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大精神笔谈

  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吴元迈
今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和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都强调指出,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把它看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巨大意义的卓越思想,它已经而且必将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的进程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历史和实践已经表明,各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不能也决不可能脱离世界文明大道。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优秀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来都同民族的封闭性和局限性、民族的沙文主义和排外主义格格不入。它们并不是各自孤立的、互不交叉的、平行的发展,而是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碰撞和相互渗透中发展。我国唐朝的文化如此,我国“五四”时期的新文学也是如此;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文艺如此,20世纪文学地图上脱颖而出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也是如此。可以说,这几乎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向前发展的一条重要而普遍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或文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紧密相连的。它们永远是一对同生共长的孪生姐妹;它们从来是一个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艺的建设、发展和繁荣,不能也决不可能处于这一历史过程之外。
在当代的世界文化与文艺的格局中,资本主义文化与文艺和社会主义文化与文艺之间的差别性、矛盾性和对抗性,并没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正在到来而消失和泯灭;但同时不能不看到,寓于这两种不同文化与文艺之间的某些相似性、互补性和共同性的东西的存在。而这在过去往往是被忽视的。如果这两种不同文化之间不存在某些相似性、互补性和共同性的东西,那就没有可能去谈论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而列宁所作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的论断,便失去了客观的依据。这是其一。其二,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都面临着人类和时代的某些共同挑战和共同课题,例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人口控制、毒品查禁等等。它们都需要共同的探讨和共同的努力才能解决。抹杀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差别性、矛盾性和对抗性,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采取全盘接受的态度,固然是错误的,但是看不见这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某些相似性、互补性和共同性,不去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一切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恐怕也未必正确。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之中,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等,并不具有意识形态性,它们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但是,对于那些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和文艺部分,则必须采取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分析态度。这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前些年所指出的:“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但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与文艺,在吸收与借鉴人类在各个历史时代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改革开放时代的精神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差距,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就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与文艺在吸收与借鉴人类在各个历史时代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安达杯文艺短论征文

  “侃风”不可长
寇胜春
时下文艺界有些人主张“侃文学”,于是“侃电视剧”、“侃小说”、“侃电影”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侃文学”刚一出现时,透着形式上的新奇,语言上的幽默,人物塑造上的独特,尤其是这种文学一扫过去图解某种模式的旧习,着实受到一些人的鼓掌欢迎。如电视剧《渴望》就是通过几个作者坐在一起“神侃”一通,开创了中国式室内剧的先例,观众觉得有点看头,看完了留下思索的空间和咀嚼的韵味。然而,最近笔者听到周围读者议论说,“侃文学”偶尔看点有新鲜感,看多了就有一种厌烦的感觉。我也借了几本“侃小说”看,确实感到味同嚼蜡倒了胃口。首先说这种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或是玩世不恭的纨袴子弟、或是不务正业流里流气的青年,他们对社会对家庭对朋友没有任何责任感,我行我素,为所欲为,不顾后果。他们好像远离于轰轰烈烈的建设和改革。有人说作品对这些人是鞭策,我感觉作品倾向是歌颂多于鞭策,同情多于批评。其次这种“侃文学”语言粗俗,尤其是不能登文学大雅之堂的骂人话用的太多太滥。心理描写有的颠三倒四不知所云。故事情节离奇古怪,令人生疑。有人说这种侃文学“适应现实读者观众接受心理的表达方式”。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一则在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人们需要的是快节奏,恐怕不愿听你胡编乱造式的瞎聊神侃,二则在商品经济日益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观众和读者的心理处在变化之中,他们需要的是勇士的探索与开拓精神,给他们以启迪与鼓舞,而不希望引导他们埋首于过去。留恋那被历史脚步踢开的旧东西。文学作品不应让人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也不能教育人用灰色的人生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掩卷而思,瞻前顾后,侃文学之风不可再刮下去了!
文学有教育人的功能,亦有娱乐的作用。教育也好娱乐也罢,都应坚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努力把握和反映火热的生活现实。给人以鼓舞。如果离开了时代脉搏的跳动,专拣那些阴暗角落的人和事“侃”起来没完,很难说这样的文学作品对社会有什么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人民铁道报社)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安达杯文艺短论征文

  闲话“生日蛋糕”
绿雪
生日蛋糕,好像是舶来品。传统上,中国人过生日,讲究吃长寿面;而现在,大蛋糕、小蜡烛,再唱一曲“祝你生日快乐”,已经成了寻常人家的一种祝寿方式。这,当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消费水平和消费时尚的一种变化。
这种变化的心理基因,是标新立异,还是趋从时髦,或是纯粹的口腹之娱,似难以简单界定,而这变化本身,却是有目共睹的,且不必大惊小怪的。放大了看,新时期大众消费领域的变化,也表现在文学艺术的鉴赏方面。摇滚乐霹雳舞健美操流行曲等等,无论是舶来的还是也带有本民族文化渊源的,都迅速地风靡全国。个中原因之一,是全力推进经济发展的时代,造成了一种安定的、向上的历史态势和社会生活气氛,因而公众对文学艺术的鉴赏需求,突出了赏心悦目、消闲解颐的一面。他们希望这类鉴赏活动,能带有轻松、平易的气氛,似乎并不喜欢从中看到板着面孔的艺术家,或者被过份沉重、尖刻的创作思路“压迫”得透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文艺家,如果总挂念着原来的“长寿面”,而有意无意地回避“生日蛋糕”的消费市场,那么,“人老珠黄”的辛酸也只怕越来越甚。
那么,文学艺术的生产界,是不是由“长寿面”转产“生日蛋糕”就万事大吉了呢?据说,生日蛋糕的生产成本与奶油的质地、奶油的层数和厚度等等,有直接的关系。生日蛋糕,有超出口腹之娱的含意,而且不是一日三餐的必备食品。因此,生产厂商,尽可以放胆增加奶油的层数与厚度,用五光十色的奶油造型招徕顾客。如果我们生产的文学艺术品,也像生日蛋糕那样,既供人“食用”,也供人陈设,那么,只在多用奶油、巧妆奶油方面动心思,并无不可。不过,这也就意味着这样的文学艺术品,如同生日蛋糕那样,不可能成为公众一日不可或缺的“必备食品”;搞不好,人们一年也未必“买”一件,“摆”一回。如此说来,我们的文学艺术,还是不要按照生日蛋糕的特性去塑造自己,规划自己,而应该向着公众一日三餐之所需去努力。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文学艺术中,不可以有类似生日蛋糕似的高价值、高规格的“精美食品”,只是生产者事先最好对这种产品的销路做到心中有数。
  (作者单位:文艺报社)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一瞥

  《长江三峡:中国的史诗》
〔报告文学〕
作者:卢跃刚
载《中国作家》一九九二年第六期
作品描绘了三峡工程出台前后的内幕。“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多年以来人们认为这不过是毛泽东浪漫的诗思,却不知他一直做着三峡梦,而且不止一次要把他的梦想推向现实。其实不独毛泽东,三峡工程吸引了无数志士仁人,孙中山、罗斯福、萨凡奇……更有一代魂系三峡的“老水利”,为理想不懈追求,终生无悔。围绕三峡工程,历史的风云际会,旷日持久的论辩,加之人生的沧桑世变,交织成了一部震撼人心的中国史诗。
作者依托翔实的资料和富于历史性的画面,展示了三峡工程论证的艰辛历程,描写了几位历经三峡工程变迁的当事人,如林一山、李锐等,用诗意和哲理之笔歌颂了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宾来)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一瞥

  《台湾漂来的渔船》
[长篇小说]
作者:远 山、纯 晖
载《小说家》1992年第4期
东南沿海某市江城,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使有的人欲望膨胀,铤而走险。打击非法的走私活动,是作品主人公缉私委员会主任方国雄面临的重任。方采取放血诱敌战术,将好几个走私集团掀翻。
以陈老大为首的江东村走私集团,通过万福公司经理陈嫣设制圈套,让方国雄的小女婿背上一身巨债,以逼方放一马,受到方的拒绝。
叶平因此被挟迫参与贩毒,途中跳海流落无名岛,被渔家女子秀姑所救。为偿还债务,叶平偷渡去台湾,被军警擒获,钉在渔船舱里遣返。
叶平回到江城,债务问题重被摆出来,导致姐妹成仇、兄弟互殴、父子反目、夫妻决裂,几个家庭的悲剧由此展开。
这部20多万字的作品,以一种新的生活场景和制造悬念、突出语言的画面感,给人阅读的快感。在揭示金钱对于灵魂的拷打,在披露海峡两岸的走私、偷渡、海难事件方面,都表现出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卓公)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让生活本身说明一切
——评专题片《我们远航赤道》
叶鹏
或是追踪一个生活热点,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透视,进行哲理与思索的覆盖;或是表彰一个人或一个单位的奋斗,从中撷取某种与时代相适应的精神素质;或是利用电视镜头的表现能力,进行充分变化,从而使之趋向精致的艺术品——这些都是电视专题片惯常的路数和表现方式。
这些探索,对于专题片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切不可忘记,电视专题片的基础是新闻性。它要求选题和镜头尽量随着生活的流程,同步前进,表现进行中的时态,而非过份粘滞于过去时态,像国防科工委政治部拍摄制作的《我们远航赤道》中所表现的“远望号”远洋航天测控船赤道远航测控卫星的生活一样。无疑,《我们远航赤道》,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题材,因为并不是每人都能有幸去赤道,更不用说同时担负卫星发射的测控重要使命。编导们从启航前就预料到这一点,他们选择了曾经表现过远望人生活的女作家江家柳作为穿线人物,取得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从而把自己屏蔽于摄像机的镜头之后,让人们看到了发生在大洋深处的远望号上的生活实况。启航前亲人们无言地送别,女军人拎上船的一盆灿灿小花,年轻的士兵对着红色塑料桶的呕吐,反复推却,终于艰难下咽的一碗面条,教导员在每个床铺前的劝解与鼓励,在超级风暴中人员昏倒时的紧张抢救,跨越赤道时的幸福的三十分钟沿赤道航行及珍贵留念,卫星发射出现故障时的慌乱,重新点火成功时的喜悦……
在这里,你看不到专题片中常见的人为调度与摆设,有的只是生活自身的流动与发展。当然,编导们绝不是纯自然主义的拍摄,要的是尽量贴近生活、追求自然,亲切与朴实的风格。因而采用撰稿者自己讲解的方式,既为全片提供一个视角,也增加了自然亲切的生活氛围。在长达八小时的生活素材里,精选出历史只可能出现一次的半小时。这半小时的镜头运转,远望号测控人员的风采与奉献,得到了一次升华与结晶。
两地分居,长年离别,依然是这些掌握现代化技术的高级知识分子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抗击海洋风暴,战胜欲死欲跳海的晕船呕吐,则是他们每次远航中的必备小菜。然而,这些掌握现代化技术、为祖国卫星发射做出重要贡献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物质待遇却不及正常远洋轮的十分之一。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令每一个看后的人心里都有着沉重的惊叹与思索。这种反差,丝毫也没有影响远望号作为军人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在卫星发射出现故障之时,他们为抢救国家上亿元资产及珍贵的航天科研技术,冒着沉船危险,不惜代价全速赶赴新海区,完成捕捉异常轨道上的卫星目标,并在有限的几秒钟内重新控制点火,终于使我国的远洋航天测控技术,在一个非常的境况下,跨上了新的台阶。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作家书简

  关于长篇小说《皇城根》的通信
阎纲
建功、大年:
我以观看电视剧《渴望》的浓厚兴趣读完这部(就可比性而言)近四十万字的长篇(作家出版社出版)。
大作情节意外,深意自出;世事变幻无常,众生五花八门;一粒“再造金丹”搅得全家寒彻,捡来个弃婴爆出新旧恩怨人性命运的感情大激战;几条舒展自如的故事线交错进行,极摹人情世态之岐,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煞是好看。不尽的结扣,不尽的唏嘘,不尽的滋味。爱爱仇仇,风风雨雨,“到了儿,大面上总得让人过得去。”世道即医道,医道即世道,都应从调理脾胃入手。慈悲为怀,善有善报;不等来世,现世就报!作家和他的“第一号人物”拿架子训人的时代已经过去,文学渐渐变成大众的知己,《皇城根》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老一套的思路,老古董的意境;内容的肤浅,艺术上的陈词滥调;小里小气,小菜一碟,仍然是通俗性大众文艺读物和影视的通病。才子多情,佳人薄命,“剑仙与奇侠共舞,鸳鸯与蝴蝶齐飞”。更有甚者,宣扬暴力凶杀,将性爱商品化,床头上见功夫,俗不可耐。张恨水说过:“我作小说,没有其它长处,就是不作淫声,也不作飞剑斩人头的事。”然而,我们有些作者却倒退到前张恨水时期了。
两位的作品,面对现实,意在立人,不舍感情倾泻的新浪漫主义,不屑于镀塑金身的伪现实主义;不中断自己熟练的写实手法,不声嘶力竭强颜卖笑。不弃雅,不避俗,化俗为雅,化雅为俗,俗不伤雅,雅俗共赏。喜闻乐见,有益世道人心。
金一趟是个象征,子女都是冤家。接二连三设扣,接连不断破译。当谜底全部揭开之后,一切神鬼归位,十分投合中国人天性爱听故事的审美心理,让善良的中国大众在尊重人、爱护人的新时期才可能做到的“大团圆”中得到宽慰和满足。这种传统式的、非“不患不了,而患于了”的结局,倒也亲善、祥和,皆大欢喜。
劝善惩恶,善恶必报,天意耶?非天意耶?老一套,还是新思潮?全书似乎在渲染一种神秘气氛,朦胧美学,含糊手法。不是深意在神秘中,就是道理在悖论中,或者作品的缺点正好就在其优点之中。读者明鉴。我担心的是,将来30集的电视连续剧《皇城根儿》的编导和演员未能理解这微妙的立意和心理的微妙,而使“成事在天”的宿命意识露出来、胀出来……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文化快餐”:《作家文摘》
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作家文摘》近日问世。这份四开周报,选发名家近作,关注文坛热点、介绍作家近况,为读者提供一份文化快餐。(杨文)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兼容多样的《跨世纪文丛》
一套立足当代、放眼未来、展示当代文学成果,兼容多种探索的《跨世纪文丛》,最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由陈骏涛主编,第一辑十二种已出齐,将继续推出第二辑、第三辑……(傅文)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舞蹈研究论文评选揭晓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和光明日报文艺部联合举办的“舞蹈研究论文奖”近日揭晓。于平的《〈雀之灵〉之灵》获一等奖,《歌舞厅中的“新歌舞”》(冯双白)、《当代民间舞风潮与时代舞蹈》(茅慧)获二等奖,《民族·民俗·民舞——贵州舞蹈前景反思》(王思民)等五篇获三等奖,另有十三篇文章获佳作奖。(光强)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命运不是那辘轳……
——观舞剧《枣花》
王曼力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体现了作者一生同命运搏斗的思想:“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舞剧《枣花》的女主人公是我国山乡妇女,她的“命运交响曲”是她在当今改革大潮的冲击中,醒悟到“命运不是那辘轳,要把井绳缠在自己身上。”
谁说舞剧不能直面人生,不能表现更深刻些的主题?!这就是我在全国舞剧观摩演出之后,想为大连歌舞团的舞剧新作《枣花》说几句话的缘由。
舞剧《枣花》取材于电视剧《篱笆·女人·狗》和《辘轳·女人·井》,将这样两部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反映现实人生的电视系列剧浓缩在一部舞剧里确有难度。编导张毅以他的人生体悟,以他对舞剧新的思考角度,选择了写人与写情。舞剧既定名“枣花”,顾名思义,编导则以枣花为主线,从她两次婚变的痛定思痛中,表现她的性格逐步成长,观念不断更新,最终挣脱束缚自己命运的井绳,寻找当代女性独立的人格价值。
舞剧以情感结构方式,人物行动随情感变化而自由进出,时空关系听凭角色情感流动而任意组接。原电视剧中一首首悲戚苍凉的插曲,在歌者发自心底或轻或重的低吟与嘶吼中,使观众的情感融于带有悲剧色彩的剧情里,观众的心无时无刻不牵着枣花的命运,整个观赏过程竟是观众不停思索的过程。全剧不乏新颖独到的手法与精彩舞段。如序幕及一场中,枣花和小庚真诚地相爱着,二人在芦花丛中幽会,捉迷藏,在田野中或坐或卧,手儿轻柔相握,眼神热烈对视,从这些生活原型中自然交织起来的双人舞,情真意笃,仿佛是小溪中荡漾起的爱的柔波。铜锁爹与枣花娘一生相爱难以结合,便以彼此的儿女成婚互慰,这种复杂的心态酿成错中之错,使枣花与铜锁错结连理。以此而创作的母女双人舞虽侧重于枣花如泣如诉的内心独白,却掀动起枣花娘心底的波澜。这里编导设计了枣花娘给女儿下跪的意外一笔,这一骇人之举既迫使枣花就范,又为不幸婚姻一锤定音。看,这一边红盖头下是眼里含泪哭不出的新娘,那一边是志满意得的新郎官;这一边是逼着女儿喝下苦酒的亲娘,那一边是被打散的鸳鸯……喧天的鼓乐,迎亲的场面,喜庆的氛围,却把悲剧推向了极致。又如第三场,编导有意处理了枣花的第二次婚礼,有意以色彩对比写心理因素对比,体现山乡巨变的时代背景,表达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内心喜悦。劳动致富的小庚穿上了笔挺的西装,摆脱了赌徒铜锁纠缠的枣花披上了时髦的婚纱。一对新人主宰自身命运的由衷欢乐,掀起了婚庆的高潮。浓郁的东北风情舞蹈颇具民族审美意蕴,火爆的手绢舞,幽默的高跷舞,引出新郎精彩的花鼓独舞,那上下飞舞的长穗鼓槌,那闪转腾挪的漂亮身段,那激越的鼓声,敲醉了山乡的夜,敲醉了枣花的心。这样发展起来的双人舞情切切意绵绵,是一曲爱的奏鸣。舞台一角出现了高高的纱幔,隐约可见华丽的席梦思床和床上色彩斑斓的被褥。一对新人步入洞房:纱幔内是喜盈盈的一双爱侣,纱幔外是冷清清的铜锁父子和枣花娘。悲怆的歌声骤起: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编导的高明在于他具有调动各艺术门类的综合能力,以心中情结所系及营造出的艺术氛围,去启发观众对人生的顿悟。
舞剧《枣花》的题语:人总不甘愿于束缚,人总是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又何尝不是编导的座右铭!我以为这部颇见编导功力的作品实属上乘,其中成功之笔已为观众所叹服。如果编导刻意求精,不是听命于生活本身的原色,不是活报式地图解铜锁聚赌那场戏,不是一般化地表现枣花翱翔于花间的梦,不是聚焦于小庚猜疑枣花难舍旧情,那么枣花最后的出走是否更能体现女主人公人格的力量,更为扣紧“命运不是那辘轳”的主题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