急得元二嫂惊喊:人家升跌,你着哪门子急呀!


第8版(周末)
专栏:畅销书

  悲歌一曲——《倾国倾城》(凌力著)
明末崇祯年间,风雨飘摇,大厦将倾,蛰伏东北的后金却军威日盛。在朝野一派腐败逸乐的氛围中,登莱巡抚孙元化骤领封疆重任。这个既受儒教熏陶、又在恩师徐光启和传教士汤若望影响下成了天主教徒的谦谦君子,带着威名远播的红夷大炮到山东半岛就任后,就卷入了惊心动魄的“吴桥兵变”。
孙元化对明廷忠贞不二,在任上百般筹营,孤身犯险,远招近抚,使明朝快散了的东北藩篱重又树立起来。他在兵饷无继、军心不稳之际,不惜卖掉一双爱女,以给将士发饷。崇祯帝本对他颇为倚重,还驾临孙府以示恩宠,令孙元化感激涕零。谁知最后又是这个崇祯帝,下旨把孙元化递解回京,打入诏狱,百般折磨,最终斩首。
一丝不挂地被孙元化从地震废墟中救出的名妓银翘,本来放浪狠毒,用情勾引少年子弟,透使他们折齿为念,竟攒下满满一箱男人的牙齿,以为乐事。然而,她不由自主地被孙元化的人格风度吸引,入孙府为婢,把一腔痴情都倾注在他的身上。孙夫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贤慧,要把银翘给孙元化做如夫人。但身为天主教徒的孙元化恪守主训,选择了道德:只让银翘当了义女。可是在诏狱里,道德崩溃了,终于圆了银翘的痴梦。
而吴桥兵变的罪魁孔有德,却一直对孙元化满怀忠心,虽然被逼兵变,也时时等待就孙元化之抚。孙元化的死,使他彻底走上与明政权为敌的道路,另立蓬莱国,一场惨烈的大战把山东半岛的登、莱、青三州几乎夷为平地,他最终降清,数年后,又在战斗中为清廷“尽忠”。
凌力的笔对明末清初的历史情有独钟,所擅长的不仅是描摹大开大阖的历史场面,更是对历史人物心灵的开掘。这在《倾国倾城》得到充分展现。
(此书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锡兵)


第8版(周末)
专栏:乐海泛舟

那英的个人磁带专辑,在本报数次进入排行榜,这对大陆歌手来说并不多见。为什么?请看
那英
攻玉
芳龄25岁的满族姑娘那英,以一曲《山沟沟》一炮走红歌坛,之后又以一曲《山不转水转》闻名遐迩,如今又以一曲《爱你没商量》的片尾曲《活的就是现在》而成了赫赫有名的“大腕”了。
那英的童年是在沈阳度过的,上小学时,她是班里出了名的淘气鬼,上房、爬树,和男孩子打架,几乎所有的在校师生都知道有个打遍全校无敌手的那英。那英不爱学习,就是爱唱歌,而且乐感非常好。上高二那年她终于考进了沈阳歌舞团,成为一名正式学员。1988年,对那英来说,是最幸运的一年。这年在北京有一个“人才之春”阳光杯通俗歌手大奖赛,她夺得了第三名。从此便一唱而不可收,她也下定决心留在北京发展了。
时光荏苒,5年的时光过去了,她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在北京登台演唱的情景:那是1988年6月3日,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国际环境日大型演唱会上,那英唱了她的成名作——《山沟沟》:“山上的花儿不再开,地下的水儿不再流,看一看灰色的天空,那蔚蓝是否挽留……”博得了一万多名歌迷的热烈掌声。
那英开始学歌时整天抱着录音机,模仿台湾歌星苏芮的演唱,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以至于后来有了个“大陆苏芮”的称呼。记得苏芮来大陆见到那英,就曾开玩笑地说:“那英,我该跟你要钱了,你拿我的歌谋生多久了?”
那英不想成为“大陆苏芮”,她要当“大陆那英”。等到一曲《山沟沟》唱出了名,那英才发现了自己的长处,便摸索着走自己的路。苏芮去年来北京录制“奥林匹克风”晚会时,特意向别人打听,这台晚会有没有那英。当她听完那英演唱的《拥抱明天》后,对那英连连夸奖道:“你我距离已经很远了,你已经完全有自己的特色了!”
对于将来的打算,那英说她准备聘请经纪人,跟娱乐公司签约,不唱歌以后还想开个“那英美容院”。我说:“那英,你要真开美容院的话,生意准火爆。”


第8版(周末)
专栏:文化信箱

  “村长”之称有误编辑同志:
现在的农村,只有村“主任”,而没有“村长”,可不少文艺作品,每每出现“村长”的称呼。例如,影片《秋菊打官司》的秋菊,就是上告“村长”的,有位笑星演的小品也叫“我是村长”,一个话剧团演出的反映洪涝灾害后,农村喜获丰收的群体小品《拜年》,台词中就有几处称“村长”。为何出现“村长”之称?怕是编导者想当然了,不是有省长、县长、乡长么?
江苏南京凌大


第8版(周末)
专栏:想一想

  想一想
1、中国书法中的草书大致分为几种体?
2、在电视里,为什么许多广告片的光线色彩等画面质量比一般节目好?
3、登上奥斯卡领奖台的第一位黑人影星是谁?
4、用茶水服药为何不好?
5、MTV是什么?
(答案见下期周末版)


第8版(周末)
专栏:万事通

  电视剧为何要走向市场?
万事通:
听说您已被“大地·周末”聘为杂事顾问,对文化生活中诸多疑问和感慨,均可向您发问,我有件事想先请教。最近常常听到电视界有种呼声,要求尽快使我国的电视剧生产走向市场。我知道电视剧应该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文化产品,为什么非要走向市场呢?
北京房学峰
房先生:
说请教,实不敢当,在下虽系为“顾问”,名“万事通”,却非传道解惑,不过略晓一二,但愿能抛砖引玉,以求百家争鸣。我盼各位读者来信,就各种问题与我共商讨。
关于您的问题,我认为是这样的。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花了300多万元,买下了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拍摄的连续剧《爱你没商量》。电视台之所以肯花这么大价钱,当然是认为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可能带来更高的广告收益。这就是说,一部好的电视剧能给播出它的电视台带来利润。这是电视剧走向市场的前提。
在旧的体制下,电视剧生产单位与播出单位之间实行“一平二调”,即电视剧制作单位从国家得到拨款,拍出电视剧后电视台无偿拿去播映,赚了多少广告费与电视剧摄制者无关;各省市电视台之间每年相互交换节目,不论质量好坏,一律以数量为准。这样,好节目、坏节目在这种一平二调的交换中一锅煮,例如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这些年连续拍摄了《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优秀之作,全国几十家电视台拿去播映,获得的广告收益不在千万元之下,反观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到头来只落个赔钱赚吆喝。有的电视台付给他们的钱不够母带的成本,遑论拍摄费用?这种体制的弊端不一而足,最明显的就是,大多数电视剧摄制单位不把赢利的希望放在电视剧本身质量上(因为与他无关),而寄希望于赞助或偷工减料之类。于是一些专事吹捧的所谓电视剧到处都是。
如果电视剧走向市场,将出现什么局面呢?电视台由政府掌管,电视剧的内容是否宜于播出有了把握。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制作单位在拍摄电视节目时所应考虑的就只有一点:我的电视片能否播出、播出时人们是否爱看,是决定片子能否卖出好价钱的基本因素。这样,才能优质优价,高投入、高产出,才会有更多的优秀电视剧面世。
万事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