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新潮启示录

  强力沉浮录
李汶
一个真诚地将顾客视为“上帝”的企业是一艘永远不会沉没的船。
——题记
“名旦”家道中衰
神州魔水健力宝出生在广东三水,与它毗邻的还有名气不低的强力饮料。曾几何时,这个广东饮品的几大名旦之一,因它的经营不善而家道中衰。80年代末,富足的南方企业生气勃勃,人们很难相信这昔日辉煌热闹的企业,如今却是遍体鳞伤,千疮百孔。
那时,人们看到的景象是:
过期的,泄漏的,沉淀的,变质的啤酒、饮料,一批批从四面八方退回来,一时间工厂的仓库、走道废品爆满,不得不请来推土机挤压。
各方债主纷至沓来,不仅厂领导,连县经委的头头甚至县长们都找“防空洞”钻。省里一家投资公司还派人到三水住了近一个月,天天登门追钱。
主要的开户银行不仅早就关闸,而且客户汇回来的货款,见一笔收一笔抵债,实行釜底抽薪。
职工队伍濒临崩溃边缘,不少有毛有翼的,纷纷远走高飞;手脚短些的,亦溜到码头做临时搬运,溜到街边当无照小贩,以解燃眉之急。更甚的是一些职工已产生明显的逆反情绪。当厂部决定将一批退回来的5000箱有质量问题的啤酒倒掉时,职工们竟把另外的5000箱未出厂的合格产品倒进了废水池。
当时,县委、县政府派了以县人大常委副主任邓光潮和副县长林金镰为首的工作组驻厂,进行整顿,清产核资。初步查清:强力集团资不抵债,严重亏空!
如此烂摊子,谁去接掌帅印?在丘敬华接印之前,县委、县政府曾先后物色了好几个无论名气、资历、辈份、经验都远在丘敬华之上的“能人”,一个个都谈强力而色变。唯有丘敬华不声不响地站了出来。这胆识,这气概,令人感动钦佩。
县委、县政府成立工作组进驻强力之初,身为副县长的副组长林金镰跑回老家易拉罐厂把丘敬华拉过来当助手,负责跑市场。其时强力产品在市场上被打得焦头烂额,节节败退。在西安经销点,经销商把丘敬华拉到仓库门口哭诉:
“你瞧瞧,这生意怎么跟你做!”
丘敬华半句话也说不出,心痛得令铮铮汉子亦几乎滚出眼泪。几万箱啤酒、饮料,由于包装泄漏,仓库变成了池塘,水深及膝……
然而,丘敬华不是弱者,他既然揭了帅榜,便全心身地投入。看看他那人生经历就足可信任这条汉子。他16岁时,那年头三水的工厂屈指可数,又正值“文革”之初、“上山下乡”之始,进工厂跟进天堂一样的难。好不容易盼得一家工厂招工,便狂了似地跑去报名,岂知招工名额只限一个,而且招的是木工。他从未弄过锯刨斧凿呢!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啊,怎能眼睁睁让它溜走?他竟厚起脸皮找厂长,冒认做木工的行家里手。厂长让他拿样品,他回到家,借来了几件工具,忙了两天,竟也真的弄出个似模似样的样品来……
“人生,把握机遇十分重要。”他深有感触地说。
为“强力”增光
丘敬华接掌帅印后,没发表什么就职演说,更没向上级拍胸口、唱高调。三个多月过去了,连个职工大会也不曾召开过。人们眼睛所见的,只是厂门口黑板墙上“强力你往何处去”的大标语,换成了“强力光荣我光荣,我为强力争光荣;强力得益我得益,我为强力争效益。”
丘敬华当然晓得,那近千名职工的眼睛都盯着他,都渴望了解他的所思所想。但他仍然极其沉着地一言不发。他认为,强力沦落到这等地步,任何豪言壮语都是多余的。职工们对企业的信心,上级、金融界和经销商对强力的信心,那千千万万消费者对强力的信心,只能从他的实际行动中找到答案。他急需的是实干!
有位外国企业主说过:“要用信仰上帝的热情去追求产品质量。”
丘敬华第一招正是针对前任不注重产品质量而只靠一群俏娇娃去吹去擂之败家要害,起用了20多名科技人员主管各车间、部门,从狠抓产品质量入手。他还从湖南招来了有20多年啤酒生产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周茂辉、李秉芬夫妇,委以副厂长和工艺质量办公室主任之要职……
不久,曾一度连三水人也不愿饮的强力啤酒又不声不响地回到茶楼酒店的餐桌上,回到商场和街边摊档的货架上了。
人们端起那杯黄中带绿、酒花芬芳、风味独特的强力啤酒议论道:“看来强力也许真的有得救呢……”
为适应市场追求享受性消费的变化,强力重点抓了新产品开发。丘敬华们得知碳酸饮料时兴了几年后,已呈下滑之势,预测未来几年饮料市场的主流将是天然果汁饮品,他们便及时开发了强力天然芒果汁,以菲律宾优质芒果原浆为主要原料,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防腐剂,保持着芒果的天然营养成份和风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实为国内首创。
其时正值夏转秋,是饮料销售的旺季。那个季节连二、三流的饮料也能赚钱。但丘敬华却出奇地沉得住气,迟迟不舍得把芒果汁推向市场。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他是那么不厌其烦地拿着他们的“试制品”跟各方来客讨论其风味、包装、价格,仿佛那芒果汁是他的一件什么家传宝物,而各方来客都是古董鉴别专家似的。
丘敬华坚信,一个产品如果先天不足,很难保证后天持久的生命力。放下眼皮底下的可图之利而追求长远的效益,也许正是大商家之风范与小商贩之心眼的区别所在!
丘敬华精心酿制的强力芒果汁于10月18日正式问世了,而其问世的新闻发布会更是丘敬华别出心裁的杰作。走进发布会的大厅,各界人士无不为丘敬华的过人胆识所折服。丘敬华专门从香港买回来了台湾、菲律宾等地生产的名牌芒果汁,与他的强力芒果汁摆在一起,任君品评。他要让消费者自己去鉴别、比较,以确立强力芒果汁足可信赖的高品位。
强力人决心让强力芒果汁一走进市场便产生轰动效应。
考验中奋进
1992年正月初五,恭贺新禧的锣鼓刚刚敲过,强力集团的员工便回厂上班了。丘敬华看着沐浴着新春吉祥晨光的员工们一个个容光焕发,心头按不住激动。要知道,这些员工已经有两年没过上欢乐的春节了,今年才总算把春节的欢乐寻回来!大家都充满希望,要使刚摆脱病魔困扰的强力迅速健壮起来。
然而,丘敬华哪里想到,正当他踌躇满志要实施他新一年的新计划时,上帝竟无情地给他当头一棒:
2月12、13日即大年初九、初十,首都主要新闻单位同时播放和刊登了一条轰动性的新闻。因质量问题,强力集团生产的瓶装啤酒连同另外两家企业的产品,被“中国质量万里行”的记者请上“曝光”台。
南国春早,红花与绿叶早已摇醒被严寒封锁的大地,摇醒沉寂了一个季节的饮料市场,而强力啤酒厂的天空却阴云密布,寒气袭人,刚刚涉足的春天蓦然溜得无踪无影了。
办公室,程控电话的叫声揪心刺耳……
省、市、县的有关领导来了……
各界关心强力的朋友都陆续来了……
强力,到底中了什么邪?一瓶啤酒里竟会有24枚螺壳?
丘敬华真是哑口无言。
整个强力啤酒厂都哑口无言了。生产车间静悄悄的,每一台闪闪发亮的设备停止了动作,每一个员工都感到了大难临头,节日剩余的喜悦与微笑一下子消失殆尽,人在厂里如置身于肃穆悲哀的灵堂。
如此沉重的打击,刚刚摆脱病魔困扰身体虚弱的“强力”能承受得住吗?
14日上午,省市经委、商检局等有关领导及部分新闻界人士汇集在县政府会议室,为强力出谋划策,市经委主任,三水县长唐友成,以及县经委主任叶海泉等,都主动承担责任,并满腔热情地鼓励强力人振作士气。唐友成县长的一番话给了丘敬华一个定心丸:“跌倒了不要紧。爬起来再干,而且要干得更好。强力啤已经历过了一次大起大落。现在曝了光,又是一次大起大落。强力啤起在质量上,落也是在质量上。经验是质量,教训也是质量。从这一点上看,曝了光比不曝光好。我相信‘强力’仍然有强力!”
县经委主任叶海泉到省电台接受记者现场采访,表示强力厂有能力经受得起严峻的考验,强力的精神不会垮。
领导的支持和信任,给了丘敬华和职工们巨大的信心与力量。
14日下午,丘敬华组织全厂员工观看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的录像片。荧光屏上,那位仪态端庄的节目主持人面前摆着的一堆曝光产品,其中最刺眼的就是那瓶有24枚田螺壳的强力啤酒。
大家议论开来了。那瓶带螺壳的啤酒是1990年11月,也就是丘敬华走马上任强力之前的产品,那瓶啤酒是通过走私到了缅甸,后由缅商送回来的,它已经在云南瑞丽的一个客户那里堆放了整整14个月了。
强力的瓶装生产线是世界一流设备,从洗瓶、强碱消毒、高压喷淋、灌注、杀菌到包装等工序全都是自动化的。单是验瓶,就得经过四道严密检测的关卡。
搞销售的职工提出,在此之前,他们曾在云南瑞丽发现了700箱共16.8万瓶假冒强力啤,此事已登载于1990年第二期《瑞丽商检报》。近年来,不光强力啤有假冒,强力荔枝汁、强力芒果汁也先后发现有仿制的。它给强力的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而作为强力又无可奈何!
世界上有多少事情是很难说得清的。丘敬华不囿于那错综复杂的细节,也不深究那是是非非。“我们不能只局限在一瓶出现田螺的啤酒本身,而应该通过这次曝光,查找我们厂在产品质量上的差距。”他说。
当晚,丘敬华主持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会议明确了,不管那螺壳来自哪里,强力应借这次曝光,来一次狠抓产品质量的大行动。
16日,星期天,本应是公休日,但员工们还是赶回厂里,站在雨中,参加丘敬华主持的“全厂动员查漏洞抓质量誓师大会”。
“新班子组成后,为了尽快走出低谷,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力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方面,忽视了产品质量管理的基础环节……”
丘敬华的检讨,伴着沥沥春雨注入每一个员工的心头。丘敬华还宣布,全体厂领导停发三个月奖金,以示以身作则狠抓产品质量的决心。
于是,一个狠抓大抓质量管理的行动在强力啤酒厂轰轰烈烈地铺开:进行彻底的卫生清扫;把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到车间、班组、个人;投资10多万元添置旧瓶洗涤设备;增加质量检查点。与此同时,强力厂为防患于未然,花了5万美元从美国购买了一台适合检验国内瓶子的验瓶机,确保了产品包装质量的万无一失。
“曝光”事件,本来是当头一棒,却叫丘敬华化为强身针。
“曝光”事件,并没有损却强力丝毫实力,反而被丘敬华变成了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促销的催化剂。
有些好事是由灾难引起来的。强力就是这样。
1992年,强力啤酒销势畅旺,芒果汁更是确立了以强力为正宗的市场形象;年中推向市场的水蜜桃汁也迅速成为热门抢手货;全年销售额在去年突破历史纪录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3.5亿元。最近,丘敬华率队参加在郑州举行的“全国糖酒会议”,更是成了全国各地客户追踪的对象,短短的几天,便签订了8亿多元的销售合同……
“强力”,毕竟是强力!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不落的歌声
——忆胡乔木同志
傅庚辰
那是在十年动乱中的1975年初,全国开始了整顿。饱受动乱之苦的中国人民感到有了希望。这时乔木同志刚刚出来工作,受命于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他要找一些文化界的同志了解情况,经友人引荐,他约我谈话。我虽是初次与他见面,但我读过他的《中国共产党三十年》等一些文章,心中对他是很敬仰的,所以在他面前我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四人帮”在文化上的倒行逆施。此后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数月后全国开展了“反击右倾翻案风”,他又一次陷入了艰难的境地。但我始终把他作为我的师长来尊重。我们曾一道乘公共汽车到首都体育馆,坐在30多排去听中央乐团的音乐会。1977年我为叶帅的诗《八十书怀》作曲时,他专门安排时间为我讲解。1979年第四届全国文代会期间,他曾给我分析为什么不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个口号。他那科学求实的学风,他在对人对事上的朴素无华,对工作的兢兢业业,生活上的俭朴,他的勤奋,他的博学、睿智、思想之深邃等等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也使我受到很多教益。总之,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个毕生为了理想和信仰而奋斗的人。
在我们相识17年多的时间里,我除了有时去拜访他,请教他一些问题之外,还曾有过三次创作上的合作。第一次是1978年,我们合作了《少年先锋之歌》。当时团中央少先队队歌评选小组根据评选本拟将此歌定为少先队队歌,后来考虑到《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已经在孩子中间广为流传,就不必重新确定队歌了。但这首《少年先锋之歌》,还是在孩子中间受到了欢迎。第二次是1982年2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到乔木同志家去探望,谈话间他拿出来几首还未发表的诗,对我说:“傅庚辰,我最近写了几首诗,请你提提意见。”我说:“提意见我不敢当,学习学习吧。”于是我看了一遍,共6首,我当即被其中一首《希望》所吸引并把它抄录下来。可能是周围的人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有人说:“老傅,谱个曲子吧!”我说:“就怕谱不好,但我愿试试。”我一边看一边念,并在纸上注上了几个音符,当我念到“心和心相连,敲起了腰鼓”时,他儿子说:“爸爸,你还写打腰鼓哪,人家现在都跳‘迪斯科’了!”这话引起了大家一阵笑声,乔木同志也笑了,他说:“我头脑中的舞蹈形象就是打腰鼓,我们在延安、在解放战争中、在建国初期不都是打腰鼓吗!腰鼓这种舞蹈形象,在我的心中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大家都被这真挚的感情所感染,都理解诗人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一首诗来,因为大家都亲眼目睹作者是过着怎样俭朴的生活而又不倦地勤奋工作。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首诗呢?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它鲜明生动地塑造了革命者为理想和信仰而毕生奋斗的光辉形象。二是根据我对乔木同志的了解,我觉得《希望》这首诗也是他本人形象的写照,是他的理想之歌、奋斗之歌、生命之歌。诗人写道:
贞洁的月亮,吸引着海洋。
热烈的希望,吸引着心房。
月下了又上,潮消了又涨。
我的心一样,收缩又舒张。
啊我的生命,它多么仓促。
搏动的心脏,着魔地忙碌。
心和心相连,敲起了腰鼓。
烧起了篝火,跳起了圈舞。
波浪在奔跃,海没有倦时。
生命在代谢,舞没有断时。
纵然海知道,天会有暗时。
希望告诉心,云必有散时。
这首诗抒发了一位为理想而终身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情怀,表现了革命者对理想和事业的坚定信念,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后来,乔木同志曾向我指出:“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奋斗,是为了实现理想而不倦地忘我奋斗!”他的话反映了一种强烈的革命献身精神。这首诗是那样地牵动着他的情感,以至于我谱出曲子唱给他听时,他竟潸然泪下。十年之后,1992年6月28日在庆祝他80寿辰(当时我还不知道病魔即将夺去他的生命),刘建国同志唱给他听时,他仍然激动不已。他是坐在轮椅上听的,他的体力已经不支,但他还是对我说:对这首诗的解释要宽一些,不要太窄。
不久前,看到《文汇报》1992年11月16日登载扬州中学张贞忠的文章《一首校歌的诞生始末——兼忆胡乔木同志》,文中发表了乔木同志给扬州中学的两封谈及校歌创作情况的信。扬州中学:
你们写信给吕骥同志,请他为校歌作曲,吕骥同志因忙于他事,要我转请当代著名作曲家傅庚辰同志作曲。傅建议我将原题词稍加扩充,我已和他合作了一首,前已送上,后觉此歌词仍不适于作校歌,故又补写了一段作为第一段,仍请傅庚辰同志作曲,傅又另作了一曲,并唱给我听了,我觉得此曲旋律优美,感情洋溢,表示满意。现将新的校歌词曲再寄上,请查收。收到后,望简复表示收到。傅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来信望对他致谢。
胡乔木8月2日江苏省扬州中学:
8月28日来信并给傅庚辰同志信,9月5日收到。我在病床上得悉你们全校师生一起投入学习新校歌的热潮,自然也加倍感到兴奋。你们对新校歌的评价虽然过高,但是全校师生如此的热情却使我这个在校6年(1924—1927江苏八中,1927—1930江苏扬中)的老校友与扬州中学结下了新缘分。我说在病床上写信和写作歌词,这是实情,但我决不希望有任何人以任何名义来此慰问之类,对此我决不接见。此事务请坚决彻底做到。
胡乔木9月9日
待傅庚辰同志来信收到后一并发出。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6月中旬,乔木同志处的徐秘书给我打电话,转达乔木同志的意思并转来吕骥同志给乔木同志的信。吕骥在信中说:“近日收到扬州中学来信,希望我用您的题词作曲,作为校歌。我因久未从事创作,且关于《乐记》的研究,出版社催着交稿,实在难以遵命。我想,可否请您约请傅庚辰同志作曲?请斟酌决定”。
我当时提出两点。一、我不是扬州中学校友,作曲是否合适?二、乔木同志的题词比较短,如用作校歌,还要作扩充。结果乔木同志采纳了我的意见,很快增写了一段歌词,我根据这段歌词写出了曲调并录了一个小样送给他听,他听后又加上了一段词并将它作为第一段,将原来的歌词作为第二段。这就改变了歌词的结构,我原来的曲子已不适用。于是,我又根据新的歌词重新写了曲谱并带着歌谱到他住院的病房唱给他听,这时他的病情已经很严重,腿骨已经骨折。他躺在一个四周有围栏,上面有吊环的病床上,人要想动一动,需先用手拉住吊环才有可能,但他的精神仍然很乐观,头脑十分清楚。看得出,我的到来他也很高兴。我向他表示了问候之后,开始为他唱他倾注了深情的校歌。刚刚唱了两句,我看到他的泪光在眼中闪亮。此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几乎唱不下去,但我的内心告诉我,一定要唱下去,而且要唱得富有感情,尽量把他对母校的情感表达出来,因为这歌声表达的不仅是他对母校的热爱,对青春的眷恋,对理想的追求,对祖国的一往情深,同时也饱含着我对他深深的敬仰。歌曲唱完了,我请教他还有什么意见,还需要作什么修改?他拉着我的手轻轻地说:“谢谢!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又笑着对我说:“我这一生从没写过爱情诗,最近写了一首给谷羽,请你看看。”他让工作人员当面抄好并由他过目后送给了我。我不忍占用他过多的时间,说了祝他早日康复的话便告辞了。回来后我把这页诗稿夹在前些天他送给我的《胡乔木文集》第一卷里,与两年前他送我的诗集《人比月光更美丽》放在一起,作为珍贵的纪念,没想到这竟是我和他的永诀。乔木同志为了写作《扬州中学校歌》,在病床上几易其稿,对母校倾注了无限深情,对未来充满希望,但他没赶上校庆就已仙逝。
《校歌》的录音带以及我对乔木同志创作校歌情况的介绍,是由乔木同志夫人谷羽同志和子女亲自送到扬州中学并代表乔木同志参加了扬中的90周年校庆。歌曲印到了校庆纪念册的扉页上。乔木同志在校歌中写道:
扬州中学,我亲爱的母校,
我生命的摇篮,
六年似水的光阴,
多么值得眷恋。
愿你美妙的青春,
永远驻守校园,
愿你放射的光辉,
永远照耀人间。
这闪光的诗句,这深情的歌声,将永远在我的心头照耀、回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