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初步体会
贺光辉
通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从开卷篇到结尾篇,都贯串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小平同志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体现。这一成果凝聚了以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勇于开拓的伟大实践。这一理论成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发展生产力是这一理论的“纲”,其灵魂是实事求是。
立论依据
作为执政党,要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基本的前提就是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这是事关革命和建设成败的首要问题。那么,应该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呢?对此,我们党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当初设想的较高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不同,列宁和毛泽东都在自己的革命实践中意识到了。列宁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没有稳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概念。毛泽东也提出过“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概念。但他们对此都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由于长期革命斗争的经历,比较习惯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革出发来考虑问题。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热切地期望中国能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现代化的强国。但他却把着眼点放在通过创造较高形式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来发展生产力上。因此,尽管在过渡时期制定了“在较长时间内”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总方针,但在实践过程中只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因而出现了要求过急、步子过快、工作过粗、盲目求纯的偏差和失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同志又提出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主张,随后,又提出取消八级工资制,消灭资产阶级法权(现译“资产阶级权利”)等主张,这些都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脱离实际的。这些情况都表明,毛泽东同志片面地夸大了生产关系变革对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并以此为标准来判断社会发展阶段的。我们一般都知道落后于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往往认识不到超越于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也同样可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正是产生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作出不切合实际判断的根由。
对于中国社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的认识,小平同志也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逐步形成的。但是,我认为小平同志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在判断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时不仅考虑所有制关系,而更主要的是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标准来认识这个问题。早在60年代,他提出的著名的“猫论”就体现了这一思想:“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特别是十年动乱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更促使小平同志和全党深刻反思。在粉碎“四人帮”、他重新复出后,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采取了在当时看来都是“往后退”的政策,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等,这些措施如果从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观点看,都是右的和“异端”,但却在实践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正是通过这些改革的实践,使得小平同志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逐步明晰。1981年6月,党的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1987年4月26日,小平同志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出发,进一步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段坦率深刻的话极大地启发了全党的理论思维。随后召开的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理论突破口,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小平同志专门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从小平同志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这一理论的立论依据。
本质内容
小平同志第一次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中,并据此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和经济发展战略。
小平同志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以后,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到1992年年初,他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进一步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小平同志逐步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内容,小平同志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就讲过,以后又多次在各种场合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十三大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我们十年前就是这样提出的,十三大用这个语言把它概括起来。”随后,小平同志把这条基本路线提到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不坚持基本路线“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依据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和中国国情的分析,小平同志提出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这就是在本世纪的前十年(即80年代)解决温饱问题,后十年(即9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实现翻两番的任务,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在下个世纪用30到50年的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动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但是怎样解放,如何发展?这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遇到的难题,都没有解决好。从实践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初期还显示出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以后逐渐暴露出体制的弊端。平均主义“大锅饭”和官僚主义的低效率,以及计划对资源配置的劣化,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没有具体的论述,我们自己长期以来被“左”的思想禁锢,原苏东国家在这个问题翻了跟头,导致社会制度发生蜕变。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等一系列著名论断,为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找到了答案,使社会主义增添了活力,焕发了青春。
小平同志作为改革的总设计师,对改革的方向、目标、性质、核心、政策,改革与各方面的重大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改革总的目的,就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在改革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始终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都是服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要求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对改革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除此以外,不应该再有其他与此不协调的“附加”东西。
改革的指导思想,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不要靠本本,而主要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一切事业胜利的思想保证。
改革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改革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案,问题要搞得稳妥一些,选择的方式和时机要恰当。不犯错误不可能,要争取犯得小一点,遇到问题就及时调整。具体章法还要在试验中一步步立起来,要抓住时机,大胆探索,看准了的,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有一点“冒”的精神。对不同意见,允许看,不搞强迫,不搞运动,不搞争论,争取时间干。否则,我们什么也干不成。
改革深化到现阶段,其核心是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被这一问题所困扰,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主义是排斥市场经济的,往往以此来判断姓“社”姓“资”。小平同志就不这么看,早在1979年他就说过搞市场经济“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话,随后在1982年到1991年又多次讲这个问题,明确地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都可以用,讲得最完整最明确的是1992年初视察南方时的谈话,他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据此,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成为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改革的总体蓝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按照这个决定去具体执行,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就一定能够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改革的意义就是为下一个10年和下世纪的前50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体制基础。改革为了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在改革过程中,保持生产有较高的速度,这不仅是实现战略目标的要求,也是改革的要求,有了较好的速度,深化改革的风险也就小得多。但是,又不能追求不切合实际的速度和无效益的速度,否则会引起经济的不稳定最后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同样会带来大的损失,欲速则不达,最后改革也无法进行。这一点,也被我们自己的多次的经验所证明。历史的经验一定不能忘记。总之,改革和发展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把握得好,我们会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速度,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发展是物质基础,只有改革僵化的体制,加快经济发展,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稳定是改革的前提,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国内需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从这个意义上说:“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凡是妨碍稳定的就要对付,不能让步,不能迁就。”为此,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各种破坏稳定的思潮。从外部来说,要有国际的和平环境,中国至少需要20年、30年的和平环境,以便聚精会神地搞建设,搞改革。小平同志根据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我们完全有可能争取较长的和平环境集中力量搞建设,据此对我国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原则下,实行冷静观察、站稳阵脚、沉着应付、决不当头的对外方针。这一方针的贯彻,使我国在对外关系上始终站在主动地位,取得了巨大成绩,赢得了世人的赞许。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地进行,也不能保障已有的改革成果。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义,提高效率,调动基层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改革的内容主要是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实行党政职能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当前改革的重点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精简机构,真正把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上来。
改革与开放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改革需要开放,开放也是改革。我们要继续扩大开放。要抓住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时机,大胆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发展自己。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前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闭关锁国的政策是要落后的,要误国误民,是没有出路的。
思想基础
小平同志从生产力的标准出发来研究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在哲学上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切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社会观和历史观等领域的体现。虽然实践第一是人人皆知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但是如何运用这一观点去分析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如何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立场?都是我们党在很长时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而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给予了最为明确的回答。在小平同志看来,发展生产力是中国最大的实际,一切从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思考问题,就是“实事求是”,坚持生产力标准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的内涵也在于此。因而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从中国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既是我们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钥匙,也是我们今后研究和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这是我们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的思想路线,必须始终坚持。
一切从发展社会生产力出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决定论”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每个共产党人所熟知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然而,如何运用这一原理来研究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从社会形态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而从生产力水平看,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在这个问题上要不要坚持“生产力决定论”?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党曾试图用先进的生产关系来说明,但在实践中却未能成功。小平同志对此的回答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真理是朴素的,但坚持真理却需要极大的勇气。在这方面,小平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出发点辩证地处理社会各种矛盾的方法,闪耀着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在社会主义社会如何运用辩证法,实事求是地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小平同志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两手抓”是他的社会辩证法思想的生动概括。其特点:一是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出发点,他提出“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个坚持”,并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但这两个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基本点都必须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二是善于在各种对立的关系中把握它们之间的统一性,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他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能一手软一手硬,而要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等。三是把握不同时期的情况,确定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小平同志是我们在社会生活领域和研究处理各种问题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楷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它还会继续发展、丰富,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复地思考,通过学习,加深理解,提高认识,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不断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财税体制改革研讨会述要
近日,中央党校《党校论坛》《理论动态》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以及中央党校部分负责经济工作的学员,围绕即将出台的分税制进行研讨。
1.关于分税制的必要性,与会者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财政体制和政策从计划经济的管理工具,转变为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宏观调控手段。分税制适应了这种要求。因为,(1)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间接化、规范化的要求。(2)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分级提供公共产品以利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3)国税为主的分税制是社会主义经济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国家组织形式的要求。(4)分税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的要求。因此,实行分税制不单单是为了提高中央财政收入,而是要建立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财税体制。
2.实行分税制会不会影响地方尤其是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围绕这个问题大家提出以下看法:
(1)分税制的立足点是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地方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是两个独立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发展,但地方经济的发展又以全国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为前提。因此,不能离开全局片面强调局部利益。当然,也不能挫伤地方积极性,以国税为主,地方也享有部分税种税权的分税制,有利于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
(2)市场经济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做到这一点,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投资、运营、销售环境。分税制是按分级财政原则来提供公共产品的,这比单靠中央不仅提供全国、而且提供各地公共产品的集税制更有效率。
(3)市场经济要求财政体制从对国有经济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包干制”虽然调动了地方积极性,但却不利于政企分开,搞活企业。分税制则要求改变政府与企业耦合过紧的关系,有助于弱化财政的直接管理,强化间接调控,这正是为了真正调动基层单位与企业的积极性。
3.针对把分税制简单化、理想化的倾向,一些学者提出,必须对实行分税制可能遇到的困难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为实行分税制积极创造条件。
(1)实行分税制要有许多条件。分税制以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为前提,这要做许多工作。分税制以统一税制为前提,而统一税制又以税利分流为前提,税利分流又要以恢复国有企业所得税为前提,从而实行统一的法人所得税,这一切实行起来决非易事。实行分税制还要求摆脱政府与企业耦合过紧的关系,政企分开,转换政府职能,等等,这都需要有一个过程。
(2)不宜集中过多。任何国家实行分税制都是分税制加补助制,不存在单一的彻底的分税制。中央财政在相对集中财权的同时,也加重了中央财政资金调度的负担。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如果集中过多,中央政府资金调度量过大,也不利于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要避免回到统收统支的老路上去。必须既保证中央财政支出,又保证地方财政支出。
(3)不宜搞“一刀切”。实行分税制是以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平衡为条件的。目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此情况下,实行统一的征税标准,不容易使不同地区的企业之间利润趋于合理。因此,应从我国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类型地区,采取不同的办法。把分税制与补贴制以及包干制结合起来,逐渐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财税体制。
(4)财税体制改革要与其他方面的改革配套进行,尤其要积极推进企业制度改革。目前实行分税制的一个较大困难是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国家缺少可靠的收入来源。此外,还要加强税收征管,防止税收流失。
(5)在实行分税制时,要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不能为了公平牺牲效率,对效率高的地方与企业应允许多留,不能再“劫富济贫”,忽视效率。
(刘荣荣李庆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