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政府强“嫁女”企业食苦果
  渡钢未救活攀钢背包袱
编者按:攀钢被迫背上渡钢后,效益下降,这是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经营造成不良后果的一个例证。企业联合和兼并,完全是经济行为,应严格按市场法则办事。政府可以穿针引线当“红娘”,千万不能再搞“包办婚姻”、“拉郎配”。强扭的瓜不甜,违背市场规律,不仅差企业救不活,而且很可能连好企业也给拖病了。尊重企业自主权,不能光挂在口头上,更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上。望那些至今仍端着“婆婆”架子、按老“规矩”办事的地方领导、部门首长们,赶快换换脑筋。
                    
本报讯审计署最近向记者透露:去年10月,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审计发现,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预,攀枝花钢铁公司(以下简称攀钢)被迫承包连年亏损的渡口钢铁厂(以下简称渡钢),造成渡钢未救活,攀钢背包袱的不良后果。至今此事尚未解决。
渡钢是攀枝花市从1985年起投资3000万元兴建的,1987年投产。由于立项审查不严、可行性研究不够、工程建设不配套等原因,加之经营管理不善,成本居高不下,产品质次价高,生产不正常,连年亏损,到1989年累计亏损2000多万元。
对这样一个难以为继的企业,攀枝花市不是把它推向市场,而是采取补贴、低息贷款、政策优惠等办法为其“输血”,但并未奏效。该市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反复给攀钢负责人做工作,要求攀钢把渡钢当作“带有政治色彩”的一项任务承包下来。攀钢无奈于1990年6月签订了减亏承包渡钢的合同书。攀钢为救活渡钢付出极大努力,甚至不惜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其提供原料。虽然完成了减亏指标,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渡钢的亏损局面,反而使攀钢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至1992年8月,渡钢累计亏损4200多万元,负债9000多万元,资不抵债达6500万元,已经全面停产。攀钢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沈纪)


第2版(经济)
专栏:

  常熟辐照技术应用厂高技创高利
30名职工年创利税250万元
本报讯我国唯一运用原子能辐照技术进行工业规模生产KG印染助剂的专业工厂——常熟市辐照技术应用厂,运用原子能辐照技术生产KG系列印染助剂,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内外60多名专家先后来厂考察认为,运用原子能辐照技术工业化生产新型印染助剂是一个创造,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意义十分深远。
长期以来,我国印染助剂品种少,质量差,且印染生产能耗大,工艺复杂,污染严重,束缚了印染行业的发展。中国科技大学经过多年攻关,完成了用原子能辐照技术生产新型印染助剂的重大科研课题。只有几十名工人的乡镇企业——常熟市虞西化工厂,在中国科技大学和核工业部第二研究设计院的大力帮助下,运用这项科研成果,建成常熟市辐照技术应用厂。投产一年多来,开发生产了两大类5个品种的印染助剂。这种新型印染助剂能广泛应用于全棉、涤棉、腈纶、涤纶、针织品、毛纺织物、丝绸等印花。1吨增调剂可替代30多吨传统用料,不仅根绝了传统用料中大量白煤油挥发污染,确保安全生产,而且成本节省2/3,并节省运输和仓储费用97%。目前,这种新型印染助剂已在全国10多省市120多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常熟印染厂用这种印染助剂生产涤棉印花布,质量全部达标,实现每百米降低成本3元左右。只有30名职工的常熟市辐照技术应用厂,1992年完成产值达2300万元,实现利税达250万元,人均产值和利税分别达76.67万元和8.33万元。
             (邢杨)


第2版(经济)
专栏:

  默默无闻的兴农大军
——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报记者江夏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号称百万之众,仅是搞种植业的就有33万。这33万大军的“指挥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就设在农业部大楼里。推广站的几位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话从一段曾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开始。
    从“土八路”到“正规军”
“早听说有这么一段顺口溜:‘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仔细一问是农技推广站的’,当年真是这么惨吗?”
站长对我的发问未置是否,却接下去念出“做饭没锅,睡觉没窝,办公没桌”几句,这才感慨了一番。搞农技推广真是苦,风吹日晒,饥一餐饱一餐的,成年累月在田间地头、农户庄稼院里忙活。那时候搞推广的基本工具就是两条腿,一支笔,一把卷尺。他没忆几句苦,就转了话头儿,说现在情况已经大不一样。全国2000多个县,一半以上建立了农技推广中心,办公楼、化验室、资料档案室、培训室一应俱全,有一些是很像样的哩。用不着走远,到天津武清县就能看得到。另外,80%的乡镇已有了农技推广站,其中不少都有办公、培训场所、简单的化验仪器、设备、试验示范基地和服务门市;50%的村有了农技服务组织。可以说,一个以国家推广机构为主体、民办组织为辅、上下相通、左右相联、覆盖全国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增产的诸多因素中,科技的作用占了40%,已投入应用的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农药、新肥种,90%以上是通过推广部门推广下去的,这里面倾注了农技推广人员多少心血和汗水。8.7亿亩的承包面积、4000家植保公司、近万个植物医院、6万支植保专业队……我们能有如此丰富、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怎么离得开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变化的不仅是“装备”
如果从“装备”上看,农技推广站真是“鸟枪换炮”了,今非昔比;可是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装备”的表象下面。他们认为,无论从服务的范围、水平、方式或实力来说,我国的农技推广工作都有了历史性的进步。
变化之一:从纯粹的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延伸,从单一的技术服务转向综合服务。农技部门依靠自己的技术优势,“既开方又卖药”,在向农民传授施肥、用药、良种、栽培等技术的同时,配套供应化肥、农药、农膜、良种、果树苗木等。不仅如此,他们还参与粮食的加工、水果的保鲜贮存和蔬菜的运输、销售……服务领域的拓宽,使其社会化色彩更加浓厚。
变化之二:从一般的行政性号召变为大规模的部门间协作,有计划地组织重大项目的推广。杂交稻、地膜覆盖、日光温室、吨粮田开发等重大项目,就是通过集团承包等有效形式,动员科研、推广、党政、物资、水利等部门的千军万马大面积推广开的。
变化之三:从不计经济效益的无偿服务,转向保本微利的有偿服务,进而围绕服务搞经营办实体。过去仅靠国家下拨的有限经费,许多地方不仅无钱“打仗”,连“兵”都养不起,现在1.6万个经济实体在这个系统内蓬勃兴起,从业人员15万余人。各色各样直接或间接为农业服务的企业,通过配肥、分装农药、加工废旧地膜、修理农机具等创造了可观的收入,农技推广体系也因此而活力大增。但是,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只能算刚刚起步,各地起点不一,水平相差很远。苏南的一些地区,一个乡的农技部门有能力办好几个企业,年收入上百万元,而中西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还是缺钱少物、“捉襟见肘”。
    更严峻的挑战在后面
面对农技推广事业改革以来的长足进步,推广站的头头脑脑们并无轻松的感觉,他们正紧张地为即将面临的更大挑战作准备。
他们在准备什么?答曰:换脑筋。并且解释,这对他们来说并非套话,确实是最紧迫的。过去农业的几种主要作物,种多少、产出多少都是由国家下达计划,并为实现这些计划相应制定一些推广项目,与部分资金配套下达。可是今后的趋势是,国家计划的比重越来越小,推广部门该怎么办?此其一。二是过去推广部门只管把技术教给农民,只负责增产,产成品由国家收购。现在情况不同了,越来越多的农副产品进入市场,市场变化很快,今年俏销,明年就可能“砸”在手里。有时产量越高,损失越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把眼光投向市场,更多地考虑种什么能更快地商品化?种什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根据市场的要求,向农民推广先进、实用的技术,并且把农产品产后的贮运、加工这条“腿”再加长。走出产品经济的狭小天地,在相对陌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广普及农业技术,这就是农技推广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
农技推广是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事业,成百上千的先进技术要通过农技推广人员走入千家万户,变成现实的生产力,这是功在农业,功在国家的事情。改革以来的十几年中,农业登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可是这支功绩卓著的队伍却常年默默无闻。以至于他们也发现,要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还要“在推广技术的同时,积极‘推广’我们自己。”


第2版(经济)
专栏:

  商业部等公布去年部分商品抽查结果
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相当普遍 经销企业把关不严管理混乱
本报北京2月3日讯(记者潘岗)报道:商业部、国家工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在此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去年下半年全国13类商品质量抽查结果。总的印象是,抽查的验目眼镜等13类商品质量状况极不平衡,好的如农用尿素、200型液压棉花打包机,抽查合格率为100%,而不锈钢厨具、蒸汽电熨斗、电热锅、小包装名绿茶、电推剪、学生簿册不合格率在60%以上。最差的是220V电磁振动式电推剪,抽查的6个生产厂家6个牌号,主要技术指标全部合格的仅一个牌号,合格率为16.7%。综合去年上半年抽查情况,去年全年的合格率为63.2%,不合格率为36.8%。
据介绍,配镜质量低劣的有:宁波光明眼病医院配镜部,检查三副均不合格,其中一副竟超差37度;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配镜部,经检查三副均不合格。上述这两个单位都是知名度很高的眼科或眼病医院。
这次抽查继续采取在市场柜台、批发仓库购买近期商品的办法,大件商品和验目配镜采取在商店或用户中现场直接检验的办法。商业部根据这次抽查检验数据考核评定,对达到或优于国家行业标准的33个企业的33个商品,授予1992年《信誉商品证书》,对生产销售不合格或劣质产品的26个企业予以点名批评。(详细情况将刊于1993年第五期《中国质量万里行》月刊)
商业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这次市场商品抽查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是,粗制滥造、偷工减料、单纯追求企业利润的现象十分普遍;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配件使用的原材料不过关;部分经销企业进货把关不严。


第2版(经济)
专栏:

  从“三来一补”到“两头辐射”
黄扬略黎尔宽
广东顺德市容奇镇大进纺织服装实业公司,是靠给外商、港商当“马仔”起家的。他们不断积蓄内力,现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综合性制衣集团公司,并到国外开办实业,当起洋人的“老板”。去年公司产值上亿元,创汇1100万美元。
1978年8月,容奇镇与香港大进有限公司合作,办起了“三来一补”企业大进制衣厂,生产各种国外名牌牛仔裤。容奇镇和大进厂的领导人明白与外商合作是借力起步,不是永远靠在外人的身上;应该不断积蓄内力,走自己的路。他们一面派人跟着香港师傅潜心学艺,一面加紧生产以偿还设备投资。当年,这家仅300人的小厂就收入20万美元,到1983年初就提前一年多偿还了全部设备款。
他们一头继续为港商搞来料加工,一头自产部分产品通过外贸部门出口,加快了资金、技术积累。同年10月,他们又引进了电脑绣花、电脑打带机、石磨蓝洗水机等先进设备,逐步形成了牛仔服装系列产品的配套生产能力,加工出口的名牌牛仔服也越来越多。但他们还有自己的遗憾:这些都是“洋名牌”,而不是自己的名牌;企业没有自己的名牌产品,只能永远给“洋先生”当“马仔”。厂长梁耀光领导职工们发愤图强,组织自己的技术力量,对国外多种名牌牛仔服进行了反复比较分析,博采众长,终于在1985年设计生产出“AGF”大进牌高档牛仔服装,技术鉴定表明,它完全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当年11月,国家外贸部门将这些产品拿到澳大利亚展出,广受赞誉,外商当即订购了数千打;接着,参加美国的一次商品展销会,同样得到好评。从此,大进名牌系列牛仔服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在国际上打出了名气,年出口创汇上千万美元。
有了自己的名牌之后,大进人就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原生产企业为主干,通过内部裂变和向外兼并,逐步形成了从纺织、针织、染整、制衣到水洗、电绣“一条龙”专业分工协作的工贸结合的集团公司,拥有2200多职工和4000多万元固定资产。在此基础上,实行“两头辐射”的战略扩张——
一头向外:在海外办企业,开拓国际市场。1990年,他们与新西兰一家公司合作,由中方提供技术并投资人民币400万元,在当地加工牛仔系列服装,行销澳洲广大市场。下一步,他们瞄准了美洲、中东、韩国及东南亚,打算将“老板”做到那里去。
一头向内:将劳动密集型生产厂转移到粤北山区,既带动山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又提高公司本部的技术资金集约程度。山里人十分欢迎这种沿海“老板”进山,认为在基础薄弱地区先这样搞,比一开始就自己办企业,风险小些,销售渠道不用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像当年大进人给港商“打工”一样,只要有志气,总有自己当“老板”的一天。而设在容奇镇的公司本部呢,则集中力量办起两间技术档次高的合资合作工厂,专事纺织、染整,产品九成外销,经济效益猛增。
记者问梁耀光:大进从“马仔”到老板,你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他回答得很干脆:“对外开放不忘发展自我,发展自我不怕借助外力,把企业发展跟整个世界经济大舞台连结起来。”


第2版(经济)
专栏:

  湖南小水电发挥大作用
工业用电吃得饱农业旱涝保丰收
本报讯新华社记者杨善清、石涛报道:被湖南农民称为“太阳神”的小水电,已成为全省农村的当家能源,为加强农业和强县富民起了积极作用。
据统计,到1992年止,全省小水电装机容量已达182万千瓦,年发电量54亿千瓦时,均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广东和四川省。
因为有了电,一些山区一通百通。工业用电“吃得饱”,生产节节上升,乡镇企业打水、磨粉、制茶等农产品加工如虎添翼,使有的乡村人均纯收入超过千元;电给文教事业带来了光明,教室电灯亮,电影电视常开映,家用电器更普及,丰富了农村物质文化生活;有了电,丰水季节农民用电代柴,做饭取暖,开辟了新能源,保护了森林;一些少数民族山区抗旱排涝不用愁,抗灾能力增强。芷江侗族自治县实现初级电气化县以后,工业产值成倍增长,全县还建成546处共装机11900千瓦的电灌站,使51200亩“望天田”旱涝保收。
湖南发展小水电的一个特点是,地方自筹资金和群众集资办电相结合。自1985年以来,先后有酃县、黔阳、城步、绥宁、麻阳、慈利、郴县等11个县通过全国第一批农村电气化县验收。去年新近发电的衡东县荣恒电站,是当地群众用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广集资金建成的。酃县一家一户自办的小电站迄今就有210座。
近两年,湖南省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扶持小水电建设;加上电力发展基金、技术改造资金和小水电本身部分以电养电收入,共有数千万元,都用于小水电事业。这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为小水电形成规模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2版(经济)
专栏:

  “钢龙头”接上“泥尾巴”
马钢公司带动乡镇企业腾飞
据新华社合肥2月3日电(记者陈先发)大型钢铁企业马鞍山钢铁公司凭借自身在管理、技术、人才、设备原料和产品销售上的优势,热情充当“钢龙头”,接上当涂县乡镇企业这条“泥尾巴”,带动了这个县乡镇企业的腾飞。这种互利合作已持续5年多。马钢以在当涂扩散劳动密集型零配件加工为发端,当涂县立刻制定“攀大树育嫩枝、以小补大、借大强小”的乡镇企业战略予以呼应。目前,当涂县每年加工马钢扩散的备品备件6万多件套。马钢扶持的乡镇企业已有150多家。


第2版(经济)
专栏:

  京九铁路吉老段鸣炮开工
本报讯京九铁路吉(安)老(营盘)段,最近正式鸣炮破土动工。该段铁路总长七十三公里,总投资为五点一亿元,是京九线上地势最险要、最关键的一段工程,预计一九九五年铺通运营。
                 (沈洁程明)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进外资
本报讯中国农业银行近日引进一千九百万美元的国外银团贷款。这笔贷款将用于山东省的泰安、淄博、济南等九个市、县的十四个项目。提供此笔商业贷款的有日本长期信用银行、韩国输出入银行、日本三菱信托银行、韩国外换银行和日本山阴合同银行。
                        (王玲玲)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草药高档洗发香波在徐州问世
本报讯一种以中草药和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份的大自然四合一洗发香波,由徐州第一人民医院研制成功,并在徐州环球卫生保健品厂投入批量生产。
                   (王乃尧)


第2版(经济)
专栏:

  新型电磁取暖器问世
本报讯一种新型便携式取暖用具——DCN—1型电磁取暖器最近由哈尔滨市康宝日用品厂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
                   (刘黎)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大英狮王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本报讯北京昌平狮王速冻食品厂与日本国大英技研株式会社合资建立“北京大英狮王食品有限公司”近日在京举行签字仪式。这家公司引进先进生产设备,速冻食品年产量可达五千吨。
                     (素东)


第2版(经济)
专栏:

  杭州良渚压滤机居国际先进水平
本报讯集九项专利于一身的杭州良渚压滤机厂生产的压滤机,日前经浙江省科技情报所国际联机检索,其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洪洪)


第2版(经济)
专栏:

  沈阳电缆厂开发新产品效益好
本报讯沈阳电缆厂积极开发用户急需的高新技术产品。近几年,该厂共开发新产品一百九十八种,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百分之三十五,年均新增产值二亿元以上,所创利税占百分之四十左右。
                    (刘生)


第2版(经济)
专栏:

  银企合作技术进步
青岛计算机联网收电费
本报讯青岛电业局与市工商银行计算机联网,实现电费回收全过程微机处理,使电费管理达到了规范化、科学化,既方便了用户,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青岛市大中小型用电户有5000多户,以前每到收交电费时,用电处门前车来人往,拥挤不堪。每位收费员每天都要收进400多户款项,工作量相当大。
去年7月,电业局与工商银行计算机正式联网,电费回收过程中的抄表、计算、打印单据、回收款项全部计算机处理。
目前,青岛市已有3000多个用电单位纳入了微机管理,缴扣的电费占应收电费总额60%之多。用电处每月只要将纳入微机管理的用户应缴的电费,经计算机处理后,连同用户在工商银行的开户户名、帐号传输到工商行计算机中心,工商行就可进行电费代扣和用户电费收据的代打印,并由银行单据交换网络送至用户的开户行交用户,同时将代扣电费情况传给电业局备查。
(潘如富金秀民)


第2版(经济)
专栏:

  白云鄂博铁矿选矿技术有突破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2日电(记者钱咏虹)白云鄂博铁矿选矿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采用弱磁——强磁——浮选选矿新技术,一年可多回收铁精矿40万吨、稀土精矿1.2万吨,年增经济效益3000万元。两年内可收回全部投资。这一新技术被列为1992年度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院经过6年小型试验,相继解决了十多个关键技术问题,采用弱磁——强磁——浮选选矿这一工艺流程,根据矿物之间磁性差异,将其有效分离,从而获得高质量的铁精矿和稀土精矿。包钢先后按这一工艺流程改造了选矿厂的4个生产系列。采用这一新技术后,铁精矿品位由58%提高到60.8%、铁回收率由50%提高到73%、含氟由2.5%降到0.78%。


第2版(经济)
专栏:

  秦栏镇鼓励农民搞流通
本报讯据今天出版的《市场报》报道:安徽省天长县秦栏镇采取“五给”扶持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搞流通。一给牌子,为推销员出证明办证件,便于他们外出活动;二给信息,在全国各地设立10多个信息网点,搜集市场信息,镇政府把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介绍给农民购销员;三给资金,每年给他们提供贷款,总额达300万元左右;四给场地,凡是进镇经商农民,优先划给场地,目前在镇建房的农民购销员达600多人;五给荣誉,每年镇政府开展一次评选十佳供销员活动,给他们戴红花,上红榜。
“五给”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农民购销员的积极性,目前该镇已有3000多人搞购销。去年,这个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700多万元,其中农民购销额达5000多万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为确保今年九月“国门第一路”如期竣工,北京市政一公司职工春节放弃休假,争分夺秒地备战在首都机场路高速公路工地上。
新华社记者 宋连峰摄


第2版(经济)
专栏:

武汉股市
武汉证券公司交易大厅里,每天挤满了股民。近一个月来每天股票交易额均在300万元以上。目前,这里已与上海、深圳的股市开通,全市持股的股民达2.5万户。
新华社记者丁澄建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