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关于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
  袁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最近,我们邀请各家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关负责同志和部分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座谈了几次,还参加了几家商业银行举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商业银行”研讨会。经过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逐步形成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一些基本思路。
    一、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从一般意义上讲,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融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
我国经过14年的改革开放,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与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经济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金融在国民经济总体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个人所占份额上升。1978年,城乡居民金融资产余额为384.4亿元,1991年则达到13520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34倍,年均增长34.41%。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已由1978年的10.71%上升到1991年的65.05%。这些变化说明,城乡居民已逐步成为持有社会资金的主体,经济建设资金已越来越依靠居民的储蓄。大量的居民储蓄和社会其他资金需要经过金融部门的融通才能转化为建设资金,金融部门已成为社会建设资金的最主要供应者,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金融部门融通资金的状况如何,资金营运的效益如何,极大地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
金融担负着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80年代10年间,一方面,各类银行和金融机构筹集并投入了大量资金,1980—1990年新增贷款投入12000多亿元,1991年至1992年又新增贷款6000多亿元,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实施货币信贷政策,运用贷款规模、再贷款、存款准备金、利率、汇率等直接和间接调控手段,对社会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保持通货稳定,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许多同志认为,在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中,金融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最重要的手段。
    二、充分认识金融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4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金融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由于金融涉及面广,金融体制改革难度比较大,进展相对来说也比较缓慢,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是,金融调控体系不健全,还不能有效地实施宏观货币政策;银行自我积累能力弱,超负荷经营状况严重;金融市场发育滞缓,金融法规不完备;管理和营运手段比较落后,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这使国民经济运行与金融体制之间产生了日益尖锐的矛盾,即: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与金融宏观调控能力弱的矛盾;金融市场业务日益拓展与市场组织形式相对落后的矛盾;外向型经济发展与相对封闭的金融体系的矛盾;社会闲置资金膨胀与单调的筹资、融资方式的矛盾;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与金融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及金融人才严重缺乏的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也影响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显然,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状况。我们既要充分认识金融改革的滞后,增加紧迫感;又要充分认识金融改革十分重要,事关国民经济的全局,应当采取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进行。
1992年以来,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相当一部分地区呈现出高速甚至超高速发展的态势,总的形势是很好的。为推动这一大好形势,从事金融业的同志们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势过猛,货币投放偏多,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扬,通货膨胀潜在压力加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也与金融有很大关系。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已经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
当前,国家调控经济主要有贷款规模、基建规模、利率、税率、财政、外债规模和汇率等办法,显然,在诸多办法中,金融手段已成为最重要的调节杠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保持目前国民经济良好发展势头,预防经济过热,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过几年上一个新台阶的战略目标的关键。
    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金融改革要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有利于微观搞活,给企业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有利于宏观控制,使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在政府依据市场作出的计划指导下,以较高的速度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 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一是稳定货币,二是支持经济发展。金融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变化,提供各种服务,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必须坚持稳定的货币政策。货币稳定是经济稳定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与货币的发行有着内在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违背这一规律,货币发多了或发少了,都会影响经济健康成长。当前,我们既要考虑满足经济高速增长对货币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更要十分注意保持货币的稳定,防止信贷规模过分膨胀,保证经济能够长期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
    四、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银行风险机制
当前,我国银行和企业的经营机制尚未根本改变,企业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吃银行的大锅饭。一些企业热衷于向银行借钱上项目。至于项目上了以后能否按时还贷,经济效益如何,则往往考虑较少,或者说尚未形成这样的自担风险的约束机制。银行放款基本上也不承担风险责任,贷款越多,留利越多。由此造成大量坏帐、呆帐,使国家资产蒙受损失。因此,必须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像邓小平同志所要求的那样“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资金自求平衡、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金融企业,实现金融资产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最优组合,提高整个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家都比较赞成这样的提法,即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在我国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总的看来,目前企业及银行部门对市场信号的反映都还比较迟钝,在这种情况下,总规模控制还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办法,当然,控制的方法也必须加以改进。
    五、积极发挥现有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作用
建立银行风险机制,除了主要担负政策性业务的银行以外(这样的银行也不能搞成一种吃“大锅饭”的体制),应当使我们的银行都按照商业性银行的要求来办,认真搞好货币经营,讲究效益,追求利润,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近几年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们先后办起了九家商业银行。总的来看,这些银行办的效果不错,发展比较快,信贷质量比较高,经济效益也比较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筹资融资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事物,本身还需要不断完善。现行的一些法规或管理制度也不利于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原则和其他银行公平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同时还要看到,一些该管的地方也没有管起来,出现了有的银行过多地参与股票、债券的投资活动,甚至用大笔资金去做房地产。有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没有严格执行金融法规、条例,超规模投放贷款,个别的甚至没有规模也去搞投放。
当前,首先是要下大力量办好现有的九家商业银行,加强指导,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进行规范化管理,更好地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今后,我们还应当根据需要和可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一部分新的商业银行,但在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之前,目前不宜追求数量上的扩张。在不久前召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商业银行”研讨会上,九家商业银行发起组织商业银行协会,拟起草协会章程和商业银行条例等,逐步使之成为一种行业性的自律组织。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可予以支持并加以正确指导。对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应该是这样,要积极扶持它们发展,切实加强管理,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同时,也不能一哄而起。
    六、国家专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和改革步骤
现在,我国拥有工商、农业、建设和中国四家国家专业银行。这些银行既承担着政策性职能又承担着经营性职能。从多年来的实践看,同时承担这两种职能,往往两方面的职能都发挥不好,既不利于宏观调控又不利于提高资金营运效益。大家普遍认为,国家专业银行的改革方向,应是逐步改造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目前条件还不成熟,改革的步子不能太急,以免震荡过大,大体可视条件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先搞分帐管理,将现有各专业银行承担的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划分开来,按不同原则进行管理,分别考核。政策性业务也必须讲究经济效益。第二步,根据需要和可能,先试办一二家政策性银行,从实践中取得经验。试点要选择那些政策性很强,业务范围也比较明确的行业和部门。第三步,待上述两步改革取得成功并积累了必要的经验后,再考虑两种业务彻底分离,机构分设,把专业银行办成专业的国有商业银行。走这三步特别是第三步无疑需要相当的时间,不能过急。
     七、建立权威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构。它主要承担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职能,做好金融的宏观决策,保持通货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大家都认为,中央银行不能搞经营性活动,应集中精力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金融政策法规,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加强对专业银行、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信贷资金防范风险的能力。中央银行要在完善贷款限额管理办法的同时,运用多种经济手段加强间接调控。整个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在中央银行的领导和监控下有计划地进行。
    八、搞好金融体制的配套改革
14年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金融是国民经济的中枢,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配套改革。1、要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使价格能正确反映商品价值和供求关系,利润能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金的合理流向,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企业要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银行和企业是平等的经济合作者,银行发放贷款要进行可行性论证,不能不问企业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无条件地包企业资金的供应。
3、进行投资体制改革。今后改革的方向应该是,除特大项目外,国家只负责制定产业投资政策和规划产业发展比例,不抓具体的投资项目。投资项目应由投资主体自主选择,银行自由选择投资主体,做到谁的钱谁来用,谁作主,谁担风险,谁受益,使得投资主体多样化,减轻国家负担。
4、建立和健全各项金融法规。当前,要抓紧制定各种有关的金融法规,银行要单独立法,使各类性质的金融机构依法行事,各司其职,在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上健康有序地运行。
    九、关于人才培养问题
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专门人才。现在企业家已叫得很响,银行家也应亮牌子,叫响。应从上到下,采取得力措施,充分利用金融院校、培训中心等现有培训条件,加强金融人员培训工作,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银行家。特别是对业务骨干,要从长远着眼,尽早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国家银行工作人员应是高素质的,享有较高待遇,但这种待遇不能通过搞经营来获得,而是由国家保证。国家银行官员(特别是中高级官员)不宜在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兼职。通过普遍提高金融人员的素质,促使金融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十、各级党政机关要理解、关心和支持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关系到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的自身利益和共同利益。金融一旦出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全局,甚至会引起社会生活的混乱。因此,金融体制改革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这一改革如果没有全社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特别是没有各级党政机关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首先要按照党的十四大报告的精神,对金融机构也要认真实行政企责职分开的原则,不要具体干预金融机构的业务工作,要支持和保证银行按效益原则发放贷款,更不要乱点“鸳鸯谱”,强迫银行贷款。各级领导都必须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来关心和支持金融体制改革。要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保证金融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税制改革
  ——全国税收理论研讨会综述
1992年全国税收理论研讨会暨年会不久前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中国税务学会和各省市、自治区税务学会的领导及各方面专家、学者1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着重就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加快税制改革、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税收的功能、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对税收负担、税收征管、中国社会主义税收理论建设等问题,也进行了专题研讨。
关于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代表们深切感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给税收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税务工作者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大家一致指出,税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应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导向,体现公平税负,促进竞争;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调节社会分配,发挥宏观调控功能。 关于税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许多代表指出,实行流转税、所得税双主体的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当前税制改革的重点是加快所得税和流转税改革的步伐。
1、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代表们认为,必须建立统一、公平的企业所得税,彻底改变按经济性质设置税种的作法,建立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各类企业统一实施的所得税法。一些代表主张一步到位,将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所得税制一并统一起来。多数代表则主张分步进行,终归统一。
对于企业所得税税率的设计,大多数代表主张采取比例税率,以利税制的简洁和规范。亦有代表主张采用累进税率或超额累进税率,以发挥所得税的调节作用。
2、统一个人所得税。代表们一致认为,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应抓紧进行,其目标是实行中国人、外国人统一执行的个人所得税法。至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一种意见是将其并入个人所得税中,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与个人劳务报酬所得大有差别,不宜并入。
 3、改革流转税。代表们一致呼吁在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实行同一种流转税法,废除工商统一税,并主张流转税采取价内税,不搞价外税。
4、全面推行增值税。不少代表主张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同时,对部分产品征收产品税,实行两税交叉。也有代表对在零售环节征收增值税存有疑虑。
代表们还就除主体税种之外的其他税种的改革和设置,以及全面建立新型的税制结构和征管体制的问题进行了切磋。
               (胡欣)


第5版(理论)
专栏:加快改革开放发展短论

  靠“用户至上”赢得市场
  周喜玉
“用户至上”是一句颇为流行的口号。但是,这里面确实有深刻的经营哲理。关键在于,“用户至上”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贯彻在行动中;不应是广告套语,而应是行动铁则。在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必须真正把它作为安身立命的铁则,靠“用户至上”来赢得市场。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大连冶金轴承厂全体职工在实践中加深了理解。一九八八年九月,青海第一机床厂派人来紧急订购一批专用轴承,要求二十五天之内生产出来,否则就要影响他们厂的设备总装。为了满足他们的急需,我厂仅用二十天就全部保质保量地生产出来。然后,我们立即派两名司机开车日夜兼程,赶到西宁。这个厂的厂长见到我们的人时,激动得说不出话,当即决定一九八九年的一百万元订货全部给了我们。
类似的事例频频而来。通过诚心为用户服务从而获得用户高度信任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生产厂家和用户之间,决不是只有冷冰冰的金钱关系、买卖关系、利害关系。他们之间还应当通过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的媒介,“催化”出真挚的情谊,建立起相互信任、互相支持的合作关系。为了保证以优质产品供给用户,我们既狠抓了先进工艺、先进设备这一“硬件”,又狠抓了全员质量意识这一“软件”,真正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六年来,我厂生产的几十万套球面轴承,全部是合格产品。因此,国内大用户如鞍钢、本钢、包钢、兰州石油机械厂、大连重型机器厂等十几家大型企业纷纷给我厂产品以“免检”的信誉。一九九一年我厂生产的“V”字牌三类球面轴承经美国国家轴承检测中心测定,确定它可与“世界王牌”瑞典SKF轴承媲美,出口到包括美、日、英、德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外商誉为“中国轴承之星”。
靠“双优”,我们这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终于展翅高飞了。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二年,全厂产值、利润连年翻番,被评为辽宁省乡镇企业明星。
            (作者为大连冶金轴承厂厂长)


第5版(理论)
专栏:加快改革开放发展短论

  学会管理提高效益
  李克民
邓小平同志号召广大干部学习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并具体指出:“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143页)管理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事实证明,企业要实现高效益,一靠技术进步,二靠管理改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效率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重大任务之一,各个单位尤其是经济部门的广大干部要学习管理,学会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企业。
就饭店、宾馆服务行业而言,应把为客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即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就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从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入手,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些工作是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实现的,因而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突出一个“严”字,并将严格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主要是强化分级管理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为此,企业要制定考核管理人员的标准和办法,将工作业绩量化。同时,强化督导、检查考评和奖惩制度,将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实现管理的效率和目标。 为了健全管理制度,企业应针对各自的特点,参照国家标准,制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岗位规范,使管理制度具体化和标准化,使员工执行起来有规范,管理人员检查工作有标准。我们结合实践经验,编写了岗位规范细则,加以严格执行,从而确保了服务工作既热情、礼貌,又细致、周到。
实现管理与服务规范化,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因此,还要注重智力投资,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首先是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如安排管理人员到大专院校学习专业知识,到国外考察,学习外国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二是通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专业培训和重点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全员轮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是定期对广大员工进行技术考核,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有效的管理,给我们带来最佳的效益。仅去年一年内,我们收到国内外宾客的表扬信180件。同时,开业两年多来,效益一直很好,已收回建设饭店国际商业贷款的60%以上。1991年至1992年企业连续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评为“精神文明单位”。不言而喻,只有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旅游业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最终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为北京国泰饭店总经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