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布赫访苗家
石水生
初冬的湘西苗山,枫林还未完全脱去秋霜染红的衣衫,山腰上柑桔园里黄澄澄的栟柑却枝头满挂了。
就在这样一个土乡苗寨生机盎然的时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第一次来到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视察。他乘坐在一辆墨绿色的大轿车上,不时把头偏向车窗,深深被江南苗山的景色吸引住了。当汽车一到自治州首府吉首市驻地,他就交代州里干部要尽快带他到苗家山寨去看望苗家人民。
凤凰县吉信镇的满家苗寨,依着山势坐落在一架山边上。这是布赫副委员长要访问的第一个苗寨。
布赫一行踏着进村的石板小路,首先走进路旁的一户苗族人家。当女主人吴红玉阿嫂听说来的是北京的首长时,连忙引着布赫副委员长看厨房、看火塘,用不太流利的汉话给客人们介绍她家近些年的生活情况。
吴红玉阿嫂的家,在村里算不上富裕户,也不是贫困户,全家7口人耕种7亩多责任田地,正常年景可收粮食2500多公斤,每年养猪羊、养鸡鸭、种烤烟、种蔬菜可收入现金3000多元。今年天气阴雨低温气候不好,她家田地里粮食减收500多公斤,但全家人吃饭不成问题。家里几个小孩都进了学堂读书,大女儿还是北京中央民族学院毕业的大学生。
布赫副委员长微笑地细听着,还不时地看这问那。当他问到村里通了电没有,女主人一手拉起开关线,刹时炽白的光亮洒满了一屋。女主人还揭起电视机上的绸布,乐滋滋地对副委员长说:“这些年政策好,家里的日子强多了。”她还告诉副委员长,正在积蓄些钱过几年盖一栋像村里富裕人家那样的青砖楼房,还说到那时请副委员长再来苗家住上几天,说得布赫同志频频点头说好。
告别了吴红玉家,布赫副委员长要村里干部带他到最贫困的苗家看看。
82岁的苗族老阿妈龙妹满,是个苦命人。她的儿子儿媳都是弱智的残疾人,儿子前年被汽车撞死后,弱智的儿媳也不知去向,留下一个12岁的孙女,婆孙俩相依为命。村里和亲友帮助她们种责任田,两间木房也用青砖封起来了,虽然不受风雨饥饿之苦,但用钱就十分困难了。今年因为交不起学费,在小学读书的孙女也失学了。当村里干部用苗语告诉她,北京的首长来看望她时,这位听不懂也不会说汉话的老阿妈,好一阵上下打量着布赫副委员长。
大家走进屋里,两间住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堂屋住房,全部家当还值不到几百元钱。看着看着,布赫副委员长在吴红玉家舒展了的眉头又紧锁了起来,他交代同来的夫人给老阿妈手里塞去三张百元票子,要村里干部用苗语告诉她补作家用,要送孙女去读书。当老阿妈明白副委员长的心意后,顿时流出感激的泪水,连连地点着头说“玛汝良心,玛汝良心……”(苗话,意为你是好心人)。
离开了满家苗寨。布赫副委员长的心又放在更多的困难苗家。他对州县干部说,扶贫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项相当长时期的工作任务。你们要常常到贫困乡镇和那些特殊困难的农户家里看看,要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当布赫副委员长一行来到吉首市矮寨镇德夯苗寨时,夜幕已经降临。热情好客的德夯苗家一看到远处山弯射出了汽车的白色光柱,便集聚在村头,点燃了山竹火把,欢迎远方客人。按照德夯苗家的风俗,客人们唱了拦门歌、喝了拦门酒后,在苗家后生们黄铜长号的吹奏声中进入了苗寨,围坐在村坪里熊熊的篝火旁。
客人一坐下,苗家姑娘们便端上了一碗碗只放有一根竹筷的炒米茶,给客人们跳起了苗家的迎宾花鼓舞。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一个苗族姑娘边歌边舞来到客人们的面前,把一束青青的草标投向了副委员长的怀里。按照德夯苗家风俗,谁接到苗家姑娘投掷的草标,谁就要站出来与苗家姑娘对一首歌。只见布赫副委员长稍微低头沉思一会儿,便站了起来洒脱地走进歌场,高声说道:“为了感谢热情好客的苗家兄弟,我就念几句小诗吧!”说着他一字一板吟唱了起来—— 一进苗寨暖如春,
 对歌献酒一片情, 篝火旺时鼓舞起, 笑掷草标娱来宾。
副委员长的吟唱还未最后落音,姑娘们便报以一片长长的高高的“呵——嗬”声。
德夯苗寨留下了这位中央领导同志与苗家同乐的民族友爱情谊,湘西苗家的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也深深留在布赫副委员长的心中。他在次日听了自治州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汇报后对州里干部说,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优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民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发展,拿到国际上去哪一样都是世界水平。我们要增强民族自信心,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我们的人民艰苦奋斗,一定能够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他深深祝愿湘西自治州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幸福。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凡人新事

  一对赫哲族夫妻和他们的博物馆
陈凯星 李长山
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民族乡最近出现一件新鲜事:一对农家夫妻致富后开办了一座赫哲族民俗博物馆。
在黑龙江边美丽的渔村街津口,记者找到了这个小小的博物馆,只见20多平方米的展室粉刷一新,四壁玻璃柜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展品;从当地特产“三花五罗”等鱼类标本到6000多年前古人使用的石器,从鱼钩、鱼钗等生产工具到赫哲族人老辈儿穿的鱼皮衣服、住的“撮罗子”模型,应有尽有。尤其是那一件件鱼骨粘就的塑像,或是传说中的神鹰,或是憨态可掬的人物,造型各异,引人入胜,数一数,展品竟有近千件。
博物馆的男主人叫徐国,是位黑红脸膛的汉子,今年37岁。女主人是位典型的赫哲族妇女,浓眉大眼,腰身健壮,叫孙玉芳。提起这座博物馆的来历,徐国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徐国60年代随父亲流浪到这个边境渔村,是豪爽的赫哲人收留了他们。徐国和赫哲族姑娘玉芳结合了。玉芳的父亲不但在船上是个好把式,而且手巧,吃剩的鱼骨用鱼骨胶粘粘,几下子就能变成一朵花,一只鸟……。在父女俩的熏陶下,徐国也渐渐爱上了这里的青山秀水,迷上了赫哲人独特的风俗和文化,也试着搞起了收藏。村民们捕到的珍奇鱼类,家传的“宝贝”,夫妻俩都软磨硬泡索要或花钱买,往往为买一件东西要借上几个月的债。他们虽然过得清苦,但只要一看到一件件精巧的工艺品、一件件拙朴的文物,尤其是翻书本、找教师弄清了那后面蕴藏的一个个故事,心里总是有说不出的高兴。
近年来赫哲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徐国和玉芳也开了一家经营赫哲风味的夫妻店。夫妻二人闲来摆弄收藏的“宝贝”时,忽然感到它们所代表的日子离现在越来越远了,年轻人和外面的人也越来越感到陌生了,于是就萌生了开一个博物馆的想法。今年6月,夫妻俩凑足了4万多元,使这个小小的民俗博物馆正式开张了。
消息传开,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有时一天要来200多人。到过这里的人们无不为一件件新奇的藏品所吸引,对他们夫妻的做法赞不绝口。一位学者挥毫题词:“集造化神奇,为民族作传。”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傣家人重塑致富“神”
王念 邓亚平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在滇西密林中穿行的马帮和象队,也许包含着某种田园诗式的魅力。然而,当中国经济逐步驶上快车道之际,马帮和象队悠然的铃声,无疑成了时代主旋律中极不和谐的音符。这一点,连祖祖辈辈习惯于马拉象驮的傣家人,也不再怀疑。
“要修路,路才是咱们的致富之神,才是应当敬奉的吉祥之神。”饱尝边陲交通不便之苦的傣家人终于发现,世代香火不断供奉的神祇,带给人们的只是精神上的寄托,而没有路,就永远没有边陲的繁荣和富裕。
记者在采访中感到,一个摆脱蒙昧的民族在重塑他们的致富之“神”时,默默倾注的虔诚,无言付出的牺牲,是多么的动人心魄!
帕底村,是滇西一个小小村寨,320国道的改建工程在这里展开了。这段坝区公路填方多,土质要求严。工程技术人员跑遍了附近的山坡选择取土场,唯有孪门山土质合格,且运距短,是最理想的土料场。然而,这座小山被当地群众视为风水最好的“神山”,从来不准人开挖。为此,村长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出乎意料的是,村干部分头去做村民思想工作,傣家人却格外开通。连一向古板的老人也认清了一个理:“修路建桥是大好事,神仙不是也主张积德行善,为民造福吗?要是神仙真的有灵,也会感动哩!”没几天,10多户被征用山地的人家带着工程队上了山,心甘情愿无偿让出50多亩坡地,供公路改建填方取土。
在芒市公路改建工程中,第一期工程的征地和房屋拆迁涉及300多户人家,征地拆迁一直是公路建设最难办的事,但这一次顺利得叫人意外。
数风平村傣族农民冯波月团旺家拆迁最多,全家大小4间房屋,2间铺面,以及竹林菜地全部要被公路占用。由于资金紧,补偿费是非常有限的,冯波月团旺不仅没计较,而且在接到通知但没有领到补偿费时,就立即请亲朋好友帮助搬家拆房,全家人住进草草支撑起的油毡棚。盖新房子需要一段时间,但冯波月团旺深知“不能卡公路建设的脖子”这个道理。他说:“公路改建从这里开头,我们要做个样子给后面的乡亲们看看。”
在项引寨子,一些坟地要占用,村民们接到通知的3天内,就全部把坟迁出了。冯波岩所座家的一座坟,埋下还不到一年,照风俗是不能动的,他说:“要不是为了修公路,我们说什么也不迁,但修路是功德无量的大事好事,就顾不上风俗了。亲人在天之灵,也一定会满意的。”
这种感人的事情,在滇西公路建设中处处可闻。同样是在滇西,被称作“抗战输血管”的史迪威公路举世闻名,但当时人们为此作出的贡献和牺牲,史籍上找不到任何记载。在今天,发生在公路建设后面的事,也许同样不被历史记下来,但傣家人崇高的情怀,却是一条条大路最令人赞叹的基石。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羌族农民李建昌又获一项国家专利
本报讯 四川省茂县凤仪镇南桥村羌族农民李建昌继今年2月从国家专利局获得一项苹果采粉授粉器发明专利权证书后,最近他发明的果树花药取粉恒温箱经国家专利局审查,再次获得了国家专利权。
只上过三年小学的李建昌,是一位热心追求农业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近两年来,李建昌不断奋进,刻苦钻研农业科学技术,他研制的苹果采粉授粉器提高了农民果园的挂果量,被农民称之为“财神爷”。在他迈出第一步的同时,他又把眼光放在了提高花药取粉工序上。李建昌经过反复试验,提出了一种不受气候和温度影响、大大提高花药的取粉率和花粉质量,且造价低,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的花药取粉辅助装置。
经试验证明,使用这一装置对花药处理后进行取粉,完全不受气候及环境温度对花药的影响,花粉的活力得到大大提高,授粉后果树挂果率高达95%,提高了水果的产量和质量。
(张昭全)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版纳尝果
本报记者 钟嘉
在西双版纳旅行,眼前总是浓得看不出去的绿色。车在厚厚的林草间钻进绕出,复绕进钻出,给人醉酒般的晕眩。绿色里一眼瞥见光光树干上顶了一头大绿叶和绿“棒槌”,“木瓜!”有人叫道。同车人询问木瓜味道,可没人说得清。
车停傣家寨,屋前楼后绿荫匝地。柚子树、芭蕉树高三矮四,碧绿的叶下露出如蜡似玉的嫩果。10月下旬不是多数热带水果的收获季节,于是更多的时候只有看着满树的绿叶,听人讲这是菠萝蜜,那是芒果……
外来人惊叹这里水果之便宜。脑壳大的一只柚子,一元钱;十几根一盘饱饱的大芭蕉,一元钱;三只凉薯一扎,一元钱……柚子有黄白色和透出粉紫色两种。问卖柚子的傣家妇女:“甜吗?”回答当然是“甜”。大片儿刀几下划开柚皮,裹着絮状白皮的果肉递到你手里。剥开白皮,透亮的果肉溢出清香,一口下去,满腮流水,丝丝甜意沁出。可不一会儿,苦味上来了,吃完两瓣果肉,连嘴唇舔一下都是苦的。不过,旅途中人仍不放弃这柚子,眨眼间便分吃了几只。那清苦相伴着又登车前行,却觉得干渴与燥火一齐消去。
有人不知从哪里买到了几只蛋黄果,京白梨大小,颜色、质地、味道都似煮熟的蛋黄一般,果皮与果肉不易截然分开,连果核也难解难分地裹在“蛋黄”里。可惜没打听出这果子的营养是否与蛋黄相当。
西双版纳还有鸡蛋果,又名西番莲。鸡蛋果外皮比较硬,长圆似蛋形,一刀破成两半,一股浓香扑鼻,只见外面一圈黄白,中间是稀粘的酱状橙黄包着黑色果籽。尝一点粘粘的黄色果酱,酸味重于甜味。这西番莲在版纳人工栽培了不少,去年建在景洪的西双版纳诗风绿饮品厂,用它制成易拉罐饮料,卖到了南方、北方诸大城市,也引起国外客商的兴趣。那果汁鲜黄凝稠,香浓味美,口感比芒果汁、橙汁似还略胜一筹。
据说西双版纳现已发现的野生热带水果有50多种,什么毛荔枝、五眼果、布渣叶、缅枣、油梨、红毛丹……我们在版纳时间太短,惜无缘以识。倒是有幸见识了“老茎生花”、“老茎生果”,是在西双版纳热带作物研究所的可可树园里。可可树不高,树干环握粗细,分枝处齐肩。那主干、支干甚至临近树根部,有的开着丁香花般小小的一朵朵白花,有的已见幼果,三几分长短像小黄瓜样一根根吊出,更多更显眼的是两头尖尖肚子胖胖、七八寸长的成果挂在树干上。可可果灰白透点绿色,或透着紫色,疙里疙瘩还有棱,却滑而无锐。剖开成果,里面白色粘滑的果肉包着棕色果核。果肉不难吃,但说不出是什么味儿,果核即可提可可脂,制巧克力。
版纳州首府允景洪镇街头常见小贩卖一种果子,圆圆似沙果泡在水桶或水盆里,打听得名“酸栘?”。两角钱一只买下,小贩笑眯眯递上一只小小纸包,说:“蘸盐吃。”好生诧异。咬一口,酸咸外再无它味,怀疑那泡果之水是盐水。再咬一口,脸上做愁苦状,旁边当地大嫂笑说:“蘸上盐,慢慢吃,好吃。”再看小贩水桶旁一只盆里,这酸栘?切成片拌了盐和辣椒末,极像土豆片。过路的中学生买来当零食,吃得津津有味。
到底是北方人吃不惯那南国异果,可菠萝却是永远挡不住的诱惑。一元钱买下三只黄澄澄的大菠萝,卖家给削皮切块放进一只大塑料袋,满满的,水汪汪的。要不是极力克制住那香气引起的馋劲儿,这一大袋菠萝同车人也没得份儿。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民俗风情

  生当狂歌死亦豪舞
——鄂西土家人做“生斋”小记
刘洪进
鄂西土家人给老人祝寿的方式很特别,他们是做“生斋”,即为活着的老人办丧事。击鼓叫歌、犷跳豪舞、彻夜狂欢,对生、对死有着颇为独到而又超然豁达的表演。
做“生斋”时,先在院子里搭一草棚,此为灵堂。灵堂中停一具纸糊的棺材,棺材里躺着一个茅草扎的“死人”。
棺材前摆一方桌,桌上一个镜框里镶着寿星老人的画像,几炷高香幽幽地吐着烟,灵堂中央肃然高悬一个大大的“奠”字,周围布满村民为“死者”送来的各种颜色的祭幛和挽联。为了显示家族的兴旺、儿孙的孝心和葬礼的隆重,做“生斋”时还要邀请许多亲朋好友来参加,远村近邻的人们也要赶来凑红火看热闹。
进入夜晚,葬礼开始,灯火通明、鼓乐齐唱。那场面隆重热闹,鼓者唱,跳者和,音乐高亢朴实、欢快活泼;舞步雄武刚劲、潇洒大方;唱词粗俗诙谐、妙语连珠。若说为死人跳丧还有一份悲壮,可为活人跳丧便只有了欢娱与诙谐,完全变成了一场场面宏大的喜剧。头包白毛巾的汉子们踏着鼓点,手舞足蹈,舞姿变化无常,唱词游龙戏水,节奏一阵紧似一阵,渐渐将祭奠活动推向高潮,这时,一位身着寿衣的老人突然一个獐跃进入舞场,他就是“生斋”的中心人物,既是被祭奠的“死者”,又是被祝寿的老人。
生生死死,真真假假,或歌或舞,亦庄亦谐,煞是逗人,一时间,鼓点更欢,唱词更邪,围观者掌声和吆喝声骤起,随着支客司一声:“祝寿开始——”,锣鼓大作,鞭炮齐鸣,所有的长号、短号一齐嚎叫起来。
由两支长号引路、锣鼓手紧随其后,来客们举着祭幛排成一路,“孝子”们叩头尾随,“游丧”开始。这时,有人把来客坐过的板凳、椅子拼排成一个“死”字,瞬时又走龙般地搬动椅凳,将“死”字变成了“生”字,持祭幛者和各路人等鱼贯而入,一一与寿星见面祝寿,祝他逃过劫难,后福齐天。
之后,似仪仗队一般,鼓乐先行,四个汉子抬着“棺材”缓缓而行,祝寿的人们相继尾随,穿过田埂,走过树林,来到一块荒岗上,“孝子”们纷纷下跪,主事者念念有词,一根火柴将纸棺和茅人化为灰烬。一场“生斋”便在笑声中戛然而止。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11月28日,北京市500多满族同胞聚集一堂,欢庆一年一度的颁金节。图为满族同胞李北达表演满族独舞。
余梓东汤其燕摄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距桂林市130公里的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北面瑶寨最近变得热闹起来。
瑶民们一改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发民族旅游业,以其独特的、古老纯朴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瑶寨也因此富裕起来。这是北面瑶寨的姑娘们在梳妆打扮,准备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
陈瑞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