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民家园
岑献青
民家园,一听这名字,浓浓的泥土味和淡淡的乡愁便一齐将人严严地包裹起来。
怀旧,真是一种温馨的感觉。像躲进梦里,细细地静静地品着那一份早已十分遥远了的记忆。
在现代文明社会里,这似乎只是一种奢望,一个梦,却有人使梦成真。日本川崎市将日本江户时代以来的各种民居搬到了一个名叫向丘的地方,在那里便有了一个古朴的世界,一个可以找到从前人类足印的地方——民家园。
民家园依山而建。山并不是大山,较高的岭罢了,却有沟沟壑壑,茂密的竹丛草丛,蛇一样延伸的山径。一片荒凉,只差没有走兽奔行其间了。
这里,看不出一点人为的痕迹。20座代表日本江户时代以来各种建筑风格的民居、水车小屋、船头小屋、高仓(储粮库)、农村歌舞伎舞台自然地坐落其中,似乎它们已经在这儿呆了几百年。一进门,就像沿着一条历史的小道,从17世纪后期,经过18世纪,步入19世纪,又跨进了20世纪。
绝对没有一点虚假的感觉,因为每一座建筑都是原封不动地从其诞生地搬迁来的。真不知道当初曾花费了多少人力财力,才将那些干枯发灰了的大草屋顶、经年历岁被烟火熏黑了的横梁立柱运到这里。那些一摇动就吱呀作响的风谷车,一踩上去就发出沉闷响声的脚踏石臼,盛过庄稼也盛过粪土的背篓,煮过大米也煮过野菜的吊锅,还有那一架转走了多少日子的水车,那一座上演过多少人间悲喜剧的乡村舞台……
很难揣测参观民家园的人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来自欧美的人自然津津乐道于东方味儿十足的民居文化,日本人呢,也许从那一双双磨薄了底儿的草鞋、一具具简陋的农具、甚至是缺了口的鼎锅、不再转动的纺车,看到了自己的祖先是如何跋涉过艰难岁月,并将这一份坚韧的精神渗入到大和民族每一个人的血液中。
而我,居然意外地在民家园寻到了一种久违了的亲切。走进每一座民宅,那种略带潮湿的泥土味儿,混杂着柴香、稻草香,一下子,我便想起了遥远故乡的山寨:泥泞的小路,冒出缕缕炊烟的草屋,小河边捣衣的女人,水田里吆牛的壮汉,黄昏时牛群下山的竹梆声,深夜里油灯下嗡嗡纺纱的身影……
人的童年充满欢乐,人类的童年却充满艰辛。
大约已经没有人会放弃现代文明而将自己封闭在与世隔绝的草屋里自给自足了,但人们不该忘记人类的过去,那是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的祖先共同经历过的岁月!
何况,在拥挤喧嚣的世界里活得太累的时候,有这么一片地方让你回归自然,彻底放松,让你走进古老的村庄古老的年月古老的环境中,圆一个早已想圆的梦,岂不也是一件“快哉快哉”的事么?
这么想着,便十分地愉快,十分地兴致勃勃,总觉得民家园给世人一个历史的展示,一个咀嚼历史的机会,从外地、外国来的人到民家园走一走、看一看,可以了解日本历史的一个侧面,实在是件好事。
不知为什么,从民家园返回东京后,与好些日本大学生谈起此行时,听者居然一脸的茫然,说是不知道东京附近还有这么一个去处。
真想学着日本人的口气说:“咦?很奇怪哦!”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一角

  阅读在非洲
顾玉清
阅读,作为一种嗜好,一种消遣以及广泛涉猎知识和信息的方便手段,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非洲,阅读却是富有与奢华的象征,一般人还难以企及,仅局限在小部分人的范围内。
非洲人阅读少首先表现在出版物方面。在欧洲,每10万居民中就有60—70种出版书目。而在非洲,每100万人中才有约20种,且质量不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报告认为,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当今世界,非洲出版业却长期停滞,没有什么发展。目前,非洲大陆已拥有世界上10%的人口,可是,它每年的出版物仅占世界出版物的1.4%。其中,仅尼日利亚和埃及两国的就占据了全非出版物总和的30%,其他非洲国家显然就微乎其微了。
非洲出版业之所以落后,并不仅仅是因为缺少先进的印刷设备和技术,而是连最基本的纸、墨都得靠进口,这无形中提高了印刷成本,致使出版物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性。特别是,由于缺少高水平的作家队伍,也就很难有非洲大陆自己的名著问世。所以,大部分图书不得不用高价从国外进口。最终人们被导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子:没有像样的出版物,吸引不了庞大的读者群;读者人数的大量减少,反过来又制约了出版业的发展。
非洲人想读书,又往往无钱购书。书店里的书价贵得惊人。一本普通书,售价约合30—40美元,即使一些西方人见了都摇头。由于经济困难,现在每个非洲人平均每年只花2.3法国法郎购书,且大多数用于支付学生课本,其他各类读物则极少有人问津。因此,书在非洲的利用率较高。人们通常是买了读,读完了再卖,一本书能重复使用多次。有时竟发生一本旧书被拆开,几个人围在一起分着读的现象。在非洲某地区,有的学校一个年级才有一本书。每个学生想达到拥有一本书的最低要求,还将是个比较远的目标。
由于支付不起学费和无书可读,非洲适龄儿童失学的情况相当严重。令人担忧的现实是,今日之非洲,文盲人数不是在缩小,而是在不断扩大。以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好的科特迪瓦为例,其全国总人口约为1200万,文盲人数就有800万,文盲比率高达60%以上。为了填补这种文化上的亏空,某些非洲国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了一些面向大众的阅读运动。塞内加尔在塞内加尔河上建立了“水上图书馆”,沿河为村民服务;马里在全国各地建起了不少茅屋书店;坦桑尼亚送书下乡的做法得到了较好的实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10多个非洲国家中,人们已建立了约400个阅读中心,对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丰富其文化生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读书是发展的钥匙。非洲人逐步意识到:“一棵树,一块布,晚上来跳舞”的生活方式已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潜在的文化危机比眼下的经济危机更可怕。许多非洲国家都在加强抓教育的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大量提供赠书和智力援助,冀求以今日读书的努力迎接明天美好的希望。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伊斯兰世界的又一奇迹
吴文斌 王传宝
路透社电:伊斯兰世界又一大奇迹问世。
摩洛哥《消息报》:世界第8大奇迹出现。
新华社消息:世界最先进的清真寺落成。
…………
连日来,北非阿拉伯古国摩洛哥的记者及驻在那里的外国记者们不断将哈桑二世清真寺(见右上图)落成的消息,连同他们的赞美之词,化作电波传向世界各个角落,感染着每一位听众或读者。哈桑二世清真寺一时成为舆论的热点。
宣礼塔高达200米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建于摩洛哥西部的卡萨布兰卡(达尔贝达)市,坐落在大西洋岸边。通体使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绿色的琉璃瓦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品镶嵌其间,给庄重的清真寺平添了几分生机。大西洋的海浪猛烈地撞击着寺院的基石,滚滚涛声使前来祷告的善男信女们心旷神怡,恍若置身于缥缈的人间仙境。远远望去,洁白挺拔的清真寺倒映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让游人叹为观止。
步入寺内,呈现在眼前的则是另一番景象:五颜六色的大理石和马赛克,在四面墙壁上镶出阿拉伯人喜爱的几何图形。大厅内铺着红地毯,寺内的拐角处总是巧妙地摆放些许精品饰物,特别是在高达20米的巨型水晶吊灯的照耀下,整个寺内显得富丽堂皇。22扇铜制大门像肃立的卫士,散布在寺院内的1000个大小不一的喷泉,似一群婀娜多姿的宫女,若不是耳畔时而传来阿訇的诵经声,你一定会以为是置身于《一千零一夜》所描绘的华丽的王宫之中。
哈桑二世清真寺共有4层,底下两层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是男人小净和祷告的所在地;中间一层面积为3550平方米,专供妇女祷告之用;最上面一层是活动屋顶,只要按动电钮,寺顶就会在几分钟内自动开启,阳光便直射寺内。宣礼塔的塔尖装有激光设备,夜间设备打开后,30公里长的耀眼光束直指伊斯兰圣城麦加的方向。清真寺配有先进的自动灭火装置、广播通讯系统和监控系统,难怪当地官员一再声称,哈桑二世清真寺是当今世界上设备最先进的一座清真寺。寺内还设有会议和演讲厅、古兰经学院、地下车库、博物馆,以及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图书馆。靠近清真寺底部的土耳其浴室,规模宏大,可容纳1400人同时入浴。
这座内外可容纳10万人同时做祷告的清真寺,是由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米歇尔·潘索设计的,于1987年8月11日破土动工,经过3.5万名劳工和技术人员日夜奋战,今年8月30日竣工。工程总用料为水泥25万吨、钢材4万吨、大理石及其它石料2.5万吨。
清真寺共耗资5.3亿美元。其中除了政府从国库中划拨的部分资金外,均来自捐赠:阿联酋总统扎耶德一次就向清真寺提供100万美元的赠款;美国犹太人中心也提供馈赠10万美元;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将一本珍藏1000多年的《古兰经》真本赠给了清真寺。
据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称,建筑这座清真寺的初衷并不复杂,只是因他在《古兰经》上见到一句圣训说:“他(真主)的家曾在水上”。于是便产生了将“真主之家”搬回水边的想法。但最终将清真寺建在卡萨布兰卡却是颇费了一番苦心。
卡萨布兰卡位于首都拉巴特以南90公里处,这座集阿拉伯建筑风格和欧洲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濒临大西洋,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冬暖夏凉,阳光充足,气候宜人,市区内常年绿树成荫,海滨浴场遐迩闻名。每逢假日,欧洲游客接踵而至,海湾国家的富甲大亨更是不吝重金在此购置庄园别墅。如今,哈桑二世清真寺的落成,又为这座享有“大西洋新娘”美称的城市增添了几分诱人的魅力。(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美国的垃圾处理
朱俊
提到垃圾,也许有人会觉得难登大雅之堂,但这又的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在美留学期间,我曾住宿在学校的一位教授家中。平时,由于学习紧张,每天早出晚归,有了垃圾杂物等,总是不经意地往垃圾桶里一扔了事。在一个周末的早上,当我用完早饭,随手又把空奶瓶扔在垃圾桶里后,发现房东太太竟把我扔掉的奶瓶捡出来用水洗净,放在了另一只桶里。这时我才注意到,厨房里放着3个不同的垃圾桶,分别盛放不同的垃圾:一是放用过的易拉罐、罐头盒等,一是放废塑料制品,还有一个是放残剩食物的。见此景,我忙向房东太太道歉,她向我解释说,每个礼拜六是这个地区收垃圾的时间,各家各户都事先把一周的垃圾分门别类装在不同的容器中,有些能回收利用的,诸如易拉罐、塑料瓶等,都要洗净,以便于回收利用。
在美国,对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已有较完善的措施。美国人称之为“Recycle”。从易拉罐到塑料瓶,从旧报纸到包装纸箱,都被列为回收物品。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包装上,大都印有“请回收利用”的文字和图案,有些包装上还专门注明该包装是利用第几次回收的再生材料制成的,许多精美的贺卡上也标明是用再生纸做的。美国的报纸也许是世界上页数最多的,用纸量自然相当可观,所以不少报纸都注明“请回收利用”和该报利用了多少再生纸……虽然美国不乏自然资源,但人们无论是囿于节约还是出于保护环境的考虑,对于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都有明确的共识。因此,不仅商业机构大量回收利用垃圾中的可再生物,任何一户普通家庭也都能在处理生活垃圾时,非常自觉地搞好配合。正如我的房东一家那样,每天都及时地将垃圾分放在不同的容器中,到了固定的时间,把整理好的垃圾堆置在门口,等专门的车辆收走。在美国的住宅区,是难以见到污秽腥臭、滋生蚊蝇的垃圾堆放站的。那么垃圾到哪儿去了呢?
一天,房东正好有一些废电器和旧家具需处理,我得一机会同他到一处垃圾处理场去。该垃圾处理场位于郊区的一片树林之中,开车进去,一路上草地,林木,并不给人以这是垃圾处理场的印象。垃圾场中央是一座高台,车可开到上面。四周有许多垃圾车,很像火车车厢,且每一辆都有指示牌,标明是存放何物的。人们根据指示牌,把各种物品投入不同的车内。然后,工作人员再把能回收利用的,送到专门的工厂处理,其余的便就地掩埋。那一天,正赶上临近圣诞,许多人把家中积攒了一年的废物以及秋天的枯枝落叶,都拉到这儿来,因为此时垃圾数量多体积大,不宜都放在门口等车收。
对比之下,我感到我国在垃圾处理方面尚有应改进的地方。首先是对于垃圾的处理和利用宣传不够,人们对此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比美国多,所以更应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但在一些公共场合,如铁路沿线、风景区等,常能见到丢弃的垃圾,其中有相当多的是不能被自然环境净化吸收的玻璃、塑料等。随着包装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加强国民的环境意识和对垃圾的重视是我们应尽的努力。另外,有关部门也应积极探寻更多的途径,以便有效地利用垃圾。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伦敦交响乐团的生存之道
肖勇
在英国首都,乐团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BBC、伦敦爱乐、皇家爱乐、圣马丁等大大小小的乐团林立,都欲在有限的空间争得一席之地。然而,立团近90年的伦敦交响乐团却经久不衰,这表明其内部管理机制确有某些独到之处。
1904年,大约百名“坚持保留工作自主权”的音乐家,组成了一支交响乐演出队伍。当时,伦敦流行“兼差”,所以排练时团员找人顶替是常有的事。这使指挥亨利·伍德大为恼火,因为每次排练,他总要面对七八十张陌生面孔,有时甚至连首席也不见了。于是,伍德先生决定严加管束,宣布禁止外出兼职。不料,当即遭到46名团员的反对,他们愤然离席,拂袖而去,另立了一家所谓“自己管理的乐团”——伦敦交响乐团。
新成立的乐团即是公司,全体团员都是股东,同时选举出董事会,由董事会任命行政人员。既然大家都是“老板”,也就无须签约,每个人的报酬取决于其出场次数,多演多得。乐团每年制订一整套有关音乐会、巡回演出、录音、排练、为影视配乐等活动的计划,而只要求团员接受其80%。每场音乐会,因乐队编制不同,究竟哪些人出场,哪些人轮空,则由各乐器部门自行安排,并允许轮空的团员外出兼职。
管理机制的转变,促使团员们更加敬业,凝聚力更强,因为每个人都意识到:乐团是我的,我不是受雇于人,而是在经营自己的事业。平时,演奏人员与行政人员既密切合作又相互制约,前者的艺术水准下降或后者经营失策,在董事会上都要受到批评。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人人练就一身过硬的功夫,以视谱为例,团员们大都能做到又快又准。乐团高效率的运作,吸引了更多的客户。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电话厨房
秋曼
在今日美国,越来越多的家庭不愿费心烧饭炒菜,而宁愿打个电话,请专门送饭菜的公司将饭菜送到家中。这种公司被戏称为“电话厨房”。
“电话厨房”之所以大受欢迎,除了方便快捷之外,更重要的是提供的菜肴可谓五花八门。纽约地区一家著名的“电话厨房”,与四十五家餐馆有往来,可向顾客提供数百种特色菜肴,顾客只消付些服务费便可在家“坐享其成”。
“电话厨房”十分重视服务质量,送上门的菜肴都能保持色、香、味。此外,送饭的司机一律穿特制运动衫,胸前佩带红色康乃馨,个个谈笑风生,又彬彬有礼。
纽约巴纳德大学的一位女教授说,有了“电话厨房”,她在节假日就不必驾车进市区,在与烹调完全无关的诸如找停车处、物色合适商店等方面耗费大量时间,操劳半天回家后,烹制食物的热情已荡然无存……而现在,“电话厨房”终于使她和家人享受到了真正的“口福”。据统计,时下,送饭上门服务已占美国餐馆业经营总额的百分之十四,且顾客的需求量仍在与日俱增。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长寿蛋白质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可延长动物寿命的神奇蛋白质。研究人员在老鼠身上进行了多次试验,他们将该种蛋白质混入清水,每星期给老鼠服用两次。经过实验,这些服用过该种蛋白质的老鼠比其他老鼠寿命高出5—10%,而且它们在死亡前一直保持旺盛的精力。
据领导这项研究的信州大学教授冈野士说,该种蛋白质最初在黄果蝇身上被发现,尔后在6个星期大的人类胚胎以及蜜蜂等昆虫的体内被找到。他相信,这种蛋白质很有可能在人类身上产生同样的延年益寿的积极作用。
(哲一编译)


返回顶部