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澳门近期兴建多项大型工程
肖武
澳门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是与中国华南地区进行交往的理想地点。它面积小,本销市场容量有限,产品以外销为主。但是,目前澳门的投资环境尚不够理想:没有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机场、深水港和铁路等交通条件;货物和原材料的进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香港。这不但制约了本地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吸引外来投资和澳门经济的繁荣。进入过渡期后,为了有效促进澳门经济的发展和便利澳门更好地发挥其联系中国大陆与欧洲的重要作用,澳门进行了一系列大型建设。
规模最大的工程首推澳门国际机场工程。澳门国际机场总投资73亿澳门元,预计1995年7月投入运营。机场建成后,将24小时运作,预计1996年旅客可达24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可达79000吨。目前,该工程正在顺利进行,由中国港湾工程总公司承建的澳门机场人工岛工程已完成大半。澳门各界人士对机场寄予厚望,希望机场能加强澳门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密切联系,更好地促进澳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澳门整体经济的飞跃。
为了适应近年经水路来澳门旅客迅速增长的需要,澳门投资8亿澳门元,修建了新港澳客运码头,并于今年10月31日正式启用。新码头总面积为6万平方米,年客运量可达3000万人次。它的建成,有效地缓解了旧码头客运的饱和状况。同时,澳门九澳港货运码头正在进行扩建,首期工程已经完成。
为改善澳门的交通和环境,投资6亿澳门元、日处理垃圾能力达900吨的现代化垃圾焚化炉已于1992年12月5日建成启用;造价约6亿澳门元的第二条澳大桥预计将于1994年春节通车;预计投资额4.5亿元的大型污水处理站工程也已全面展开;澳门还准备在1999年以前将澳门全部下水道系统进行重建;在?仔,一个现代化体育场已开始兴建。
据报载,澳门近年各项在建或即将完成的工程项目中已投资约43亿澳门元,其中大部分(约70%)是近两年投放的。
这些大型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澳门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而且能增强投资者信心,带动澳门整体经济蓬勃发展。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澳门巡礼
澳门,包括澳门半岛、?仔岛和路环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世纪中叶以后被葡萄牙逐步占领。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从而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收回澳门的共同愿望。
今年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又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1999年的平稳过渡和澳门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澳门已顺利进入后过渡期。
为使读者对澳门的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从今天开始,我们在本版特开辟《澳门巡礼》栏目,将连续发表介绍澳门的文章,为大家提供一个认识澳门的窗口。
(附图片)
在澳门现代化的都市里,人力车的生意也不错。
本报记者徐运平摄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根在中国
——记台湾女高音歌唱家简文秀
本报记者 武侠
“我愿化作一只小鸟,展翅飞回家乡,无论多么遥远,无论多么艰难……”
台湾女高音歌唱家简文秀回来了,与她动人的歌声一起,像一只美丽的金丝雀,越过海峡飞到了她心中的艺术圣殿——北京音乐厅。
如潮的掌声响起时,简文秀激动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想唱歌给全体中国人听。”
掐腰小衫、曳地长裙,舞台上的简文秀身着中国传统服装,清新甜美,如同刚从竹篱中走出的江南女子。她就这样走向日本、走向雅典、走向加拿大、走向世界歌坛。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一定要穿中国传统服装演出,简文秀就是这样固执。因为她不喜欢别人问她:“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我要用我的歌声和我本人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是简文秀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贯穿了她的整个事业的艺术思想。
一九八九年,年近不惑的简文秀克服种种困难,赴美攻读声乐硕士,专攻声乐表演及歌曲演唱。她刻苦攻读西洋声乐艺术理论,反复研习《圣母颂》、《波西米亚人》、《蝴蝶夫人》等外国经典歌曲和歌剧,门门功课名列前茅。学习期间,她还应邀参加“美国总统布什就职典礼”及“庆祝音乐会”演出,并获“全美广播电视协会”颁赠的“国际音乐奖”。
然而,最让简文秀钟情的还是中国艺术歌曲和台湾民谣,《思乡》、《怀乡曲》、《茶山情歌》……简文秀百唱不厌。“中国人唱歌给中国人听,当然要唱中国歌。”“中国人应该有具有民族特点的声乐艺术,跟在别人后面学,唱得再好也是别人的东西。“你愿意听我唱《我的太阳》,帕瓦罗蒂唱《望春风》吗?”“我们学习西洋声乐,是为了学习他们的发声方法、演唱技巧,把我们自己的歌唱得更好听,与外国人一争高下。”
这就是简文秀。
日本,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二年的连续四次“世界室内合唱比赛”,均由她担任独唱及声乐指导,荣获双金双银;加拿大,“一九九○年国际声乐独唱大赛”,她荣获首奖;英国,一九九一年“世界合唱大赛”,她担任独唱及声乐指导,获民谣组第一名;希腊,一九九二年“雅典世界合唱比赛”,她担任独唱及声乐指导,荣获两项金奖……
她的六项奖中有五项是靠唱中国歌曲“赚”来的。难怪简文秀说:“我的事业,我的艺术,根在中国。”
简文秀还喜欢唱“流行歌曲”,这足以让一些严肃音乐家“大跌眼镜”。其实,这只是简文秀在艺术道路上的又一种尝试。简文秀认为,严肃音乐的困境是由于距离大众太远;流行音乐艺术化,西洋声乐民族化或许是两条可以尝试的道路;真正的艺术要赢得大众的心,必须让大众理解,引起共鸣。
为了潜移默化引导听众去欣赏真正的艺术,简文秀一改严肃音乐家的矜持,与流行歌手一样频频上电视。参加广场演出,有时一场演唱会,半场唱通俗歌曲,半场唱美声歌曲。她不惜用丰富的背景音乐和熟悉的曲目去吸引听众,是为了让他们“顺便”听听她的声音。她拒绝了大学教师的职业去培训中小学教师,为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熏陶。
“我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我的音乐观念,我们的民族音乐传给孩子们,告诉他们,中国人的艺术根在中国。”(附图片)
图为简文秀在北京音乐厅演出时的情景。夏柏摄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人物长廊

  常怀精卫填海志昭启来者兴中华
——记香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姚美良
本报记者 王锦鹄
9月22日,北京华侨大厦,“永芳科技文化教育基金”捐赠仪式在这里举行。捐赠人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姚美良先生。他此次捐资人民币200万元,设立“永芳科技文化教育基金”,用于奖励为内地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归侨、侨眷。这是姚美良先生为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谋求中国富强的又一义举。
 姚美良先生曾说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要振奋,必须从振奋民族精神做起。”他表示,愿以精卫填海的精神,与海内外华侨华人携手合作,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中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竭尽绵力。
今年39岁的姚美良先生,祖籍广东大埔县。他出生于新加坡,幼年在马来西亚度过。其父姚永芳先生是爱国华侨、实业家。姚老先生事业有成不忘故土,1966年将4个子女送回大陆念书,其时姚美良只有11岁。到大陆后适逢“文革”浩劫,姚氏兄妹与祖国一起,在动乱和磨难中捱过8年。“文革”后期,20岁的姚美良去香港,在父兄帮助下学习经商,开始创业,办起了香港南源永芳公司。人们原以为,姚美良先生离内地去香港发展,恐怕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姚美良牢记父训:炎黄子孙在海外不管怎么有钱和有地位,如果祖国不富强也是抬不起头来的。因此,当中国改革开放后,姚美良认为自己报效祖国的机会到了。他的公司率先进入内地市场,并投资内地办企业,拓展业务。永芳化妆品一开始进入广州市场,就以其优良的品质博得内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永芳系列化妆品已畅销大江南北,风行全国,常年销售额达5亿元人民币。南源永芳公司还在内地经营饮料、陶瓷、纺织、纸品、宾馆等产业。姚美良参与浦东开发,一次就投资100万美元,在浦东建起了上海南源永芳纸品有限公司。如今,南源永芳集团已成为拥有十多个企业的综合型集团公司。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姚美良承袭其父“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遗风,在发展实业的同时,鼎力支持发展内地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姚美良为内地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捐资达6000万元人民币,捐赠地区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仅在家乡大埔县资助兴办公益事业,捐资就达1700万元人民币。
多年来,姚美良为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倾注了满腔热情,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短短三五年内,他斥资分别与内地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情系中华”永芳杯征文活动、“永芳艺术奖”、“李惠堂球王奖”等活动,他资助出版了《孙中山年谱长编》和《孙中山与亚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独资兴建了“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永芳堂)”;主持举办了纪念中国近代史开端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林则徐与鸦片战争史迹展览;他还主办了纪念黄遵宪先生当代书画艺术展览。
姚美良先生把自己的事业同中华民族的振兴,同祖国的强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所作所为,为世人所瞩目,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朱镕基等曾先后接见过他;他被选为全国侨联委员,并被推举为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但他并不满足,而是以此鞭策和勉励自己。他说,他愿继续以精卫填海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促进海内外炎黄子孙携手努力,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为中华的振兴作出贡献。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珍惜两岸和缓局面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访全国人大常委、原全国台联会长林丽韫
胡志刚 张宇
“我作为一名在大陆居住40多年、又曾担任全国台联会长10年的老台胞,对《告台湾同胞书》发表15年来海峡两岸关系发生的可喜变化,感受是很深的。”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员会副主任的林丽韫感慨地对记者说。
回顾《告台湾同胞书》发表15年来海峡两岸关系发生的变化,林丽韫显得异常兴奋,话语滔滔不绝。她说,这些年来,两岸关系确实出现了逐步和缓、交流交往日渐热络的良好势头。从人员往来方面看,岛内来大陆探亲、观光、经商的台湾乡亲,每年就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次之多。大陆同胞赴台的人数也呈逐步增多的趋势。这就大大改善了15年前两岸那种音讯不通、来往断绝、亲人无从团聚的悲惨局面。从交流方面看,近几年两岸的文艺、体育、教育、新闻、出版、科技等行业的民间团体,都进行过交流,有力地促进了两岸文化科技的发展,进一步光大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经贸发展情况看,来大陆投资的台胞越来越多,一开始仅局限在沿海一带,近几年几乎遍布所有省、市、自治区。两岸间接贸易发展很快,去年已达到80亿美元,今年可望突破百亿美元,从而为两岸经济上的互补互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我们这些老台胞在15年前连想都不敢想的。
林丽韫继续谈道,两岸关系出现的这种令人欣慰的局面,《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功不可没,同时也是15年来两岸不断努力的结果。15年来,大陆方面为缓和台湾海峡气氛做了许多实事,继宣布停止炮击金门之后,叶剑英委员长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邓小平精辟阐明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重申和阐述过对台方针政策,呼吁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同时陆续出台了不少促进两岸交流的积极举措。当然,台湾当局在这期间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发展两岸关系的措施,如开放台湾民众返乡探亲,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废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努力,今年双方两个授权民间团体的最高领导在新加坡举行了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达成了几项历史性的协议,受到了国际舆论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欢迎和称道,为推动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问及目前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困难,林丽韫不假思索地谈道,现在大陆从中央到地方各层面都在积极地推动三通,可遗憾的是,直到今日台湾当局还依然抱着“三不”政策不放,在发展两岸交流问题上设置了许多障碍,甚至还搞了个“国统纲领”,分什么近、中、远期规划,而且当前还停留在近期这步,致使两岸民众相互往来非常麻烦,必须经过第三地,既费时,又误事,还浪费钱财。如果不尽快消除这些人为设置的障碍,两岸民众的利益将继续受到损害。对此,林丽韫希望台湾当局能够顺应潮流的发展,珍惜两岸交流已经出现的良好局面,以真诚的善意加积极的姿态推动两岸直接三通的早日实现。
谈到近年来台湾当局在国际上大肆活动,叫喊要重返联合国,以致台湾当局的一名官员在不久前召开的亚太经合会上公然鼓吹“阶段性两个中国政策”时,曾多年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从事外交活动的林丽韫严肃地表示,台湾当局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搞“两个中国”,是变相的“台独”政策。这对中国人民来讲,是根本无法容忍的;在国际上来说,也是行不通的。她说,众所周知,国际社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必须以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为前提。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同时承认“两个中国”。实际上联合国也是根据它的宪章,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台湾当局这种做法,公然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今年联合国所以没有受理一些小国联名写信要求台湾加入联合国的提议,充分说明绝大多数会员国是主持公道,按联合国宪章办事的。在这个问题上,我希望台湾当局还是明智些为好,不要做有损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违背绝大多数炎黄子孙意愿、而又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谈到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她满怀信心地说:只要双方共同努力,有利于两岸交流和祖国统一的话多说、事多做,相互多接触、勤沟通,不断消除疑虑,增加共识,两岸关系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一个统一强盛的中国总有一天会巍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附图片)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均富”何时实现?
郁辛
台湾“主计处”最近完成的《九二年台湾地区家庭统计调查》显示,去年台湾地区家庭所得差距拉大,岛内社会大众对贫富不均日渐恶化深感不满。台湾“中央研究院”近日一项调查显示,民众对岛内贫富不均状况,认为很严重的达百分之七十四点七,认为非常严重的比率从一九九一年八月的百分之三十四点一,提高到百分之四十点三。由此可见,民众不满情绪持续发展。
“主计处”以台湾传统作法,将所有家庭所得数按量排队,平分五份计算。结果显示,最富有组(占总数百分之二十)家庭平均所得为一百二十三万六千(新台币,下同),最贫组(占总数百分之二十)家庭平均所得为二十三万六千。高低所得差距为五点二四倍,比一九九一年的四点九七倍明显增长,创下历史新纪录。
调查资料分析,台湾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的主要原因:房地产资产分配不均及地产价格飞涨。一些新暴发户把大量现金投入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价格成倍增长,那些低收入者穷困潦倒,既买不起房,也租不起屋,只得做“无壳蜗牛”。中小企业因房地产暴涨、工资等各种成本提高,经营日趋困难以至破产。在“金钱游戏”盛行,暴发户操纵房地产的社会形态下,受薪阶层永远追不上投机获取暴利者。再者,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技术密集型为主,造成低收入人员寻求兼职的机会减少。而且由于文化水平和技术的要求日高,调整工作、增加收入也更为不易,而由此造成的失业率也有微升之势。据台湾“劳委会”统计资料显示,一九九二年失业人数为十三万二千人,较一九九一年增加二千人。此外,家庭规模缩小,原有数代同堂的传统大家庭逐渐减少。一九九二年由年轻人组成的新家庭即达二十点二四万余户。今年上半年,台岛离婚对数高达一万四千八百余对,向社会推出大量单亲家庭。年迈夫妇家庭因收入较高的子女离去,或收养父母离异的孙辈,而使平均收入降低。
李登辉在“就职演说”中强调以“均富”作为今后追求的目标。然而台湾的贫富悬殊却愈来愈大,据台湾报刊披露,台湾十大超级富豪,其身价均在百亿元以上,多者竟高达八百五十亿。几家大富豪的资产加起来,相当于台湾一年总预算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可谓“富可敌国”。
“有钱不是罪恶”,某些官员振振有词地一再说这句话。可是升斗小民想到一位高官手上几张高尔夫球证价值上千万,相当于他们辛勤工作若干年的薪水时,叫人情何以堪?再以拥有住屋一项看,去年台湾户口及住宅普查显示,台湾地区空屋数近六十八万户,空屋率高达百分之十三点一一,但无钱买屋的“无壳蜗牛”比比皆是。又叫人作何感想?在台湾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的情势下,所谓“繁荣均富”的理想何时才能实现?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麻城市“台湾街”初具规模
本报讯 没花国家一分钱的湖北省麻城市台湾街现已初具规模。据该市建委副主任、台湾街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黄明镜介绍,到1993年12月中旬,投资户已达270多户,并有70多户已开张营业。
据了解,麻城市共有去台人员800多人,连同他们的亲属共有3000多人。自开放探亲以来,回麻城探亲、旅游的台胞已达900多人。为了给台胞提供一个以工商业为主,旅游服务业并重的场地,去年10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区中心兴建台湾街。主街道全长1200米,6条支街全长500米,总投资为3000万元。
为了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台湾街的任务,麻城市采取“开笼放鸟”的办法,由指挥部统一规划,380多投资户自行建设,大大调动了投资户建房的积极性。 (王锡林 熊楚清)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北京将办海峡情冰灯展
本报讯 为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使海峡两岸同胞更多地了解祖国的秀丽风光、名胜古迹、文化习俗,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政府、北京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北京市旅游局以及全国台联拟于1994年1月16日至2月28日,联合举办北京龙庆峡第八届冰灯艺术展。该展将以《海峡情》为题目,着力表现华夏文化缘起、大陆和台湾风景名胜。
本届冰灯艺术展主展区雕制以台湾风光为主要内容的大中型冰灯40组、彩灯15组,并设爬犁场、冰雕迷宫等冰上娱乐项目。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咨询热线
编辑同志:
我伯父1953年去台湾,1990年和1991年曾先后回来过两次,今年突然患急病逝于台湾。我父亲和伯父系同胞兄弟,父亲有病在身卧床不起,我是伯父唯一的侄女和养女,本应去台奔丧,可是伯父在台孤身一人,找谁代办入台手续?难道伯父生前遗愿——把骨灰安葬在家乡父母身边将成为泡影?难道他的家业就只好留在他乡?请给予解答、帮助。 安徽萧县孙楼乡毛河村 张 华
张华同志:
你的来信已由人民日报的编辑同志及时转给了我们,现答复如下:
关于赴台奔丧,台湾当局规定,在台人员死亡未满一年者,其在大陆的子女、父母、岳父母、配偶、兄弟姊妹可以赴台奔丧。你的养父在台死亡,你作为养女是有权申请赴台的。
在办理赴台手续方面,台湾当局规定,大陆人员赴台,由在台亲友代为向台湾的相关机构申请。如你伯父在台没有亲友代为申请,你继承养父在台遗产事,我们可以接受委托代为办理。我中心的地址在北京王府井霞公府街七号北京饭店兴源村,邮编:100006,电话:5137766—6233。 台湾事务法律咨询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