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1993年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1993年是两极格局结束后的第二年。就全局而论,国际形势进一步趋向缓和,国际关系中经济的作用更加突出,军事的作用相对下降,一些延续多年的地区冲突“热点”走向政治解决,争取较长时期的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更大了。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不断,一些新的“热点”还在蔓延。俄罗斯的危机仍在继续。特别是冷战的结束使西方国家的内部矛盾进一步显露,经济困难加剧,政治和社会更加动荡。与之对照的是亚洲正在兴起,亚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国际关系和主要国家的内外战略部署都在大变动、大调整的过程中。
西方主要国家仍陷入战后最漫长的一次经济衰退之中。1993年美国虽已走出衰退,但复苏乏力。德国至今仍未摆脱困境。今年欧共体经济将是负增长。日本还没有走出萧条的谷底。西方这场经济衰退,既是周期性的,又是结构性的,同时也同冷战结束特别是军事工业处于困境所带来的冲击分不开。冷战终结使西方大国内部的矛盾突出起来。公众对传统政治力量的不满情绪普遍增长,许多长期执政的政党纷纷下台。西方大国都在调整政策,着重解决国内问题,力图振兴经济和实行社会改革,但又面临重重阻力。估计90年代后半期,西方经济状况才能有所好转,但要进入新发展时期,则可能要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
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冷战结束后,共同敌人消失,凝聚力下降,原来的联盟关系正向互为竞争对手的方向演变。美欧日由于相互依赖较深,它们在今后相当时期还会以协调为主,但它们之间的经济摩擦和冲突正日益激烈,争夺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主导权的斗争在进一步加剧。美国的盟主地位面临严重挑战。
美国利用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力图充当世界和各地区的“领导”,但是它的力量已相对削弱。美国对外推行“新干涉主义”,不断遭到挫折。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它力不从心的困境。美国的内外政策仍在进一步调整中。
1993年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出现两方面的趋势。一方面,一些多年的“热点”在政治解决方面获得突破。柬埔寨问题已基本解决。巴以协议使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中东问题出现和平解决的新开端。在南部非洲结束白人统治和种族隔离制度的日子正在来临。但另一方面,某些新“热点”的战火仍在燃烧,有的旧“热点”又出现反复。前南斯拉夫特别是波黑地区和前苏联一些地区冲突的蔓延,虽有民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的因素,但大国为争夺主导权和势力范围插手干预,也使问题更加复杂,增加了解决的难度。美国对索马里的军事干涉受挫,西方大国在波黑问题上的困惑,都说明在处理这类冲突问题上轻易进行制裁和武力干涉并不成功。解决地区冲突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正促使有关大国和联合国逐步调整政策。今后西方大国对地区冲突进行军事干预将会更有选择性。联合国也只能量力而行。
1993年俄罗斯政局发生激烈动荡,经济危机仍在继续。10月事件结束了政府同议会对峙的局面,出现了暂时的稳定。今后俄罗斯局势的发展,要看政府如何解决面临的经济危机、新选出的议会的动向以及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如何分配等问题。俄罗斯在继续寻求同西方合作的同时,正加强它在独联体中的地位并谋求保持对东欧的影响,在对外政策上维护其大国地位的倾向更加明显,近来俄罗斯同西方的分歧有所增长。
1993年国际形势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亚洲的崛起。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政治和社会局面相对稳定,使亚洲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亚洲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亚太地区内部相互投资和贸易有了很大增长,一个开放性、多样性、多层次的区域和次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结构正在逐步形成。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势头。在亚太多边安全对话方面,东盟倡议的地区安全论坛已为有关国家所接受,这将有助于制约亚太局势中不稳定因素的发展。
面对亚洲的兴起,特别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日益增强,世界许多国家都更加重视同亚洲国家特别是同中国发展关系,西方大国的对外政策进一步向亚洲倾斜。亚洲正成为它们竞争的新场所。美国强调它未来的发展将侧重亚太,提出要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日本更加依托亚洲,出现了“脱美归亚”的议论。德国等西欧国家也纷纷提出了新亚洲政策。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的某些势力也力图牵制中国的发展和壮大,但形势的发展使这种图谋难以得逞。
中美首脑西雅图正式会晤,受到各方关注。这次会晤反映了双方都愿意着眼于未来,从更宽阔的视角改善中美关系。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关系可能出现新的开端。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对双方都有利,对加强亚太地区的合作和维护世界和平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冷战结束后,某些西方大国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压力和干涉。西方国家的不等价交换以及贸易和技术保护主义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困难,扩大了南北之间的差距。但与此同时,东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动力。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加强,特别是由于发达国家本身市场已相对饱和,西方国家进一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倾向在增长。
1993年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地区性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在维护独立、反对强权政治、争取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等方面的斗争有了新的进展。在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上,亚洲发展中国家站在抵制一些西方国家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的前列。亚洲国家通过的《曼谷宣言》和东盟各国议会组织通过的《吉隆坡人权宣言》,都显示了发展中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独立立场。事实表明,第三世界依然是世界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1993年国际经济区域化趋势进一步发展。《马约》获批准意味着欧洲一体化在曲折中向前推进;北美自由贸易区将在1994年生效;亚太经济合作在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历时7年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12月15日终于达成一揽子协议。这反映出一方面国际经济区域化倾向将加强贸易保护主义和国际经济的竞争,但也会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制约。从长期看,世界经济多中心的发展趋势还会增长。各区域之间的较量和力量消长,将对今后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展望1994年,西方经济将缓慢回升;欧洲及其邻近一些地区将继续动荡;亚洲将保持相对稳定,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世界上不同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文化形态,将在多样化竞争中相互借鉴和较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但国际旧秩序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第7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写在乌拉圭回合闭幕之际
本报记者 姚立
12月15日晚7时32分,持续了7年多之久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终于随着萨瑟兰总干事敲响的槌声宣告结束。117个参加方的代表热烈鼓掌,祝贺这个“历史性时刻”的到来。
乌拉圭回合谈判所达成的多边贸易协议,是迄今国际社会为开放全球贸易作出的最大努力。长达400多页的最后文件不仅对加强国际贸易的管理和处理贸易纠纷作出了详尽的规定,而且首次将服务贸易纳入了一项总协议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做了全面的规定。纺织品和农产品的贸易也将根据此项协议得到进一步的开放与改革。总之,世界经济与贸易将因有了这个协议而得到推动。有人做过这样的估计,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功可能使世界经济每年增长2000亿到3000亿美元。无论此种估计是否准确,它在心理上给人们带来的鼓舞是肯定的。
然而,“好事多磨”。在谈判进行的7年之中,美欧为捍卫各自的利益,始终针锋相对,在日内瓦最后几天的谈判“冲刺”中,双方谈判代表的紧张较量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最后,诸如视听产品等方面的难题还是未能解决,使乌拉圭回合的成果没有实现预期的设想。
乌拉圭回合谈判所以如此艰难,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的是在冷战结束、新旧格局交替的今天,美欧都试图在世界上寻求有利于自己的最佳地位。全球范围内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恰恰为他们提供了机会。美国清楚,欧共体一些成员国利益不一,不易做出统一决策。因此,利用矛盾、分裂欧共体是美在谈判过程中始终采用的手段。但应当说,欧共体经过艰苦的协调和磋商,经受了这次“考验”,在谈判最困难的时候,维持了内部的一致。此间舆论认为,欧洲没有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并以较低的代价换来了美国的妥协,使它在农产品问题上作出让步。法国特别为视听产品搁置起来感到满意。
当然,美欧也都清楚,如果乌拉圭回合谈判失败,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不仅将来要面对更多的贸易战,而且在政治上的传统伙伴关系也会受到削弱。美欧能够最终排除障碍、达成妥协,个中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应当指出的是,在关贸总协定组织中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正如此间部分舆论指出的那样,它们在谈判中“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两强相争,弱者受害。《日内瓦日报》指出,今后,发展中国家如何从乌拉圭回合的贸易规则中受益,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发达国家的态度。如果在执行乌拉圭多边贸易协定的过程中,发达国家能采取公平的态度,那对促进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的发展、缩小南北差距定会有所帮助,这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期待的。 (本报日内瓦12月16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欢迎乌拉圭回合协议
美国总统克林顿15日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尽管乌拉圭回合协议没有完全达到美国的要求,但它仍然是个符合标准的“好协定”。
他指出,新协定将为美国提供几十万就业机会。
(本报专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加将保护本国农产品
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决定取消进口配额制后,加拿大将实行高关税,以保护本国的部分农产品。
加总理克雷蒂安十四日表示,即将实行的关税将高到足以限制某些农产品进入加拿大市场。加农业部官员说,黄油和奶酪的关税可能分别高达百分之三百五十和百分之二百九十。


第7版(国际)
专栏:

  韩将开放大米市场
韩国政府15日表示,将采取措施,把由于部分开放大米市场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根据韩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协议,韩国大米进口关税化宽限期为10年,从1995年至2004年。
(本栏除本报专电外均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共体批准乌拉圭回合协议
欧共体12国15日在布鲁塞尔发表一项声明,正式宣布接受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后成果,同时批准根据上述成果而达成的乌拉圭回合全面协议的内容。
欧共体现任主席国比利时外长克拉斯向新闻界指出,欧共体认为,乌拉圭回合谈判现已达成的全面协议符合欧共体成员国的根本利益,它标志着国际多边贸易规则的确立和世界贸易自由化方面的“实质性飞跃”。
因此,欧共体决定接受并批准乌拉圭回合协议。


第7版(国际)
专栏: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五届部长级会议11月中旬在美国西部城市西雅图举行。图为部长级会议的会址——韦斯廷饭店。
新华社记者宋晓刚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