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北京的民族街
覃文武 孙兆辉
魏公村:诱惑难挡
在北京海淀区魏公村,有个小有名气的“民族饮食一条街”。它是一条长不过300米,宽不过30米的街道。北侧,20多家汉、回、维、傣、朝鲜等民族风味的餐馆鳞次栉比;南侧,昔日民族学院的北墙已被推倒,工地上一片繁忙,几座高楼已初具规模。据了解,民族街正加紧建设,向集人文、风情、饮食为一体的综合景点规模发展。
走在街上,最先拽住人们脚步的,是摆在餐馆门前、窗台上香喷喷的烤馕,一摞摞地垒在那儿,黄澄澄地诱人。维族小伙子不时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向过往行人热情地打招呼:“来,朋友!一块钱一个,很香哩!”
民族街的管理组长是“新疆波斯坦餐厅”的老板阿不力克木。他是乌鲁木齐人,30来岁,人很精干,讲一口流利的汉语。1984年,阿不力克木先是到北京做百货生意,几年闯荡之后,1989年他在魏公村开起了餐馆,月收入达五六千元。一时间,门庭若市,生意红火。随后,同乡们纷纷仿效,18家新疆维族餐馆相继在魏公村开张,成为海淀区一大景观。所以,也有人称这里为“新疆一条街”。
“吐鲁番的葡萄,人们都知道。”似乎为了充分突出其特色,“吐鲁番饭庄”在来客就座之后,往往先免费端上一盘清香甜蜜的葡萄干。于是,我们从盘子里各选了几粒。老板在旁一看,笑笑说,“要这样吃”,说着,他象征性地抓了一把,看了看,一下子就放在嘴里。一会儿,烤肉端上来了,“刺啦、刺啦”地直流油,发出喷鼻的香气,令人食欲大振。餐馆里座无虚席。旁边一位顾客说,这儿的烤肉最有诱惑力,每次他能吃上一斤烤肉,不过,这还不算是最高纪录。
历史上,很早就有维吾尔族人在魏公村(原名畏吾尔村)扎下了脚,但只有到了改革开放的今天,他们的日子才过得这般红火。不少人致富之后,把积累的钱寄回家乡,进行开发建设,有的维吾尔老板还牵头集资寄钱回家乡办学。
入夜,尽管夜凉如水,民族街上依然暖意融融,人们高声谈笑着,兴趣盎然。高高挂起的雨点似的小灯在风中摇曳飘动,面包车、出租车沿街挤了一溜。街上传来“热瓦甫”、“都塔尔”的急促弹奏,浑厚、深沉的男中音,唱起了具有浓郁新疆风情的歌。歌声伴着清脆错落的鼓点,阵阵冲击着人们的耳膜,在浓重的夜色中扩张、弥漫……
牛街:古老而年轻
看过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的人们,大概都不会忘记女作家霍达笔下那个技艺精湛,为玉器行倾注毕生心血的回族艺人梁亦清,以及他居住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牛街。
牛街位于北京市宣武区中心,街区下辖66条街巷,面积1.39平方公里。自宋元以来,它就是回族聚居的地方。至今居住的回、汉、满、朝鲜、蒙古等24个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达1.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2.6%。
从表面看来,牛街与北京其他街区没什么两样。一样的典型的小四合院建筑,墙垣经风吹雨打,斑斑驳驳;一样的狭窄曲折的小胡同,幽深而宁静。走出胡同,大街上车辆川流不息,人流熙熙攘攘。这里的店铺、市场、学校的招牌都用汉语和阿拉伯语两种文字书写。街道两旁,十几个卖清真风味小吃的摊点排将开来。其中,牛街的糕点是出了名的,入口甜而不腻,不但好吃,而且种类多样,如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豆?糕、江米糕等。据说,每年北京的大兴县西瓜节,都少不了请上这儿的糕点师傅去献艺助兴。
始建于公元996年(辽统和十四年)的牛街礼拜寺是牛街的象征。据记载,它为当时入仕中国的阿拉伯学者纳苏伦丁主持建造,后经元、明、清历代重修和扩建,成为至今的规模。该寺是中国古典建筑与阿拉伯建筑相融的结晶。其布局严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制度,沿着一条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地将礼拜大殿、望月楼、宣礼楼、讲堂、“涤虑处”(沐浴室)等建筑纳入四合院,形成一组完善的空间系列。在外观造型上,它也与穹顶新月的阿拉伯清真寺不同,而是大木脊式的中国传统的庙宇型制,飞檐琉瓦、溢彩流光,既宏伟瑰丽,又庄严肃穆。
据街道办事处的民族、宗教、侨务事务所的李主任介绍,解放以前,这里的回民身上背着三个沉重的包袱:政治上受到歧视,生活贫困,文化落后。建国以后,由于实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回民的宗教信仰得到尊重,牛街的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如今,牛街及附近街区已共同建起了回民小学、回民学校、牛街民族小学、西砖胡同小学四个民族学校。在回民小学,一位教师告诉我们,该校有1000多名学生,有回族,也有满、汉、蒙古等民族的学生。这里的课程设置与其他小学一样,只是外语是阿拉伯语。
位于牛街的城南民族实业公司,是北京目前唯一的少数民族实体公司。它集工业、商业、餐饮业、服务业为一体,下属70多家企业,注册资金1800万元,今年可望实现利润300万元。
古老的玉器行业得到了继承。在教子胡同的包装工厂,我们参观了玉器样品陈列室。各种精美的工艺品琳琅满目,有人物,有鸟兽虫鱼,有花卉瓜果,缤纷络绎,五色焕然。尤其那一串串的碧叶掩映的葡萄,或凝如羊脂,或翠绿晶莹,或色如胭脂,几乎可以乱真。目前,玉器厂的产品已广销国内外。
实业公司总经理马宗键说,随着牛街北面广安门大街的成片开发改造,北京西客站的兴建,牛街地区的交通将更加便利,投资环境将更加优越,古老的牛街,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今日片马
张小平
汽车过怒江后,再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高黎贡山片马丫口,就进入了片马地区。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把这里造就成了一个美不胜收的绿色世界。
片马位于云南西部边陲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是一个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国家二级口岸。这里气候潮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片马自古无穷山”的说法。全地区被6万亩原始森林覆盖,杉木闻名中外,大树杜鹃等珍贵树木和花卉随处可见,具有很好药用价值的酸木瓜挂满枝头,雪兰、绿兰、珍珠兰、虎头兰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片马有着引人注目的过去。一个世纪以前,这里曾写下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悲壮一页。
1900年2月13日,英军入侵我云南省,1911年1月4日强占我国领土片马等地。《片马紧要记》等文献记载:“片马何地?滇蜀藏之锁钥也。”其时,“凡士庶、绅商、妇人、孺子皆知英之叵测,奔走呼号,举国若狂”,“舆论沸腾,势不可当”。从那以后,片马地区的景颇、傈僳、独龙、怒、汉、白等各族人民同当地的土司武装一起,与英国侵略者英勇搏斗,沉重地打击了入侵者。这场斗争得到全国各地的支持和世界公正舆论的声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又几进几出。当地群众手持弩弓、刀剑同外国入侵者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直到1961年6月4日,根据中缅边界协定,片马正式回到祖国怀抱。
从那时起,又过去了30多年,今日片马又是什么样子呢?
绿水青山的片马,以火热的建设场景迎接了我们。
这里早已没有与世隔绝的寂静,公路上车来车往,汽车上满载着粗大的圆木,街头各类市场熙熙攘攘,傈僳族、白族、彝族同胞在菜市场上出售着各色亚热带蔬菜;经营百货的汉族商人操着广东、湖南、四川,浙江的口音;小镇上还有十几家缅甸人开的商店。走在高低错落的街道上,只见到处都在大兴土木,整个口岸成了一个大工地。
片马口岸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泸水县副县长杜绍林今年35岁,曾在四川大学经济系进修。谈起片马,他兴奋极了。
杜绍林说,片马口岸是1991年7月建立的。这里与缅甸北部的克钦邦首府迈阿密只有200公里,是一条重要的边贸通道。由于片马地理位置独特,历史上它就是从南亚进入我国云南、四川、西藏的咽喉。进入90年代以来,片马的区位优势正在被开发和利用,成为振兴怒江州以至整个云南经济战略上的一个重要链条。
我们在片马短暂的逗留期间亲眼看到,近几年来,片马的干部和各族群众大抓基础设施建设,着重解决交通、能源、通讯、用水等问题,取得了可喜成绩。
现在,片马口岸开通了通向缅甸密支那和7号、22号界桩的三条公路,交通部和云南省投资1444万元正在改造怒江州州府到片马的102公里的公路。交通状况的改观大大改善了片马的投资环境。通过这个口岸,中国的货物可以转口到缅甸北部、印度和孟加拉国,还可纵深进入欧洲。
能源建设也在抓紧进行。一个800千瓦的二级电站正在下片马修建,年底即可投产。电站建成后,这里将出现一片楼群,并将建成一个颇有规模的中缅边境贸易市场。以能源、交通为先导,片马口岸还要有计划地发展木材、矿产品、农副土特产品和经济果木林的加工工业,还要实施“三个一万”工程,即种一万亩茶树、一万亩杨梅、一万亩木瓜。片马人要以口岸的开发带动全州民族经济的发展。
走在已经铺上柏油的马路上,我们看到街道两旁的楼房已经陆续建成,口岸的居住和食宿条件今非昔比。四层楼的片马宾馆已经封顶,投资100万元建设的良友贸易商行今年年底竣工,里面有不同档次的床位,还有卡拉OK厅、舞厅、台球、电子游戏等娱乐设施。
边贸情况同样令人鼓舞。近两年,片马口岸贸易额增长幅度高于云南省的平均增长幅度,都是30%以上,去年进出口总额是1420多万,而1985年只有四五十万元。预计今年片马口岸的边境贸易额可突破2000万元。杜绍林说,现在,中国的啤酒、饮料、香烟、电池、洗衣粉、肥皂、金属制品乃至铁皮,都是缅甸市场上的抢手货。
离开片马前,我们登上北山,参观了绿树怀抱的片马抗英纪念馆,庄严肃穆的展厅记录了片马人民热爱祖国的光荣历史。山顶上,一座高大的人字型白色建筑物巍然屹立,在蓝天白云下显示着非凡的气势,上书胡耀邦的亲笔题字“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它象征着站起来的片马人民正在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怀抱里创造着历史的新篇章。
(附图片)
图为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泸沽湖把您挽留
张现社文并摄影
从宁蒗彝族自治县出发北行,顺郁郁葱葱的山路缓缓而下,远远就看见了跨滇川两省的高原湖泊——泸沽湖。苍翠的群山环拥着近50平方公里的小湖,湖边沙滩上,点缀着顶顶五色阳伞,湖中5个小岛和3个半岛静卧水间,翡翠碧玉一样的湖面上,片片轻舟荡漾,点点飞鸟与还。
车子越驶越近,湖岸上层层叠叠的林荫中,露出一栋栋商店餐馆的墙脊屋檐。路边穿着长袍劳作的摩梭男子,举起锄头热情地向我们致意。一下车,几个戴着丝绒头饰的摩梭姑娘,就捧上了热腾腾的酥油茶,端来满篮满篮的宁蒗苹果。甜美嘹亮的歌声唱起来,欢快奔放的舞蹈跳起来:“欢迎您远方的客人,欢迎您到泸沽湖来做客,水中的裂腹鱼,摩梭家的木楞房……”这70多户的湖边小寨,近一半农家在旅游旺季成了小旅店。
游湖让人最忘情。湛蓝的湖面上微风徐徐,轻波悠悠。碧澈的深水里,旋游的裂腹鱼清晰可数。据说若是当地摩梭,即使是10米水深里的裂腹鱼,也能杆下鱼起,但只取半斤以上的,小的再放回湖中。
摩梭少女撑着小舟从连海岛到湖心岛,经过一段长达3公里的水上幽谷。谷中怪石嶙峋,清泉静溢,花香袭人,高低不等的石林、石芽耸立于水面,青蛙在石磴、石柱间跳上跳下……
出幽谷,可见东北方向云雾里隐隐约约的秀山,那是摩梭家传说的女神山,世代受摩梭人崇拜。
夕阳西下,湖岸上一排灿灿金光。走进一户摩梭家,房子全是用整根整根的木材搭成。东西厢房各为两层,下层饲养猪牛,楼上的单间都是姊妹们的居室。进正房,门槛有70厘米高,门头却较低。高抬腿,深低头,方得进门。据说这是使来人表示对女神和祖宗的尊敬。正房左边是一个用铁三角支起的大圆盘,里面的火苗一明一灭,上方供奉着女神和先逝长辈的牌位,这就是摩梭家的火塘。火塘在摩梭家是生计的象征,火塘越大年代越久,也表示越富有,后代越兴旺越久远。火塘的烧柴也很有讲究,从一个方向送进,并从根部开始烧,这样表示幸福财源连绵不断。
我被女主人邀请到火塘最右的位子,尔后全家按长幼从左至右依次落座。这种坐法也是摩梭家的一种规矩,年长的坐在最左边,而客人所坐的次序则相反,威望最高的坐在最右边。不一会饭菜做好了,老妈妈先拿些放在火塘上方,然后全家人才拿起碗筷。盘里的猪肉呈金黄色,味道香而不腻。这是摩梭家特制的腌肉。
吃苦茶更能体现摩梭家的风味。老妈妈把茶放入小泥罐中,在火塘上烤,大约在似焦非焦之时,放入小铁壶中冲水,复在火塘上烧,到蒸腾时,就可以喝了。咂一口,“啊!好苦。”老妈妈说:“苦茶入口是苦的,回味有一股长长的香味。这是我们招待客人的上品。”
这个大家庭近几年地里打的粮食吃不完,去年刚买回一台手扶拖拉机,每年单接待旅游收入就在千元以上。全家8个兄弟姊妹中,已有3个考上了中专,今年最小的女儿也被丽江师范录取了。现在这个15口的大家,准备明年开春分家。新家的房子、火塘都已备齐,到时按财产、土地、人口各分一半。老妈妈还告诉我,现在寨子里,已引进外资联合开发湖区的自然资源,筹建泸沽湖水上娱乐场、天然矿泉水公司,此外还准备搞几十亩的网箱养鱼。
离开泸沽湖时,悠长的山歌又在耳边响起:远方的客人、请您慢些走,泸沽湖把您挽留……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情系天山
——油画家朱维民的新疆情结
本报记者朱思雄
著名油画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维民先生似乎和新疆结下了不解缘。在他的作品中,画新疆人和新疆风情的占了绝大多数,对新疆少数民族风情,他情有独钟。
朱维民说:我爱新疆这片土地和那里的劳动者,这种爱犹如命运的安排。
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的朱维民,70年代中期浪迹新疆,被迫放下画笔,为生活所迫,又阴错阳差地提起油漆桶,做了个油漆匠。从此,从乌鲁木齐到喀什,从和田到库车,天山南北几乎到处都留下了他流浪的足迹。新疆那广袤的戈壁和善良的人民并没有嫌弃这个无家可归的儿子,而是以她那特有的宽阔胸怀温暖了他。他成天和这些诚实平和而又贫穷乐观的维族兄弟混在一起,风雨同舟,渐渐地,他感到爱上了他们,连同那里混合着驴粪、莫合烟、羊油味和腐烂了的瓜果气息的空气。
“我只画我爱的,我感动的,我关心的,我不能欺骗自己的感觉,我要用我的画笔表达我对人民、对社会真挚的爱。”朱维民悄悄地重新拿起画笔,出现在巴扎、矿区、茶馆,《库车饭馆的童工》、《白铁铺里的小伙伴》、《土陶与老人》、《库车的娘们》、《和田花帽市场》……一个个表情丰富、轮廓优美、充满幽默而又风格各异的劳动者形象从他的笔端流出。在普通维族劳动者的日常生活中和市井风情里,他发现了无限的美,倾注了无限的爱,在那里,他找到了他的艺术生命和创作的灵感与激情。
两个少女用新疆特有的方法,每人拿一个葫芦在汲水,湖面被弄皱了,从葫芦里流出的哗哗水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好一个和谐、静谧的情景!这就是朱维民1991年创作的《水》展示给我们的。他的作品风格被人称作是一种轻松的写实主义,与西方印象主义异曲同工。《吃冰棍》表现的是一家老小进城的情景:走累了,一家人随便地坐在马路边休息,妈妈在喂小儿子吃冰棍,女儿、小叔子在自己吃,怯生生的羊害怕都市的喧闹直往人堆里钻。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中又透出一点幽默。再看看《钉马掌》、《母亲》、《馕房里》、《乌鲁木齐苇湖梁的矿工》,所描写对象的神态、性格,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朱维民的画追求一种画面的明亮,喜用暖色调,他的画上总像是充满了阳光,这与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一致的。路边小餐馆厨娘手中甩动的面条,透过明亮的色调,既显出厨娘娴熟的技艺,又让人不由自主地觉出一种香喷喷而垂涎欲滴(《面馆》)。看一看《阿勒泰的白桦林》,即使是在阴森森的密林里,也能感受到那并没直射过来的阳光。画家用不同的色彩和技法表现不同的题材,创造的是一种境界,一种氛围。著名版画家古元认为,朱维民的作品是“一部色彩的诗卷”。
朱维民先生说:“我选择了一个最最痛苦的职业。同时,我又常常庆幸地发现,我选择了一个最最幸福的职业。”为了那梦萦魂绕的热土,朱维民曾数度重返新疆。今年夏天又再赴新疆写生一月有余。12月中旬,他的个人画展将在中央美院陈列馆举行。在中国最高规格的艺术殿堂办画展,朱维民自嘲地说:60岁都过了,可我感觉好像才刚出生,一切好像才刚刚开始。
他的一批以新疆为题材的画在美国展出时,一位美国女士提出要买,朱维民没有答应。在他看来,一个人不能随随便便地卖掉他记忆中如此宝贵的一页!
原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江丰生前为《朱维民油画素描集》所写的序言中,称赞朱维民是“维族人民的贴心画家”。(附图片)
喀什噶尔的圣玛丽亚 朱维民作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新疆人民永远怀念毛主席》音带出版
“把天下的水都变成墨,把蓝天和大地都当作纸,也写不完毛主席的恩情。”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100周年诞辰,新疆音像出版社近日推出了《丝路歌魂》系列音乐之一——《新疆人民永远怀念毛主席》专辑。专辑收录了五六十年代在新疆乃至全国广为流传的民歌,有大家熟知的《毛主席的恩情唱不完》、《萨拉姆毛主席》、《草原上的金太阳》等20余首,既保留了民歌原有的演奏、演唱风格,又在配器手法上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科学手段,耳熟能详之外,又带给人明朗、舒畅的现代气息。
据悉,经过几年来的准备与紧张的录制工作,到目前为止,新疆音像出版社不但已录制出版了整套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还系统地录制了新疆民族音乐各类作品200余首。它们分为“丝路歌魂”系列(包括新疆各民族优秀民歌,新疆风格的创作歌曲及王洛宾、田歌等作品专辑。)和“西域乐魂”系列(包括新疆民族舞曲、新疆风格的轻音乐等)。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瑶寨风情
距桂林市一百三十公里的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北面瑶寨最近变得热闹起来。瑶民们一改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发民族旅游业,以其独特的、古老纯朴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瑶寨也因此富裕起来。这几位游兴未尽的外国游客与瑶寨姑娘依依惜别。 陈瑞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